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拟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
背景技术: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大多具缺刻。为了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青蛙的体态特征,人们会在展览馆展示青蛙模型,但是目前的请外模型大多结构简单固定,无法对青蛙,尤其是青蛙后腿进行更加逼真的模拟,而市面上的一些青蛙后腿的联动控制机构无法在多个连接机构同步控制伸展,导致模拟真实性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解决目前的请外模型大多结构简单固定,无法对青蛙,尤其是青蛙后腿进行更加逼真的模拟,而市面上的一些青蛙后腿的联动控制机构无法在多个连接机构同步控制伸展,导致模拟真实性十分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包括连接仿真青蛙躯壳末端一侧的第一伸展支架、第二伸展支架、第一小型电磁铁、第二小型电磁铁和第三小型电磁铁,所述的第一伸展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主轴、与第一连接主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三联动杆和第四联动杆,所述的第二伸展支架包括第二连接主轴、与第二连接主轴固定连接的第五联动杆、第六联动杆和第七联动杆,所述的第一连接主轴外侧面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一小型电磁铁的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的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连接端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小型电磁铁的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的第二联动杆与第三联动杆连接端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三小型电磁铁的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联动杆外侧面上端均焊接固定有上端套有铁质挤压弹簧的装配支架,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小型电磁铁下表面与铁质挤压弹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联动杆和第六联动杆外侧面上通过横置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联动杆下端和第六联动杆下端之间设置有翻转联动杆,所述的翻转联动杆两端通过横置转轴分别与第三和第六联动杆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联动杆上端、第二联动杆上端、第三联动杆上端、第五联动杆上端、第五联动杆下端、第六联动杆上端和第七联动杆上端均具有一体结构连接套环,所述的第一联动杆下端、第二联动杆下端和第六联动杆下端均焊接固定有与对应位置连接套环相配合的连接套轴,所述的第四联动杆上端与翻转联动杆下端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限位和控制,所述的第七联动杆外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联动杆相配合的外部夹板,所述的外部夹板两端与第七联动杆外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配合联动通孔,所述的第二联动杆外侧面两端和第五联动杆外侧面上均焊接固定有内部横向转轴,所述第二联动杆通过上端的内部横向转轴插入第五联动杆下端连接套环内部与第五联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六联动杆通过上端连接套环套在第五联动杆外侧面上的内部横向转轴上与第五联动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活动限位,所述的外部夹板外侧面上开设有外部连接轴孔,所述第二联动杆下端的内部横向转轴通过插入外部连接轴孔内部与外部夹板外侧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固定和连接弹簧,所述的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均为l型结构支架,所述的第一小型电磁铁、第二小型电磁铁和第三小型电磁铁两端分别通过铁质固定螺栓分别与对应位置安装支架和铁质挤压弹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通过由第一伸展支架和第二伸展支架并列设置组成,通过第二伸展支架上的外部夹板用于将第一、第二伸展支架相连接,方便同步伸展,同时利用第一伸展支架活动连接端的小型电磁铁配合转向机构来对伸展支架多个联动杆进行收展,从而模拟青蛙肌肉组织对多关节部位的联动控制,仿真模拟效果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小型电磁铁,2.第二小型电磁铁,3.第三小型电磁铁,4.第一连接主轴,5.第一联动杆,6.第二联动杆,7.第三联动杆,8.第四联动杆,9.第二连接主轴,10.第六联动杆,11.第七联动杆,12.第八联动杆,13.第一安装支架,14.第二安装支架,15.第三安装支架,16.铁质挤压弹簧,17.翻转联动杆,18.连接套环,19.连接套轴,20.外部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包括连接仿真青蛙躯壳末端一侧的第一伸展支架、第二伸展支架、第一小型电磁铁1、第二小型电磁铁2和第三小型电磁铁3,第一伸展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主轴4、与第一连接主轴4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杆5、第二联动杆6、第三联动杆7和第四联动杆8,第二伸展支架包括第二连接主轴9、与第二连接主轴9固定连接的第五联动杆10、第六联动杆11和第七联动杆12,第一连接主轴4外侧面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一小型电磁铁1的第一安装支架13,第一联动杆5与第二联动杆6连接端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小型电磁铁2的第二安装支架14,第二联动杆6与第三联动杆7连接端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三小型电磁铁3的第三安装支架15,第一、第二和第三联动杆外侧面上端均焊接固定有上端套有铁质挤压弹簧16的装配支架,装配支架就是固定在联动杆外侧面上的l型结构支架,铁质挤压弹簧16下端通过套在装配支架上来与装配支架固定连接,装配支架外侧面上有防止铁质挤压弹簧16松脱的限位凸块,第一、第二和第三小型电磁铁下表面与铁质挤压弹簧16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小型电磁铁下表面开设有固定螺孔,通过螺栓旋入固定螺孔内部将铁质挤压弹簧16固定在小型电磁铁下端。
