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0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战作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



背景技术:

野战光缆收放作业是野外作战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战人员通常将光缆背负在身上或通过手提的方式快速移动以实现光缆的快速铺设或回收,现研发人员通过设计一款类似拉杆箱结构的带有行走轮的收放架来拖动光缆盘卷以进行光缆的铺设,从而减轻作战人员的身体负担。为了更好地实现快速铺设光缆,考虑到可利用行走轮转动时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光缆盘卷,从而为光缆盘卷提高转动的动力,但在需要回收光缆时则无法再次利用行走轮提供动力,而往往需要手动辅助收线,导致收线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使行走轮的动力传递给光缆盘卷时不仅能够实现光缆盘卷正转放线,还能切换成光缆盘卷反转以进行收线,大大提高收线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包括上、下两端设有开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与行走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可沿第一从动轴左右滑动,所述动力齿轮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动力轮齿和右动力轮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与左动力轮齿啮合,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给光缆盘卷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三从动轴,所述第三从动轴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从动轮齿和右从动轮齿,所述左从动轮齿与中间齿轮啮合,当所述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三从动轴正转,向左移动所述动力齿轮,可使所述左动力轮齿脱离中间齿轮,并使所述右动力轮齿与右从动轮齿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三从动轴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从动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从动轴的内腔中穿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向外伸出、右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穿设有与活动杆相互垂直的插销,所述第一从动轴沿径向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插销的两端分别从条形通孔的两端伸出并插入动力齿轮中,所述活动杆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从动轴的内壁上设有台阶面,所述压缩弹簧的左端抵住台阶面、右端抵住限位块,左右移动所述活动杆,可使所述插销带动动力齿轮沿条形通孔左右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套设有栓帽,所述栓帽的右端面设有限位插块,所述第一从动轴的左端面对应设有第一限位插槽和第二限位插槽,所述第一限位插槽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插槽的深度,当所述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啮合时,所述限位插块插入第一限位插槽的底部,向左拉动所述栓帽,可带动所述活动杆往左移动,从而使动力齿轮往左移动,然后旋转所述栓帽,可使所述限位插块插入第二限位插槽,从而使所述动力齿轮保持与中间齿轮脱离啮合的位置,并使所述压缩弹簧进一步压缩,再次向左拉动并旋转栓帽,使所述限位插块对齐并插入第一限位插槽,可使所述动力齿轮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右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齿轮可沿第二从动轴移动从而可与左从动轮齿脱离啮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左端设有螺帽,所述栓帽包括套住螺帽的栓帽本体以及套住活动杆的栓帽筒体,所述栓帽筒体插入第一从动轴的内腔中并可沿所述内腔往外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行走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一从动链轮后,可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进而使动力齿轮转动,当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啮合时,形成动力齿轮-中间齿轮-从动齿轮的动力传递模式,从而实现正转-反转-正转的方向传递,使得第三从动轴正转,故能够带动光缆盘卷正转,若向左移动动力齿轮,可使左动力轮齿脱离中间齿轮,与此同时使得右动力轮齿与右从动轮齿啮合,进而形成动力齿轮-从动齿轮的直接动力传递模式,从而实现正转-反转的方向传递,使得第三从动轴反转,故能够带动光缆盘卷反转,该齿轮换向器使行走轮的动力传递给光缆盘卷时不仅能够实现光缆盘卷正转放线,还能切换成光缆盘卷反转以进行收线,大大提高了收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中的第一从动轴与第三从动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齿轮换向器内部结构中的第二从动轴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壳体2——第一从动链轮3——第一从动轴

4——动力齿轮5——第二从动轴6——中间齿轮

7——第三从动轴8——从动齿轮9——限位块

10——插销11——条形通孔12——压缩弹簧

13——栓帽14——限位插块15——第一限位插槽

16——第二限位插槽17——螺帽18——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包括上、下两端设有开口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用于与行走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2以及与第一从动链轮2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3,第一从动轴3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动力齿轮4,动力齿轮4可沿第一从动轴3左右滑动,动力齿轮4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动力轮齿和右动力轮齿,壳体1内安装有第二从动轴5,第二从动轴5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中间齿轮6,中间齿轮6可与左动力轮齿啮合,壳体1内安装有用于给光缆盘卷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三从动轴7,第三从动轴7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从动轮齿和右从动轮齿,左从动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当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时,第三从动轴7正转,向左移动动力齿轮4,可使左动力轮齿脱离中间齿轮6,并使右动力轮齿与右从动轮齿啮合,从而使第三从动轴7反转。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应用于光缆收放架时,当行走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一从动链轮2后,可带动第一从动轴3转动,进而使动力齿轮4转动,当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时,形成动力齿轮4-中间齿轮6-从动齿轮8的动力传递模式,从而实现正转-反转-正转的方向传递,使得第三从动轴7正转,故能够带动光缆盘卷正转,若向左移动动力齿轮4,可使左动力轮齿脱离中间齿轮6,与此同时使得右动力轮齿与右从动轮齿啮合,进而形成动力齿轮4-从动齿轮8的直接动力传递模式,从而实现正转-反转的方向传递,使得第三从动轴7反转,故能够带动光缆盘卷反转,该齿轮换向器使行走轮的动力传递给光缆盘卷时不仅能够实现光缆盘卷正转放线,还能切换成光缆盘卷反转以进行收线,大大提高了收线的效率。

