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导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占光伏市场主流的晶硅电池,利用太阳光发电,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目前的主流技术,percp型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可达22%左右。光伏发电现已在世界许多地区低于煤炭发电的成本。为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光伏行业还在寻求各种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
在影响晶硅电池光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中,太阳光中短波光子的能量损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硅的禁带宽度是1.12ev,在吸收一个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紫外/蓝色光子时,只需要1.12ev的能量就可以激发一个电子空穴对,剩余的能量则转换成热量,导致能量的损失,降低了电池的效率。另外,短波光子的表面反射率高,在硅材料内部的穿透深度小,使得短波光子产生的有效电子空穴对数目较低,短波光子的能量不能被电池充分利用。光谱下转移效应是将高能量的短波光子转换成低能量的长波光子,是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短波光子能量损失、提高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样,一些光转换材料也可实现把长波光子转换为短波光子的上转换效应,进而使用不能被有效利用的长波,如对于硅基电池,在1000nm以上的红外长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将透明陶瓷态的光转换材料直接加入导电银浆中,并随着高温烧结或低温固化成电极,通过光转换材料将光伏电池响应较弱的紫外光(400nm以下)转化为长波(400nm以上),以促进硅基光伏电池的光谱吸收,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添加入透明导电浆料中,并印刷/喷涂/沉积至硅片表面,再通过高温烧结/低温固化而成的透明电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电浆料中直接添加透明的光转换材料,使照射在导电浆料形成的银导体栅线上的太阳光中的短波光被转换成可见光或者红光,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由于光转换材料添加入导电银浆中,随着导电银浆一次性高温烧结或低温固化在电极的硅片上,保证了荧光粉换个电极表面的硅片的粘接能力,且无需另外粘接固定光转换材料。同时,由于导电浆料为透明的,太阳光照射在导电浆料形成银导体栅线上时,光线可以照射在其中的光转换材料上,对光转换材料没有遮挡作用,使光转换材料可以将太阳光中的短波光转换成可见光;无需将光转换材料一定要设置在电极的最外表面即可实现太阳光中短波光的转化。
进一步地,所述光转换材料为钇铝石榴石基透明荧光陶瓷、羟基磷灰石基透明荧光陶瓷或铝酸镁基透明荧光陶瓷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光转换材料为钇铝石榴石基透明荧光陶瓷,即为:yag:re透明陶瓷荧光材料,其中,re为三价稀土元素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光转换材料为yag:ce3 、yag:ce3 ,pr3 、yag:ce3 ,gd3 、yag:ce3 ,sm3 、yag:nd3 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yag:ce3 、yag:ce3 ,pr3 、yag:ce3 ,gd3 、yag:ce3 ,sm3 、yag:nd3 荧光材料均可以通过水热法、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前驱体烧结法等方法中任一方法制备而成。添加进导电浆料中的任一种光转换材料均为纳米粉或者粒径不大于5μm的微米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yag为基质,掺杂的ce3 、pr3 、gd3 、sm3 、nd3 均为激活离子;其中掺杂的激活离子的掺杂量为基质的质量分数的4~6%。
进一步地,所述光转换材料为粒径不超过1000nm的纳米荧光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荧光粉采用水热法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光转换材料的添加量为导电浆料的0.01%~25%。
进一步地,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呈丝网状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硅片上时,印刷而成的银导体栅线的高宽比为0.1~0.5。
由于本申请文件中公开的导电银浆为透明浆料,其印刷而成的银导体栅线不会存在挡遮太阳光线穿过的问题,因此其银导体栅线可印刷得更宽,其高宽比值也无需控制到很高,即可满足印刷性能;相邻银导体栅线之间的间距可以做到无限小,当其等于零时,即为银导体膜,可以减少导体之间的电阻,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进一步地,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呈膜状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硅片上;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通过印刷无穷密集的银导体栅线形成膜状。
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工艺被印刷在硅片上,然后再通过低温烧结得到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
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浆料也可以直接在硅片上通过印刷无穷密集的银导电栅线进而成膜,替代tco膜,然后低温烧结等得到太阳能电池的透明正面电极。导电银浆的导电性能比tco膜的导电性能高出十倍以上,而且透明导电浆料形成的膜呈透明,在满足硅片导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阴影效应,使太阳能可以穿过导电银浆形成的银导电膜,达到硅片表面。
同时,由于透明的导电银浆通过无穷密集的银导体栅线形成膜状的银导体膜层,固化在硅片上,其中的光转换材料也随之成膜状粘接在硅片表面上,使照射在天阳能电池表面的太阳光中的短波光均需要通过光转换材料进行光转化,转化可见光达到电极的硅片上,实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的尽可能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导电浆料包括纳米银浆、有机载体、分散剂和固化剂,所述纳米银浆包括纳米银线和用于分散纳米银线的有机分散液;所述纳米银线在所述导电银浆中的质量分数不超过5%;所述导电银浆中不添加玻璃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银浆中采用纳米银线作为导电材料,且其添加量远离小于传统导电银浆中银的添加量,这是因为:由于纳米银线的长径比很大,当其分散在导电银浆中时,即便含量很低也不会影响导电银浆的导电性,反而纳米银线含量较高的导电银浆,因为纳米银线缠绕、团聚,反而会降低透光率,进而导致光电转换效率的降低;同时,由于纳米银线的含量低且均匀的分散在导电银浆中,使其不影响导电浆料的透明度,可形成透明的导电银浆;且纳米银线的添加量低还可以降低导电银浆的成本,节约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同时导电银浆不添加玻璃粉,使其在印刷烧结时可采用低温烧结,无需达到玻璃粉烧结所需的熔融温度,降低烧结耗能;还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纳米银线的活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不超过500nm;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为不低于5μm;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径比不低于20。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分散液为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松油醇、醇酯十二、二元酸酯、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化合物,或月桂酸,十二醇等脂肪醇,脂肪酸中的任一中或几种;所述有机分散液在所述纳米银浆中的质量分数不低于30%。
