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板焊接工装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钢板拼接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板在使用时,需要将裁切成段的两块板材焊接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块完整的钢板件。
在钢结构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钢板拼接或者对接,往往是把钢板放在一个平面上,需拼接的钢板件没有固定,拼接人员一人以用吊车或者大锤作业,另一人负责测量和点焊不仅劳动强度大,需频繁调整对接位置,而且由于拼焊钢板件焊接面平整度和对接焊缝坡口间隙大大影响了焊接质量,从而影响到焊缝的合格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钢板拼接微调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钢板拼接微调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在钢结构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钢板拼接或者对接,往往是把钢板放在一个平面上,需拼接的钢板件没有固定,拼接人员一人以用吊车或者大锤作业,另一人负责测量和点焊不仅劳动强度大,需频繁调整对接位置,而且由于拼焊钢板件焊接面平整度和对接焊缝坡口间隙大大影响了焊接质量,从而影响到焊缝的合格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钢板拼接微调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钢板拼接微调装置,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脚架,轴承和连接板: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为左右对称的两处长方形腔体座,它们的底面均还安装有一处圆盘状结构的永磁吸盘;所述脚架为四处,它们均为l形架体结构,呈左右两两前后对称的方式焊接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前后端面上,并且在这些脚架的底端均还安装有脚轮;所述轴承为两处,它们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安装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顶部内侧面上;所述连接板也为左右两片,它们也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焊接于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内端面底侧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内圈中分别还紧密插装配合有一根向内侧伸展的正丝梯形螺纹杆和反丝梯形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正丝梯形螺纹杆和反丝梯形螺纹杆的螺距丝上共同还配合有一根中间段带有手轮结构的螺纹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内端头中间位置均还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它们的螺纹孔均又垂直向下螺纹配合有一根手轮结构的手轮式压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该微调装置,不仅解决了对接钢板的夹紧定位问题,而且拼接人员也可灵活的调整对接钢板的平直度和焊缝坡口间隙,降低了对接难度,提高了拼接人员的舒适度和焊缝合格效率,确保焊接质量。本装置设计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简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内侧还设有手轮式压杆件,可以对两块钢板对焊处位置进行下压预应力,防止两块钢板对焊区焊接后,由于焊材冷却而使焊口周边区域的板段发生上扬或卷边变形,因此功能结构比较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左支撑座;2、右支撑座;3、脚架;4、永磁吸盘;5、轴承;6、正丝梯形螺纹杆;7、反丝梯形螺纹杆;8、螺纹套筒;9、连接板;10、手轮式压杆;11、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钢板拼接微调装置,包括左支撑座1,右支撑座2,脚架3,轴承5和连接板9:如图1所示,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为左右对称的两处长方形腔体座,它们的底面均还安装有一处圆盘状结构的永磁吸盘4,永磁吸盘4为盘式磁铁也可以为现有的电磁座;脚架3为四处,它们均为l形架体结构,呈左右两两前后对称的方式焊接于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的前后端面上,并且在这些脚架3的底端均还安装有脚轮11;轴承5为两处,它们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安装于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的顶部内侧面上,轴承5的内圈中分别还紧密插装配合有一根向内侧伸展的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受螺纹套筒8旋转动作时,可带动左右的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实现对位或分离微调动作;连接板9也为左右两片,它们也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焊接于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的内端面底侧位置处。
其中: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的螺距丝上共同还配合有一根中间段带有手轮结构的螺纹套筒8,扳动螺纹套筒8上的手轮使其旋转动作时,可以使左右两处的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与其形成正反向走向啮合,即螺纹套筒8正向旋转动作,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与之螺纹啮合时,就会同步向外扩充动作,从而使吸合于底部的左右两块钢板向外微调,反之,两块钢板向内微调。
其中:连接板9的内端头中间位置均还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它们的螺纹孔均又垂直向下螺纹配合有一根手轮结构的手轮式压杆10,如图5所示,两块吸合于装置底部的钢板件,对接后,它们的对接端头会远离两吸合机构的底部,因此它们的对接后的焊口处采用保护焊焊接时,就会在焊口区域处形成高温热量,而焊接完毕后,这一区域快速冷却过程中由于焊口位于顶侧处,因此顶部热量就较高,焊道从而冷却收缩,就会使得两钢板焊道口周边区域段就有可能上扬,而焊接前先将手轮式压杆10下压后,可以使两块焊板内端区域形成上一个顶部下压的预应力,可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极大地方便了钢结构的现场生产需求,并且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只需一人在直角拐尺与微调螺纹副的配合下即可实现钢板对接,并确保了工作效率,利用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与螺纹套筒8的转动配合方式,可同步使左支撑座1,右支撑座2实现左右方向的相向或反向移动,以使得吸合于两座体底部永磁吸盘4上的钢板件的内端焊口距离实现微调,并且钢板吸合后,还可以通过调节手轮式压杆10的方式,将钢板内端头区域顶面进行下压动作,以防止两钢板焊口焊接完毕后,两钢板由于焊口冷却而发生上扬变形动作,以防万一,提高焊后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钢板拼接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座(1),右支撑座(2),脚架(3),轴承(5)和连接板(9);所述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为左右对称的两处长方形腔体座,它们的底面均还安装有一处圆盘状结构的永磁吸盘(4);所述脚架(3)为四处,它们均为l形架体结构,呈左右两两前后对称的方式焊接于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的前后端面上,并且在这些脚架(3)的底端均还安装有脚轮(11);所述轴承(5)为两处,它们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安装于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的顶部内侧面上;所述连接板(9)也为左右两片,它们也呈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焊接于左支撑座(1)和右支撑座(2)的内端面底侧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板拼接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的内圈中分别还紧密插装配合有一根向内侧伸展的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钢板拼接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丝梯形螺纹杆(6)和反丝梯形螺纹杆(7)的螺距丝上共同还配合有一根中间段带有手轮结构的螺纹套筒(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板拼接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的内端头中间位置均还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它们的螺纹孔均又垂直向下螺纹配合有一根手轮结构的手轮式压杆(1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