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结构形式,钢结构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h型钢,h型钢是钢结构工程的主体及主要部分,日益向精细型和高效型发展,因此提高h型钢的组立精度、加工效率、自动化程度,从而缩短工期已成为钢结构行业一道必须克服的技术难题。

在h型钢焊接前,首先需要将翼板平放在工位后,再将腹板立放在翼板中央,用于将翼板与腹板焊接成t型钢,但在t型钢焊接前常常需要对腹板进行组立与定位,用于保证翼板与腹板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实际生产过程中,腹板主要采用平吊的方式平放在翼板上,然后再将其翻转立放在翼板中央进行组立,现有技术常采用人工组立或采用半自动化组立,此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过高,费时费力,人工强度大,作业环境差,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发明人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可以用于可以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型钢预组立装置,在腹板自动翻转过程中,为了保证腹板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需要对腹板进行辅助组立与定位,因此需要一种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来配合腹板自动翻转装置来完成腹板的自动组立与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辅助完成焊接前组立与定位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劳动强度低,安全保障性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组立转轴,所述组立转轴连接有转轴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组立转轴上安装有用于对腹板进行扶正的组立轮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组立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上部的上支臂扶正装置,所述组立转轴的下部安装有下支臂抵靠装置,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上下摆动的掀起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支臂扶正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上部的上支臂,上支臂所述上支臂的端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扶正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下部的下支臂安装座,所述下支臂安装座的侧部转动安装有可上下摆动的下支臂,所述下支臂的端部安装有向下倾斜设置的顶靠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靠轮的外周设置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两面包括翼板支撑面和腹板支撑面,所述翼板支撑面和腹板支撑面的夹角呈90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掀起装置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组立转轴外周的掀起环座,所述掀起环座外周面上设置有释放凹槽,所述下支臂的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掀起凸轮,所述掀起凸轮与所述掀起环座配合实现下支臂的上下摆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驱动油缸,所述回转驱动油缸的伸缩端通过摆臂装置与所述组立转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驱动油缸端部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侧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所述组立转轴的底部伸入所述安装座内与所述第二摆臂的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的另一侧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摆臂对称设置的第一辅助摆臂,所述第一辅助摆臂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摆臂对称设置的第二辅助摆臂,所述第二辅助摆臂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组立转轴,所述组立转轴连接有转轴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组立转轴上安装有用于对腹板进行扶正的组立轮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翼板平放至工作位上之前,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工作来转动所述组立转轴,使得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上的所述组立轮组被旋转至一侧,然后再将翼板平放在工作位上,当翼板被放置在工作位且定位完成后,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通过转动所述组立转轴,使得位于一侧的所述组立轮组转动直至面向翼板,然后再将腹板平放在翼板上,然后腹板会在腹板自动翻转装置的作用下翻转,翻转过程中,所述组立轮组会辅助腹板自动翻转装置,使得腹板的翻转更加方便;组立完成后进行t型钢的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作用反向转动所述组立转轴,使得所述组立轮组转动至一侧,恢复原位,准备下一循环作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所述组立轮组与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可以辅助完成焊接前的组立与定位,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劳动强度低,安全保障性较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立轮组旋转前的效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立轮组旋转后的效果图;

图中:1-安装座;2-组立转轴;3-上支臂;4-扶正轮;5-下支臂安装座;6-下支臂;7-顶靠轮;8-翼板支撑面;9-腹板支撑面;10-掀起环座;11-释放凹槽;12-掀起凸轮;13-支撑臂;14-第一摆臂;15-第二摆臂;16-第一辅助摆臂;17-第二辅助摆臂;18-回转驱动油缸;19-翼板;20-腹板;21-腹板自动翻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组立转轴2,所述组立转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组立转轴2上安装有用于对腹板20进行扶正的组立轮组,所述安装座1内还安装有驱动所述组立转轴2转动的转轴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组立转轴2的底端位于所述安装座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翼板19平放至工作位上之前,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工作来转动所述组立转轴2,使得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2上的所述组立轮组被旋转至一侧,状态参见图5,然后再将翼板19平放在工作位上,当翼板19被放置在工作位且定位完成后,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通过转动所述组立转轴2,使得位于一侧的所述组立轮组转动直至面向翼板19,状态参见图6,所述组立轮组的转动角度可以通过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来控制,当所述组立轮组转动90°后,正好面对翼板19;然后再将腹板20平放在翼板19上,然后腹板20会在腹板自动翻转装置21的作用下翻转,翻转过程中,所述组立轮组会辅助腹板自动翻转装置21,使得腹板20的翻转更加方便;组立完成后进行t型钢的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作用反向转动所述组立转轴2,使得所述组立轮组转动至一侧,恢复原位,准备下一循环作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所述组立轮组与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可以辅助完成焊接前的组立与定位,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劳动强度低,安全保障性较高。

所述组立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2上部的上支臂扶正装置,所述组立转轴2的下部安装有下支臂抵靠装置,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与所述安装座1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上下摆动的掀起装置。

所述上支臂扶正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2上部的上支臂3,所述上支臂3通过螺栓与所述组立转轴2固定连接,由于所述上支臂3的上下位置可调,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腹板20,所述上支臂3的端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扶正轮4。

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2下部的下支臂安装座5,所述下支臂安装座5的侧部转动安装有可上下摆动的下支臂6,所述下支臂6的端部安装有向下倾斜设置的顶靠轮7。

所述顶靠轮7的外周设置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两面包括翼板支撑面8和腹板支撑面9,所述翼板支撑面8和腹板支撑面9的夹角呈90度。