由于纳米银线的直径小、长径比大,当其浓度较高时,纳米银线容易缠绕、团聚成团,不利于分散、印刷,影响导电浆料的透明性。因此,本申请文件中,导电银浆采用在制备纳米银线过程中未经烘干而直接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纳米银浆作为原料,使其分散效果好,不易团聚;且在导电银浆中加入的有机载体、分散剂会进一步分散纳米银线,避免纳米银线的缠绕团聚,使其不会因为缠绕团聚而造成较多的局部遮挡,影响硅片的光接收率。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载体包括乙基纤维素体系和低温固化树脂体系;所述乙基纤维素体系和低温固化树脂体系的重量比为1:1~9。
有机载体采用双载体体系,分别加入乙基纤维素和低温固化树脂共同作为有机载体,可以通过乙基纤维素改性树脂,提高浆料的成膜性能,进而提高印刷性;同时乙基纤维素改性后树脂还可以降低树脂的固化温度,使其导电浆料的固化温度更低。此外,由于乙基纤维素的结构稳定,使烧结后的导电浆料印刷而成的银导体栅线或者银导体膜均具有更好的耐候性能,使太阳能电池板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所述乙基纤维素体系包括乙基纤维素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或醇酯十二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乙基纤维素为长链乙基改性纤维素,如陶氏化学std200。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1~9:1~9:1~9的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醇酯十二。
优选地,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醇酯十二的质量比为1:1:1。
乙基纤维素体系中采用丁基卡必醇和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醇酯十二作为乙基纤维素的溶剂之一,提高乙基纤维素的溶解度,同时其中的丁基卡必醇作为溶剂之一,还可以降低加入的脂类的粘度,使其制备的导电浆料流动性更好,在印刷时不易产生断栅、虚印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固化树脂体系为环氧树脂体系、丙烯酸树脂体系、聚酰胺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聚乙烯缩丁醛树脂体系、松香树脂体系或有机硅树脂体系中的任一种或者其衍生物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体系包括树脂单体和树脂溶剂;所述树脂单体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缩丁醛树脂、松香树脂或有机硅树脂中的任一种或者其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所述树脂溶剂为质量比为1:1的丁基卡必醇和二元酸酯;所述树脂体系中树脂溶剂的含量为0~70%。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银浆中纳米银浆、有机载体、分散剂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60%纳米银浆、20-80%有机载体、2~5%固化剂和0.01~0.5%分散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固化剂可以为双氰胺、二元酸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氨基丙胺,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通过透明胶粘剂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直接印刷/喷涂/沉积在银导电栅线烧结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的银导电栅线的之间的区域,将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短波光转换成可见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添加入透明胶粘剂中,并印刷/喷涂/沉积在银导电栅线烧结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上,将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短波光转换成可见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粘接剂可以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弹性体、有机硅橡胶、茂金属催化聚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戊烯共聚物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光转换材料在透明粘接剂的质量比为0.1~3:10。
进一步地,所述银导电栅线采用透明导电浆料或者非透明导电浆料在太阳能电池硅片上印刷、烧结而成。当所述银导电栅线为透明导电浆料印刷烧结而成时,所述透明导电浆料可以为本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包括纳米银浆、有机载体、分散剂和固化剂的纳米银线导电浆料,所述纳米银浆包括纳米银线和用于分散纳米银线的有机分散液;所述纳米银线在所述导电银浆中的质量分数不超过5%;所述导电银浆中不添加玻璃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将光转换材料直接添加进透明导电浆料中,与透明导电浆料一起高温烧结或者低温固化在太阳能电池表面,实现照射在电极上的太阳光中短波光的转化,同时也没有任何阴影效应,不对硅片表面形成光线遮挡;同时无需将光转换材料另外增加粘接或者固化工艺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上,节约了工艺步骤、提高太阳能电池电机的生产效率。
(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采用纳米态的荧光粉作为光转换材料,使其可均匀的分散在银纳米线均匀分散的导电浆液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光转换材料的添加量。
(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采用低添加量的纳米银线作为导体浆料中的导电材料,并不添加任何玻璃粉,得到可低温固化的导电银浆,让太阳光可以穿过导电材料,避免了当前银浆材料的阴影效果。
