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装卸搬运与运输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
背景技术:
货物运输、装卸与搬运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物流成本与物流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装卸搬运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的实质就是要形成集装单元化设备与作业方式。集装单元化设备是指用集装单元化的形式进行储存、运输、装卸、搬运作业的物流装备,而作业方式是指利用货物单元、集装器具、装卸搬运设备和输送设备等组成的高效、快速地进行物流作业的工作模式。提升运输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升实载率或空间利用率。
目前许多货车的装箱多采用单件货物多次搬运方式,装箱过程繁琐易出差错,货车运输或配送中装卸时间成本占比大。货物的堆叠码放混乱或者需要额外安排装车次序,车厢空间利用率低,下层货件易压损,运输途中增加碰撞风险。货物装卸多采用机械、人工搬运方式,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高,现有的许多专利研究中提到在货车上布置滚轮或传送带,都需要对车厢进行改造,成本高,对不同车厢适用性低,且电机一旦故障整个传送系统无法继续进行,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包括货格单元和固定于货车车厢内的轨道,货格单元下端设有与轨道配合滑动的移动滚轮,货格单元上设有锁紧定位凹槽,货车车厢内设有锁紧部,锁紧部设置于货车车厢内能够与锁紧定位凹槽配合锁紧的位置。
进一步的,轨道包括中间移动导轨、两个端部固定卡轨和两个侧端固定卡轨,两个端部固定卡轨沿货车车厢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货车车厢内内段和外端,两个侧端固定卡轨沿货车车厢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货车车厢内两侧,侧端固定卡轨的两端分别于两个端部固定卡轨固定连接,中间移动导轨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平行设置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之间,中间移动导轨的两端分别于端部固定卡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侧端固定卡轨之间可设置多个中间移动导轨。
进一步的,端部固定卡轨上设有定位孔和标尺,中间移动导轨两端通过定位销与端部固定卡轨固定。
进一步的,端部固定卡轨上端设有滑块,中间移动导轨的下端与端部固定卡轨上端的滑块配合滑动的凹槽,中间移动导轨通过滑块与凹槽配合滑动。
进一步的,货格单元上端设有滑槽,同一规格的货格单元上端滑槽与其自身下端移动滚轮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还包括载物台定位导轨和两个货格单元装卸导轨,两个货格单元装卸导轨平行设置,载物台定位导轨固定于载物台上,货格单元装卸导轨一端与载物台定位导轨滑动连接,货格单元装卸导轨的另一端搭接于轨道上。
进一步的,锁紧定位凹槽设置于货格单元的侧壁或底部,锁紧部包括锁紧杆、支撑杆和驱动杆,驱动杆可滑动设置于货车车厢箱壁上,锁紧杆的一端交接与货车车厢箱壁,另一端可转动位于锁紧定位凹槽内;支撑杆的一端与驱动杆铰接,另一端与锁紧杆铰接。
进一步的,同一水平组货格单元的宽度和小于货车车厢容腔宽度。
进一步的,货车车厢内设有用于驱动杆导向滑动的驱动杆导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包括货格单元和固定于货车车厢内的轨道,以货格单元的形式采用底部移动滚轮与车厢内的轨道配合滑动,便于货格单元的装卸,装卸全程采用滚动装卸,快捷方便,采用货格单元作为货物载体单元,解决了不同规格的多品类商品混装,不规则货物导致车厢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通过货格单元上设有锁紧定位凹槽,货车车厢内设有锁紧部,锁紧部设置于货车车厢内能够与锁紧定位凹槽配合锁紧的位置,利用锁紧部与货格单元上的锁紧定位凹槽配合锁紧,防止货格单元运输过程中晃动,本发明采用货格单元将待装货物提前以货格单元的形式备好,减少装卸次数,提高了装卸速度,无需车辆排队等待,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轨道包括中间移动导轨、两个端部固定卡轨和两个侧端固定卡轨,采用可调节宽度的导轨结构,适用于不同规格货格单元的装卸,提高了货格单元的使用率。
进一步的,端部固定卡轨上设有定位孔和标尺,中间移动导轨两端通过定位销与端部固定卡轨固定,便于确定安装宽度,便于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载物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1、货格单元;2、轨道;3、移动滚轮;4、锁紧定位凹槽;5、锁紧部;6、中间移动导轨;7、端部固定卡轨;8、侧端固定卡轨;9、锁紧杆;10、支撑杆;11、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包括货格单元1和固定于货车车厢内的轨道2,货格单元1下端设有与轨道2配合滑动的移动滚轮3,货格单元1上设有锁紧定位凹槽4,货车车厢内设有锁紧部5,锁紧部5设置于货车车厢内能够与锁紧定位凹槽4配合锁紧的位置。
具体的,轨道2包括中间移动导轨6、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和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沿货车车厢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货车车厢内段和外端,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沿货车车厢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货车车厢内两侧,侧端固定卡轨8的两端分别于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固定连接,中间移动导轨6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平行设置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之间,中间移动导轨6的两端分别于端部固定卡轨7滑动连接,端部固定卡轨7上设有定位孔和标尺,中间移动导轨6两端通过定位销与端部固定卡轨7固定;
根据货车车厢的宽度,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之间可设置多个中间移动导轨6,提供多个不同宽度的滑轨,便于不同规格的货格单元1的安装。
端部固定卡轨7上端设有滑块,中间移动导轨6的下端与端部固定卡轨7上端的滑块配合滑动的凹槽,中间移动导轨6通过滑块与凹槽配合滑动,调节中间移动导轨6与侧端固定卡轨8之间的距离,从而为不同宽度的货格单元1提供轨道,便于根据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货格单元1。货格单元1上设有方向标识,用于货格单元1装车指示。
