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计丝杆运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
背景技术:
升降丝杆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建筑等行业中,能按一定的程序控制丝杆上升和下降的高度,一般是由电机带动丝杆上下位移。
现有市场已存在各种直流电机推杆,采用类丝杆技术,但是不稳定,噪音大,并且,运动量偏大,丝杆位移量控制不够精准,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精准控制丝杆位移量的场合中,如摄影,医疗等高要求行业,现有的丝杆结构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丝杆推升结构噪音大,丝杆位移控制不够精准的情况,提供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丝杆运动过程中发出的噪音,并精确控制丝杆的位移量。
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组件,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底座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底座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驱动所述丝杆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二轴承组件内部旋转,所述轴承底座与轨道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轨道平行,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组件,所述丝杆旋转带动所述滑块组件在所述轨道上位移,所述滑块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组件的一端与套设在所述丝杆上的升降杆连接,所述轨道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环,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外表面与所述升降杆内表面抵接,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升降杆外表面抵接,所述滑块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导向环位移。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上壳和底壳,所述升降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壳与所述上壳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壳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由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二轴承组成,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所述升降杆内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环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是由pom制成的。
优选的,立板和底板组成u形的轴承底座,螺栓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轨道连接,靠近所述滑块组件一端的所述立板上设置有限位器。
优选的,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外壳,滑块底座和滑块螺母,所述滑块外壳内设置凹槽,所述滑块螺母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滑块外壳通过所述滑块底座与所述轨道抵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一端带有缺口,所述升降杆一端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缺口与所述滑块底座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组件上还包括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外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螺栓与所述轨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是由铝或不锈钢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实用新型设计双轴心的丝杆推升结构,丝杆通过第一轴承组件连接轨道,通过轨道和第二轴承组件来稳定升降杆在丝杆上的位移,防止升降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发生晃动偏移,精准控制升降幅度,并可防止丝杆推升结构带动升降的装置发生晃动;2、电机驱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升降杆在轨道上位移,位移过程中噪音小,起到降噪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滑块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6为滑块外壳立体示意图;
图7为第一轴承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8为升降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与丝杆3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3靠近所述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组件4,所述丝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组件100,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包括轴承底座41和第一轴承42,所述第一轴承42安装在所述轴承底座41上,所述电机1通过所述联轴器2驱动所述丝杆3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和第二轴承组件100内部旋转,所述轴承底座41与轨道5连接,所述丝杆3与所述轨道5平行,所述丝杆上3螺纹连接有滑块组件6,所述丝杆3旋转带动所述滑块组件6在所述轨道5上位移,所述滑块组件6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的一端与套设在所述丝杆3上的升降杆7连接,所述轨道5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组件1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环51,所述第二轴承组件100外表面与所述升降杆7内表面抵接,所述导向环51与所述升降杆7外表面抵接,所述滑块组件6驱动所述升降杆7沿所述导向环51位移。具体的,丝杆3一端是固定在轴承42内,当电机1在电源的驱动下,通过联轴器2带动丝杆3旋转,丝杆3在轴承42内旋转时,丝杆3通过轴承42旋转运动,降低丝杆3旋转时发出的噪音。丝杆3旋转带动螺纹连接在丝杆3上的滑块组件6上下位移,同时滑块组件6驱动与其连接的升降杆7上下位移。进一步的,轴承底座41与轨道5通过螺栓连接,滑块组件6在轨道5上位移,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升降杆7位移,同时为了避免升降杆7在位移过程中晃动,在轨道5靠近第二轴承组件1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环51,升降杆7与导向环51抵接后上下位移,同时滑块组件6和导向环51可以使得升降杆7避免直接与轨道5接触,降低升降杆7上下位移时的摩擦力,进而起到降噪的效果。另外,轨道5和丝杆3同时作为升降杆7和滑动组件6的导向轴,起到双轴心导向的作用。并且,为了避免升降杆7远离电机1的一端在升降时容易发生晃动的问题,在丝杆3上还对应设置有第二轴承组件100,第二轴承组件100外表面抵接在升降杆7内,而第二轴承组件100内表面和丝杆3抵接解决了升降杆7的上升过高时,升降杆7远离所述电机1的一端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晃动,进而精准控制升降杆7的升降高度。
