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扫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商销售越来越成为大众购物的主流方式,对于电商销售来说,客户下单后仓库发货,通过物流公司将货物运输至每个分拨中心,分拨中心再进行扫描、称重和分拣,最后将货物装车发运至城市下面的各个网点并通过人员派送货物,这是客户良好体验不可忽略的一环。对于物流分拨中心存放大量货物的仓库而言,一旦包裹面单扫描环节出现效率过低,易造成货物积压,乃至产生物流爆仓的不良现象,给物流公司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客户体验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能否快速有效的对快递包裹的条码进行准确扫描是十分重要的。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对快递包裹进行五面扫码的设备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快递包裹上面单的识别率,但是不能够满足生产工作的需求,快递包裹的底面扫码困难,无法实现对快递包裹六面全覆盖式扫描,存在快递包裹漏扫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在先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对快递包裹底面进行扫码的技术方案,弥补该技术领域的缺陷。
目前物流公司多数通过顶部的激光读码器检测货物顶面上的标签信息,一旦标签信息在其他维度面上,激光读码器将无法检测到物流标签,将会出现漏扫和错扫的情况,而人工朝上摆正货物物流标签,将会大大增加劳动强度。个别物流公司尽管能够实现5个维度对快递包裹进行扫描,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包裹五面扫描,但是经常会出现小概率底面漏扫情况的发生,因此快递包裹底面扫码至今是快递行业一大难以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解决快递包裹底面面单无法扫描的问题,实现快递包裹底部面单扫码,利用冗余装置的结构优势,方便后续维修和更换耗材模块,同时不影响正常作业,提高快递包裹底部面单扫码识别率,降低快递包裹条码漏扫率,弥补快递行业包裹底部面单无法扫描的功能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包括主扫码机构、冗余扫码机构、主控面板及冗余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扫码机构的一侧设有主控面板,主扫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冗余扫码机构的一侧,冗余扫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冗余控制面板;所述的主扫码机构包括包裹主输送段、主底部扫码段及包裹主输出段,位于主扫码机构的前部设有包裹主输送段的一端,包裹主输送段的另一端连接主底部扫码段的一端,主底部扫码段的另一端连接包裹主输出段,所述的冗余扫码机构包括包裹冗余输送段、冗余底部扫码段及包裹冗余输出段,位于冗余扫码机构的前部设有包裹冗余输送段的一端,包裹冗余输送段的另一端连接冗余底部扫码段的一端,冗余底部扫码段的另一端连接包裹冗余输出段,位于包裹主输送段与包裹冗余输送段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电动推臂,位于包裹主输出段与包裹冗余输出段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电动推臂;所述的主底部扫码段包括第一主底部扫码段、辅助缓冲输送段及第二主底部扫码段,位于主底部扫码段的前部设有第一主底部扫码段的一端,第一主底部扫码段的另一端连接辅助缓冲输送段的一端,辅助缓冲输送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底部扫码段,所述的第一主底部扫码段包括第一主扫码装置及第一主电动推臂,位于第一主扫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电动推臂,所述的第二主底部扫码段包括第二主扫码装置及第二主电动推臂,位于第二主扫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电动推臂,所述的冗余底部扫码段包括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冗余缓冲输送段及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位于冗余底部扫码段的前部设有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的一端,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的另一端连接冗余缓冲输送段的一端,冗余缓冲输送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所述的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包括第一冗余扫码装置及第一冗余电动推臂,位于第一冗余扫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冗余电动推臂,所述的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包括第二冗余扫码装置及第二冗余电动推臂,位于第二冗余扫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冗余电动推臂。
所述的第一主扫码装置包括第一主镜头保护罩、第一主弓形支撑架和第一主导向坡度板,所述的第一主扫码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一主弓形支撑架,第一主弓形支撑架的顶部为左高右低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一主弓形支撑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主导向坡度板,位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下方的第一主弓形支撑架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主镜头保护罩,所述的第一主镜头保护罩的底部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平行,并且位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第一主相机基座,第一主相机基座上连接第一主扫码相机,第一主扫码相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补光灯,位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主透气孔。
所述的第一主导向坡度板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一主导向坡度板为左高右低自下而上倾斜布置,第一主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的第一主相机基座及第一主扫码相机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主扫码相机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为相对布置,第一主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的第一主补光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一主补光灯与第一主扫码相机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所述的第二主扫码装置包括第二主镜头保护罩、第二主弓形支撑架和第二主导向坡度板,所述的第二主扫码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二主弓形支撑架,第二主弓形支撑架的顶部为左低右高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二主弓形支撑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主导向坡度板,位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下方的第二主弓形支撑架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主镜头保护罩,所述的第二主镜头保护罩的底部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平行,并且位于第二主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第二主相机基座,第二主相机基座上连接第二主扫码相机,第二主扫码相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主补光灯,位于第二主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主透气孔。
所述的第二主导向坡度板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二主导向坡度板为左低右高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第二主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的第二主相机基座及第二主扫码相机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主扫码相机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为相对布置,第二主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的第二主补光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二主补光灯与第二主扫码相机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所述的第一冗余扫码装置包括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和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所述的第一冗余扫码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的顶部为左低右高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位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下方的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所述的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的底部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平行,并且位于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第一冗余相机基座,第一冗余相机基座上连接第一冗余扫码相机,第一冗余扫码相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冗余补光灯,位于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冗余透气孔。
