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转子铁芯上料基本依靠人工上下料,且储料少,经常需要人工放料、回收空盒,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通过在储料盒传送机构上设置压紧机构、夹持机构、空盒存放机构,形成自动化的上料设备,实现转子铁芯的自动上料,空盒自动回收储存,转子铁芯的精准夹取,减少了员工搬运空盒的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支架(2),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储料盒传送机构(90),上方套设有保护罩(1);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90)从右到左分别设置有上料工位(4)、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后方设置安装有转子输送机构(95);

所述下料工位(6)上设置有压紧机构(92),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91);所述夹持机构(91)可以在储料盒传送机构(90)的前后左右方向进行运动,用于将转子铁芯(83)从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移至转子输送机构(95)上;所述压紧机构(92)安装在支架(2)上,用于将储料盒(81)顶起然后将其压紧固定;

所述空盒存储工位(7)上设置安装有空盒存放机构(93),所述空盒存放机构(93)安装在支架(2)上,用于将下料工位(6)输送过来的空盒(80)储存起来;

所述上料工位(4)与缓冲段(5)的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所述缓冲段(5)与下料工位(6)的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所述下料工位(6)与空盒存储工位(7)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9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901),并通过四个阵列分布的传送机构固定座(904)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输送带(901)外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盒定位板(905),位于上料工位(4)一端设置有主动轴(902);所述两条输送带(90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个分别位于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的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所述主动轴(902)位于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901)内一侧设置有传送马达(903)。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91)包括转子铁芯夹具(911),并通过夹紧机构安装板(916)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转子铁芯夹具(911)固定在夹具驱动电缸(914)输出轴一端;所述夹具驱动电缸(914)固定在夹具左右驱动器(912)上;所述夹具左右驱动器(912)固定在夹具前后驱动器(913)上;位于压紧机构(92)正上方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在保护罩(1)上的视觉系统(918)。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92)包括位于下料工位(6)中间的压紧升降气缸(922)和分别位于下料工位(6)前后两侧的压紧气缸(925);所述压紧升降气缸(922)输出端设置有压紧机构支撑板(923),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压紧机构安装座(921)上;所述压紧机构安装座(921)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压紧气缸(925)输出端连接有压紧块(926),侧面固定安装在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朝向下料工位(6)一侧;所述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平行固定在支架(2)上。

优选的,所述空盒存放机构(93)包括安装在支架(2)上的堆垛升降气缸(931)和径向堆垛气缸(935);所述堆垛升降气缸(931)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所述径向堆垛气缸(935)一共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位于输送带(901)两侧外的支架(2)上,且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堆垛安装架(934);所述堆垛安装架(934)一共有四个,阵列分布在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的四个角外;所述堆垛安装架(934)远离径向堆垛气缸(935)一端设置有空盒限位块(933),且左右堆垛安装架(934)之间连接有径向堆垛手指(936)。

优选的,所述阻挡机构(94)包括阻挡气缸(942)和检查装置(944),所述阻挡气缸(942)一共有三个,分别通过阻挡机构安装块(941)固定安装在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一侧,且输出端连接有阻挡块(943);所述检查装置(944)一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料工位(4)和下料工位(6)的输送带(901)内一侧。

优选的,所述视觉系统(918)包括视觉装置(917),所述视觉装置(917)安装在视觉系统升降电缸(915)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储料盒(81)盒内部尺寸为310mm*230mm*120mm,每层至少存放四十个转子铁芯(83),每箱至少为两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1)前方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机构(84),用于控制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机构(91)、压紧机构(92)、空盒存放机构(93)、阻挡机构(94)的运转。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储料盒传送机构上设置压紧机构、夹持机构、空盒存放机构,形成自动化的上料设备,实现转子铁芯的自动上料,空盒自动回收储存,转子铁芯的精准夹取,减少了员工搬运空盒的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盒传送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盒存放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挡机构示意图;

其中:保护罩1、支架2、上料工位4、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空盒80、储料盒81、转子铁芯83、触摸屏控制机构84、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机构91、压紧机构92、空盒存放机构93、阻挡机构94、转子输送机构95、输送带901、主动轴902、传送马达903、传送机构固定座904、储料盒定位板905、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转子铁芯夹具911、夹具左右驱动器912、夹具前后驱动器913、夹具驱动电缸914、视觉系统升降电缸915、夹紧机构安装板916、视觉装置917、视觉系统918、压紧机构安装座921、压紧升降气缸922、压紧机构支撑板923、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压紧气缸925、压紧块926、堆垛升降气缸931、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空盒限位块933、堆垛安装架934、径向堆垛气缸935、径向堆垛手指936、阻挡机构安装块941、阻挡气缸942、阻挡块943、检查装置9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支架2,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储料盒传送机构90,上方套设有保护罩1;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90从右到左分别设置有上料工位4、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后方设置安装有转子输送机构95;

