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辅食制备装置,具体是一种辅食制备机。
背景技术:
辅食是完整营养均衡,对成长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0岁阶段的营养给予,更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在婴儿阶段,母乳当然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满六个月开始,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原先母乳或婴儿配方奶之外,另外还应给予宝宝一些固体实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辅食。辅食包括米粉、泥湖状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家制食品。
添加辅食初期需要将辅食制备成糊状,传统的辅食制备机通过旋转的刀头破碎食物,虽然能够打成糊状但是死角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还需要将加工后的辅食进行过滤,加工效率低。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辅食制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食制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食制备机,包括壳体,壳体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偏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转杆,壳体顶部转动连接有纵向摆动轴,纵向摆动轴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槽,传动转杆与传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外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连杆,齿轮连杆外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上方啮合的定位齿条,壳体下方滑动连接有与齿轮下方啮合的滑动齿条;滑动齿条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研磨板,壳体内壁下方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动研磨底板,滑动研磨底板中部为筛网,所述滑动研磨底板两侧向上弯曲,弯曲部位与滑动研磨底板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端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研磨底板中部呈水平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侧置有收集料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前侧设有用于取出收集料盒的前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料盒上设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滑动连接有导杆,滑动齿条与导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通过电机驱动,实现滑动研磨板的左右运动,配合滑动研磨底板,实现充分彻底的研磨,从而制得更好的辅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辅食制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辅食制备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转盘、4-传动转杆、5-纵向摆动轴、6-传动槽、7-滑套、8-齿轮连杆、9-齿轮、10-定位齿条、11-滑动齿条、12-滑动研磨板、13-滑动研磨底板、14-筛网、15-端盖、16-收集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辅食制备机,包括壳体1,壳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转盘3偏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转杆4,电机2开启后带动转盘3转动,继而带动传动转杆4转动,壳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纵向摆动轴5,纵向摆动轴5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槽6,传动转杆4与传动槽6滑动连接,传动转杆4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槽6带动纵向摆动轴5摆动;
所述滑动杆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7,纵向摆动轴5摆动过程中带动滑套7同步运动,滑套7外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连杆8,齿轮连杆8外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9,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9上方啮合的定位齿条10,壳体1下方滑动连接有与齿轮9下方啮合的滑动齿条11,由于滑套7上下方均受限位,从而实现滑套7的左右往复运动,滑套7左右运动与上方定位齿条10啮合,左右运动过程中滑动齿条11就会左右往复运动;
滑动齿条1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研磨板12,滑动齿条11左右往复运动带动滑动研磨板12左右运动,实现研磨,壳体1内壁下方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动研磨底板13,滑动研磨底板13中部为筛网14,置于滑动研磨底板13上的食物会被滑动研磨板12研磨破碎,所述滑动研磨底板13两侧向上弯曲,弯曲部位与滑动研磨底板13相配合,滑动研磨板12运动至弯曲处时,滑动研磨底板13收压迫向下运动,食物进入滑动研磨底板13中部,便于滑动研磨板12将其碾碎。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当食物房质量多的时候,食物会介入齿轮9啮合间隙,被齿轮9碾碎,在食物较多时,能够辅助加速研磨。
还包括端盖15。
所述电机2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滑动研磨底板13中部呈水平状。
所述壳体1内侧置有收集料盒16。
所述壳体1前侧设有用于取出收集料盒16的前盖。
所述收集料盒16上设有把手。
所述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导杆,滑动齿条11与导杆固定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辅食制备机,包括壳体(1),壳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转盘(3)偏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转杆(4),壳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纵向摆动轴(5),纵向摆动轴(5)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槽(6),传动转杆(4)与传动槽(6)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套(7),滑套(7)外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连杆(8),齿轮连杆(8)外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9),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9)上方啮合的定位齿条(10),壳体(1)下方滑动连接有与齿轮(9)下方啮合的滑动齿条(11);滑动齿条(1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研磨板(12),壳体(1)内壁下方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动研磨底板(13),滑动研磨底板(13)中部为筛网(14),所述滑动研磨底板(13)两侧向上弯曲,弯曲部位与滑动研磨底板(1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研磨底板(13)中部呈水平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置有收集料盒(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设有用于取出收集料盒(16)的前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料盒(16)上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食制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导杆,滑动齿条(11)与导杆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