如图1所示,还包括安装组件8,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上壳81和底壳82,所述升降杆7远离所述电机1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壳82与所述上壳81连接,所述外壳81和所述底壳82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在升降杆7远离所述电机1的一端设置安装组件8,避免直接通过升降杆7与待升降部件(图中未示出)接触,并且可以避免外部尘土等进入升降杆7的内部,导致升降杆7与第二轴承组件100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轴承组件100由第二锁紧螺母101和第二轴承102组成,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01与所述丝杆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02的外环与所述升降杆7内表面抵接。具体的,丝杆3在第二轴承102和第一轴承42内部旋转,为了避免第二轴承102在丝杆旋转时发生偏移,在丝杆3上配合设置第二锁紧螺母101,防止第二轴承102在丝杆3上偏移。
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环51和所述第二轴承102的外环是由pom制成的。具体的,pom材料表面光滑,升降杆7与导向环81,第二轴承102抵接时,可有效降低升降杆7与导向环81,第二轴承102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立板411和底板412组成u形的轴承底座41,螺栓贯穿所述底板412与轨道5连接,靠近所述滑块组件6一端的所述立板411上设置有限位器200。具体的,联轴器2通过丝杆3和电机1卡固在两块立板411之间,第一轴承42安装在靠近滑块组件6的立板411内,电机1通过联轴器2驱动丝杆3在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102内部旋转,进而带动滑块组件6在轨道5上位移,为了防止滑块组件6过于靠近所述轴承底座41,在立板411上设置限位器200,限位器200可以防止滑块组件6过度朝向电机1一端位移。
如图1~3所示,所述滑块组件6包括滑块外壳61,滑块底座62和滑块螺母63,所述滑块外壳61内设置凹槽611,所述滑块螺母63安装在所述凹槽611内并与所述丝杆3连接,所述滑块外壳61通过所述滑块底座62与所述轨道5抵接。具体的,滑块螺母63和丝杆3螺纹连接,因此,当丝杆3旋转时,滑块螺母63带动整个滑块组件6在丝杆上位移,进而推动升降杆7上下位移。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杆7与所述滑块组件6连接一端带有缺口71,所述升降杆7一端卡接在所述凹槽611内,所述缺口71与所述滑块底座62抵接。具体的,将升降杆7直接卡接在滑块外壳61的凹槽611内,进而通过滑块组件6带动升降杆7在轨道5上位移。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上还包括有第一锁紧螺母43,所述第一锁紧螺母43与所述丝杆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43与所述第一轴承42靠近所述电机1的一端抵接。具体的,在第一轴承42靠近电机1的一端,丝杆3上安装有锁紧螺母43,防止丝杆3在第一轴承42内旋转时,第一轴承42因为丝杆3旋转发生偏移,避免第一轴承42从轴承底座41内滑出。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杆7外套设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通过螺栓与所述轨道5连接。具体的,防护罩9用于保护其内部的推升结构,保护推升结构不直接受外力冲撞,导致丝杆1、轨道5和升降杆7的形状变形,不能正常升降。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杆7是由铝或不锈钢制成的。具体的,铝或不锈钢制成的升降杆7内外表面光滑,可降低升降杆7与导向环81,第二轴承102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组件,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底座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底座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驱动所述丝杆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二轴承组件内部旋转,所述轴承底座与轨道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轨道平行,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组件,所述丝杆旋转带动所述滑块组件在所述轨道上位移,所述滑块组件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组件的一端与套设在所述丝杆上的升降杆连接,所述轨道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环,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外表面与所述升降杆内表面抵接,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升降杆外表面抵接,所述滑块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导向环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上壳和底壳,所述升降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壳与所述上壳连接,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由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二轴承组成,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所述升降杆内表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是由pom制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板和底板组成u形的所述轴承底座,螺栓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轨道连接,靠近所述滑块组件一端的所述立板上设置有限位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外壳,滑块底座和滑块螺母,所述滑块外壳内设置凹槽,所述滑块螺母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滑块外壳通过所述滑块底座与所述轨道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一端带有缺口,所述升降杆一端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缺口与所述滑块底座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上还包括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轴承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外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螺栓与所述轨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静音高精密丝杆推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是由铝或不锈钢制成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