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路板加工中,常会用传送带传送基板。将基板放置到传送带上的上料速度会影响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目前的基板上料装置效率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入口处的基板码放平台;其中,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纵向顶推所述基板码放平台的顶升机构、探取所述基板码放平台上基板的料钩、驱动所述料钩转动的转动组件,以及带动所述转动组件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移动的横移组件。

优选的,所述基板码放平台包括供所述顶升机构顶推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c形基板围栏;所述基板围栏开口朝向传送带入口处;

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基板围栏开口正对并与机架固定的第一梳齿板;所述基板围栏包括与所述第一梳齿板正对的第一栏体;所述第一梳齿板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栏体高度;所述第一栏体栏宽以及所述第一梳齿板梳齿间距均不小于所述料钩宽度。

优选的,所述基板围栏还包括第二栏体,以及与所述底座固定的第二梳齿板;所述第二栏体和所述第二梳齿板的排列方向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

所述底座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栏体和所述第二栏体均于下端部固定有用于吸附所述底座的强力磁铁。

优选的,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横向安装用于检测传送带入口处是否有料的第一光电开关,以及纵向安装用于检测所述底座上是否有料的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固定在所述第二梳齿板上;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固定,且于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对应的检测窗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栏体和所述第二栏体均于上端部内侧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纵向丝杆;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套设在所述纵向丝杆上的上丝杆支撑座、丝杆螺母、下丝杆支撑座,以及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上丝杆支撑座和所述下丝杆支撑座均与所述第一梳齿板固定;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底座固定;

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第一旋转电机、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电机安装座、由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的第一主动皮带轮,以及均与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啮合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电机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梳齿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倒置安装;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基板码放平台分布在所述第一梳齿板两侧;所述第一梳齿板设置有与所述底座对应的导向通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由所述横移组件带动的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固定的传动块、与所述传动块背离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连接的顶推块,以及活动端与所述顶推块固定的顶推气缸;所述料钩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顶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朝向所述顶推气缸一侧的调节杆、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并与所述顶推气缸尾端固定的第一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对应;所述调节杆设置有与所述紧固螺母对应的外螺纹;所述料钩的转动端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转轴的紧固螺栓,以及与所述紧固螺栓对应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横移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的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第二旋转电机、由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的第二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皮带轮,以及均与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啮合的第二传动带;

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l形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纵向座体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并带动其移动,且横向座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带对应的安装槽;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横向座体配合夹持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横向座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料时,顶升机构向上顶推基板码放平台,基板到达指定的上料高度后,转动组件驱动料钩向下转动探取基板码放平台上层基板,进而横移组件带动转动组件朝传送带移动,基板在料钩的牵引下被推到传送带上进行传送;随后,转动组件驱动料钩向上转动避让基板码放平台,横移组件带动转动组件回到初始位置,顶升机构向上顶推基板码放平台进行新一轮的上料工作,整个上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且上料效率高;需要探取不同厚度的基板时,只需调节料钩的旋转角度,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1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至图4;包括位于传送带1入口处的基板码放平台2;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纵向顶推基板码放平台2的顶升机构3、探取基板码放平台2上基板的料钩4、驱动料钩4转动的转动组件5,以及带动转动组件5沿传送带1传送方向移动的横移组件6,上料时,顶升机构3向上顶推基板码放平台2,基板7到达指定的上料高度后,转动组件5驱动料钩4向下转动探取基板码放平台2上层基板,进而横移组件6带动转动组件5朝传送带1移动,基板7在料钩4的牵引下被推到传送带1上进行传送;随后,转动组件5驱动料钩4向上转动避让基板码放平台2,横移组件6带动转动组件5回到初始位置,顶升机构3向上顶推基板码放平台2进行新一轮的上料工作,整个上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且上料效率高;需要探取不同厚度的基板时,只需调节料钩4的旋转角度,适用性好。

如图1所示,基板码放平台2包括供顶升机构3顶推的底座20,以及设置在底座20上端的c形基板围栏21;基板围栏21开口朝向传送带1入口处,利用围栏的缝隙,工人可以直接观察到基板余量的变化;

