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双层保温模板。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最小断面的任何一个方向的尺寸最小为0.8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自然养护措施主要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内,在其表面用薄膜、麻袋或者草帘等进行覆盖,并不断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进行长期养护,尽量使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以下。虽然该养护方式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但对于有屏蔽要求的超厚墙体大体积混凝土,该养护方式不能有效抑制墙体表面贯穿裂缝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养护方式不能有效抑制墙体表面贯穿裂缝的产生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块的抗裂能力的双层保温模板。
一种双层保温模板,包括:
第一层模板;
第二层模板,与所述第一层模板平行,所述第二层模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层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与所述第一层模板之间存在间隙;
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第二层模板的上方,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层模板和第二层模板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模板包括两块平行且连接的木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块所述木板之间设有多个木方,多个所述木方平行设置并沿所述第一层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木方与所述木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覆盖两块所述木板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第二层模板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有多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平行设置并沿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第二层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层模板和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均匀排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模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层模板的结构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为土工布、彩条布、岩棉、玻璃棉和聚苯板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双层保温模板采用两层模板,在第一层模板和第二层模板之间形成间隙,利用双层模板形成空腔的保温原理,同时,在第一层模板和第二层模板的上方覆盖保温层,以阻隔第一层模板内部和第二层模板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因此,上述模板结构能够利用模板的自保温性能,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还能够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后期的降温速率,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存在贯穿性裂缝达不到屏蔽效果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双层保温模板的俯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双层保温模板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实施例的双层保温模板1包括第一层模板10、第二层模板12和保温层14,第二层模板12与所述第一层模板10平行,所述第二层模板12通过连接件16与所述第一层模板10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12与所述第一层模板10之间存在间隙;保温层14位于所述第一层模板10和所述第二层模板12的上方,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的顶部。
上述双层保温模板1采用两层模板,在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之间形成间隙,利用双层模板形成空腔的保温原理,同时,在第一层模板10的上方和第二层模板12的上方覆盖保温层14,以阻隔第一层模板10内部和第二层模板12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因此,上述双层保温模板1能够利用模板的自保温性能,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还能够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后期的降温速率,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存在贯穿性裂缝达不到屏蔽效果的技术难题。
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平行且相对设置,在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模板10和所述第二层模板12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有多个连接管110,所述连接管110平行设置并沿所述第一层模板10和所述第二层模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为保证双层保温模板1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将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远离彼此的表面上设置的连接管110为连接件16的连接提供支点。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每个连接管110均有两根钢管组成,两根钢管平行设置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10为直径为48mm、厚度为3mm的双钢管。
连接件16用于连接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以保证双层保温模板的稳定性。其中,连接件16可以是木方、拉杆、双钢管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6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模板10和所述连接管110并与所述连接管11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层模板12和所述连接管110,并与所述连接管110连接。即,对拉螺栓贯穿双层保温模板1,依次穿过连接管110、第一层模板10、第二层模板12和连接管110,从而将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连接。同时,可以通过对拉螺栓调整施加在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上的负荷,从而将二者稳固连接起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110的数量以及对拉螺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多个连接管110,也可以在一根连接管110上设置多个对拉螺栓。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16均匀排列。通过多个连接件16将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连接,可以提高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双层保温模板1的稳定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6为直径为16mm的对拉螺栓。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模板10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木板100。两块木板100相对设置并连接。由于木板100的导热性能较差,因此,采用木板100作为第一层模板10的材质,可以降低温度下降的速度,延长散热时间,避免混凝土块的温差过大。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所述木板100之间设有多个木方102,多个所述木方102平行设置并沿所述第一层模板10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木方102与所述木板100连接。木方102为第一层模板10的背楞,可以起到提高第一层模板10强度的作用。木方10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可以将多个木方102平行设置在两块木板100之间。此外,木方102与木板100可以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木方102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以及第一层模板10的尺寸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木板100为15mm厚的胶合木板100,木方102的长和宽分别为40mm和90mm。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层模板12的结构与第一层模板10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均是由两块木板100组成,并且在两块木板100之间还间隔设置有木方102,因此,在第一层模板10的内部和第二层模板12的内部也存在着空腔。为阻挡第一层模板10内部以及第二层模板12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而使得浇筑的混凝土温差过大,在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的顶部覆盖一层保温层14,以使第一层模板10的内部和第二层模板12的内部均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在实际施工时,双层保温模板1的底部是固定在地面或者其他结构上,而顶部是暴露在外的。并且,由于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均是有两块木板100形成,因此,第一层模板10的上方和第二层模板12的上方是敞开的,因此,需要在第一层模板10的顶部和第二层模板12的顶部分别覆盖一层保温层14,从而使得在第一层模板10内部和第二层模板12内部分别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腔,以阻挡第一层模板10内部的空气和第二层模板12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阻止空气的流动,减少热量的散发,从而延长散热时间,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差过大超过允许界限而导致出现温度收缩裂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4为土工布、彩条布、岩棉、玻璃棉和聚苯板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保温层14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进行选择,只要能够覆盖第一层模板10的上口和第二层模板12的上口均可。
采用上述双层保温模板1,攻克了超厚屏蔽墙板混凝土存在贯穿裂缝达不到防辐射要求的施工难题,并且还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之间的空腔形成保温体系,减少了保温材料损耗,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2)第一层模板10、第二层模板12、连接件16和保温层14均为施工现场常见的建筑材料,利用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取材方便,操作容易。
3)第一层模板10和第二层模板12的上口封堵使用土工布、岩棉、玻璃棉、聚苯板等能重复回收利用的保温材料,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层模板;
第二层模板,与所述第一层模板平行,所述第二层模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层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与所述第一层模板之间存在间隙;
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第二层模板的上方,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层模板和第二层模板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模板包括两块平行且连接的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木板之间设有多个木方,多个所述木方平行设置并沿所述第一层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木方与所述木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覆盖两块所述木板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第二层模板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有多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平行设置并沿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第二层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层模板和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层模板和所述连接管,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均匀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模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层模板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土工布、彩条布、岩棉、玻璃棉和聚苯板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