第一小型电磁铁1、第二小型电磁铁2和第三小型电磁铁3通过外部供电和外部控制开关控制启闭,当电磁铁启动时,控制对应位置铁质挤压弹簧16收缩,铁质挤压弹簧16以小型电磁铁连接端的联动杆为固定支点控制装配支架连接端的联动杆翻转,缩小两个联动杆之间的夹角变小,模拟肌肉收缩方式;反之,当电磁铁关闭,铁质挤压弹簧16根据自身弹性伸展,以小型电磁铁连接端的联动杆为固定支点控制装配支架连接端的联动杆翻转,缩小两个联动杆之间的夹角变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活动连接,第三联动杆7和第六联动杆11外侧面上通过横置转轴活动连接,第三联动杆7下端和第六联动杆11下端之间设置有翻转联动杆17,翻转联动杆17两端通过横置转轴分别与第三和第六联动杆下端活动连接,第一联动杆5上端、第二联动杆6上端、第三联动杆7上端、第五联动杆9上端、第五联动杆9下端、第六联动杆10上端和第七联动杆11上端均具有一体结构连接套环18,第一联动杆5下端、第二联动杆6下端和第六联动杆10下端均焊接固定有与对应位置连接套环18相配合的连接套轴19,第四联动杆8上端与翻转联动杆17下端焊接固定,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限位和控制,第七联动杆11外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联动杆7相配合的外部夹板20,外部夹板20两端与第七联动杆11外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配合联动通孔,第二联动杆6外侧面两端和第五联动杆9外侧面上均焊接固定有内部横向转轴,第二联动杆6通过上端的内部横向转轴插入第五联动杆9下端连接套环内部与第五联动杆9活动连接,第六联动杆10通过上端连接套环18套在第五联动杆9外侧面上的内部横向转轴上与第五联动杆9活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活动限位,外部夹板20外侧面上开设有外部连接轴孔,第二联动杆6下端的内部横向转轴通过插入外部连接轴孔内部与外部夹板20外侧面活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固定和连接弹簧,第一安装支架13、第二安装支架14和第三安装支架15均为l型结构支架,第一小型电磁铁1、第二小型电磁铁2和第三小型电磁铁3两端分别通过铁质固定螺栓分别与对应位置安装支架和铁质挤压弹簧16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通过由第一伸展支架和第二伸展支架并列设置组成,通过第二伸展支架上的外部夹板20用于将第一、第二伸展支架相连接,方便同步伸展,同时利用第一伸展支架活动连接端的小型电磁铁配合转向机构来对伸展支架多个联动杆进行收展,从而模拟青蛙肌肉组织对多关节部位的联动控制,仿真模拟效果大大提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包括连接仿真青蛙躯壳末端一侧的第一伸展支架、第二伸展支架、第一小型电磁铁(1)、第二小型电磁铁(2)和第三小型电磁铁(3),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伸展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主轴(4)、与第一连接主轴(4)固定连接的第一联动杆(5)、第二联动杆(6)、第三联动杆(7)和第四联动杆(8),所述的第二伸展支架包括第二连接主轴(9)、与第二连接主轴(9)固定连接的第五联动杆(10)、第六联动杆(11)和第七联动杆(12),所述的第一连接主轴(4)外侧面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一小型电磁铁(1)的第一安装支架(13),所述的第一联动杆(5)与第二联动杆(6)连接端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二小型电磁铁(2)的第二安装支架(14),所述的第二联动杆(6)与第三联动杆(7)连接端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用于安装第三小型电磁铁(3)的第三安装支架(15),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联动杆外侧面上端均焊接固定有上端套有铁质挤压弹簧(16)的装配支架,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小型电磁铁下表面与铁质挤压弹簧(16)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联动杆(7)和第六联动杆(11)外侧面上通过横置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联动杆(7)下端和第六联动杆(11)下端之间设置有翻转联动杆(17),所述的翻转联动杆(17)两端通过横置转轴分别与第三和第六联动杆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联动杆(5)上端、第二联动杆(6)上端、第三联动杆(7)上端、第五联动杆(10)上端、第五联动杆(10)下端、第六联动杆(11)上端和第七联动杆(12)上端均具有一体结构连接套环(18),所述的第一联动杆(5)下端、第二联动杆(6)下端和第六联动杆(11)下端均焊接固定有与对应位置连接套环(18)相配合的连接套轴(19),所述的第四联动杆(8)上端与翻转联动杆(17)下端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七联动杆(12)外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联动杆(7)相配合的外部夹板(20),所述的外部夹板(20)两端与第七联动杆(12)外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联动杆(6)外侧面两端和第五联动杆(10)外侧面上均焊接固定有内部横向转轴,所述第二联动杆(6)通过上端的内部横向转轴插入第五联动杆(10)下端连接套环(18)内部与第五联动杆(10)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六联动杆(11)通过上端连接套环(18)套在第五联动杆(10)外侧面上的内部横向转轴上与第五联动杆(10)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外部夹板(20)外侧面上开设有外部连接轴孔,所述第二联动杆(6)下端的内部横向转轴通过插入外部连接轴孔内部与外部夹板(20)外侧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青蛙后退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安装支架(13)、第二安装支架(14)和第三安装支架(15)均为l型结构支架,所述的第一小型电磁铁(1)、第二小型电磁铁(2)和第三小型电磁铁(3)两端分别通过铁质固定螺栓分别与对应位置安装支架和铁质挤压弹簧(1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