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作为目前常用的厨房烹饪器具之一,其功能上除了用来煮饭外,还可用来熬粥、煲汤等,满足人们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已知的家用电饭煲主要有两种加热方式:一种通过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对内胆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容易出现局部高温、糊锅等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立体加热;另一种是蒸汽加热,相比之下,蒸汽加热的加热均匀性更好,可以解决传统电加热存在的问题,因此蒸汽加热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业界的重视。

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蒸汽饭煲,在产品构造方面,颠覆了传统电饭煲内置锅具的结构设计,采用了锅具外置式结构,作为加热平台的机体形成开放空间,用于放置食物的锅具可取放地置于该开放空间内,锅具位于机体外部并由机体底部的承载台进行支承,烹饪时,机体内加热产生的蒸汽经机头导入锅具进行加热,机头压紧锅具,防止锅具移动而影响蒸汽的稳定输出,这里涉及到烹饪结束后用户取放锅具的问题,要求烹饪结束后机头能与锅具分离并形成一定的让位空间,以方便用户取放锅具,采用伸缩式机头虽然能达到上述目的,但伸缩式机头要求机体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机体厚重不美观,而且伸缩式机头所能提供的让位空间比较小,锅具取放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采用旋转式机头,以为锅具提供更大的取放空间和取放自由度,提升锅具取放体验,并且保证机头在闭合时与锅具之间实现可靠密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的锅盖上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蒸汽输入口,所述机头被设置为在对接所述承接部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承接部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之间设有实现二者密封对接的密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具有浮动量d1,所述密封件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为d2,d2>d1。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与所述承接部之间具有预定间隙d3,d3>d1。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机头上,所述承接部上具有与所述密封件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件贴靠所述密封面,以将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密封对接。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蒸汽输入口连通所述密封面的中部,所述密封面向所述蒸汽输入口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头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触发所述到位检测开关。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到位检测开关包括感应件和弹性伸缩的触发件,所述机头与所述承接部对接过程中,所述承接部推动所述触发件向上移动,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感应件时的位移量为d4,d4>d1。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头上设有弹性压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通过所述弹性压持件向下压持所述承接部。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机头与所述承接部对接过程中,所述密封件的形变先于所述弹性压持件压持所述承接部。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弹性压持件呈环状并能压持在所述承接部的外周侧,用于限制所述锅盖移动。

在上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的锅盖上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蒸汽输入口,所述机头被设置为在对接所述承接部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承接部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之间设有实现二者密封对接的密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具有浮动量d1,所述密封件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为d2,d2>d1。该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机头被设置为在对接承接部的第一工位和与承接部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这里的翻转切换应理解为:机头能在机体高度方向上相对机体作旋转开合运动,机头由第一工位向上翻转至第二工位实现机头打开,机头由第二工位向下翻转至第一工位实现机头闭合。根据这种旋转式机头的开合方式,当机头翻转切换至第二工位后,机头下方空间的高度增加,从而能提供更大的锅具取放空间和取放自由度,锅具取放时不易触碰到机头或者机体其它部位,用户可获得更好的取放体验。相比通过增加机头高度来换取更大取放空间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既方便锅具取放,又不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2、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之间设置的密封件,是为了实现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之间的密封对接,防止烹饪过程中出现蒸汽泄露,在实际产品中,通常是依靠机头和承接部二者的相互挤压而是密封件产生形变,由此提供密封,但由于装配公差和产品制作公差而存在的装配间隙会导致机头闭合时在第一工位(基本为水平面)附近产生上下浮动,如果机头的浮动量超过了密封件的形变量,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之间的密封就会失效,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限定密封件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d2>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d1,当机头处于第一工位时,在机头的浮动范围内,密封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以保持良好的密封形态,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浮动影响,密封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与所述承接部之间具有预定间隙d3,d3>d1。机体在第一工位时,承接部位于机体下方且与机头的距离超过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d1,在机头的浮动范围内,承接部与机头始终保持一定间隙,防止机头闭合时受承接部干涉而影响机头闭合效果。

