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经常需要用到线流转弯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完成托盘在线体上输送转弯多采用顶升旋转的方法或者圆带转弯的方法。以上方法需要在转弯机构上额外提供动力,且会影响托盘的输送节奏,同时对负载和托盘的大小要求都有一定的限制,结构复杂,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在转弯机构中增加中间辅助输送带,并对主输送带及中间辅助输送带进行交叉排布设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包括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内侧导向板、外侧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按照两端线体分布,依次用连接件将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强制转弯输出线体成90度交叉排布对接连接,内侧导向板通过导向板连接件与强制转弯输入线体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内侧连接,外侧导向板通过导向板连接件与强制转弯输入线体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外侧连接;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包括电机i、主输入带、中间段辅助输入带,其特征在于:主输入带与中间段辅助输入带共用同一个电机i同轴驱动;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包括电机ⅱ、主输出带、中间段辅助输出带,其特征在于:主输出带与中间段辅助输出带共用电同一个电机ⅱ同轴驱动。

所述内侧导向板内侧的弧线为托盘转弯轨迹的仿形设计。

所述外侧导向板内侧的弧线为托盘转弯轨迹的仿形设计,导向板外侧两边成90度,有倒角。

所述强制转弯输入线体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设有至少一个拉筋,拉筋用内置连接件组装在线体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保证了输送的稳定性及异形托盘的高适配性。机构中增加了中间辅助输送带,主输入带与中间段辅助输入带共用一个电机i同轴驱动,主输出带与中间段辅助输出带共用一个电机ⅱ同轴驱动,同步运行,并对主输送带及中间辅助输送带进行交叉排布设计,极大增强了被输送托盘的自旋转效果,减少转弯时被输送托盘与导向板之间的摩擦损耗过度,也将托盘转弯时的速度损失降到最低,大大提高了机构的传输效率,满足客户高产能需求。同时中间段辅助输送带的增加,提升了整机的负载能力,加大了适配托盘尺寸范围,使整个机构在大负载、多规格的实际使用需求中,依然能够提供高效、稳定的输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强制转弯90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强制转弯90度机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强制转弯180度机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他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中:1、强制转弯输入线体;101、主输入带;102、中间段辅助输入带;2、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01、主输出带;202、中间段辅助输出带;3、内侧导向板;4、外侧导向板;5、电机i;6、电机ii;7、拉筋;8、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包括强制转弯输入线体1,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内侧导向板3,外侧导向板4,其特征在于:按照两端线体分布,依次用以连接标准件45角铝将强制转弯输入线体1,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成90度交叉排布对接连接。内侧导向板3通过导向板连接件与强制转弯输入线体1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内侧连接,外侧导向板4通过导向板连接件与强制转弯输入线体1与强制输出对接线体2外侧连接。强制转弯输入线体1包括电机i5,主输入带101,中间段辅助输入带102。其特征在于:主输入带101与中间段辅助输入带102共用一个电机5同轴驱动。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包括电机6,主输出带201,中间段辅助输出带202。其特征在于:主输出带201与中间段辅助输出带202共用一个电机ii6同轴驱动。三排输送带同步运行,无速度差。

所述内侧导向板3内侧的弧线为托盘靠近内侧导向板3侧的转弯过度轨迹的仿型设计。

所述外侧导向板4内侧的弧线为托盘靠近外侧导向板4侧的转弯过度轨迹的仿形设计,导向板外侧两边成90度,有倒角。

所述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上设有一个拉筋7,拉筋7用连接标准件45角铝组装连接在线体上,该拉筋7用于对中间段辅助输出带202的支撑。

如图4所示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连接标准件45角铝连接支腿8和输送线体,托盘从输入线体进入转弯机构,然后通过转弯机构强制转弯后进入输出线体。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作为独立单元与其他输送线对接使用,也可将输出线体改制,解决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改制空间有限的问题,使强制转弯输出线体2作为主输送线体使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满足多种不同的工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包括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内侧导向板、外侧导向板,其特征在于:按照两端线体分布,依次用连接件将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强制转弯输出线体成90度交叉排布对接连接,内侧导向板通过导向板连接件与强制转弯输入线体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内侧连接,外侧导向板通过导向板连接件与强制转弯输入线体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外侧连接;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包括电机i、主输入带、中间段辅助输入带,主输入带与中间段辅助输入带共用电机i同轴驱动,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包括电机ii、主输出带、中间段辅助输出带,主输出带与中间段辅助输出带共用电机ii同轴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导向板的弧线为托盘转弯轨迹的仿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导向板的弧线为托盘转弯轨迹的仿形设计,导向板外侧两边成90度,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转弯输入线体与强制转弯输出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拉筋,拉筋用连接件组装在线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含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强制转弯机构。包括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强制转弯输出线体,内侧导向板,外侧导向板。强制转弯输入线体包括电机、主输入带、中间段辅助输入带。强制转输出线体包括电机、主输出带、中间辅助输出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中间辅助输送带,并对主输送带及中间辅助输送带进行90度交叉排布设计,极大增强了被输送托盘的自旋转效果,将转弯时的节奏变化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中间辅助输送带的增加使托盘的适配范围加大,提高了整机的负载能力,使整个机构在多规格的实际使用需求中,依然能够提供高效、稳定的输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美德乐工业组装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4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