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4


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烤箱的烘烤效率,有的烤箱设置有热风循环功能。烤箱的热风循环功能一般通过安装在烹饪腔后方的热风组件来实现,具体地,热风组件能够驱动空气流动,从而使烹饪腔内的空气进入热风组件进行加热,然后再回到烹饪腔中,如此循环,直至完成烹饪过程。热风循环功能的好处在于通过驱动空气流动可以形成空间加热,对于多层排布的食物或者体积较大的食物可以充分加热。然而,现有的具有热风循环功能的烤箱,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烘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具有热风循环功能的烤箱所存在的加热不均匀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烤箱,所述烤箱包括:箱壳,在所述箱壳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在所述烹饪腔的后侧设有出风口,在所述烹饪腔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后方,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烹饪腔的后壁合围成风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腔连通,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风腔中;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风腔和所述进风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烤箱,其在烹饪腔的后方设置热风组件,热风组件的导风部和烹饪腔的后壁合围成风腔,热风组件的风扇设置在风腔中,另外,在烹饪腔的后侧设有与风腔连通的出风口,在烹饪腔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风腔和进风口之间通过回风通道连通。当热风组件的风扇运转时,烹饪腔中的空气在风扇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出风口进入风腔,然后在风腔中被加热成热风,热风沿回风通道向前运动,然后通过进风口回到烹饪腔中,由此,形成热风循环过程。由于热风从烹饪腔的侧壁位置进入烹饪腔中,也就是说出风口和进风口不在同一个壁面上,由此使得烹饪腔中的热风流动所覆盖范围较大,从而有利于避免热量仅集中于局部的情况发生,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烤箱,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侧壁的前边缘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后侧的背部罩壳,所述背板和所述烹饪腔的后壁合围成所述风腔,所述背部罩壳和所述箱壳、所述烹饪腔的侧壁合围成所述回风通道,在所述风腔的侧方设置有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通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烹饪腔的侧壁和所述箱壳之间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回风通道限定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腔中的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为环形且围绕所述风扇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烤箱还包括第二加热体和第三加热体,在所述烹饪腔的底部和所述箱壳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在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和所述箱壳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烤箱还包括第四加热体,所述第四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侧壁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烤箱还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贴合所述第四加热体设置,所述第四加热体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和所述烹饪腔的侧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体位于所述回风风道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烤箱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测温件,在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测温件,各所述测温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第三加热体和第四加热体电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烤箱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烤箱在省略箱壳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风组件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0:烤箱;

10:箱壳;

11:保温层;

20:烹饪腔;

21:出风口、22:进风口;

30:热风组件;

31:风扇、32:导风部、321:背板、322:背部罩壳、323:通风口、33:第一加热体;

40:回风通道;

41:上挡板、42:下挡板;

50:第二加热体;

60:第四加热体;

70:蓄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烤箱100,该烤箱100包括箱壳10、热风组件30和回风通道40。其中,在箱壳10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20,在烹饪腔20的后侧设有出风口21,在烹饪腔20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22。热风组件30设置在烹饪腔20的后方,热风组件30包括风扇31和导风部32,导风部32与烹饪腔20的后壁合围成风腔,出风口21与风腔连通,风扇31位于风腔中,回风通道40连通风腔和进风口2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烤箱100,其在烹饪腔20的后方设置热风组件30,热风组件30的导风部32和烹饪腔20的后壁合围成风腔,热风组件30的风扇31设置在风腔中,另外,在烹饪腔20的后侧设有与风腔连通的出风口21,在烹饪腔20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22,风腔和进风口22之间通过回风通道40连通。当热风组件30的风扇31运转时,烹饪腔20中的空气在风扇31的抽吸作用下通过出风口21进入风腔,然后在风腔中被加热成热风,热风沿回风通道40向前运动,然后通过进风口22回到烹饪腔20中,由此,形成热风循环过程。由于热风从烹饪腔20的侧壁位置进入烹饪腔20中,也就是说出风口21和进风口22不在同一个壁面上,由此使得烹饪腔20中的热风流动所覆盖范围较大,从而有利于避免热量仅集中于局部的情况发生,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表示方向的词“前”,其表示烤箱100的烹饪腔的开口所朝向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站在烤箱100的前方并打开烤箱的门体,此时,烹饪腔20将正对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是,与“前”相反的方向即为“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22靠近烹饪腔20的侧壁的前边缘设置。容易理解的是,进风口22的设置位置越靠前,烹饪腔20中的热风流动所覆盖的范围越大,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2靠近烹饪腔20的侧壁的前边缘设置,由此,使得热风能够在烹饪腔20的全范围内进行流动,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部32包括背板321和设置在背板321的后侧的背部罩壳322,背板321和烹饪腔20的后壁合围成风腔,背部罩壳322和箱壳10、烹饪腔20的侧壁合围成回风通道40,在风腔的侧方设置有与回风通道40连通的通风口323。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32包括背板321和设置在背板321的后侧的背部罩壳322,其中,背板321可以为风扇31提供安装基础,背板321和烹饪腔20的后壁合围成风腔,背部罩壳322和箱壳10、烹饪腔20的侧壁合围成回风通道40,风腔通过设置在其侧方的通风孔323与回风通道40连通。在风扇31的抽吸作用下,空气通过出风口21后向后流动,受到背板321的阻挡而向四周扩散,从而通过通风孔323进入到回风通道40中,之后沿着回风通道40向前流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烹饪腔20的侧壁和箱壳10之间设置有上挡板41和下挡板42,回风通道40限定在上挡板41和下挡板4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回风通道40限定在上挡板41和下挡板42之间,也就是说,回风通道40被限定在烹饪腔20的侧壁和箱壳10的侧壁之间,由此,使得热风不会向烹饪腔20的上方以及下方扩散,从而保证热风相对较为集中地向前流动,如此,可以使热风保持一定的流速,进而可以保证烤箱100中的热风循环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热风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风腔中的第一加热体33,第一加热体33用于对通过出风口21进入风腔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热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体33为环形且围绕风扇31布置,由此,使空气受到背板321的阻挡而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被第一加热体33加热,将第一加热体33设置呈环形且围绕风扇31布置,能够提高对空气加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体33可以是电热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烤箱100还包括第二加热体50和第三加热体(图中未示出),在烹饪腔20的底部和箱壳10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加热体5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在烹饪腔20的顶部和箱壳10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第三加热体设置在第二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第二加热体33可以是电热管。