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与基板围栏21开口正对并与机架(图中未示出)固定的第一梳齿板8;基板围栏21包括与第一梳齿板8正对的第一栏体22;第一梳齿板8高度小于第一栏体22高度,从而为基板7的移动预留避让空间;第一栏体22栏宽以及第一梳齿板8梳齿间距均不小于料钩4宽度,从而为料钩4的移动预留避让空间。

优选的,如图1所示,基板围栏21还包括第二栏体23,以及与底座20固定的第二梳齿板24;第二栏体23和第二梳齿板24的排列方向与传送带1传送方向垂直;

底座20由铁质材料制成;第一栏体22和第二栏体23均于下端部固定有用于吸附底座20的强力磁铁(图中未示出),需要传送不同尺寸的基板7时,只需调节第一栏体22和第二栏体23在底座20上的吸附位置,调节便捷且成本低。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横向安装用于检测传送带1入口处是否有料的第一光电开关90,以及纵向安装用于检测底座20上是否有料的第二光电开关(图中未示出);第一光电开关90固定在第二梳齿板24上;底座20与第二光电开关固定,且于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光电开关对应的检测窗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光电开关90检测到传送带1入口处有料时,说明基板7已到达指定的上料高度,此时料钩4即可探取基板7并将其牵引到传送带1上;通过第二光电开关,即可持续监控底座20上是否有余料,无需人工频繁查看,节省人力。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栏体22和第二栏体23均于上端部内侧设置有倒角280,以便将基板7放入到基板围栏21内。

优选的,如图3所示,顶升机构3包括纵向丝杆30;顶升机构3还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套设在纵向丝杆30上的上丝杆支撑座31、丝杆螺母32、下丝杆支撑座33,以及第一从动皮带轮34;上丝杆支撑座31和下丝杆支撑座33均与第一梳齿板8固定;丝杆螺母32与底座20固定;

顶升机构3还包括第一旋转电机35、用于安装第一旋转电机35的电机安装座36、由第一旋转电机35带动的第一主动皮带轮,以及均与第一从动皮带轮34和第一主动皮带轮啮合的第一传动带38;电机安装座36与第一梳齿板8固定,第一旋转电机35驱动第一主动皮带轮和第一传动带38,进而带动第一从动皮带轮34和纵向丝杆30转动,进而丝杆螺母32带着底座20上升或下降,传动精度高且噪声小。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旋转电机35倒置安装,确保正常传动的同时,又能为其他部件留出安装空间;顶升机构3和基板码放平台2分布在第一梳齿板8两侧,使得第一梳齿板8两侧受力更为均匀;第一梳齿板8设置有与底座20对应的导向通槽880,使得底座20的运动更加平稳、有序。

如图4所示,转动组件5包括由横移组件6带动的第一安装架50、与第一安装架50转动连接的转轴51、与转轴51固定的传动块52、与传动块52背离转轴51一端转动连接的顶推块53,以及活动端与顶推块53固定的顶推气缸54;料钩4固定在转轴51上;顶推气缸54固定在第一安装架50上,需要避让基板码放平台2时,顶推气缸54活动端伸出,传动块52在顶推块53的牵引下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转轴51和料钩4向上翻转;需要钩料时,顶推气缸54活动端缩回,传动块52在顶推块53的牵引下反向转动,从而带动转轴51和料钩4向下翻转,转动组件5整体结构简单且所需安装空间小。

优选的,如图4所示,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装架50朝向顶推气缸54一侧的调节杆55、套设在调节杆55上并与顶推气缸54尾端固定的第一连接座56,以及设置在调节杆55背离第一安装架50一端的紧固螺母(图中未示出);紧固螺母与第一连接座56对应;调节杆55设置有与紧固螺母对应的外螺纹,需要调节顶推气缸54的顶推角度时,拧松紧固螺母,即可调节顶推气缸54的角度,调节到指定角度后拧紧紧固螺母,即可将顶推气缸54固定住,调节简单,提高了灵活性;

