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移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备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转接片、保护片和极耳焊接到一起。
转接片和保护片(统称为片材)材质相对较薄,需要依次有序的堆叠放置在特定的弹夹盒内备料。然后从弹夹盒内依次取出堆叠放置的片材至焊接工位。
目前的弹夹备料装置结构简单,备料能力较小,每隔20分钟左右就需要上料一次。频繁的上料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备料装置。
一种备料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备料区;
弹夹盒,所述备料区滑动设有多个弹夹盒,且所述备料区留有可供至少一个所述弹夹盒滑入的空位;以及
推料机构,设有若干个,用于推动所述弹夹盒在所述备料区内循环移动;
其中,所述备料区包括上料位和备料位,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弹夹盒循环在上料位和备料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合围成所述备料区;所述弹夹盒由所述推料机构推移、被所述挡板格挡后停止,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弹夹盒沿直线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刻,一部分所述弹夹盒在所述备料区移动,一部分所述弹夹盒静止于所述备料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机构至少包括四组,四组所述推料机构分别用于推动所述弹夹盒沿四个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推料机构依次沿四个方向移动的轨迹形成封闭的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组所述推料机构的推料端分别朝向四个所述方向推料,同一时刻只有一组所述推料机构执行推料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夹盒包括:
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以及
导向壁,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导向壁和所述滑座合围成上端开口的叠料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用于对位于所述上料位的弹夹盒内的片材进行顶升,所述顶料机构包括:
顶料件,所述顶料件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弹夹盒;以及
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料件升降,当所述顶料件上升时,将所述弹夹盒内的片材顶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顶料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弹夹盒顶部的片材;
当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片材后,所述驱动件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并停止顶升;
当弹夹盒顶部的所述片材被取走以使所述感应装置感应不到所述片材,所述驱动件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并启动顶升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推料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知位于所述上料位的所述弹夹盒内有无片材;
当所述感应组件感应到所述弹夹盒内没有片材时,所述推料机构先将空的弹夹盒推出所述上料位,然后将装有片材的弹夹盒推入所述上料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料位上方的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用于将位于所述上料位内的弹夹盒内的片材移走。
有益效果:操作工人可以一次在多个弹夹盒内装满片材,然后这些弹夹盒依次进入上料位中,当所有的弹夹盒内的片材都取出后,工人再次将片材补充进弹夹盒内。这样工人上料时间间隔增大,降低了工人的上料频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且减少了自动化生产中停机上料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备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备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底板上的上料位和备料位的布置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弹夹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c为图2所示的备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机架;110、底板;120、弹夹盒;121、滑座;122、导向壁;123、通孔;130、备料区;131、上料位;132、备料位;140、推料机构;141、驱动气缸;1411、输出端;142、导向组件;143、导向轨;144、浮动头;145、推板;150、空位;160、挡板;170、顶料机构;171、顶料件;172、驱动件;173、安装板;174、滑轨安装板;175、滑块;180、吸料装置;190、铝转接片;191、铜转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备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备料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备料装置包括机架100和由机架100支撑的底板110。底板110上方滑动设置多个装有片材的弹夹盒120,底板110上划分为上料位131和备料位132,弹夹盒120能够在上料位131和备料位132循环移动。