所述下料工位6上设置有压紧机构92,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91;所述夹持机构91可以在储料盒传送机构90的前后左右方向进行运动,用于将转子铁芯83从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移至转子输送机构95上;所述压紧机构92安装在支架2上,用于将储料盒81顶起然后将其压紧;压紧机构92和夹持机构91采用常见的气动升降方式,且夹持机构91采用常见的电动夹紧方式对转子铁芯83进行夹持移动,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空盒存储工位7上设置安装有空盒存放机构93,所述空盒存放机构93安装在支架2上,用于将下料工位6输送过来的空盒80储存起来;空盒存放机构93采用常见的气动升降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上料工位4与缓冲段5的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所述缓冲段5与下料工位6的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所述下料工位6与空盒存储工位7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阻挡机构94采用常见的气动升降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9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901,并通过四个阵列分布的传送机构固定座904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输送带901外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盒定位板905,位于上料工位4一端设置有主动轴902;所述两条输送带90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个分别位于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的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所述主动轴902位于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901内一侧设置有传送马达903。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机构91包括转子铁芯夹具911,并通过夹紧机构安装板916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转子铁芯夹具911固定在夹具驱动电缸914输出轴一端;所述夹具驱动电缸914固定在夹具左右驱动器912上;所述夹具左右驱动器912固定在夹具前后驱动器913上;位于压紧机构92正上方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在保护罩1上的视觉系统918;所述视觉系统918用于检测储料盒81里的转子铁芯83层数,自动调节视觉的高底,然后通过左右驱动器912、前后驱动器913和夹具驱动电缸914联合作用,实现对转子铁芯83的精准夹取。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压紧机构92包括位于下料工位6中间的压紧升降气缸922和分别位于下料工位6前后两侧的压紧气缸925;所述压紧升降气缸922输出端设置有压紧机构支撑板923,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压紧机构安装座921上;所述压紧机构安装座921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压紧气缸925输出端连接有压紧块926,侧面固定安装在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朝向下料工位6一侧;所述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平行固定在支架2上。工作时,压紧升降气缸922将流转至下料工位6的储料盒81顶起,然后压紧气缸925将其压紧,从而消除储料盒81底部的凸起,保证盒内铁芯面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空盒存放机构93包括安装在支架2上的堆垛升降气缸931和径向堆垛气缸935;所述堆垛升降气缸931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所述径向堆垛气缸935一共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位于输送带901两侧外的支架2上,且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堆垛安装架934;所述堆垛安装架934一共有四个,阵列分布在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的四个角外;所述堆垛安装架934远离径向堆垛气缸935一端设置有空盒限位块933,且左右堆垛安装架934之间连接有径向堆垛手指936。三轴机械手将盒内的转子铁芯83夹完以后,空盒80由输送线输送到空盒存储工位7;空盒存放机构93一共可以存放三个空盒80,堆垛升降气缸931将空盒80升至设定位置,然后径向堆垛气缸935驱动使径向堆垛手指936靠近,卡住第一个空盒80底部,空盒限位块933进行限位固定,把空盒储存起来;空盒存放机构93存储第二、第三个空盒80时,径向堆垛气缸935驱动径向堆垛手指936分别卡住第二、第三个空盒80的底部。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阻挡机构94包括阻挡气缸942和检查装置944,所述阻挡气缸942一共有三个,分别通过阻挡机构安装块941固定安装在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一侧,且输出端连接有阻挡块943;所述检查装置944一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料工位4和下料工位6的输送带901内一侧;所述当检查装置944检测到有储料盒81经过时,控制阻挡气缸942工作,阻挡气缸942驱动阻挡块943上升,当储料盒81移至下一工位时,阻挡气缸942驱动阻挡块943下降。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视觉系统918包括视觉装置917,所述视觉装置917安装在视觉系统升降电缸915输出端。通过配合视觉系统升降电缸915来进行调节,实配盒内转子铁芯83每层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盒81盒内部尺寸为310mm*230mm*120mm,每层至少放四十个转子铁芯83,每箱至少为两层;储料盒81每层存放转子铁芯83的数量和存放层数根据转子铁芯83的规格型号而定。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罩1前方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机构84,用于控制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机构91、压紧机构92、空盒存放机构93、阻挡机构94的运转。

该实施例的步骤如下:

一、操作员工把储料盒81内的塑料包装带打开并弄平整,然后把储料盒81放入储料盒传送机构90的上料工位4,通过两侧的储料盒定位板905初步定位。

二、启动设备,储料盒传送机构90动作,储料盒81移动到下料工位6设定位置,然后压紧升降气缸922动作,将储料盒81顶起,然后压紧气缸925将其压紧,从而消除储料盒81底部的凸起,保证盒内铁芯面的平整度;上料工位4重复步骤一的动作。

