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转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
背景技术:
骨料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在建筑物中起骨架和支撑作用。在拌料时,水泥经水搅拌时,成稀糊状,如果不加骨料的话,它将无法成型,将导致无法使用.所以说骨料是建筑中十分重要的原料。
在公告号为cn2060884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对矿料进行装载输送的多功能物料装车机。机身前端设有螺旋滚,物料提升传送带的进料端设在螺旋滚中部下方的后面,骨料提升传送带的出料端设在机身的上部,物料提升传送带的出料端下方设有多级传送带,机身上设有挖掘臂,挖掘臂的前端设有挖掘铲。
在上述专利文件中,多级传送带可实现上下前后运动,装车灵活,解决了定点定量装载难题,实现了多点传输方式,但当此装置运用在骨料运输中,实际转运过程中,因骨料和传送带之间的碰撞而导致骨料在转运时极易出现大量的尘土飞散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因骨料和传送带之间的碰撞而导致骨料在转运时极易出现大量的尘土飞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防尘效果好,绿色环保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料传送带和接料传送带,所述接料传送带相比出料传送带靠近底座设置,所述出料传送带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出料端设置在出料传送带靠近接料传送带的一端,所述底座靠近出料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立柱,且所述立柱靠近出料端设置,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运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出料端进行喷雾处理的喷雾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料在通过传送带调整运输方向时,需从出料传送带转运至接料传送带。转运过程中,首先根据骨料的形状和大小调整转运斗倾斜的角度,打开喷雾装置,骨料从出料传送带的出料端排出,落至转运斗内,再由转运斗滑落在接料传送带上,完成骨料的转运。转运斗和喷雾装置配合使用,有效地解决了骨料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尘土飞散的问题,防止骨料中的细小颗粒飞散而污染环境,符合绿色生产的生产要求;同时,转运斗通过调节合适的角度,不仅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而且使骨料在转运过程中拥有合适的滑落速度,防止骨料在接料传送带上产生堆积。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支架、输水机构和喷雾头,所述支架设置在底座靠近出料传送带的一端,所述输水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且输水机构与喷雾头相连通,所述喷雾头的喷雾方向朝向出料端方向和接料传送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机构和喷雾头相连通,喷雾头喷出的水雾方向分别朝向出料端进入转运斗位置处,以及骨料从转运斗进入接料传送带位置处,骨料从出料端排出时,与转运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同样的,转运斗的最低端与接料传送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将喷雾头的喷雾方向朝向所述两者位置处,可进一步地防止骨料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尘土飞散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对雾水具有聚拢作用的聚水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雾装置对出料端靠近转运斗位置处进行喷雾时,为保证进料传送带的出料端能够得到充足的抑尘效果,喷雾头所喷出的水雾应覆盖在出料端上,此时大部分水雾喷射在出料端的位置处,但是,小部分水雾不能喷在出料端上,而是溅射在底座上,对整体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聚水罩在保证出料端能够得到充足的抑尘效果下,同时对水雾起到一定的汇聚效果,汇聚的小部分水雾跟随骨料在转运斗上滑至接料传送带上,防止水雾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斗远离出料端的一端设置有对骨料的排出起聚拢作用的出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料在转运斗排向接料传送带上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所以骨料在排出时会依靠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在转运斗上滑出,在接料传送带上会产生滑移,不利于接料传送带对骨料的接收。出料槽可对骨料的滑出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少其自身滑出的惯性效果,有利于骨料的稳定排出,同时也降低了骨料出现扬尘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靠近出料端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出料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理骨料残渣的刮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料传送带对骨料转运结束后,由于喷雾装置在转运过程中对出料传送带进行喷雾处理,所以部分骨料会由于其水雾的粘性作用而粘附在出料传送带表面上,在接下来出料传送带的转动过程中,其表面所粘附的骨料残渣会掉落在底座上,对工作环境造成干扰且浪费骨料。