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机头上,所述承接部上具有与所述密封件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件贴靠所述密封面,以将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密封对接。将密封件安装在机头上,不易丢失和损坏,锅盖的承接部上可以省去密封件的安装结构,方便锅盖清洗。

所述蒸汽输入口连通所述密封面的中部,所述密封面向所述蒸汽输入口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机头与承接部对接过程中,密封件的自由端沿承接部的密封面向内形变,使密封件紧密贴合于密封面上,避免密封件形变时产生褶皱而影响密封效果;由于倾斜设置的密封面,在内部蒸汽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密封件与密封面之间仍能保持紧密贴合,防止蒸汽压力破坏密封件的密封形态。

所述机头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触发所述到位检测开关。烹饪器具可根据到位检测开关的触发信号判断机头是否闭合到位,进而控制烹饪程序,比如机头闭合到位触发到位检测开关,烹饪器具允许执行烹饪程序;反之,如果出现对接时机头闭合不到位或者烹饪过程中机头意外抬起等情况,烹饪器具可根据到位检测开关的检测信号快速启动防护,如禁止启动烹饪程序或者中断已进行的烹饪程序,避免在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没有完全密封的情况下进行烹饪导致蒸汽烫伤等事故,确保用户安全。

所述到位检测开关包括感应件和弹性伸缩的触发件,所述机头与所述承接部对接过程中,所述承接部推动所述触发件向上移动,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感应件时的位移量为d4,d4>d1。触发件触发感应件时的位移量是指机头与承接部对接过程中,触发件从开始触发感应件至机头达到第一工位时所产生的位移量,在烹饪过程中,只要触发件的实际动作量不超过该位移量,感应件就能保持触发状态,由于触发件触发感应件时的位移量d4>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d1,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不会影响到感应件的触发状态,避免机头浮动导致烹饪中断;由于在机头的浮动范围内,密封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因此,本方案既能使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浮动影响,又能在机头浮动的情况下避免到位检测开关的误检测。

所述机头上设有弹性压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通过所述弹性压持件向下压持所述承接部。通过弹性压持件对承接部提供的压持力,使锅盖与锅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并且有助于锅具在机体上的定位;弹性压持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在机头闭合时起到缓冲效果,减轻弹性压持件与承接部的撞击感。

所述机头与所述承接部对接过程中,所述密封件的形变先于所述弹性压持件压持所述承接部。当弹性压持件压持承接部时,意味着机头与承接部对接完成,密封件的形变先于弹性压持件压持承接部,确保机头与承接部对接完成时,密封件已将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密封对接。

所述弹性压持件呈环状并能压持在所述承接部的外周侧,用于限制所述锅盖移动。弹性压持件在压紧承接部的同时还能限制锅盖移动,防止外力作用导致锅盖侧移而破坏锅盖与锅体、承接部与机头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锅具取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机头与承接部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机头与承接部对接到位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机头与承接部对接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体、110机头、111蒸汽输出口、120承载台、130限位轴、140转轴;

200锅具、210锅盖、220锅体、230承接部、231蒸汽输入口、232密封面;

300限位板、310弧形限位孔;

400安装座、410定位槽;

500进气接头;

600进气管;

700密封件、710安装部、720密封唇;

800到位检测开关、810微动开关、820顶杆、830固定支架、840顶杆弹簧;