所述的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为左低右高自下而上倾斜布置,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的第一冗余相机基座及第一冗余扫码相机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冗余扫码相机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为相对布置,第一冗余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的第一冗余补光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一冗余补光灯与第一冗余扫码相机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所述的第二冗余扫码装置包括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和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所述的第二冗余扫码装置的底部设有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的顶部为左高右低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位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下方的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所述的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的底部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平行,并且位于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第二冗余相机基座,第二冗余相机基座上连接第二冗余扫码相机,第二冗余扫码相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冗余补光灯,位于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冗余透气孔。
所述的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为左高右低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的第二冗余相机基座及第二冗余扫码相机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冗余扫码相机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为相对布置,第二冗余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的第二冗余补光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二冗余补光灯与第二冗余扫码相机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快递包裹底面面单无法扫描的问题,实现快递包裹底部面单扫码,并且利用冗余装置的结构优势,方便后续维修和更换耗材模块,同时不影响正常作业,提高了快递包裹底部面单扫码识别率,降低了快递包裹条码漏扫率,弥补了快递行业包裹底部面单无法扫描的功能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参见图1至图3,其中,11是包裹主输送段,12是主底部扫码段,121是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2是辅助缓冲输送段,123是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3是包裹主输出段,14是第一主扫码装置,141是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2是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3是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4是第一主扫码相机,145是第一主补光灯,146是第一主透气孔,147是第一主相机基座,15是第二主扫码装置,151是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2是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3是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4是第二主扫码相机,155是第二主补光灯,156是第二主透气孔,157是第二主相机基座,16是第一主电动推臂,17是第二主电动推臂,21是包裹冗余输送段,22是冗余底部扫码段,221是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2是冗余缓冲输送段,223是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3是包裹冗余输出段,24是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1是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2是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3是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4是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5是第一冗余补光灯,246是第一冗余透气孔,247是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5是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1是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2是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3是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4是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5是第二冗余补光灯,256是第二冗余透气孔,257是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6是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7是第二冗余电动推臂,3是第一导向电动摆臂,4是第二导向电动摆臂,5主控面板,6冗余控制面板,a1是第一主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2是第二主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1是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2是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的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d1是第一主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2是第一冗余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3是第二主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4是第二冗余扫码相机的镜头表面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主扫码机构的一侧设有主控面板5,主扫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冗余扫码机构的一侧,冗余扫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冗余控制面板6;所述的主扫码机构包括包裹主输送段11、主底部扫码段12及包裹主输出段13,位于主扫码机构的前部设有包裹主输送段11的一端,包裹主输送段11的另一端连接主底部扫码段12的一端,主底部扫码段12的另一端连接包裹主输出段13,所述的冗余扫码机构包括包裹冗余输送段21、冗余底部扫码段22及包裹冗余输出段23,位于冗余扫码机构的前部设有包裹冗余输送段21的一端,包裹冗余输送段21的另一端连接冗余底部扫码段22的一端,冗余底部扫码段22的另一端连接包裹冗余输出段23,位于包裹主输送段11与包裹冗余输送段21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电动推臂3,位于包裹主输出段13与包裹冗余输出段23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电动推臂4;所述的主底部扫码段12包括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辅助缓冲输送段122及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位于主底部扫码段12的前部设有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一端,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另一端连接辅助缓冲输送段122的一端,辅助缓冲输送段12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所述的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包括第一主扫码装置14及第一主电动推臂16,位于第一主扫码装置14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电动推臂16,所述的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包括第二主扫码装置15及第二主电动推臂17,位于第二主扫码装置15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电动推臂17,所述的冗余底部扫码段22包括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冗余缓冲输送段222及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位于冗余底部扫码段22的前部设有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的一端,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的另一端连接冗余缓冲输送段222的一端,冗余缓冲输送段22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所述的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包括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及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6,位于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的一侧设有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6,所述的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包括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及第二冗余电动推臂27,位于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的一侧设有第二冗余电动推臂27。