当弹夹盒120移动到上料位131时,从上料位131中的弹夹盒120中取片材,当上料位131中的弹夹盒120内的所有片材取完之后,该弹夹盒120移动到备料位132,而备料位132的装有片材的弹夹盒120再次移动到上料位131中,继续从上料位131中的弹夹盒120中取片材。操作工人可以一次在多个弹夹盒120内装满片材,然后这些弹夹盒120依次进入上料位131中,当所有的弹夹盒120内的片材都取出后,工人再次将片材补充进弹夹盒120内。这样工人上料时间间隔增大,降低了工人的上料频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且减少了自动化生产中停机上料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底板110上的上料位131和备料位132的布置图。如图3所示,上料位131和备料位132共同组成了备料区130,弹夹盒120能够在备料区130内移动。当上料位131内的弹夹盒120内的片材取完后,该弹夹盒120进入备料位132,位于备料位132内的装满片材的弹夹盒120进入上料位131。
如图2所示,底板110上设置有多个推料机构140,推料机构140用于推动弹夹盒120在备料区130内循环移动。备料区130内滑动设有多个弹夹盒120,备料区130留有可供至少一个弹夹盒120滑入的空位150,进而当推料机构140推动弹夹盒120移动时,多个推料机构140依次动作,能够实现弹夹盒120在备料区130内循环移动,且每个弹夹盒120均能够进入上料位131。
推料机构140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其他直线驱动件。例如,当推料机构140为气缸时,当可以通过选择气缸的规格来控制气缸的输出端的移动距离,进而通过不同的气缸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将弹夹盒120推移不同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弹夹盒120从底板110上滑落,在底板110上设置有挡板160,多个挡板160与底板110合围成所述的备料区130。弹夹盒120由推料机构140推移,被挡板160格挡后停止,从而防止弹夹盒120从底板110上滑落。
进一步地,挡板160能够起到限位或定位作用。例如,当推料机构140同时推动多个弹夹盒120移动时,当前方的弹夹盒120移动到挡板160处停止后,推料机构140推动后方的弹夹盒120继续移动,能够使这些弹夹盒120相互贴紧;且挡板160能够对前方的弹夹盒120起到定位作用,使得弹夹盒120的定位更加精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底板110上设置有四个挡板160,四个挡板160合围成矩形的备料区130。每个挡板160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推料机构140。在备料区130内放置有七个弹夹盒120,每个弹夹盒1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备料区130内还留有一个空位150,该空位150至少能够滑入一个弹夹盒120。以下介绍工作过程:
图5a-5c为图2所示的备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图。本段中“上”、“下”、“左”、“右”均以图中所示的视角,不代表备料装置实际的方位。在图2中,推料机构140a将上料位131内的弹夹盒120推入空位150中,如图5a所示,此时上料位131变成空位150。推料机构140d将备料位132内的弹夹盒120向左推移,最左侧的弹夹盒120进入上料位131上的空位150,如图5b所示,此时上排右侧变成空位150。然后推料机构140b将下方最右侧的弹夹盒120向上推入上方的空位150,如图5c所示,此时下方右侧变成空位150。推料机构140c将下方的弹夹盒120向右推移,下方最右侧的弹夹盒120进入空位150内,如图2所示,此时空位150恢复图2所示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刻,一部分弹夹盒120在备料区130移动,一部分弹夹盒120静止于备料区130。也就是说,弹夹盒120在移动时,多个推料机构140是依次动作的,从而能够使得空位150在图2、图5a-图5c中不同的位置转换,进而能够实现弹夹盒120在上料位131和备料位132内循环移动。当推料机构140为四组时,四组推料机构140的推料端分别朝向四个方向推料,且同一时刻只有一组推料机构140执行推料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料机构140至少包括四组,四组推料机构140分别用于推动弹夹盒120沿四个方向移动。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料机构140还可以设置有五组、六组或更多组,这取决于弹夹盒120在备料区130的移动轨迹。例如,推料机构140依次沿四个方向移动的轨迹形成封闭的环形,当该环形为矩形时,推料机构140为四组。当该环形为五边形时,推料机构140为五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夹盒120包括滑座121和设于滑座121上的导向壁122。滑座121滑动连接在底板110上,以使弹夹盒120能够在底板110上滑移,推料机构140的输出端可以推动滑座121以使弹夹盒120在底板110上滑动。导向壁122可以沿竖直方向设于滑座121上,导向壁122和滑座121合围成上端开口的叠料槽。片材从上端的开口放入或取出叠料槽。图4中,为了示出叠料槽内的片材的叠放形式,隐藏了一个导向壁12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滑座121上设置有两个叠料槽,分别用来叠放铝转接片190和铜转接片19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任意多个叠料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板110上设置有顶料机构170,顶料机构170用于对位于上料位131的弹夹盒120内的片材进行顶升。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顶料机构170的结构示意图。顶料机构170包括顶料件171和驱动件172,顶料件171的上端能够伸入弹夹盒120内,驱动件172用于驱动顶料件171升降,当顶料件171上升时,能够将弹夹盒120内的片材顶出。