通过设置刮片,在转运过程中,利用刮片对出料传送带的表面进行清理,使出料传送带保持良好的工作情况,防止出料传送带表面因粘附残渣而导致对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远离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周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清理出料传送带上粘附的细小微粒的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对出料传送带进行清理之后,由于转运的骨料中存在较为细小的微粒,对于粘附在出料传送带表面上的细小微粒,刮板并不能及时地对细小微粒进行清理,利用毛刷对刮片不能清理的细小微粒进行清理,更进一步地对出料传送带进行清理,防止出料传送带表面因粘附细小微粒而对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斗远离刮片的一端设置有起防漏作用的防漏板,且防漏板靠近出料传送带的一端朝向远离出料端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毛刷对出料传送带表面进行清理的过程中,由于毛刷通过滚筒的转动实现对出料传送带表面上的细小微粒进行清理,所以部分细小微粒夹杂在毛刷中,通过滚筒的转动,夹杂在毛刷中的细小微粒会从毛刷中甩出,从而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防漏板可阻挡毛刷中的细小微粒被甩出,有效地保证了整理工作环境的清洁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斗的内侧设置有光滑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雾装置对骨料表面进行喷雾处理,所以在骨料从出料传送带上进入转运斗内时,其本身会存在一定的粘性,细小的微粒可利用粘性粘附在转运斗的底部或者侧边位置上,长时间地累计将会对转运斗的整个转运过程造成影响。将转运斗的内侧设置成光滑耐磨层,保证了骨料在转运过程中的流畅性,防止骨料在转运斗内产生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转运斗和喷雾装置,有效地解决了骨料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尘土飞散的问题,防止骨料中的细小颗粒飞散而污染环境,符合绿色生产的生产要求;同时,转运斗通过调节合适的角度,不仅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而且使骨料在转运过程中拥有合适的滑落速度,防止骨料在接料传送带上产生堆积;
(2)通过设置出料槽,可对骨料的滑出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少其自身滑出的惯性效果,有利于骨料的稳定排出,同时也降低了骨料出现扬尘的现象;
(3)通过设置刮片,在转运结束后,利用刮片对出料传送带的表面进行清理,使出料传送带保持良好的工作情况,防止出料传送带表面因粘附残渣而导致对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接料传送带;3、出料传送带;31、进料端;32、出料端;4、立柱;5、转运斗;6、喷雾装置;61支架;62、输水机构;621水箱;622、进水管;63、喷雾头;7、喷雾孔;8、横梁;9、光滑耐磨层;10、聚水罩;11、出料槽;12、安装板;13、刮片;14、滚筒;15、毛刷;16、皮带;17、防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1所示,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5,包括整体呈长方体状的底座1,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出料传送带3和接料传送带,出料传动带的传送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接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垂直,出料传送带3的工作表面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大于接料传送带的工作表面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出料传送带3包括进料端31和出料端32,出料端32靠近接料传送带设置。出料端32和接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长方体状的立柱4,立柱4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相垂直,立柱4沿其长度方向远离底座1的一端倾斜设置有u形的转运斗5,转运斗5的最低端朝向接料传送带的一侧设置,且转运斗5的开口方向朝向其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置。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立柱4和接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喷雾装置6,喷雾装置6包括支架61、输水机构62和喷雾头63。支架61整体呈长方体状且支架61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垂直设置,支架61设置在立柱4和接料传送带之间,支架61沿其长度方向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圆柱状的横梁8,喷雾头63整体呈腰形,喷雾头63安装在横梁8的中间位置处,喷雾头63与输水机构62相连接,输水机构62包括水箱621、抽水泵(图中未示出)以及进水管622。喷雾头63的两相对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的喷雾孔7。优选的,喷雾孔7的数量选择5-8个。