第一主扫码装置14包括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和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所述的第一主扫码装置14的底部设有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的顶部为左高右低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位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下方的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所述的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平行,并且位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设有第一主相机基座147,第一主相机基座147上连接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补光灯145,位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主透气孔146。
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为左高右低自下而上倾斜布置,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的第一主相机基座147及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主扫码相机144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为相对布置,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镜头表面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的第一主补光灯14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一主补光灯145与第一主扫码相机14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第二主扫码装置15包括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和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所述的第二主扫码装置15的底部设有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的顶部为左低右高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位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下方的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所述的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的底部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平行,并且位于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的底部设有第二主相机基座157,第二主相机基座157上连接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主补光灯155,位于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主透气孔156。
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为左低右高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的第二主相机基座157及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主扫码相机154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为相对布置,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的镜头表面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的第二主补光灯15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二主补光灯155与第二主扫码相机15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包括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和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所述的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的底部设有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的顶部为左低右高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位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下方的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所述的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的底部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平行,并且位于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的底部设有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47,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47上连接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冗余补光灯245,位于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冗余透气孔246。
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为左低右高自下而上倾斜布置,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的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47及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为相对布置,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的镜头表面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的第一冗余补光灯24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一冗余补光灯245与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包括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和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所述的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的底部设有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的顶部为左高右低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位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下方的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所述的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的底部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平行,并且位于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的底部设有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57,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57上连接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冗余补光灯255,位于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冗余透气孔256。
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为左高右低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的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57及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为相对布置,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的镜头表面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的第二冗余补光灯25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二冗余补光灯255与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设有主扫码机构和冗余扫码机构,主扫码机构设有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和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下方设有对包裹底部扫码的第一主扫码装置14,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的下方设有对包裹底部扫码的第二主扫码装置15,冗余扫码机构与主扫码机构与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是一样的,冗余扫码机构起到冗余效果,任一装置出现磨损,在对磨损件进行更换和维护期间,可以借助另一装置进行正常作业,排除了快递包裹漏扫和错扫的可能性,达到扫码冗余效果。