如图6所示,驱动件172可以为电机,顶料件171可以为螺杆,驱动件172和螺杆之间通过螺纹套(图中未示出)螺纹连接。电机驱动螺纹套转动,由于螺纹套螺纹连接于螺杆,当螺杆不能转动时,螺杆在螺纹套的驱动下能够升降。具体地,电机安装在安装板173上,安装板173上固定连接有滑轨安装板174,滑轨安装板174沿竖直方向设置,滑轨安装板174上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75,顶料件171固定连接于滑块175。通过滑轨和滑块175用来限制螺杆转动,且用于对螺杆进行导向。工作时,驱动件172驱动螺纹套转动,在滑块175和滑轨的导向下,螺纹套驱动顶料件171升降。如图4所示,滑座121上设置有通孔123,顶料件171的顶端能够穿过该通孔123并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弹夹盒120内的料片向上顶出。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推料机构14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推料机构140包括固定在底板110上的驱动气缸141和固定在底板110上的导向组件142,驱动气缸141的输出端1411连接导向组件142,由导向组件142对输出端1411进行导向。通过导向组件142能够加强输出端1411的平稳性,防止输出端1411在导向的过程中发生抖动或偏移。导向组件142包括固定在底板110上的导向轨143和滑动连接于导向轨143的浮动头144,浮动头144固定于驱动气缸141的输出端1411。驱动气缸141的输出端1411连接有推板145,推板145呈l形,通过推板145与弹夹盒120接触实现推料功能。
如图1所示,上料位131上方设置有吸料装置180,吸料装置180用于将位于上料位131内的弹夹盒120内的片材移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位131旁边的挡板160上设置有感应组件,感应组件与推料机构140信号连接。感应组件用于感知位于上料位131的弹夹盒120内有无片材。当所述感应组件感应到所述弹夹盒120内没有片材时,所述推料机构140先将空的弹夹盒120推出所述上料位131,然后将装有片材的弹夹盒120推入所述上料位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位131旁边的挡板160上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顶料机构170信号连接,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弹夹盒120顶部的片材,当感应装置感应到片材后,驱动件172接收感应装置的信号并停止顶升。通过感应装置能够保证,每次能够顶升一个片材厚度的距离,提高顶升精度。当弹夹盒120顶部的片材被取走后,感应装置感应不到片材,驱动件172接收感应装置的信号并启动顶升过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备料区;
弹夹盒,所述备料区滑动设有多个弹夹盒,且所述备料区留有可供至少一个所述弹夹盒滑入的空位;以及
推料机构,设有若干个,用于推动所述弹夹盒在所述备料区内循环移动;
其中,所述备料区包括上料位和备料位,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弹夹盒循环在上料位和备料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合围成所述备料区;所述弹夹盒由所述推料机构推移、被所述挡板格挡后停止,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弹夹盒沿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时刻,一部分所述弹夹盒在所述备料区移动,一部分所述弹夹盒静止于所述备料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至少包括四组,四组所述推料机构分别用于推动所述弹夹盒沿四个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推料机构依次沿四个方向移动的轨迹形成封闭的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推料机构的推料端分别朝向四个所述方向推料,同一时刻只有一组所述推料机构执行推料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夹盒包括:
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以及
导向壁,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导向壁和所述滑座合围成上端开口的叠料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用于对位于所述上料位的弹夹盒内的片材进行顶升,所述顶料机构包括:
顶料件,所述顶料件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弹夹盒;以及
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料件升降,当所述顶料件上升时,将所述弹夹盒内的片材顶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顶料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弹夹盒顶部的片材;
当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片材后,所述驱动件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并停止顶升;
当弹夹盒顶部的所述片材被取走以使所述感应装置感应不到所述片材,所述驱动件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并启动顶升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推料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知位于所述上料位的所述弹夹盒内有无片材;
当所述感应组件感应到所述弹夹盒内没有片材时,所述推料机构先将空的弹夹盒推出所述上料位,然后将装有片材的弹夹盒推入所述上料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料位上方的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用于将位于所述上料位内的弹夹盒内的片材移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