900弹性压持件、910连接部、920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的锅盖上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蒸汽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被设置为在对接所述承接部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承接部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之间设有实现二者密封对接的密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具有浮动量d1,所述密封件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为d2,d2>d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转式机头设计,使得开放空间的高度根据机头的旋转而产生变化,从而能提供更大的锅具取放空间和取放自由度,用户取放锅具更加方便;其次,优化了机头与密封件的配合关系,使得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浮动影响,密封稳定可靠。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100和锅具200,机体100上设有机头110和蒸汽发生装置(比如:储水式锅炉、即热式锅炉等),机头110上设有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的蒸汽输出口111,锅具200的锅盖210上设有承接部230,承接部230上设有蒸汽输入口231,并且机头110被设置为在对接承接部230的第一工位和与承接部230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机头110对接承接部230即是指机头110上的蒸汽输出口111对接承接部230上的蒸汽输入口231,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之间设有实现二者密封对接的密封件;实际工作时,蒸汽发生装置加热水产生的蒸汽,蒸汽经蒸汽输出口111、蒸汽输入口231通入锅具200内用于加热食物。

本实施例中,机体100的下部还设有承载台120,机头110和承载台120之间形成容纳锅具200的开放空间,锅具200是以锅盖210盖合锅体220的状态放置在承载台120上,而在烹饪结束取出锅具200时,仍保持锅盖210盖合锅体220的状态,这样能减少热量的损失,使锅具200在离开机体100后能维持较长的保温时间。这里的开放空间是指机头110和承载台120之间限定出的敞开式空间,水平方向上除机体100本身外没有限制,机头110相对承载台120的距离决定了开放空间的高度,因此,锅具200基本是以平移的方式取放于机体100的承载台120,如果开放空间的高度太小,锅具取放时容易碰触到机头或者承载台,可能因此而导致锅具倾斜或者打翻,为此用户需要更小心的端持锅具,如果通过增加机头高度的方式来扩大开放空间,虽然能解决锅具取放问题,但有部分开放空间处于浪费状态,而且还增加了机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旋转式机头的构思,通过机头110在机体100高度方向上的旋转开合运动,改变开放空间的高度,即如上所述:机头110在对接承接部230的第一工位和与承接部230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取放锅具200时,机头110由第一工位翻转至第二工位,机头110(机头110上对接承接部230的位置)与承载台120之间的距离增大,也即增加了开放空间的高度,由此提供更大的锅具200取放空间和取放自由度,用户取放锅具200更加方便;烹饪时,机头110由第二工位翻转至第一工位并对接锅具200,这样既方便锅具200取放,又不会造成开放空间的浪费。

结合图3、4,本实施例的机头110与机体100通过转轴140转动连接,并且在机头110尾部设置了限位板300,限位板300上设有弧形限位孔310,机体100上设有限位轴130,当机头110绕转轴140作旋转开合运动时,限位轴130在限位孔内移动,从而限定机头110的旋转行程。但在实际应用中,转轴140及其安装结构的公差导致存在装配间隙,限位轴130及其与弧形限位孔310的配合公差亦会导致装配间隙,机头110和限位板300作为一个组件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安装在机体100上并以转轴140为支点进行转动,上述装配间隙导致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会产生上下浮动。比如:机体100在第一工位时的理想状态为水平,但实际上,机体100会相对水平面上下浮动,设定机体100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为d1,机体100既有可能相对水平面向上浮动d1,也有可能相对水平面向下浮动d1,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大致计算出浮动量d1,或者通过检测工具检测机头110旋转角度等方式亦可获取浮动量d1。

由于密封件700是依靠机头110和承接部230二者的相互挤压产生形变而提供密封,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的上下浮动会导致密封件700形变量的发生变化,如果机头110的浮动量超过了密封件700的形变量,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之间的密封就会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限定:密封件700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d2>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d1,当机头110处于第一工位时,在机头110的浮动范围内,密封件70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以保持良好的密封形态,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110浮动影响,密封稳定可靠。

继续参照图3、4,本实施例中,密封件700安装在机头110上,承接部230上具有与密封件700配合的密封面232,密封件700贴靠密封面232,以将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密封对接。将密封件700安装在机头110上,不易丢失和损坏,锅盖210的承接部230上可以省去密封件700的安装结构,方便锅盖210清洗。

