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缆剪,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电缆剪。
背景技术:
电缆剪是一种专门用于剪切电缆的剪钳,两刃交错,可以开合。电缆剪属于大型剪刀,利用“杠杆原理”及“压强与面积成反比”设计而成。传统的电缆剪都是通过人工驱动使用的,但手动电缆剪能轻松切断小型电缆,对于大型电缆则需要很大的手力,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在长时间的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工人的疲劳,也影响剪切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剪切效率、操作简便且实用性强的电动电缆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电缆剪,包括齿轮箱、设置在所述齿轮箱上且控制齿轮箱传动的电机、设置在所述齿轮箱上且与齿轮箱相固连的固定刀片以及与固定刀片铰接配合且可旋转的活动刀片,且活动刀片上设置有与齿轮箱相啮合配合的啮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相对应齿轮箱端盖活动连接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的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构由使输入轴和输出轴相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且与所述连接轴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一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连接轴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二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组件一由若干个绕输入轴转动且与输入轴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一以及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相固连且与所述连接轴相啮合的环形连接盘一组成,所述的齿轮箱内周壁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之间设置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相旋转配合的回转支撑一,所述的行星齿轮组件二由若干个绕连接轴转动且与连接轴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二以及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相固连且与所述输出轴相啮合的环形连接盘二组成,所述的齿轮箱内周壁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之间设置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相旋转配合的回转支撑二。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齿轮箱的两端盖与相对应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均分别通过轴承相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齿轮箱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下盖和上盖。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下盖与相对应齿轮箱端面之间留有供输入轴伸入和供电机中传动轴伸入的空隙,且输入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由传动齿盘以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齿轮箱端盖相旋转连接和下盖相旋转连接的旋转轴组成,所述的下盖位于输入轴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入轴相旋转配合且与下盖相固连的轴承,所述的输入轴和传动轴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盘相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所述的下盖位于传动齿轮一处的外端部开设供传动齿轮一伸出的开口。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上盖位于输出轴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出轴相旋转配合且与上盖相固连的轴承,所述的上盖位于输出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的输出轴位于开口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活动刀片相啮合且伸出开口外的外齿。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回转支撑一和回转支撑二的内周壁上均开设有内齿。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连接轴位于环形连接盘一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连接轴同轴设置且与连接轴相固连的啮合套一,所述的啮合套一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齿,所述的环形连接盘一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啮合套一外齿相啮合连接的内齿,所述的连接轴位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连接轴同轴设置且与连接轴相固连的啮合套二,所述的啮合套二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相啮合的外齿。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中,所述的啮合套一位于环形连接盘一上方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绕啮合套一转动且与啮合套一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三,所述啮合套二位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下方处的外周上套设有与啮合套二相啮合连接且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三相固连的环形连接盘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动电缆剪在齿轮箱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相连接,所减速机构由使输入轴和输出轴相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且与所述连接轴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一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连接轴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二组成,上述结构的设置,将手动换成电动,提高剪切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