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盒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激光加工料片时,如玻璃片,由于上料料盒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以满足料片的不同摆放位置及形状尺寸,现在托盘难以进行料盒的兼容。

进一步地,料片在取料过程中容易与机械手摩擦,产生形变损坏。且难以与现有高效运输平台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托盘装置,解决料盒在高效运输平台不匹配,难以同时兼容摆放位置及形状尺寸的料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托盘装置,用于夹紧料盒,包括托盘本体,设置在托盘本体上的压紧机构,设置在托盘本体上且与压紧机构夹紧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以及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一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一料盒,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二料盒。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上的滑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滑动组件上且可朝向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夹紧配合的压紧块,以及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体之间以固定压紧块的压紧状态的固定组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两端面上且相互固定配合的弹性柱塞和柱塞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两端面上且相互固定配合的磁体和可被磁性吸附结构。

其中,较佳方案是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卡扣件,所述压紧块的端边处也设置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在配合夹紧第一料盒时扣紧所述第一料盒的底板。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托盘本体包括一凹槽平台,所述压紧机构靠近凹槽平台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靠近凹槽平台的对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放置在凹槽平台内靠近边缘处的两角落。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底部的两夹持孔。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底部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弹性柱塞或柱塞卡槽,以及磁体或可被磁性吸附结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侧面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磁体或可被磁性吸附结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料盒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竖直设置在第一地板上的多个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柱形成摆放水平堆叠料片的第一容纳腔体。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二料盒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底板两侧的挡板,两所述挡板形成摆放垂直并排料片的第二容纳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托盘装置,采用一套料盒托盘,兼容两种不同的上料料盒,使得托盘可以与外钢珠滚轮流水线和进给机构进行匹配,方便取料机械手取料,操作人员上料时也只需将料盒放置在料盒托盘中,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托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料盒实施例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料盒实施例一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料盒实施例二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料盒实施例二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外部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托盘装置,用于夹紧料盒,包括托盘本体110,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的压紧机构120,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且与压紧机构120夹紧配合的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30,以及固定机构150;其中,所述压紧机构120与第一限位件140配合夹紧第一料盒320,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二料盒310。优选地,固定机构150设置在托盘本体110底部。以及,所述第一料盒320的放置区域和第二料盒310的放置区域重叠,采用一托盘本体110配合不同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30,实现不同料盒放置夹紧,提高兼容性。

具体地,托盘本体110用于放置料盒,料盒上装载有料片10,通过托盘装置对料盒夹紧,便于料盒的运输、上下料等操作。压紧机构120与第一限位件140配合,将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的第一料盒320进行固定夹紧,以及,压紧机构120与第二限位件130配合,将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的第二料盒310进行固定夹紧。进一步地,托盘本体110上分别设有两套第一限位件140和两套第二限位件130,均通过与压紧机构120的配合,可进行一个托盘装置夹紧两个料盒,提高加工及运输效率。

其中,可参考图3和图4,第二料盒310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底板两侧的挡板,两所述挡板形成摆放垂直并排料片10的第二容纳腔体,优选地,第二容纳腔体并排设置有多个槽道,每一槽道沿着挡板和第二底板直线设置,可容纳一料片10,便于料片10取走后不影响其他料片10,其他料片10还能垂直放置;优选地,料片10优选为方形料片。以及,可参考图5和图6,第一料盒320包括由第一底盘及设置在第一底盘上的多个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柱形成摆放水平堆叠料片的第一容纳腔体;优选地,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可容纳料片10的数量,每一底盘均设置有八根限位柱,以构成两第一容纳腔体。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140设置在压紧机构120的对侧中部(中部是指第一放置区的中部),对第一料盒320进行夹紧,第二限位件130设置在压紧机构120的对侧两端(两端是指第二放置区的两端),对第二料盒310进行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120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的滑动组件122,以及设置在滑动组件122上且可朝向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夹紧配合的压紧块121,以及设置在压紧块121和托盘本体110之间以固定压紧块121的压紧状态的固定组件123。

具体地,压紧块121通过滑动组件122朝向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移动,并进行压紧操作,或者反向移动,松开,以实现料盒的夹紧或取出。以及,滑动组件122优选为滑轨,压紧块121包括与滑轨配合的槽道,以在滑轨上移动。进一步地,压紧块121上还设有拉杆124,以便工作人员通过拉杆124对压紧块121进行移动,如压紧或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123包括分别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两端面上且相互固定配合的弹性柱塞和柱塞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两端面上且相互固定配合的磁体和可被磁性吸附结构。以及,弹性柱塞可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柱塞卡槽设置在压紧块121的相对端面的对应位置上,反之,弹性柱塞和柱塞卡槽反过来设置;同理,磁体可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上,可被磁性吸附结构设置在压紧块121的相对端面的对应位置上,磁体为磁铁,被磁性吸附的部件为磁铁、金属等。优选地,托盘本体110上设置有并排的弹性柱塞和磁体,压紧块121上设置有与弹性柱塞和磁体配合的柱塞卡槽和可被磁性吸附结构,或者,磁体和可被磁性吸附结构为块状设置,所述弹性柱塞和柱塞卡槽设置在块状上,进一步节省空间,且提高磁体和可被磁性吸附结构的磁吸面积。