(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将本申请文件所公开的导电银浆印刷或沉积在硅片上,当其丝网印刷在硅片上时其印刷而成的银导电栅线也可以达到无穷密集,减少导体于硅之间的电阻;还可以降低印刷技术要求,采用低高宽比的印刷工艺即可满足光电转化效率的要求。透明银导体还可以直接沉积到硅片的整个面形成银导电膜,无需再在硅片表面加工tco膜;同时银导电膜由于完全覆盖硅片正面,可以进一步降低导体电阻。
(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光转换材料添加在透明粘接剂中,并直接印刷/喷涂/沉积在已经烧结完成银导电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电极表面,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上的短波光(紫外光)可转换成可被太阳能电池板利用的可见光,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光伏电池使用的晶硅对太阳光的吸收在300nm-1200nm之间,而且在这个光谱范围内的两端(即300nm~400nm和1000nm~1200nm),光谱响应较弱,为了提高光谱响应,可以将光转换材料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上,将太阳光中的短波段转化成可见光波段,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现有光转换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通常都采用将光转换材料添加在eva胶膜上,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封装材料,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尚未见到将光转换材料直接进行应用在太阳能电池电极表面。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添加入透明导电浆料中,并印刷/喷涂/沉积至硅片表面,再通过高温烧结/低温固化而成的透明电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浆料为纳米银浆、有机载体、分散剂和固化剂组成,所述纳米银浆包括纳米银线和用于分散纳米银线的有机分散液;所述纳米银线在所述导电银浆中的质量分数不超过5%;所述导电银浆中不添加玻璃粉。
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呈丝网状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硅片上时,印刷而成的银导体栅线的高宽比为0.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呈膜状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硅片上;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通过印刷无穷密集的银导体栅线形成膜状。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还公开了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通过透明胶粘剂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直接印刷/喷涂/沉积在银导电栅线烧结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的银导电栅线的之间的区域,将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短波光转换成可见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还公开了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通过透明胶粘剂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直接印刷/喷涂/沉积在银导电栅线烧结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上,将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短波光转换成可见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以下通过具体的应用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导电浆料采用以下配方:40%纳米银浆、54.5%有机载体、5%双氰胺、0.5%分散剂和0.5%的yag:ce3 荧光材料。其中,纳米银浆中纳米银线与有机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9;有机分散液为丁基卡必醇;所述有机载体包括占导电银浆总质量11.5%的乙基纤维素体系和45%的环氧树脂;其中乙基纤维素体系中乙基纤维素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有机溶剂包括质量比为1:1:1的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醇酯十二。乙基纤维素树脂是陶氏化学std200。所述yag:ce3 荧光材料为采用水热法制备的纳米荧光粉,其中ce3 的掺杂量为5%。
其中,所述yag:ce3 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a1)将摩尔比为3:5的硝酸钇和硝酸铝加入水中溶解,再加入硝酸铈,搅拌使其溶解完全,使ce3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5%;
a2)将浓度为2mol/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缓慢滴加入a1)形成的溶液中,并搅拌;碳酸氢铵滴加完毕后,静置陈化24h,再水洗过滤,得到前驱体;
a3)将前驱体加入乙醇和水形成的混合溶剂中,搅拌使其形成悬浊液;
a4)将悬浊液放入银内衬的高压釜中,填充度为65%,并以1℃/min的速度升温至370℃,并保温3h;
a5)降温后,将产物水洗、抽滤、干燥得到平均粒径为98nm的yag:ce3 荧光粉。
将按照上述配方的各成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使用三辊压机制成导电浆料,并在在已经制备好tco膜,但未金属化的异质结“蓝膜”片上,分别在上下两面印刷一层上述导电浆料,150℃干燥20分钟,220℃固化20分钟。测试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为18.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导电浆料采用以下配方: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导电浆料采用以下配方:40%纳米银浆、55%有机载体、4.7%二元酸酯、0.3%分散剂0.5%或1%%的yag:ce3 荧光材料。其中,纳米银浆中纳米银线与有机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9;有机分散液为丁基卡必醇;所述有机载体包括占导电银浆总质量10%的乙基纤维素体系和45%的树脂体系;其中乙基纤维素体系中乙基纤维素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有机溶剂包括质量比为1:1:1的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醇酯十二;其中树脂体系中树脂与树脂溶剂的质量比为3:7;其中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树脂溶剂为质量比为1:1的丁基卡必醇和二元酸酯。所述yag:ce3 荧光材料为采用水热法制备的纳米荧光粉,其中ce3 的掺杂量为5%。