如图1所示,锁紧定位凹槽4设置于货格单元1的侧壁或底部,锁紧部5包括锁紧杆9、支撑杆10和驱动杆11,驱动杆11可滑动设置于货车车厢箱壁上,锁紧杆9的一端交接与货车车厢箱壁,另一端可转动位于锁紧定位凹槽4内;支撑杆10的一端与驱动杆11铰接,另一端与锁紧杆9铰接,如图1所示,货格单元1装车时,沿车辆行驶方向将货格单元1推入货车车厢内,锁紧杆9在货格单元1上端面作用下向上滑动,或者使驱动杆11沿车辆行驶(指车辆前方)方向推动,在支撑杆10的作用下,锁紧杆9向上运动,锁紧杆9的端部高于货格单元1上端面,货格单元1装车到位后,拉动驱动杆11,使锁紧杆9位于锁紧定位凹槽4内,顶住锁紧定位凹槽4槽壁,从而防止货格单元1滑动。驱动杆11的端部设拉动杆,用于驱动杆11的驱动。货车车厢内设有驱动杆导向套,用于驱动杆11导向滑动。
货格单元1上端设有滑槽,同一规格的货格单元1上端滑槽与其自身下端移动滚轮宽度一致,可在车厢内堆叠多层货格单元1;需要堆叠的货格单元1侧壁设有锁紧定位凹槽4,在货车车厢箱壁与货格单元1侧壁高度相同的位置设置锁紧部5,如图2所示,根据货格单元1的堆叠层数,设置数量相同的锁紧部5。
还包括载物台定位导轨13和两个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两个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平行设置,载物台定位导轨13固定于载物台14上,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一端与载物台定位导轨13滑动连接,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的另一端搭接于轨道2上,装卸货格单元1时,通过调整载物台14与货格单元待装卸高度一致,将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的另一端搭接于轨道2上,借用载物台14的空旷位置,将货格单元放在载物台14上推入货车车厢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同一水平组货格单元1的宽度和小于货车车厢容腔宽度,即在同一水平安装平面内的多个货格单元1;不同规格的货格单元长宽高尺寸,通过厢式货车运载的常见货物尺寸确定。同等宽度高度的货格单元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列货格编组,宽度相同保证了该组货格可以在同轨距的轨道上滑行,而高度相同则保证了该组货格可以为上一层货物拼接新的轨道,高层货格可利用低层货格顶部拼接的轨道进行装卸。底层货格单元在厢式货车底部的轨道上滑行装卸车,第二层货格单元在第一层货格单元上的的轨道上滑行装卸车。货格单元的尺寸为货物尺寸或货车车厢尺寸的整数倍数。
本发明的货格单元可从车厢中独立出来,可将待装货物提前以货格单元的形式备好,减少装卸次数;以货格单元的形式采用底部移动滚轮与车厢内的轨道配合滑动,便于货格单元的装卸,装卸全程采用滚动装卸,区别于传统传送带和滚轮,除了底层需要铺设轨道外无需对车厢进行额外的调整,可复制性强,保留了滚动装卸的优势,省时省力。
轨道2包括中间移动导轨6、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和两个侧端固定卡轨,可同时装入不同规格的货格单元,保证同层货格高度一致以及同轨道货格宽度一致,货格单元可回收和重复利用,针对常用货物规格可制定几种尺寸的通用货格单元,经济方便,适用性广;采用货格单元作为货物载体单元,解决了不同规格的多品类商品混装,不规则货物导致车厢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端”、“底部”、“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述轨道皆为大小规格一致、可供所述滚动装置作业的刚性轨道。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件相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格单元(1)和固定于货车车厢内的轨道(2),货格单元(1)下端设有与轨道(2)配合滑动的移动滚轮(3),货格单元(1)上设有锁紧定位凹槽(4),货车车厢内设有锁紧部(5),锁紧部(5)设置于货车车厢内能够与锁紧定位凹槽(4)配合锁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轨道(2)包括中间移动导轨(6)、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和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沿货车车厢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货车车厢内内段和外端,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沿货车车厢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货车车厢内两侧,侧端固定卡轨(8)的两端分别于两个端部固定卡轨(7)固定连接,中间移动导轨(6)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平行设置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之间,中间移动导轨(6)的两端分别于端部固定卡轨(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侧端固定卡轨(8)之间可设置多个中间移动导轨(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固定卡轨(7)上设有定位孔和标尺,中间移动导轨(6)两端通过定位销与端部固定卡轨(7)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固定卡轨(7)上端设有滑块,中间移动导轨(6)的下端与端部固定卡轨(7)上端的滑块配合滑动的凹槽,中间移动导轨(6)通过滑块与凹槽配合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货格单元(1)上端设有滑槽,同一规格的货格单元(1)上端滑槽与其自身下端移动滚轮宽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物台定位导轨(13)和两个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两个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平行设置,载物台定位导轨(13)固定于载物台(14)上,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一端与载物台定位导轨(13)滑动连接,货格单元装卸导轨(12)的另一端搭接于轨道(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锁紧定位凹槽(4)设置于货格单元(1)的侧壁或底部,锁紧部(5)包括锁紧杆(9)、支撑杆(10)和驱动杆(11),驱动杆(11)可滑动设置于货车车厢箱壁上,锁紧杆(9)的一端交接与货车车厢箱壁,另一端可转动位于锁紧定位凹槽(4)内;支撑杆(10)的一端与驱动杆(11)铰接,另一端与锁紧杆(9)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水平组货格单元(1)的宽度和小于货车车厢容腔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体化单元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货车车厢内设有用于驱动杆(11)导向滑动的驱动杆导向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