本实用新型前、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电动摆臂3、第二导向电动推臂4,用于引导快递包裹切换扫码机构进行传送扫码,同时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外侧边设有第一主电动推臂16、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外侧边设有第二主电动推臂17、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外侧边设有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6、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外侧边设有第二冗余电动推臂27,用于辅助快递包裹在导向坡度板上加速滑动,避免快递包裹积压拥堵;本实用新型主扫码机构的外侧边、冗余扫码机构的外侧边分别设有主控面板5、冗余控制面板6,主控面板5控制第一主电动推臂16、第二主电动推臂17、第一导向电动摆臂3、第二导向电动摆臂4的动作,冗余控制面板6控制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6、第二冗余电动推臂27、第一导向电动摆臂3、第二导向电动摆臂4的动作,方便操作员进行主扫码机构和冗余扫码机构的切换使用,以便后续维修和更换耗材模块的同时不影响正常作业,主控面板5和冗余控制面板6同时控制第一导向电动摆臂3和第二导向电动摆臂4的动作,实现快递包裹导向输送的目的。
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第一主扫码装置14设有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的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第一主导向坡度板自下而上倾斜,坡度较小有利于快递包裹向上滑动的同时不发生翻滚;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的第二主扫码装置15设有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的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自上而下倾斜,坡度较大有利于快递包裹加速向下滑落,并且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和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之间设有辅助缓冲输送段122,能够有效缓解包裹在输送过程中的堆积堵塞,保证包裹输送速度和包裹底部扫码效率。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的结构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相同,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的结构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相同,冗余缓冲输送段222的结构与辅助缓冲输送段122的结构相同。
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由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长期与包裹接触摩擦,极易导致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透明度欠佳,因此需要定时更换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此种紧固方式安装简单方便,利于后期更换维护。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的紧固方式、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的紧固方式及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的紧固方式均和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的紧固方式相同。
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和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皆为封闭式,由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内的第一主扫码相机144和第一主补光灯145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液化成水珠覆盖在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的内表面,极易导致第一主扫码相机144对地面条形码识别失败,因此在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开设若干第一主透气孔146,用以散热,并且能够很好地避免灰尘进入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内,进一步提高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扫码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主透气孔156、第一冗余透气孔246及第二冗余透气孔256的设计与第一主透气孔的设计相同。
实施例1:
将快递包裹放置于主扫码机构的包裹主输送段11上,快递包裹在包裹主输送段11惯性作用及第一主电动推臂16的推动作用下,快递包裹滑动至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上,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内的第一主扫码相机144进行快递包裹底面扫码,同时第一主补光灯145进行快递包裹底面光照增强,用以辅助扫码,快递包裹若在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上滑动过程中速度减慢造成积压或拥堵情况时,操作员使用主控面板5操控第一主电动推臂16动作,推动快递包裹向上滑动,快递包裹自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滑动至辅助缓冲输送段122,然后再由辅助缓冲输送段122滑落至包裹主输出段13上,在快递包裹输出至包裹主输出段13之前,快递包裹在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的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上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内的第二主扫码相机154进行快递包裹底面扫码,同时第二主补光灯155进行快递包裹底面光照增强,用以辅助扫码,快递包裹若在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上滑动过程中速度减慢造成积压或拥堵情况时,操作员使用主控面板5操控第二主电动推臂17动作,推动快递包裹向下滑动,对快递包裹底面采取双重扫码,能够有效降低漏扫率和错扫率。
若主扫码机构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扫码核心部件,例如更换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更换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操作人员使用主控面板5或冗余控制面板6操控第一导向电动摆臂16、第二导向电动摆臂17朝向主扫码机构侧动作,以使快递包裹在输送过程中沿第一导向电动摆臂3传送,在输出过程中沿第二导向电动摆臂4传送,使得主扫码机构处于维修状态,冗余扫码机构处于工作状态,冗余扫码机构的工作流程与主扫码机构的工作流程相同。
1.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包括主扫码机构、冗余扫码机构、主控面板及冗余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扫码机构的一侧设有主控面板(5),主扫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冗余扫码机构的一侧,冗余扫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冗余控制面板(6);所述的主扫码机构包括包裹主输送段(11)、主底部扫码段(12)及包裹主输出段(13),位于主扫码机构的前部设有包裹主输送段(11)的一端,包裹主输送段(11)的另一端连接主底部扫码段(12)的一端,主底部扫码段(12)的另一端连接包裹主输出段(13),所述的冗余扫码机构包括包裹冗余输送段(21)、冗余底部扫码段(22)及包裹冗余输出段(23),位于冗余扫码机构的前部设有包裹冗余输送段(21)的一端,包裹冗余输送段(21)的另一端连接冗余底部扫码段(22)的一端,冗余底部扫码段(22)的另一端连接包裹冗余输出段(23),位于包裹主输送段(11)与包裹冗余输送段(21)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电动推臂(3),位于包裹主输出段(13)与包裹冗余输出段(23)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电动推臂(4);所述的主底部扫码段(12)包括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辅助缓冲输送段(122)及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位于主底部扫码段(12)的前部设有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一端,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的另一端连接辅助缓冲输送段(122)的一端,辅助缓冲输送段(12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所述的第一主底部扫码段(121)包括第一主扫码装置(14)及第一主电动推臂(16),位于第一主扫码装置(14)的一侧设有第一主电动推臂(16),所述的第二主底部扫码段(123)包括第二主扫码装置(15)及第二主电动推臂(17),位于第二主扫码装置(15)的一侧设有第二主电动推臂(17),所述的冗余底部扫码段(22)包括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冗余缓冲输送段(222)及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位于冗余底部扫码段(22)的前部设有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的一端,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