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属于伤情急救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在野战或演练过程中会发生枪伤、锐器伤、炸伤、烧伤及撕裂伤的情况,形成的开放性伤口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治疗。在部队开展的战创伤急救训练、卫勤演练、综合演训中,为了提升战场的逼真度,强化实战化意识,需要通过伤情模拟技术实现模拟伤员的伤情设计与制作。

目前,模拟锐器造成的锐器伤模型多采用一次性伤效模型,使用时需要将其黏贴在身体的相应部位,用于模拟战伤,存在黏贴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而且伤效模型不可重复使用,导致训练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伤效模型黏贴费时费力、不可重复使用,训练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包括用于黏贴伤效模型的柔性衬布,所述衬布为套装于四肢的圆筒状或由绑带绑扎于躯干的片状;所述伤效模型通过粘结剂粘贴于衬布表面;所述伤效模型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衬布为模拟肤色的弹性纤维织物。

优选的,所述衬布的材质为聚酰胺纤维材质。

优选的,所述绑带为透气性的网状织物或细条带状物。

优选的,所述绑带为两个或4个,两个或4个绑带的一端与衬布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或卡扣。

优选的,所述卡扣为日字扣,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日字扣的一端连接轴上,所述日字扣的另一端设有朝向侧面开口的中空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并列设有两个平行于连接轴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外侧边缘表面上设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日字扣上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按扣;所述内腔的顶板设有与按扣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中部设有卡簧,所述按扣的外表面设有与卡簧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硅橡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粘结剂将伤效模型黏贴在柔性衬布的表面上,衬布设计为圆筒状可套装于四肢上,或设计为片状由绑带绑扎于躯干的表面,硅胶材质的伤效模型可使模拟训练更逼真。本实用新型的衬布为圆筒状或由绑带绑扎的片状,方便穿戴和更换,提高模拟训练效率。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真实模拟由锐器造成的外伤,模拟制作简单方便,能够重复使用,同时制作成本低廉,方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断面图;

图5是图3中卡扣与绑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b断面图;

图中:00-伤效模型;1-衬布;2-绑带;3-粘结剂;4-连接件;5-连接轴;6-条形孔;7-压紧件;8-按扣;9-卡簧;10-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进行说明。所述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包括用于黏贴伤效模型00的柔性衬布1,所述衬布1为套装于四肢的圆筒状(实施例1)或由绑带2绑扎于躯干的片状(实施例2及实施例3);所述伤效模型00通过粘结剂3粘贴于衬布1表面;所述伤效模型00为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拟穿透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快捷、能够重复使用的优点,利用伤效模型来模拟枪伤、锐器伤、炸伤、烧伤及撕裂伤造成的外伤,通过粘结剂将伤效模型黏贴在柔性衬布的表面上,衬布设计为圆筒状可套装于四肢上,或设计为片状由绑带绑扎于躯干的表面,方便穿戴、更换;硅胶材质的伤效模型可使模拟训练更逼真,确保训练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真实模拟各种外伤,制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方便推广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衬布1为模拟肤色的弹性纤维织物。其中,所述衬布1的材质为聚酰胺纤维材质。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真实模拟枪伤、锐器伤、炸伤、烧伤及撕裂伤造成的各种外伤,保证训练效果。

具体应用时,所述绑带2可设计为透气性的网状织物(实施例2)或细条带状物(实施例3)。由于网状织物或细条带状物透气性较好,可保证训练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舒适性。

在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所述绑带2为两个或4个,两个或4个绑带2的一端与衬布1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件4活动相连。其中,所述连接件4为魔术贴或卡扣。借助魔术贴或卡扣能够快捷方便地将绑带相对应的两个末端连接起来,同时拆卸也快捷方便。

如图5所示,所述卡扣为日字扣,所述绑带2的一端固定于日字扣的一端连接轴5上,所述日字扣的另一端设有朝向侧面开口的中空内腔10,所述内腔10的顶部并列设有两个平行于连接轴5的条形孔6,所述条形孔6的外侧边缘表面上设有压紧件7;所述压紧件7的一端与日字扣上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按扣8;所述内腔10的顶板设有与按扣8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中部设有卡簧9,所述按扣8的外表面设有与卡簧9配合的凹槽。按扣的底面为球冠状,在日字扣的内腔底板上设有与通孔及按扣对应的弧形槽,将绑带的末端插入内腔,从里侧条形孔伸出并从外侧条形孔插入,最后从内腔出口伸出,向下按压按扣,使通孔内的弧形卡簧卡在按扣侧壁上的凹槽内,通过按扣将绑带的末端固定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3为硅橡胶,借助硅橡胶能够使伤效模型牢固粘贴在衬布上,安全环保。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黏贴伤效模型的柔性衬布,所述衬布为套装于四肢的圆筒状或由绑带绑扎于躯干的片状;所述伤效模型通过粘结剂粘贴于衬布表面;所述伤效模型为硅胶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为模拟肤色的弹性纤维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的材质为聚酰胺纤维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透气性的网状织物或细条带状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两个或4个,两个或4个绑带的一端与衬布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或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日字扣,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于日字扣的一端连接轴上,所述日字扣的另一端设有朝向侧面开口的中空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并列设有两个平行于连接轴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外侧边缘表面上设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日字扣上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按扣;所述内腔的顶板设有与按扣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中部设有卡簧,所述按扣的外表面设有与卡簧配合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硅橡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锐器伤的伤情急救训练模型,属于伤情急救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黏贴伤效模型的柔性衬布,所述衬布为套装于四肢的圆筒状或由绑带绑扎于躯干的片状;所述伤效模型通过粘结剂粘贴于衬布表面;所述伤效模型为硅胶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粘结剂将伤效模型黏贴在柔性衬布的表面上,衬布设计为圆筒状可套装于四肢上,或设计为片状由绑带绑扎于躯干的表面,硅胶材质的伤效模型可使模拟训练更逼真。本实用新型的衬布为圆筒状或由绑带绑扎的片状,方便穿戴和更换,提高模拟训练效率。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真实模拟由锐器造成的外伤,模拟制作简单方便,能够重复使用,同时制作成本低廉,方便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伟;崔澂;李忠红;李晶晶;邢红涛;杨子健;李萌蕊;齐蕊;刘兆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1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