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3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尤指在排烟管内设置一过滤器,及在内炉口通达内炉的空间内设有一弯曲的盛置板,将金纸暂滞留于内炉内,使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才掉落底筒,方便过滤器将废气净化后排出,不污染空气,初次燃烧、再次燃烧将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提升热效率、环保、快速及节能的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



背景技术:

有关传统的燃烧用器具诸如寺庙大型的金纸焚化炉,是供信众将金纸丢入焚化炉燃烧焚化,是民间的宗教信仰,由于大量金纸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居家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所以目前有的寺庙大型的金纸焚化炉,改成水幕式净化烟雾的金纸焚化炉,以求改善严重的空气污染;如图1所示,传统水幕式净化烟雾的金纸焚化炉,主要包含有一主炉1、一净化炉2及一水幕炉3,主炉1为一般的金纸焚化炉,将主炉1的排烟管4导入净化炉2内,净化炉2内有净化装置(图中未示)及一盛置筒5,水幕炉3与净化炉2之间有一连接管6,水幕炉3以一抽水马达7将水源导入水幕炉3内,并分多支管路8作雾状喷洒,水幕炉3底部有一收集筒9,顶部有一排气管10,传统水幕式净化烟雾的金纸焚化炉是将以主炉1作金纸燃烧之用,金纸燃烧后的烟尘入于净化炉2内,净化炉2有净化装置将烟尘净化,颗粒大的烟尘落于盛置筒5内,净化过的烟尘还只是初步的净化,再将净化过的烟尘导入水幕炉3内,雾状喷洒水雾气将烟尘中碳颗粒等带入收集筒9,并用水加以排出。

传统水幕式净化烟雾的金纸焚化炉产生如下缺失:

一、除了主炉1为原来的炉具外,其余净化炉2及水幕炉3皆为加装,净化炉2及水幕炉3其体积大、占空间。

二、需要动力:抽水马达7将水源导入水幕炉内,甚至需要以鼓风机将由主炉1的烟尘入于净化炉2及水幕炉3内,耗费电力。

三、需要水源:以水带走烟尘,用水量大。

四、污染水源:排出的废水带有烟尘颗粒,污染水源。

五、成本高:加装净化炉2及水幕炉3,成本高。

六、净化炉2的净化装置为耗材,需常更换,耗费人力及资源。

上述问题,显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目的是:1、提供排烟管内设置一过滤器,过滤器将废气净化后排出,不污染空气。2、提供在内炉口通达内炉的空间内设有一弯曲的盛置板,将金纸暂滞留于内炉内,使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才掉落底筒,避免金纸未燃烧殆尽,盛置板内端为弯曲状可令气流保持顺畅。3、初次燃烧、再次燃烧将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提升热效率、环保、快速及节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是包含有:

一外炉,为一外筒体,有一顶端及一底筒,顶端有排烟管,底筒为收集灰烬,外炉有一外炉口;

一内炉,为一内筒体,位于外炉内,受底筒架设,内炉与外炉之间有一间距,内炉有一内炉口,内炉口与外炉口相连通;

数支导流管,位于外炉顶端与内炉顶部之间,将烟雾经导流管入于外炉的顶端,再由排烟管排出;

一底筒,位于外炉下方,为一收集筒,具有数支脚架;

其特征在于:在该排烟管内设置一过滤器,该内炉口通达内炉的空间内设有一弯曲的盛置板。

其中,该盛置板弯曲位置远离内炉口。

其中,该盛置板有复数个孔洞。

其中,该外炉的顶端有一顶空间,导流管入于顶空间,顶空间连通排烟管。

其中,该盛置板内端与内炉有一距离。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初次燃烧及再次燃烧的优点,利用盛置板70将金纸暂滞留于内炉30内,使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才掉落底筒50,改善传统炉具未燃烧而一下落入底筒内未燃烧完全的缺失,多次燃烧,过滤器60将废气净化后排出,不污染空气,改善传统直接排出废气的缺失,而且具有以下优点:

一、利用盛置板70将金纸暂滞留于内炉30内,使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才掉落底筒50,改善传统炉具未燃烧而一下落入底筒内未燃烧完全的缺失,即使传统炉具有平置的栅栏板暂停留金纸或物品,由于未燃烧完全的金纸或物品仍然会由栅栏板的大孔洞落于底筒,造成烟雾迷漫。