在进一步地,并参考图5和图6,所述第一限位件140包括第一卡扣件1211,所述压紧块121的端边处也设置有第二卡扣件141,所述第一卡扣件1211和第二卡扣件141在配合夹紧第一料盒320时扣紧所述第一料盒320的底板。不仅从前后两侧方向对第一料盒320的底板进行固定,还从上下方向对第一料盒320的底板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110包括一凹槽平台111,所述压紧机构120靠近凹槽平台111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140靠近凹槽平台111的对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130放置在凹槽平台111内靠近边缘处的两角落;其中,所述压紧机构120的前端面、第一限位件140的前端面、第二限位件130的侧端面与托盘本体110构成第一放置区,以放置第一料盒320,所述压紧机构120的前端面、第二限位件130的前端面与托盘本体110构成第二放置区,以放置第二料盒320。

具体地,参考图5和图6,凹槽平台111、第一限位件140及压紧机构120对第一料盒320进行夹紧,参考图3和图4,凹槽平台111、第二限位件130及压紧机构120对第二料盒310进行夹紧。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2和图8,所述固定机构150设置在托盘本体110的底部,且包括两夹持孔151;以及,还提供一种流水线系统,包括流水线、设置在流水线上所述的托盘装置,以及设置在流水线下方的升降夹紧装置;其中,所述升降夹紧装置包括升降机构441和和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在升降机构441带动上升并夹紧固定机构150。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夹紧块442和带动两夹紧块442相向或相反移动的驱动气缸,两所述夹紧块442均包括一可插入对应夹持孔151的凸起部4421。

具体地,当检测到流水线有托盘装置移动至夹紧机构下方,夹紧机构通过升降夹紧装置进行升降操作,升起托盘装置,后使夹紧块442插入夹持孔151中,并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对夹紧块442进行移动,如相向移动,以夹紧固定机构150,从而对托盘装置的固定。其中,固定机构150优选为钣金结构,钣金结构上设有两个通孔作为夹持孔151。

更进一步地,升降机构441和夹紧机构构成一整体,并设置在移动机构中,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整体沿着流水线的方向进行移动,以对准托盘装置的固定机构150。其中,移动机构包括轨道410和电缸420,在电缸420的驱动下,滑块430沿着轨道410移动,并带动其上的升降机构44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2和图7,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110底部且与第一外部定位结构200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机构160,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60包括弹性柱塞或柱塞卡槽,以及磁体或可被磁性吸附结构。具体地,第一定位机构160为钣金材质,其上设有卡槽161,而第一外部定位结构200包括本体230,以及设置在本体230上的柱塞210和磁铁220,在第一定位机构160移动至第一外部定位结构200时,柱塞210卡入卡槽161中,且磁铁220与钣金磁吸,实现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侧面的第二定位机构170,所述第二定位机构170包括磁体或可被磁性吸附结构。优选地,第二定位机构170为金属块,第二外部定位装置为磁铁,进一步对托盘本体110进行定位。

具体地,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110底部的第一定位机构160,所述流水线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定位机构160配合且作为第一外部定位结构200的第一定位装置;以及,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110侧面的第二定位机构170,所述所述流水线系统还包括与第二定位机构170配合且作为第二外部定位结构的第二定位装置。以实现在流水线上的位置定位,便于各种功能操作,如转向运输,如上下料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装置,用于夹紧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设置在托盘本体上的压紧机构,设置在托盘本体上且与压紧机构夹紧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以及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一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一料盒,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二料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上的滑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滑动组件上且可朝向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夹紧配合的压紧块,以及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体之间以固定压紧块的压紧状态的固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两端面上且相互固定配合的弹性柱塞和柱塞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压紧块和托盘本两端面上且相互固定配合的磁体和可被磁性吸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卡扣件,所述压紧块的端边处也设置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在配合夹紧第一料盒时扣紧所述第一料盒的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包括一凹槽平台,所述压紧机构靠近凹槽平台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靠近凹槽平台的对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放置在凹槽平台内靠近边缘处的两角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底部的两夹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底部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弹性柱塞或柱塞卡槽,以及磁体或可被磁性吸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托盘本体侧面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磁体或可被磁性吸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盒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竖直设置在第一地板上的多个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柱形成摆放水平堆叠料片的第一容纳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盒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底板两侧的挡板,两所述挡板形成摆放垂直并排料片的第二容纳腔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盒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装置。包括托盘本体,设置在托盘本体上的压紧机构,设置在托盘本体上且与压紧机构夹紧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以及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一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一料盒,所述压紧机构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夹紧第二料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托盘装置,采用一套料盒托盘,兼容两种不同的上料料盒,使得托盘可以与外钢珠滚轮流水线和进给机构进行匹配,方便取料机械手取料,操作人员上料时也只需将料盒放置在料盒托盘中。

技术研发人员:杨硕;章炬;任静;刘腊梅;孙杰;尹建刚;高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3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