进一步,对于如何实现动力齿轮4的移动,具体的,可以设置第一从动轴3为空心轴,第一从动轴3的内腔中穿设有活动杆18,活动杆18的左端向外伸出、右端设有限位块9,限位块9穿设有与活动杆18相互垂直的插销10,第一从动轴3沿径向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11,插销10的两端分别从条形通孔11的两端伸出并插入动力齿轮4中,活动杆18套设有压缩弹簧12,第一从动轴3的内壁上设有台阶面,压缩弹簧12的左端抵住台阶面、右端抵住限位块9,左右移动活动杆18,可使插销10带动动力齿轮4沿条形通孔11左右移动。

其中,可在活动杆18的左端套设置栓帽13,在栓帽13的右端面设置限位插块14,并在第一从动轴3的左端面对应设置第一限位插槽15和第二限位插槽16,使第一限位插槽15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插槽16的深度,当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时,限位插块14插入第一限位插槽15的底部,向左拉动栓帽13,可带动活动杆18往左移动,从而使动力齿轮4往左移动,然后旋转栓帽13,可使限位插块14插入第二限位插槽16,从而使动力齿轮4保持与中间齿轮6脱离啮合的位置,并使压缩弹簧12进一步压缩,再次向左拉动并旋转栓帽13,使限位插块14对齐并插入第一限位插槽15,可使动力齿轮4在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往右移动,从而恢复动力齿轮4与中间齿轮6的啮合状态,该结构方便了人员的操作,仅需拔动、转动等简单的操作便能快速实现齿轮换向器的换向工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中间齿轮6设置成可沿第二从动轴5移动从而可与左从动轮齿脱离啮合,而对于如何实现中间齿轮6的移动,如图2所示,其原理和结构可直接参照上述动力齿轮4是如何移动的,采用同样的结构即可实现。而对于中间齿轮6能够实现移动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其切断动力齿轮4与从动齿轮8之间的动力传输,这样当动力齿轮4的位置处于被压缩弹簧12推抵至靠右(即右动力轮齿与右从动轮齿脱离啮合的位置)时,动力轮齿4的右动力轮齿和左动力轮齿均无法传递动力给从动齿轮8,从而完全切光缆盘卷的旋转动力来源,让光缆盘卷停止转动,这样当作战结束或者收缆结束后,收放光缆、排线等工作均可以暂时停止时,也能拖动收放架顺利行走。

作为优选地,活动杆18的左端设有螺帽17,栓帽13包括套住螺帽17的栓帽本体以及套住活动杆18的栓帽筒体,栓帽筒体插入第一从动轴3的内腔中并可沿所述内腔往外移动,该结构可使得栓帽13的稳定性更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技术特征:

1.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端设有开口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用于与行走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2)以及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2)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3),所述第一从动轴(3)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动力齿轮(4),所述动力齿轮(4)可沿第一从动轴(3)左右滑动,所述动力齿轮(4)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动力轮齿和右动力轮齿,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第二从动轴(5),所述第二从动轴(5)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中间齿轮(6),所述中间齿轮(6)可与左动力轮齿啮合,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用于给光缆盘卷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三从动轴(7),所述第三从动轴(7)上安装有可与其同步转动的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从动轮齿和右从动轮齿,所述左从动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当所述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时,所述第三从动轴(7)正转,向左移动所述动力齿轮(4),可使所述左动力轮齿脱离中间齿轮(6),并使所述右动力轮齿与右从动轮齿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三从动轴(7)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轴(3)为空心轴,所述第一从动轴(3)的内腔中穿设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的左端向外伸出、右端设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穿设有与活动杆(18)相互垂直的插销(10),所述第一从动轴(3)沿径向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11),所述插销(10)的两端分别从条形通孔(11)的两端伸出并插入动力齿轮(4)中,所述活动杆(18)套设有压缩弹簧(12),所述第一从动轴(3)的内壁上设有台阶面,所述压缩弹簧(12)的左端抵住台阶面、右端抵住限位块(9),左右移动所述活动杆(18),可使所述插销(10)带动动力齿轮(4)沿条形通孔(11)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8)的左端套设有栓帽(13),所述栓帽(13)的右端面设有限位插块(14),所述第一从动轴(3)的左端面对应设有第一限位插槽(15)和第二限位插槽(16),所述第一限位插槽(15)的深度大于第二限位插槽(16)的深度,当所述左动力轮齿与中间齿轮(6)啮合时,所述限位插块(14)插入第一限位插槽(15)的底部,向左拉动所述栓帽(13),可带动所述活动杆(18)往左移动,从而使动力齿轮(4)往左移动,然后旋转所述栓帽(13),可使所述限位插块(14)插入第二限位插槽(16),从而使所述动力齿轮(4)保持与中间齿轮(6)脱离啮合的位置,并使所述压缩弹簧(12)进一步压缩,再次向左拉动并旋转栓帽(13),使所述限位插块(14)对齐并插入第一限位插槽(15),可使所述动力齿轮(4)在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往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6)可沿第二从动轴(5)移动从而可与左从动轮齿脱离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8)的左端设有螺帽(17),所述栓帽(13)包括套住螺帽(17)的栓帽本体以及套住活动杆(18)的栓帽筒体,所述栓帽筒体插入第一从动轴(3)的内腔中并可沿所述内腔往外移动。

技术总结
用于收放光缆的齿轮换向器,涉及野战作业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第一从动链轮以及第一从动轴,第一从动轴上安装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可沿第一从动轴左右滑动,动力齿轮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动力轮齿和右动力轮齿,壳体内安装有第二从动轴和第三从动轴,第二从动轴上安装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可与左动力轮齿啮合,第三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从动轮齿和右从动轮齿,左从动轮齿与中间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可使行走轮的动力传递给光缆盘卷时不仅能够实现光缆盘卷正转放线,还能切换成光缆盘卷反转以进行收线,大大提高收线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胡见前;肖卫卫;李振国;吕雪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2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