电缆剪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动电缆剪中的齿轮箱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电动电缆剪中的去掉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轮箱;2、电机;3、固定刀片;4、活动刀片;5、输入轴;6、输出轴;7、减速机构;8、连接轴;9、行星齿轮组件一;10、行星齿轮组件二;11、行星齿轮一;12、环形连接盘一;13、回转支撑一;14、行星齿轮二;15、环形连接盘二;16、回转支撑二;17、下盖;18、上盖;19、传动组件;20、传动齿盘;21、旋转轴;22、传动齿轮一;23、传动齿轮二;24、啮合套一;25、啮合套二;26、行星齿轮三;27、环形连接盘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电动电缆剪,包括齿轮箱1、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上且通过自带的传动轴控制齿轮箱1传动的电机2、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上且与齿轮箱1相固连的固定刀片3以及与固定刀片3铰接配合且可旋转的活动刀片4,电机2可正转和反转启动,活动刀片4靠近齿轮箱1的外轮廓上设置有与齿轮箱1相啮合配合的啮合齿轮,齿轮箱1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活动连接的输入轴5和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活动连接的输出轴6,该输入轴5和输出轴6的内端部均伸入齿轮箱1内,且该输入轴5和输出轴6的外端部均伸出齿轮箱1外,输入轴5和输出轴6通过减速机构7相连接,减速机构7由使输入轴5和输出轴6相固定连接的连接轴8、设置在所述输入轴5内端部上且与所述连接轴8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一9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6内端部上且与所述连接轴8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二10组成,行星齿轮组件一9由若干个绕输入轴5中轴线转动且与输入轴5相啮合转动的行星齿轮一11以及均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相固连且与所述连接轴8相啮合固连的环形连接盘一12组成,环形连接盘一12的中部开设有供连接轴8穿过的轴孔,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与环形连接盘一12均通过固连轴相固定连接,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和环形连接盘一12并通过固连轴相配合传动,齿轮箱位于行星齿轮一11处的内周壁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之间设置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相旋转配合的回转支撑一13,回转支撑一13的内周壁与环形连接盘二15的外周壁之间留有间隙,行星齿轮组件二10由若干个绕连接轴8中轴线转动且与连接轴8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二14以及均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相固连且与所述输出轴6相啮合连接的环形连接盘二15组成,环形连接盘二15的中部开设有供输出轴6穿过的轴孔,输出轴6位于轴孔处的外周壁上开设供外齿,环形连接盘二15位于轴孔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出轴6外齿相啮合的内齿,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与环形连接盘二15也均通过固连轴相固定连接,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和环形连接盘二15并通过固连轴相配合传动,齿轮箱位于行星齿轮二14处的内周壁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之间设置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相旋转配合的回转支撑二16,回转支撑二16的内周壁与环形连接盘二15的外周壁之间留有间隙,回转支撑二16的内径大于回转支撑一13的外径,齿轮箱1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相固定连接的下盖17和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相固定连接的上盖18,下盖17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面之间留有供输入轴5外端部伸入和供电机2中传动轴伸入的空隙,位于空隙内输入轴5外端部与位于空隙内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19,传动组件19由传动齿盘20以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相旋转连接和下盖17相旋转连接的旋转轴21组成,旋转轴21可通过轴承与其旋转连接,下盖17位于输入轴5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入轴5相旋转配合且与下盖17相固连的轴承,输入轴5外端部和传动轴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盘20相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一22和传动齿轮二23,下盖17位于传动齿轮一22处的外端部开设供传动齿轮一22伸出的开口,上盖18位于输出轴6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出轴6相旋转配合且与上盖18相固连的轴承,上盖18位于输出轴6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开口,输出轴6位于开口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活动刀片4相啮合且伸出开口外的外齿,连接轴8位于环形连接盘一12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连接轴8同轴设置且与连接轴8相固连的啮合套一24,啮合套一2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齿,环形连接盘一12位于轴孔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啮合套一24外齿相啮合连接的内齿,连接轴8位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连接轴8同轴设置且与连接轴8相固连的啮合套二25,啮合套二2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相啮合的外齿。
作为优选结构,齿轮箱1的两端盖与相对应的输入轴5和输出轴6均分别通过轴承相活动连接,两个轴承分别与相对应齿轮箱1的端盖相固连。
作为优选结构,回转支撑一13和回转支撑二16的内周壁上均开设有内齿。