转运斗5内设置有光滑耐磨层9,优选的,光滑耐磨层9材料选择铬。转运斗5的两相对侧壁靠近出料传送带3的一端对称设置有长方体状的聚水罩10,聚水罩10的长度方向与转运斗5的长度方向相同,且聚水罩10位于出料端32和喷雾头63之间,聚水罩10对喷雾头63喷出水雾的两侧具有一定的聚拢效果,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转运斗5靠近接料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斗状的出料槽11,出料槽11与转运斗5相连通,当骨料从转运斗5排出时,出料槽11对骨料有阻挡作用,使骨料通过出料槽11排向接料传送带。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立柱4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长度方向与立柱4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安装板1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刮片13,刮片13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刮片13远离安装板12的一端与出料传送带3相贴合,出料传送带3上粘附的残渣通过刮片13进行刮除,刮除的残渣掉落在转运斗5内。安装板12远离刮片13的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滚筒14,且滚筒14的周侧壁上设置有毛刷15,毛刷15与出料传送带3相贴合,出料传送带3运输过程中通过皮带16带动滚筒14转动。利用毛刷15实现对出料传送带3上的细小微粒进行清理,对出料传送带3进行进一步清理。
转运斗5靠近出料传送带3的一端延伸设置有长方体状的防漏板17,防漏板17的长度方向与刮片13的长度方向相同,防漏板17倾斜设置在转运斗5上,且防漏板17远离转运斗5的一端朝向出料传送带3的方向倾斜设置。毛刷15在清理过程中,部分细小微粒可能由于滚筒14转动而导致洒在转运斗5外,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骨料在进行转运之前,首先根据骨料的重量和形状,以及转运斗5与接料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将转运斗5调整适当的倾斜角度,打开喷雾头63,喷雾头63喷出的雾水喷射在转运斗5的两端,出料传送带3开始传输骨料,从出料传送带3传出的骨料首先掉落在转运斗5内,再由出料槽11排至接料传送带上。对于未能及时排至转运斗5内的残渣刮片13对其进行清理,对于粘附在出料传送带3上的细小微粒,通过毛刷15对其进行清理。转运结束后,关闭喷雾头63即可。
通过设置转运斗5和喷雾头63,有效地解决了骨料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尘土飞散的问题,防止骨料中的细小颗粒飞散而污染环境,符合绿色生产的生产要求;同时,转运斗5通过调节合适的角度,不仅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而且使骨料在转运过程中拥有合适的滑落速度,防止骨料在接料传送带上产生堆积;通过设置出料槽11,可对骨料的滑出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少其自身滑出的惯性效果,有利于骨料的稳定排出,同时也降低了骨料出现扬尘的现象;通过设置刮片13,在转运过程中,利用刮片13对出料传送带3的表面进行清理,使出料传送带3保持良好的工作情况,防止出料传送带3表面因粘附残渣而导致对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毛刷15,利用毛刷15对刮片13不能清理的细小微粒进行清理,更进一步地对出料传送带3进行清理,防止出料传送带3表面因粘附细小微粒而对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出料传送带(3)和接料传送带(2),所述出料传送带(3)包括进料端(31)和出料端(32),所述出料端(32)设置在出料传送带(3)靠近接料传送带(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出料端(32)的一端设置有立柱(4),所述立柱(4)远离底座(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转运骨料的转运斗(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对出料端(32)进行喷雾降尘处理的喷雾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6)包括支架(61)、输水机构(62)和喷雾头(63),所述支架(61)设置在底座(1)靠近出料传送带(3)的一端,所述输水机构(62)安装在支架(61)上,且输水机构(62)与喷雾头(63)相连通,所述喷雾头(63)的喷雾方向分别朝向出料端(32)方向和接料传送带(2)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对雾水具有聚拢作用的聚水罩(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斗(5)远离出料端(32)的一端设置有对骨料的排出起汇聚作用的出料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靠近出料端(3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靠近出料端(3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理骨料残渣的刮片(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2)远离出料端(32)的一侧设置有滚筒(14),所述滚筒(14)的周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清理出料传送带(3)上粘附的细小微粒的毛刷(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斗(5)远离刮片(13)的一端设置有起防漏作用的防漏板(17),且防漏板(17)靠近出料传送带(3)的一端朝向远离出料端(32)的方向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转运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斗(5)的内侧设置有光滑耐磨层(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