二、不污染空气:已数次燃烧,可以将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燃烧的废气经过滤器60净化后再排出,不污染空气。

三、只要以一燃烧燃烧用器具,无需加装或增加净化炉及水幕炉,不占空间。

四、不需要动力:无需抽水马达,也无需鼓风机,无耗费电力问题。

五、不需要水源:无用水量大问题。

六、不污染水源。

七、成本低:无需加装净化炉及水幕炉。

八、提升升热效率、环保、快速及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水幕式净化烟雾的金纸焚化炉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气流及灰烬流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主炉2净化炉3水幕炉4排烟管

5盛置筒6连接管7抽水马达8管路

9收集筒10排气管20外炉30内炉

40导流管50底筒21顶端211顶空间

22排烟管51脚架23外炉口31内炉口

60过滤器70盛置板7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如图2-4所示,其包含有一外炉20、一内炉30、数支导流管40及一底筒50,外炉20为一外筒体,有一顶端21及一底筒50,外炉20的顶端21有一顶空间211,顶空间211上方有一排烟管22,底筒50为一收集筒收集灰烬,底筒50架有数支脚架51,底筒50架高外炉20及内炉30,外炉20有一外炉口23,内炉30为一内筒体,位于外炉20内,受底筒50架设,内炉30与外炉20之间有一间距,内炉30有一内炉口31,内炉口31与外炉口23相连通,数支导流管40位于外炉20顶端21与内炉30顶部之间,导流管40入于顶空间211,顶空间211连通排烟管22,将烟雾经导流管40入于外炉20的顶空间211,再由排烟管22排出,于该排烟管22内设置一过滤器60,该内炉口31通达内炉30的空间内设有一弯曲的盛置板70,该盛置板70弯曲位置远离内炉口31,即盛置板70内端为弯曲,该盛置板70有复数个孔洞71,盛置板70内端与内炉30壁面保持一距离,使气流可以流通顺畅。

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操作时是将金纸或要焚烧的物品由外炉20的外炉口23经内炉30的内炉口31投入于盛置板70上燃烧,由于盛置板70内端为弯曲状,一方面可以盛置金纸,金纸不会马上掉落于底筒50内,避免无法燃烧,金纸暂滞流于盛置板70上,待金纸燃烧殆尽,其灰烬由孔洞71或周边空间落下至底筒50内,另一方面盛置板70内端为弯曲状可令气流保持顺畅;燃烧金纸或物品时,于内炉30内为主要燃烧空间,其热气流上升至顶部,但未全排出热气流,于顶空间211下方至内炉30顶部为再燃烧空间,使此热气流再此空间快速提升温度,快速使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部份废气经导流管40至顶空间211导入于排烟管22,由过滤器60将废气净化后排出,不污染空气。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包含有:

一外炉,为一外筒体,有一顶端及一底筒,顶端有排烟管,底筒为收集灰烬,外炉有一外炉口;

一内炉,为一内筒体,位于外炉内,受底筒架设,内炉与外炉之间有一间距,内炉有一内炉口,内炉口与外炉口相连通;

数支导流管,位于外炉顶端与内炉顶部之间,将烟雾经导流管入于外炉的顶端,再由排烟管排出;

一底筒,位于外炉下方,为一收集筒,具有数支脚架;

其特征在于:在该排烟管内设置一过滤器,该内炉口通达内炉的空间内设有一弯曲的盛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盛置板弯曲位置远离内炉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盛置板有复数个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炉的顶端有一顶空间,导流管入于顶空间,顶空间连通排烟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盛置板内端与内炉有一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动力式燃烧用器具之结构,其包含有一外炉、一内炉、数支导流管及一底筒,外炉顶端有排烟管,底筒为收集灰烬,外炉有一外炉口,内炉位于外炉内,内炉及外炉受底筒架设,内炉有一内炉口,导流管位于外炉顶端与内炉顶部之间;其特征在于:于该排烟管内设置一过滤器,该内炉口通达内炉的空间内设有一弯曲的盛置板,将金纸暂滞留于内炉内,使金纸或物品燃烧殆尽才掉落底筒,过滤器将废气净化后排出,不污染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吴研齐;吴冠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研齐;吴冠勋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5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