将按照上述配方的各成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使用三辊压机制成导电浆料,并在在已经制备好tco膜、但未金属化的异质结“蓝膜”片上,分别在上下两面印刷一层上述导电浆料,150℃干燥20分钟,220℃固化20分钟。测试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为2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光转换材料为yag:ce3 荧光材料,采用的透明胶粘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所述光转换材料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
将光转换材料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后搅拌混合均匀后,然后刷涂在银导电栅线已经印刷烧结完成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其刷涂区域为银导电栅线之间的区域内,其刷涂方法也可以采用印刷银导电栅线的印刷设备印刷。形成的光转换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层不超过100μm。将制备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进行光电转化效率,其测试结果为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为19.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光转换材料为yag:ce3 荧光材料,采用的透明胶粘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光转换材料在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质量分数为7%。
将光转换材料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后搅拌混合均匀后,然后刷涂在银导电栅线已经印刷烧结完成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其刷涂区域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整个正面电极,其刷涂方法也可以采用印刷银导电栅线的印刷设备印刷成膜,也可以采用其他刷涂方法制备刷图成膜。形成的光转换材料-聚乙烯醇缩丁醛膜层不超过100μm。将制备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进行光电转化效率,其测试结果为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为20.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添加入透明导电浆料中,并印刷/喷涂/沉积至硅片表面,再通过高温烧结/低温固化而成的透明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材料的添加量为导电浆料的0.0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呈丝网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硅片上时,印刷而成的银导体栅线的高宽比为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呈膜状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硅片上;添加有光转换材料的导电银浆通过印刷无穷密集的银导体栅线形成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浆料包括纳米银浆、有机载体、分散剂和固化剂,所述纳米银浆包括纳米银线和用于分散纳米银线的有机分散液;所述纳米银线在所述导电银浆中的质量分数不超过5%;所述导电银浆中不添加玻璃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线的直径不超过500nm;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度为不低于5μm;所述纳米银线的长径比不低于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散液为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松油醇、醇酯十二、二元酸酯、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化合物,或月桂酸,十二醇等脂肪醇,脂肪酸中的任一中或几种;所述有机分散液在所述纳米银浆中的质量分数不低于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包括乙基纤维素体系和低温固化树脂体系;所述乙基纤维素体系和低温固化树脂体系的重量比为1:1~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乙基纤维素体系包括乙基纤维素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或醇酯十二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1~9:1~9:1~9的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醇酯十二。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固化树脂体系为环氧树脂体系、丙烯酸树脂体系、聚酰胺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聚乙烯缩丁醛树脂体系、松香树脂体系或有机硅树脂体系中的任一种或者其衍生物中的任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体系包括树脂单体和树脂溶剂;所述树脂单体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缩丁醛树脂、松香树脂或有机硅树脂中的任一种或者其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所述树脂溶剂为质量比为1:1的丁基卡必醇和二元酸酯;所述树脂体系中树脂溶剂的含量为0~70%。
13.根据权利要求5~12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银浆中纳米银浆、有机载体、分散剂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60%纳米银浆、20-80%有机载体、2~5%固化剂和0.01~0.5%分散剂。
14.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添加入透明胶粘剂中,并印刷/喷涂/沉积在银导电栅线之间的区域。
15.一种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将透明的光转换材料添加入透明胶粘剂中,并印刷/喷涂/沉积在银导电栅线烧结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电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或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光转换材料为钇铝石榴石基透明荧光陶瓷、羟基磷灰石基透明荧光陶瓷或铝酸镁基透明荧光陶瓷中的任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材料为粒径不超过1000nm的纳米荧光粉。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中所述的含有光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导电栅线采用透明导电浆料或者非透明导电浆料在太阳能电池硅片上印刷、烧结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