的另一端连接冗余缓冲输送段(222)的一端,冗余缓冲输送段(22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所述的第一冗余底部扫码段(221)包括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及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6),位于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的一侧设有第一冗余电动推臂(26),所述的第二冗余底部扫码段(223)包括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及第二冗余电动推臂(27),位于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的一侧设有第二冗余电动推臂(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扫码装置(14)包括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和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所述的第一主扫码装置(14)的底部设有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的顶部为左高右低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位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下方的第一主弓形支撑架(14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所述的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平行,并且位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设有第一主相机基座(147),第一主相机基座(147)上连接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补光灯(145),位于第一主镜头保护罩(14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主透气孔(1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为左高右低自下而上倾斜布置,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的第一主相机基座(147)及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主扫码相机(144)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为相对布置,第一主扫码相机(144)的镜头表面与第一主导向坡度板(14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的第一主补光灯(14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一主补光灯(145)与第一主扫码相机(14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主扫码装置(15)包括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和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所述的第二主扫码装置(15)的底部设有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的顶部为左低右高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位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下方的第二主弓形支撑架(15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所述的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的底部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平行,并且位于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的底部设有第二主相机基座(157),第二主相机基座(157)上连接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主补光灯(155),位于第二主镜头保护罩(15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主透气孔(1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为左低右高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的第二主相机基座(157)及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主扫码相机(154)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为相对布置,第二主扫码相机(154)的镜头表面与第二主导向坡度板(15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的第二主补光灯(15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二主补光灯(155)与第二主扫码相机(15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包括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和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所述的第一冗余扫码装置(24)的底部设有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的顶部为左低右高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位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下方的第一冗余弓形支撑架(24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所述的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的底部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平行,并且位于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的底部设有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47),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47)上连接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冗余补光灯(245),位于第一冗余镜头保护罩(24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冗余透气孔(2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为左低右高自下而上倾斜布置,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所述的第一冗余相机基座(247)及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为相对布置,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的镜头表面与第一冗余导向坡度板(24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的第一冗余补光灯(24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一冗余补光灯(245)与第一冗余扫码相机(24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包括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和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所述的第二冗余扫码装置(25)的底部设有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的顶部为左高右低倾斜状布置,并且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位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下方的第二冗余弓形支撑架(252)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所述的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的底部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平行,并且位于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的底部设有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57),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57)上连接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冗余补光灯(255),位于第二冗余镜头保护罩(25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冗余透气孔(25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快递包裹底面扫码的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为透明的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为左高右低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的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的第二冗余相机基座(257)及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为相对布置,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的镜头表面与第二冗余导向坡度板(253)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30cm,所述的第二冗余补光灯(25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第二冗余补光灯(255)与第二冗余扫码相机(254)为同行等距间隔排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