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
现有的减速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转动设置有输入轴及输出轴,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小齿轮,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大齿轮,且大小齿轮啮合连接。
现有减速机存在的缺点:减速机与外接设备安装完毕之后,在外接设备不配合转动的情况下(通常设备添加润滑油为非工作状态,因此设备不进行工作转动),对各齿轮进行润滑油的添加为通过注油孔朝向齿轮表面的某一点进行单点大量添加,而其余部分则通过齿轮的转动来使该点的润滑油扩散进行添加,因此,润滑油的分布不但极不均匀,而且大量的润滑油汇聚于一点将会出现润滑油溅散至安装腔的内壁而浪费润滑油及污染机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传动杆连接输入轴及输出轴,且传动杆通过驱动组件的滑移实现各级大小齿轮的啮合及脱离,从而在脱离时对传动杆上的大小齿轮进行360度转动润滑从而使润滑均匀、润滑剂利用率高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设置有输入轴及输出轴,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传动杆,所述输入轴的轴线、输出轴的轴线及传动杆的轴线共面且平行设置,所述输入轴的轴线、输出轴的轴线位于传动杆的轴线同侧,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一级小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与一级小齿轮啮合的一级大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二级大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与二级大齿轮啮合的二级小齿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一级大齿轮的第一注油孔及用于润滑二级小齿轮的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朝向一级大齿轮沿径向背离一级小齿轮侧,所述第二注油孔朝向二级小齿轮沿径向背离二级大齿轮侧,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杆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驱动组件,所述传动杆转动设置于驱动组件,所述传动杆的轴向一端设置有贯穿机体的旋转端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传动杆的设置实现了多级联动,可更加稳定的实现更大传动比的输出;2.第一注油孔与第二注油孔的设置,使得通过第一注油孔对一级大齿轮、第二注油孔对二级小齿轮分别进行注油,并通过一级大齿轮、二级小齿轮的转动来实现将润滑油扩散至一级小齿轮及二级大齿轮上而完成全面、单独的润滑作用;3.传动杆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可实现各级大小齿轮的啮合及脱离,因此,在正常使用下使得各级大小齿轮啮合,而在需要进行润滑油的补充时,通过驱动组件使得各级大小齿轮脱离啮合,从而可通过转动传动杆使得一级大齿轮及二级小齿轮进行周向全面的润滑作用,从而起到润滑均匀、润滑油利用率高的特点,且在该特点的支撑下可减少润滑油滴落来保证机体的整洁性,另外,在一级大齿轮及二级小齿轮润滑均匀的前提下可实现对一级小齿轮与二级大齿轮的均匀润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移块、轴承及固定插块,所述传动杆的外周固定设置于轴承的内环侧,所述轴承的外环侧固定设置于滑移块,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供滑移块沿传动杆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滑移的第一滑移轨道,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及传动杆的轴向均垂直的第二滑移轨道,所述固定插块滑移设置于第二滑移轨道内,所述第一滑移轨道上设置有供固定插块插设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当所述的固定插块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时,一级大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啮合,二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啮合,当所述的固定插块插设于第二插孔内时,一级大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处于非啮合状态,二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处于非啮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驱动组件采用轴承将传动杆安装至滑移块上,之后通过滑移块沿第一滑移轨道的滑移来实现传动杆相对输入轴及输出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各级大小齿轮的啮合及脱离,实现有序的控制;2.