考虑到密封件700安装在机头110上,本实施例在机头110下部设置安装座400,蒸汽输出口111设置在安装座400上,密封件700为带有通孔的密封圈,包括筒状的安装部710和截面呈横卧v形的密封唇720,安装部710插入蒸汽输出口111内并与安装座400卡接;安装座400上固定有进气接头500,进气接头500上插接进气管600,进气管600用于连通蒸汽发生装置,进气接头500与密封圈连通并压紧密封圈,使密封圈固定更加可靠。在机头110与承接部230对接过程中,密封唇720受承接部230挤压而产生形变,上述的密封件700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d2即指从密封唇720下端接触承接部230的密封面232开始直至机头110达到第一工位时密封唇720所产生的形变量,机头110处于第一工位时,由于机头110的浮动量d1<密封唇720的形变量d2,密封唇72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以紧密贴合承接部230的密封面232,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110浮动影响,密封稳定可靠。

优选的,蒸汽输入口231连通密封面232的中部,密封面232向蒸汽输入口231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在机头110与承接部230对接过程中,密封唇720的自由端沿承接部230的密封面232向内形变,使密封件700紧密贴合于密封面232上,避免密封件700形变时产生褶皱而影响密封效果;由于倾斜设置的密封面232,在内部蒸汽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密封件700与密封面232之间仍能保持紧密贴合,防止蒸汽压力破坏密封件700的密封形态。

在本实施例中,承接部230至少部分凸出于锅盖210的上表面,方便与机头110对接,使机头110不会直接压到锅盖210表面,单独使用锅具200时,承接部230起到提手的功能,方便用户取放锅盖210。本实施例中,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与承接部230之间具有预定间隙d3,d3>d1,机体100在第一工位时,承接部230位于机体100下方且与机头110的距离超过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d1,在机头110的浮动范围内,承接部230与机头110始终保持一定间隙,防止机头110闭合时受承接部230干涉而影响机头110闭合效果,结合上述密封件700的优化方案,本实施例在不影响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密封对接的情况下,使机头110可靠闭合。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密封件可以安装在锅盖的承接部上,机头处于第一工位时,密封件贴合机头下表面实现密封,基本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5、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机头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800,机头在第一工位时触发到位检测开关800。烹饪器具的控制单元可根据到位检测开关800的触发信号判断机头是否闭合到位,进而控制烹饪程序,比如机头闭合到位触发到位检测开关800,烹饪器具允许执行烹饪程序;反之,如果出现对接时机头闭合不到位或者烹饪过程中机头意外抬起等情况,烹饪器具可根据到位检测开关800的检测信号快速启动防护,如禁止启动烹饪程序或者中断已进行的烹饪程序,避免在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没有完全密封的情况下进行烹饪导致蒸汽烫伤等事故,确保用户安全。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到位检测开关800包括感应件和弹性伸缩的触发件,感应件为微动开关810,触发件为顶杆820,微动开关810和顶杆820安装在固定支架830上,固定支架830装配在安装座400上,顶杆820与固定支架830之间设有顶杆弹簧840,顶杆弹簧840保持顶杆820向下顶出的运动趋势,在机头与承接部230对接过程中,承接部230推动顶杆820向上移动,顶杆820压动微动开关810的弹片进而触发微动开关810,机头打开后,在顶杆弹簧840作用下使顶杆820复位。

由于机头的上下浮动,顶杆820亦随之产生伸缩,如果微动开关810的触发行程较小,在烹饪过程中可能导致微动开关810意外断开,出现误检测,在机头闭合时,也可能出现微动开关810无法触发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限定:触发件触发感应件时的位移量为d4,位移量d4>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量d1,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触发感应件时的位移量d4是指机头与承接部230对接过程中,顶杆820从开始触发微动开关810至机头达到第一工位时所产生的位移量,在烹饪过程中,顶杆820的实际动作量不会超过位移量d4,机头在第一工位时的浮动不会影响到感应件的触发状态,避免机头浮动导致烹饪中断;由于在机头的浮动范围内,密封件70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因此,本实施例既能使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浮动影响,又能在机头浮动的情况下避免到位检测开关800的误检测。