进一步地,第三加热体可以是云母加热器或厚膜加热器,其为板状结构,贴附于烹饪腔20的侧壁可以有效地扩大加热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在烹饪腔20的底部和箱壳10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在烹饪腔20的顶部和箱壳10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加热体5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第三加热体设置在第二容纳腔中,由此,可以使烹饪腔20中的顶部和底部同时发热,从而有利于保证烹饪腔20内的热分布的均匀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烤箱100还包括第四加热体60,第四加热体60设置在烹饪腔20的侧壁的外侧。进一步地,第四加热体60为两个且对应地设置在烹饪腔20的两个侧壁的外侧。第四加热体60的设置可以使烹饪腔20中靠近中部的空间也能够受到加热作用,从而避免热量在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不均,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烹饪腔20内的热分布的均匀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烤箱100还包括蓄热体70,蓄热体70贴合第四加热体60设置,第四加热体60设置在蓄热体70和烹饪腔20的侧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烤箱100还包括蓄热体70,蓄热体70贴合第四加热体60设置,第四加热体60设置在蓄热体70和烹饪腔20的侧壁之间,在第四加热体60工作的过程中,蓄热体70能够吸收并存储热能,从而避免热能的浪费,另外,当烹饪腔20内的温度出现下降时,蓄热体70所储存的热能通过烹饪腔20侧壁释放到烹饪腔20中,从而使得烹饪腔20内的烹饪温度平稳、波动性小,进而保证了食物加工的质量。

进一步地,蓄热体70可以设置在回风通道40中,在热风沿回风通道40向前流动的过程中,热风可以与蓄热体70所释放的热量继续进行换热,一方面可以保持热风的温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热风将蓄热体70所释放的热能尽可能多地带回到烹饪腔20中,提高热利用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蓄热体70为相变蓄热器或石板。相变蓄热器和石板均具有较好的储热效果,并且热量释放速度较慢,有利于保证烹饪腔20内的烹饪温度平稳、波动性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烤箱1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多个测温件(图中未示出),在烹饪腔20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测温件,各测温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第二加热体50、第三加热体和第四加热体60电连接。在烤箱100对食物进行烹饪时,第二加热体50、三加热体和第四加热体60可以分别启动,其中,第四加热体60对烹饪腔20的两个侧面进行加热,第二加热体50对烹饪腔20的底面进行加热,第三加热体对烹饪腔20的顶面进行加热。在食物烹饪的过程中,通过各测温件对烹饪腔20中各个位置的温度实时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烹饪腔20某一侧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可控制该侧的加热体关闭,当检测到该侧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控制器可控制该侧的加热体开启,由此,保证烹饪腔20内各个位置的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也有利于保证烹饪腔20内的热分布的均匀性。

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箱壳10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11,其用于阻止箱壳10内部的热量通过箱壳10散失,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壳,在所述箱壳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在所述烹饪腔的后侧设有出风口,在所述烹饪腔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后方,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烹饪腔的后壁合围成风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腔连通,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风腔中;

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风腔和所述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侧壁的前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后侧的背部罩壳,所述背板和所述烹饪腔的后壁合围成所述风腔,所述背部罩壳和所述箱壳、所述烹饪腔的侧壁合围成所述回风通道,在所述风腔的侧方设置有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的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腔的侧壁和所述箱壳之间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回风通道限定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腔中的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为环形且围绕所述风扇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还包括第二加热体和第三加热体,在所述烹饪腔的底部和所述箱壳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在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和所述箱壳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还包括第四加热体,所述第四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侧壁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还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贴合所述第四加热体设置,所述第四加热体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和所述烹饪腔的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位于所述回风风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测温件,在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测温件,各所述测温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第三加热体和第四加热体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箱。烤箱包括:箱壳,在箱壳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在烹饪腔的后侧设有出风口,在烹饪腔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热风组件,热风组件设置在烹饪腔的后方,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导风部,导风部与烹饪腔的后壁合围成风腔,出风口与风腔连通,风扇位于风腔中;回风通道,回风通道连通风腔和进风口。本发明的烤箱,当热风组件的风扇运转时,烹饪腔中的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进入风腔,在风腔中被加热成热风,热风沿回风通道向前运动,通过进风口回到烹饪腔中,由此形成热风循环过程。由此使得烹饪腔中的热风流动所覆盖范围较大,有利于避免热量仅集中于局部的情况发生,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王文鹏;邓雁青;郭进;陈武忠;孙炎军;吴俊文;张志艳;杨康;崔东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3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