固定插块配合第一插孔、第二插孔的设置,使得通过固定插块插设第一插孔来实现在各级齿轮啮合而需要工作时保证转动杆的稳定性,而固定插块插设第二插孔来实现在润滑转动时保证转动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插块为两件,各所述固定插块沿第二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插块对称设置,使得滑移块两端受力均匀而不易产生侧翻现象,使得支撑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为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位于传动杆的轴向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两组在传动杆的两端进行支撑,使得传动杆不易产生单侧弯矩过大而使转动不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移轨道内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插块沿第二轨道的轨道方向朝第一插孔或者第二插孔推动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有效的将固定插块朝第一插孔或者第二插孔内挤压,从而防止固定插块随意滑移而脱离第一插孔或者第二插孔,最终导致意外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位于第一注油孔朝向一级大齿轮侧设置有与一级大齿轮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一注油面,所述第一注油孔位于第一注油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第一出油口,所述机体位于第二注油孔朝向二级小齿轮侧设置有与二级小齿轮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二注油面,所述第二注油孔位于第二注油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出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注油面、第二注油面与对应的一级大齿轮及二级小齿轮的外周面相适配,且第一注油面及第二注油面上设置有若干的出油口,因此,便可采用面的形式进行补充润滑油,不但增加了补充的效率而且使得润滑油的均匀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下端设置有与安装腔导通的出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油孔的设置,使得滴落在安装腔内的润滑油可通过出油孔流出,从而使安装腔内更加的整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d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e的放大图;
图8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开设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内设置有输入轴2、输出轴3、传动杆4及驱动组件5,其中,输入轴2的轴线、输出轴3的轴线及传动杆4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且三者呈共面设置,另外,输入轴2的轴线、输出轴3的轴线位于传动杆4的轴线的上侧同侧,且输入轴2在左,输出轴3在右,其中,输入轴2与输出轴3沿周向转动设置于安装腔11内,传动杆4沿周向转动设置于驱动组件5上,另外,输入轴2的左端外周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有一级小齿轮21,传动杆4的右端外周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有与一级小齿轮21啮合的一级大齿轮41,使得一级大齿轮41与一级小齿轮21的啮合来实现输入轴2与传动杆4的联动设置,另外,输出轴3的左端外周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有二级大齿轮31,传动杆4的右端外周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有与二级大齿轮31啮合的二级小齿轮42,使得二级大齿轮31与二级小齿轮42的啮合来实现传动杆4与输出轴3的联动连接,因此,便可实现将输入轴2输入的转动通过二级减速从输出轴3输出。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机体1位于一级大齿轮41下端朝上并指向一级大齿轮41开设有第一注油孔12以及位于二级小齿轮42下端朝上并指向二级小齿轮42开设有第二注油孔13,另外,驱动组件5可沿竖向方向相对机体1上下滑移而实现传动杆4的轴线与输入轴2的轴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另外,传动杆4的轴向右端朝右贯穿机体1凸出有旋转端头43,因此,可通过驱动组件5的滑移实现各级大小齿轮的啮合于脱离,且脱离方向刚好使一级大齿轮41朝第一注油孔12靠近、二级小齿轮42朝第二注油孔13靠近,之后通过外界向第一注油孔12及第二注油孔13内注油并通过旋转端头43转动传动杆4,使得润滑油均匀有效的填充于一级大齿轮41与二级小齿轮42的外周,在润滑完毕之后,通过控制驱动组件5将传动杆4朝上驱动而实现各级大小齿轮重新啮合。
结合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5包括滑移块51、轴承52及固定插块53,且驱动组件5为两组,分别为与传动杆4的轴向两端,其中,传动杆4的轴向两端外周分别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对应侧的轴承52的内环侧,而各滑移块51内同轴开设有与对应的轴承52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腔体511,使得轴承52的外环侧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对应的腔体511内,另外,机体1位于传动杆4轴向两侧的壁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滑移轨道14,使得滑移块51分别滑移于对应的第一滑移轨道14内而实现竖向滑移来调整滑移块51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各级齿轮的啮合及脱离,另外,各滑移块5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二滑移轨道512,且前侧的第二滑移轨道512朝向贯穿滑移块51、后侧的第二滑移轨道512朝后贯穿滑移块51,对应的,同一滑移块51设置有两块固定块,且各固定插块53分别滑移设置于第二滑移轨道512内,以及第一滑移轨道14沿竖直方向朝下排列开设有供固定插块53插设的第一插孔15及第二插孔16来供固定插块53插设,且当固定插块53插设于第一插孔15内时,一级大齿轮41与一级小齿轮21啮合,二级大齿轮31与二级小齿轮42啮合,当固定插块53插设于第二插孔16内时,一级大齿轮41与一级小齿轮21处于非啮合状态,二级大齿轮31与二级小齿轮42处于非啮合状态,因此,使得通过固定插块53插设第一插孔15来实现在各级齿轮啮合而需要工作时保证转动杆的稳定性,而固定插块53插设第二插孔16来实现在润滑转动时保证转动杆的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固定插块53包括呈圆柱杆体的插杆531以及焊接与插杆531外周的把手532,使得插杆531用于插设进行固定,而把手532驱动插杆531的轴向滑移。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第二滑移轨道512内压缩设置有弹簧54,其中弹簧54一端相抵滑移块51、一端相抵固定插块53,且弹簧54的复位方向为沿着第二滑移轨道512的轨道方向将固定插块53朝第一插孔15或者第二插孔16方向推动。
