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碟簧分类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碟形弹簧又名贝勒维尔弹簧垫圈。碟形弹簧的形状为圆锥碟状,与传统弹簧不同,功能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主要特点是,负荷大,行程短,所需空间小,组合使用方便,维修换装容易,经济安全性高。适用于空间小,负荷大之精密重机械。其压缩行程最佳使用范围在其最大压缩行程的10%-75%之间,碟簧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高度进行测量检验,测量其高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生产出来的碟簧产品高度分为3种情况;1,比合格尺寸高;2,在合格范围之内;3,比合格尺寸低。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这三种高度的碟簧进行分类收集。目前多为测量后人工进行分类,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包括主料管,所述主料管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主料管的底端设置有中收集管,所述主料管的一侧表面中间设置有左收集管,所述主料管的另一侧表面中间设置有右收集管,所述主料管与左收集管和右收集管分别相互连通,所述安装座的前表面一端设置有左气缸,所述左气缸的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的另一端设置有左气缸杆,所述左收集管内部一端相对于左收集管与主料管连通位置处设置有左转轴,所述左转轴的两端设置与主料管通过一对轴承连接,所述左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左旋转板,所述左旋转板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主料管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左气缸杆与左转轴之间连接有拉臂,所述安装座的前表面另一端设置有右气缸,所述右气缸的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的另一端设置有右气缸杆,所述右收集管内部一端相对于右收集管与主料管连通位置处设置有右转轴,所述右转轴的两端设置与主料管通过另一对轴承连接,所述右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右旋转板,所述右旋转板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主料管内另一侧表面贴合,所述右转轴与右气缸杆之间连接有另一个拉臂。
优选的,一个所述拉臂的一端与左气缸杆转动连接,所述拉臂的另一端与左转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拉臂的一端与右气缸杆转动连接,拉臂的另一端与右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料管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主料管与中收集管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旋转板和右旋转板的尺寸一致,所述左旋转板和右旋转板的前后宽度与中收集管的同向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左气缸收缩完全时,左旋转板与左收集管中心线重合,所述右气缸完全收缩时,所述右旋转板与右收集管的中心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以根据碟簧高度自动分类收集碟簧的装置,通过高度检测仪的的检测结果,再根据plc控制系统来控制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开合,利用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开合来调节左旋转板和右旋转板的位置,对碟簧的收集路径进行改变;达到对碟簧分类收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料管;2、安装座;3、左气缸;4、左气缸杆;5、轴承;6、左收集管;7、右收集管;8、拉臂;9、右气缸杆;10、右气缸;11、左旋转板;12、右旋转板;13、左转轴;14、右转轴;15、中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包括主料管1,主料管1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安装座2,主料管1的底端设置有中收集管15,主料管1的一侧表面中间设置有左收集管6,主料管1的另一侧表面中间设置有右收集管7,为了分类收集,主料管1与左收集管6和右收集管7分别相互连通,安装座2的前表面一端设置有左气缸3,左气缸3的一端与安装座2转动连接,左气缸3的另一端设置有左气缸杆4,左收集管6内部一端相对于左收集管6与主料管1连通位置处设置有左转轴13,左转轴13的两端设置与主料管1通过一对轴承5连接,左转轴13的外表面套设有左旋转板11,左旋转板11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主料管1的内侧表面贴合,左气缸杆4与左转轴13之间连接有拉臂8,安装座2的前表面另一端设置有右气缸10,右气缸10的一端与安装座2转动连接,右气缸10的另一端设置有右气缸杆9,右收集管7内部一端相对于右收集管7与主料管1连通位置处设置有右转轴14,右转轴14的两端设置与主料管1通过另一对轴承5连接,右转轴14的外表面套设有右旋转板12,右旋转板12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主料管1内另一侧表面贴合,右转轴14与右气缸杆9之间连接有另一个拉臂8,为了方便通过左气缸3和右气缸10分别控制左旋转板11和右旋转板12位置,实现分类收集。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一个拉臂8的一端与左气缸杆4转动连接,拉臂8的另一端与左转轴13固定连接,另一个拉臂8的一端与右气缸杆9转动连接,拉臂8的另一端与右转轴14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左气缸杆4和右气缸杆9分别能带动左转轴13和右转轴14转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料管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主料管1与中收集管15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保证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左旋转板11和右旋转板12的尺寸一致,左旋转板11和右旋转板12的前后宽度与中收集管15的同向宽度保持一致,为了防止出现缝隙,防止碟簧掉落到中收集管15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左气缸3收缩完全时,左旋转板11与左收集管6中心线重合,右气缸10完全收缩时,右旋转板12与右收集管7的中心线重合,为了方便碟簧滚落至左收集管6和右收集管7。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plc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plc控制系统可参考申请号为201610463006.1专利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碟簧高度被测量之后送到主料管1之前,高度讯息被plc控制系统接受后,对左气缸3和右气缸10进行控制,当碟簧的高度大于合格尺寸时,左气缸3带动左气缸杆4收缩,通过拉臂8带动左转轴13转动,使得左旋转板11随着左转轴13一起转动,直到左旋转板11的顶端转动至与主料管1内另一侧表面贴合,使得碟簧流到左收集管6内。当碟簧高度低于合格尺寸时,通过右气缸收缩右气缸杆9,使得右气缸杆9通过另一个拉臂8带动右转轴14转动,使得右旋转板12随着右转轴14一起转动,直到右旋转板12转动至主料管1的内侧表面靠近左收集管6的一侧,使得碟簧落到右旋转板12上,然后流到右收集管7,当碟簧高度是合格尺寸时,左气缸3和右气缸10保持原始位置,使得碟簧流到中收集管15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包括主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管(1)的外表面上端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主料管(1)的底端设置有中收集管(15),所述主料管(1)的一侧表面中间设置有左收集管(6),所述主料管(1)的另一侧表面中间设置有右收集管(7),所述主料管(1)与左收集管(6)和右收集管(7)分别相互连通,所述安装座(2)的前表面一端设置有左气缸(3),所述左气缸(3)的一端与安装座(2)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3)的另一端设置有左气缸杆(4),所述左收集管(6)内部一端相对于左收集管(6)与主料管(1)连通位置处设置有左转轴(13),所述左转轴(13)的两端设置与主料管(1)通过一对轴承(5)连接,所述左转轴(13)的外表面套设有左旋转板(11),所述左旋转板(11)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主料管(1)的内侧表面贴合,所述左气缸杆(4)与左转轴(13)之间连接有拉臂(8),所述安装座(2)的前表面另一端设置有右气缸(10),所述右气缸(10)的一端与安装座(2)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10)的另一端设置有右气缸杆(9),所述右收集管(7)内部一端相对于右收集管(7)与主料管(1)连通位置处设置有右转轴(14),所述右转轴(14)的两端设置与主料管(1)通过另一对轴承(5)连接,所述右转轴(14)的外表面套设有右旋转板(12),所述右旋转板(12)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主料管(1)内另一侧表面贴合,所述右转轴(14)与右气缸杆(9)之间连接有另一个拉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拉臂(8)的一端与左气缸杆(4)转动连接,所述拉臂(8)的另一端与左转轴(1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拉臂(8)的一端与右气缸杆(9)转动连接,拉臂(8)的另一端与右转轴(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管(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主料管(1)与中收集管(15)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转板(11)和右旋转板(12)的尺寸一致,所述左旋转板(11)和右旋转板(12)的前后宽度与中收集管(15)的同向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缸(3)收缩完全时,左旋转板(11)与左收集管(6)中心线重合,所述右气缸(10)完全收缩时,所述右旋转板(12)与右收集管(7)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