参见图4,所述掀起装置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组立转轴2外周的掀起环座10,所述掀起环座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的顶端,所述掀起环座10外周面上设置有释放凹槽11,所述下支臂6的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掀起凸轮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掀起凸轮12设置为轴承,所述掀起凸轮12可沿所述掀起环座10的外周面滑动,所述掀起凸轮12与所述掀起环座10配合实现下支臂6的上下摆动。

组立轮组自动扶正的工作原理为:

参见图4和图6,所述组立转轴2转动过程中,安装在所述下支臂安装座5下端的所述掀起凸轮12会沿着所述掀起环座10的外周面滑动,由于所述释放凹槽11朝向翼板19方向设置,因此,当所述掀起凸轮12转动至翼板19方向一侧时,所述掀起凸轮12会运动至所述释放凹槽11内,对所述下支臂6进行释放,所述下支臂6会绕着所述下支臂6与所述下支臂安装座5之间的铰接轴向下摆动,所述顶靠轮7的所述翼板支撑面8会正好支撑接触在翼板19表面,此时所述顶靠轮7的所述腹板支撑面9正好处于竖直状态;

当腹板20在腹板自动翻转装置21的作用下向上翻转过程中,腹板20的底端会抵靠在所述顶靠轮7的所述腹板支撑面9上,所述顶靠轮7阻止腹板20底部发生运动,因此腹板20会随着腹板自动翻转装置21慢慢立起来,使得腹板20翻转过程更加方便,实现了辅助组立过程;当腹板20被立起来后,所述扶正轮4对腹板20的顶部进行定位、支撑,所述顶靠轮7对腹板20的底端进行定位、支撑,所述顶靠轮7与所述扶正轮4共同作用,将腹板20扶正,用于保证翼板19与腹板20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组立完成后进行t型钢的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作用反向转动所述组立转轴2,带动所述组立轮组转动至一侧,恢复原位,准备下一循环作业;所述组立轮组向一侧转动过程中,所述掀起凸轮12会从所述释放凹槽11内出来进入至所述掀起环座10外周面上,从所述释放凹槽11内出来过程中,所述掀起凸轮12被顶起,所述下支臂6会绕着所述下支臂6与所述下支臂安装座5之间的铰接轴向上摆动,向上摆动过程中,所述顶靠轮7被掀起,有利于所述组立轮组更加方便的转动至一侧;此过程,不再需要人为手动操作,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安全保障性较高。

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内用于驱动所述组立转轴2转动的回转驱动油缸18,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缸杆伸缩端通过摆臂装置与所述组立转轴2传动连接。

参见图3,所述摆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端部的支撑臂13,所述支撑臂13的一侧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14,所述第一摆臂14的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15,所述组立转轴2的底部伸入所述安装座1内与所述第二摆臂15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臂13的另一侧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摆臂14对称设置的第一辅助摆臂16,所述第一辅助摆臂16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摆臂15对称设置的第二辅助摆臂17,所述第二辅助摆臂17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内。

转轴回转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参见图3,当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缸杆伸长或者缩短时,会带动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上的所述支撑臂13向前或者向后往复运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摆臂14带动所述第二摆臂15摆动,由于所述第二摆臂15与所述组立转轴2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所述组立转轴2也会被带动向左或者向右转动,使得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2上的所述组立轮组在腹板20一侧往复转动;当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缸杆缩短后,所述组立轮组面向腹板20,可以实现扶正,当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缸杆伸长后,所述组立轮组被旋转至腹板20一侧等待;所述第一辅助摆臂16、所述第二辅助摆臂17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14、所述第二摆臂15对称设置,用于保证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缸杆两侧的力是均匀的,不会出现向一侧拉扯现象,保证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的使用寿命;所述回转驱动油缸18带动所述组立转轴2转动,所述组立转轴2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组立轮组跟随转动,方便翼板19的放置与定位,又方便对腹板20进行一侧支撑、定位,有利于t型钢的焊接,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组立转轴,所述组立转轴连接有转轴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组立转轴上安装有用于对腹板进行扶正的组立轮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立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上部的上支臂扶正装置,所述组立转轴的下部安装有下支臂抵靠装置,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上下摆动的掀起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扶正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上部的上支臂,所述上支臂的端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扶正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抵靠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组立转轴下部的下支臂安装座,所述下支臂安装座的侧部转动安装有可上下摆动的下支臂,所述下支臂的端部安装有向下倾斜设置的顶靠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靠轮的外周设置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的两面包括翼板支撑面和腹板支撑面,所述翼板支撑面和腹板支撑面的夹角呈9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掀起装置包括同轴套装在所述组立转轴外周的掀起环座,所述掀起环座外周面上设置有释放凹槽,所述下支臂的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掀起凸轮,所述掀起凸轮与所述掀起环座配合实现下支臂的上下摆动。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驱动油缸,所述回转驱动油缸的伸缩端通过摆臂装置与所述组立转轴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驱动油缸端部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侧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摆臂,所述组立转轴的底部伸入所述安装座内与所述第二摆臂的端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侧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摆臂对称设置的第一辅助摆臂,所述第一辅助摆臂的端部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摆臂对称设置的第二辅助摆臂,所述第二辅助摆臂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内。

技术总结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腹板自动翻转辅助组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组立转轴,所述组立转轴连接有转轴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组立转轴上安装有用于对腹板进行扶正的组立轮组;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通过转动所述组立转轴,可以实现所述组立轮组的转动,所述组立轮组不仅用于辅助腹板的自动翻转,使得腹板的翻转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所述组立轮组与所述转轴回转驱动装置可以辅助完成焊接前的组立与定位,自动化程度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劳动强度低,安全保障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5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