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体1位于第一注油孔12朝向一级大齿轮41侧设置有呈弧形的第一注油面17,且弧形的第一注油面17的弯曲程度与一级大齿轮41的外周表面相同,另外,第一注油面17上开设有若干的第一出油口171,且各第一出油口171与第一注油孔12相互连接导通,因此,外界朝第一注油孔12注入润滑油将会从第一注油面17上的各第一出油口171挤出,使得通过面的形式对一级大齿轮41进行润滑,使得润滑效率高且均匀,同理,机体1位于第二注油孔13朝向二级小齿轮42侧设置有呈弧形的的第二注油面18,且弧形的第二注油面18的弯曲程度与二级小齿轮42的外周表面相同,另外,第二注油面18上开设有若干的第二出油口181,且各第二出油口181与第二注油孔13相互连接导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机体1下端位于第一注油孔12及第二注油孔13周边均开设有与安装腔11导通的出油孔19,使得滴落在安装腔11内的润滑油可通过出油孔19流出,从而使安装腔11内更加的整洁。
1.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设置有输入轴及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传动杆,所述输入轴的轴线、输出轴的轴线及传动杆的轴线共面且平行设置,所述输入轴的轴线、输出轴的轴线位于传动杆的轴线同侧,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一级小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与一级小齿轮啮合的一级大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二级大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与二级大齿轮啮合的二级小齿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润滑一级大齿轮的第一注油孔及用于润滑二级小齿轮的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朝向一级大齿轮沿径向背离一级小齿轮侧,所述第二注油孔朝向二级小齿轮沿径向背离二级大齿轮侧,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杆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驱动组件,所述传动杆转动设置于驱动组件,所述传动杆的轴向一端设置有贯穿机体的旋转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移块、轴承及固定插块,所述传动杆的外周固定设置于轴承的内环侧,所述轴承的外环侧固定设置于滑移块,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供滑移块沿传动杆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滑移的第一滑移轨道,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及传动杆的轴向均垂直的第二滑移轨道,所述固定插块滑移设置于第二滑移轨道内,所述第一滑移轨道上设置有供固定插块插设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当所述的固定插块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时,一级大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啮合,二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啮合,当所述的固定插块插设于第二插孔内时,一级大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处于非啮合状态,二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处于非啮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块为两件,各所述固定插块沿第二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位于传动杆的轴向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移轨道内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插块沿第二轨道的轨道方向朝第一插孔或者第二插孔推动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位于第一注油孔朝向一级大齿轮侧设置有与一级大齿轮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一注油面,所述第一注油孔位于第一注油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第一出油口,所述机体位于第二注油孔朝向二级小齿轮侧设置有与二级小齿轮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二注油面,所述第二注油孔位于第二注油面上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出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润滑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下端设置有与安装腔导通的出油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