当然,到位检测开关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方案,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磁控开关(如干簧管)、红外感应开关等现有常用的其它检测器件。

实施例三

参照图7,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机头110上还设有弹性压持件900,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通过弹性压持件900向下压持承接部230。弹性压持件900可以是弹性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作,通过弹性压持件900对承接部230提供的压持力,使锅盖与锅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并且有助于锅具在机体上的定位;弹性压持件900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在机头110闭合时起到缓冲效果,减轻弹性压持件900与承接部230的撞击感。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弹性压持件900为环状结构,机头110在第一工位时,弹性压持件900压持在承接部230的外周侧,弹性压持件900压紧承接部230的同时起到限制锅盖210移动的目的,防止外力作用导致锅盖侧移而破坏锅盖与锅体、承接部230与机头110之间的密封性。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机头结构,安装座400上设有配合弹性压持件900的定位槽410,弹性压持件900包括连接部910和压持部920,连接部910嵌合在定位槽410中由安装座400和机头110夹持固定,压持部920的横截面由上而下逐渐变大,形成喇叭状结构,覆盖面广,即使锅盖位置稍微偏差,也能完全压持到承接部230上。

本实施例中,承接部230位于锅盖的中部位置,具体是指承接部230的中轴线与锅盖中轴线重合或者承接部230的中轴线偏移锅盖的中轴线,但承接部230依然处于锅盖的中轴线上,弹性压持件900对承接部230提供的压持力均匀分布到锅盖上,锅盖与锅体配合处受力均匀,密封效果好;由于承接部230位于锅盖的中部位置,蒸汽输入口231处于锅盖的中部位置或者附近,蒸汽由锅盖的中部位置或者附近区域通入,蒸汽扩散均匀,对食物的加热也更加均匀,提高了烹饪效果。

当弹性压持件900压持承接部230时,意味着机头110与承接部230对接完成,因此,密封件700的形变先于弹性压持件900压持承接部230,当弹性压持件900压持承接部230时,密封件700挤压产生的形变量达到d2,确保机头110与承接部230对接完成时,密封件700已将蒸汽输出口111与蒸汽输入口231密封对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技术特征:

1.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的锅盖上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蒸汽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被设置为在对接所述承接部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承接部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之间设有实现二者密封对接的密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具有浮动量d1,所述密封件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为d2,d2>d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与所述承接部之间具有预定间隙d3,d3>d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机头上,所述承接部上具有与所述密封件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件贴靠所述密封面,以将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密封对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入口连通所述密封面的中部,所述密封面向所述蒸汽输入口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触发所述到位检测开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检测开关包括感应件和弹性伸缩的触发件,所述机头与所述承接部对接过程中,所述承接部推动所述触发件向上移动,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感应件时的位移量为d4,d4>d1。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上设有弹性压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通过所述弹性压持件向下压持所述承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所述承接部对接过程中,所述密封件的形变先于所述弹性压持件压持所述承接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持件呈环状并能压持在所述承接部的外周侧,用于限制所述锅盖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属于厨房家电领域,解决了现有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中锅具取放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锅具,所述机体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连通的蒸汽输出口,所述锅具的锅盖上设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有蒸汽输入口,所述机头被设置为在对接所述承接部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承接部分离的第二工位翻转切换,所述蒸汽输出口与所述蒸汽输入口之间设有实现二者密封对接的密封件,所述机头在所述第一工位时具有浮动量D1,所述密封件被挤压产生的形变量为D2,D2>D1,使得蒸汽输出口与蒸汽输入口的密封对接不受机头浮动影响,密封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于凌振;于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0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