料钩4的转动端设置有用于抵紧转轴51的紧固螺栓(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螺纹通孔480,需要调节料钩4的倾斜角度时或探料位置后,拧松紧固螺栓,即可推动料钩4,调节到指定位置和指定角度后,拧紧紧固螺栓,即可将料钩4固定住,调节简单,灵活性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横移组件6包括与机架(图中未示出)固定的第二安装架60、固定在第二安装架60上的第二旋转电机61、由第二旋转电机61带动的第二主动皮带轮、与第二安装架60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皮带轮,以及均与第二从动皮带轮和第二主动皮带轮啮合的第二传动带62;

横移组件6还包括l形的第二连接座63;第二连接座63的纵向座体与转动组件5连接并带动其移动,且横向座体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传动带62对应的安装槽680;横移组件6还包括与第二连接座63横向座体配合夹持第二传动带62的盖板64;盖板64与第二连接座63横向座体固定,第二旋转电机61驱动第二主动皮带轮,进而带动第二从动皮带轮和第二传动带62,进而第二连接座63带动转动组件5前后移动进行上料,整体横移组件6便于装配;同时,增设第二连接座63和盖板64后,带动转动组件5移动时更为平稳。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入口处的基板码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纵向顶推所述基板码放平台的顶升机构、探取所述基板码放平台上基板的料钩、驱动所述料钩转动的转动组件,以及带动所述转动组件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移动的横移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码放平台包括供所述顶升机构顶推的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c形基板围栏;所述基板围栏开口朝向传送带入口处;

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基板围栏开口正对并与机架固定的第一梳齿板;所述基板围栏包括与所述第一梳齿板正对的第一栏体;所述第一梳齿板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栏体高度;所述第一栏体栏宽以及所述第一梳齿板梳齿间距均不小于所述料钩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围栏还包括第二栏体,以及与所述底座固定的第二梳齿板;所述第二栏体和所述第二梳齿板的排列方向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

所述底座由铁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栏体和所述第二栏体均于下端部固定有用于吸附所述底座的强力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横向安装用于检测传送带入口处是否有料的第一光电开关,以及纵向安装用于检测所述底座上是否有料的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固定在所述第二梳齿板上;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固定,且于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对应的检测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栏体和所述第二栏体均于上端部内侧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纵向丝杆;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套设在所述纵向丝杆上的上丝杆支撑座、丝杆螺母、下丝杆支撑座,以及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上丝杆支撑座和所述下丝杆支撑座均与所述第一梳齿板固定;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底座固定;

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第一旋转电机、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电机安装座、由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的第一主动皮带轮,以及均与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啮合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电机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梳齿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倒置安装;所述顶升机构和所述基板码放平台分布在所述第一梳齿板两侧;所述第一梳齿板设置有与所述底座对应的导向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由所述横移组件带动的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固定的传动块、与所述传动块背离所述转轴一端转动连接的顶推块,以及活动端与所述顶推块固定的顶推气缸;所述料钩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顶推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朝向所述顶推气缸一侧的调节杆、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并与所述顶推气缸尾端固定的第一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杆背离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对应;所述调节杆设置有与所述紧固螺母对应的外螺纹;

所述料钩的转动端设置有用于抵紧所述转轴的紧固螺栓,以及与所述紧固螺栓对应的螺纹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的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第二旋转电机、由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的第二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皮带轮,以及均与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和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啮合的第二传动带;

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l形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纵向座体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并带动其移动,且横向座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带对应的安装槽;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横向座体配合夹持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横向座体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入口处的基板码放平台;流水线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顶升机构、料钩、驱动料钩转动的转动组件,以及横移组件,上料时,顶升机构向上顶推基板码放平台,基板到达指定的上料高度后,转动组件驱动料钩向下转动探取基板码放平台上层基板,进而横移组件带动转动组件朝传送带移动,基板在料钩的牵引下被推到传送带上进行传送;随后,转动组件驱动料钩向上转动避让基板码放平台,横移组件带动转动组件回到初始位置,顶升机构向上顶推基板码放平台进行新一轮的上料工作,整个上料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且上料效率高;需要探取不同厚度的基板时,只需调节料钩的旋转角度,适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峰;谢明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卡迪森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2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