进一步细说,为了减少效果更好,同时使其运行更加稳定,啮合套一24位于环形连接盘一12上方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绕啮合套一24中轴线转动且与啮合套一24中外齿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三26,回转支撑一13朝向行星齿轮三26的一端轴向上延伸,若干个行星齿轮三26的外齿与回转支撑一13的内齿相啮合,回转支撑一13延伸后的上端面高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三26的上端面,啮合套二25位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下方处的外周上套设有与啮合套二25相啮合连接且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三26相固连的环形连接盘三27,回转支撑一13延伸后的上端面低于环形连接盘三27的上端面,环形连接盘三27的中部开设有供啮合套二25穿过的轴孔,若干个行星齿轮三26与环形连接盘三27均通过固连轴相固定连接,若干个行星齿轮三26与环形连接盘一12之间设置有环形限位盘一,环形限位盘一上开设有供啮合套一24穿过的轴孔,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与相对应齿轮相端盖之间设置有环形限位盘二,环形限位盘二上开设有供输入轴5穿过的轴孔,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与连接盘三之间设置有环形限位盘三,环形限位盘三上开设有供啮合套二25穿过的轴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1.一种电动电缆剪,包括齿轮箱(1)、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上且控制齿轮箱(1)传动的电机(2)、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上且与齿轮箱(1)相固连的固定刀片(3)以及与固定刀片(3)铰接配合且可旋转的活动刀片(4),且活动刀片(4)上设置有与齿轮箱(1)相啮合配合的啮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1)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活动连接的输入轴(5)和输出轴(6),所述的输入轴(5)和输出轴(6)通过减速机构(7)相连接,所述的减速机构(7)由使输入轴(5)和输出轴(6)相连接的连接轴(8)、设置在所述输入轴(5)上且与所述连接轴(8)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一(9)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6)上且与所述连接轴(8)相传动配合的行星齿轮组件二(10)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组件一(9)由若干个绕输入轴(5)转动且与输入轴(5)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一(11)以及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相固连且与所述连接轴(8)相啮合的环形连接盘一(12)组成,所述的齿轮箱(1)内周壁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之间设置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一(11)相旋转配合的回转支撑一(13),所述的行星齿轮组件二(10)由若干个绕连接轴(8)转动且与连接轴(8)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二(14)以及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相固连且与所述输出轴(6)相啮合的环形连接盘二(15)组成,所述的齿轮箱(1)内周壁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之间设置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相旋转配合的回转支撑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1)的两端盖与相对应的输入轴(5)和输出轴(6)均分别通过轴承相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1)的两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下盖(17)和上盖(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17)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面之间留有供输入轴(5)伸入和供电机(2)中传动轴伸入的空隙,且输入轴(5)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19),所述的传动组件(19)由传动齿盘(20)以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齿轮箱(1)端盖相旋转连接和下盖(17)相旋转连接的旋转轴(21)组成,所述的下盖(17)位于输入轴(5)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入轴(5)相旋转配合且与下盖(17)相固连的轴承,所述的输入轴(5)和传动轴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盘(20)相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一(22)和传动齿轮二(23),所述的下盖(17)位于传动齿轮一(22)处的外端部开设供传动齿轮一(22)伸出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8)位于输出轴(6)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输出轴(6)相旋转配合且与上盖(18)相固连的轴承,所述的上盖(18)位于输出轴(6)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的输出轴(6)位于开口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活动刀片(4)相啮合且伸出开口外的外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支撑一(13)和回转支撑二(16)的内周壁上均开设有内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8)位于环形连接盘一(12)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连接轴(8)同轴设置且与连接轴(8)相固连的啮合套一(24),所述的啮合套一(2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齿,所述的环形连接盘一(1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啮合套一(24)外齿相啮合连接的内齿,所述的连接轴(8)位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处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连接轴(8)同轴设置且与连接轴(8)相固连的啮合套二(25),所述的啮合套二(2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相啮合的外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电缆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啮合套一(24)位于环形连接盘一(12)上方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绕啮合套一(24)转动且与啮合套一(24)相啮合的行星齿轮三(26),所述啮合套二(25)位于若干个行星齿轮二(14)下方处的外周上套设有与啮合套二(25)相啮合连接且与若干个行星齿轮三(26)相固连的环形连接盘三(2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