三、储料盒81固定压紧后,夹持机构91动作,三轴机械手在视觉系统918的配合下精准的把转子铁芯83夹取放到转子输送机构95上;夹持机构91动作完成后,压紧气缸925和压紧升降气缸922反向工作;上料工位4、缓冲段5重复步骤一和二的动作。

四、输送带901在传送马达903的驱动下,将空盒80移送至空盒存储工位7上,空盒存放机构93动作,驱动堆垛升降气缸931将空盒80升至设定位置,然后径向堆垛气缸935驱动使径向堆垛手指936靠近,卡住空盒80底部,空盒限位块933进行限位固定,把空盒储存起来,驱动堆垛升降气缸931反向工作;与此同时空盒存放机构93继续重复以上工作,存储第二、第三个空盒80,径向堆垛气缸935驱动径向堆垛手指936分别卡住第二、第三个空盒80的底部,直至空盒80存放满三个后,由员工集中取出;上料工位4、缓冲段5和下料工位6重复步骤一、二和三的动作。

五、在执行步骤一、二、三的过程中,当阻挡机构94的检查装置944检测到上料工位4和下料工位6有储料盒81经过时,控制阻挡气缸942动作,阻挡气缸942驱动阻挡块943上升,当储料盒81从下料工位6移至空盒存储工位7时,检查装置944检测到下料工位6没有储料盒81经过,阻挡气缸942驱动阻挡块943下降,使位于缓冲段5的储料盒81移至下料工位6,依次重复以上动作,从而保障线体的正常运转。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储料盒传送机构(90),上方套设有保护罩(1);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90)从右到左分别设置有上料工位(4)、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后方设置安装有转子输送机构(95);

所述下料工位(6)上设置有压紧机构(92),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91);所述夹持机构(91)可以在储料盒传送机构(90)的前后左右方向进行运动,用于将转子铁芯(83)从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移至转子输送机构(95)上;所述压紧机构(92)安装在支架(2)上,用于将储料盒(81)顶起然后将其压紧固定;

所述空盒存储工位(7)上设置安装有空盒存放机构(93),所述空盒存放机构(93)安装在支架(2)上,用于将下料工位(6)输送过来的空盒(80)储存起来;

所述上料工位(4)与缓冲段(5)的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所述缓冲段(5)与下料工位(6)的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所述下料工位(6)与空盒存储工位(7)交接处设置有阻挡机构(9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9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901),并通过四个阵列分布的传送机构固定座(904)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输送带(901)外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盒定位板(905),位于上料工位(4)一端设置有主动轴(902);所述两条输送带(90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三个分别位于缓冲段(5)、下料工位(6)、空盒存储工位(7)的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所述主动轴(902)位于两条平行设置的输送带(901)内一侧设置有传送马达(9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1)包括转子铁芯夹具(911),并通过夹紧机构安装板(916)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转子铁芯夹具(911)固定在夹具驱动电缸(914)输出轴一端;所述夹具驱动电缸(914)固定在夹具左右驱动器(912)上;所述夹具左右驱动器(912)固定在夹具前后驱动器(913)上;位于压紧机构(92)正上方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在保护罩(1)上的视觉系统(9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92)包括位于下料工位(6)中间的压紧升降气缸(922)和分别位于下料工位(6)前后两侧的压紧气缸(925);所述压紧升降气缸(922)输出端设置有压紧机构支撑板(923),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压紧机构安装座(921)上;所述压紧机构安装座(921)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压紧气缸(925)输出端连接有压紧块(926),侧面固定安装在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朝向下料工位(6)一侧;所述压紧机构侧安装板(924)平行固定在支架(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盒存放机构(93)包括安装在支架(2)上的堆垛升降气缸(931)和径向堆垛气缸(935);所述堆垛升降气缸(931)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所述径向堆垛气缸(935)一共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位于输送带(901)两侧外的支架(2)上,且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堆垛安装架(934);所述堆垛安装架(934)一共有四个,阵列分布在空盒存放机构支撑板(932)的四个角外;所述堆垛安装架(934)远离径向堆垛气缸(935)一端设置有空盒限位块(933),且左右堆垛安装架(934)之间连接有径向堆垛手指(93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94)包括阻挡气缸(942)和检查装置(944),所述阻挡气缸(942)一共有三个,分别通过阻挡机构安装块(941)固定安装在传送机构横向支撑板(906)一侧,且输出端连接有阻挡块(943);所述检查装置(944)一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料工位(4)和下料工位(6)的输送带(901)内一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系统(918)包括视觉装置(917),所述视觉装置(917)安装在视觉系统升降电缸(915)输出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盒(81)盒内部尺寸为310mm*230mm*120mm,每层至少存放四十个转子铁芯(83),每箱至少为两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前方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机构(84),用于控制储料盒传送机构(90)、夹持机构(91)、压紧机构(92)、空盒存放机构(93)、阻挡机构(94)的运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储料盒传送机构,上方套设有保护罩;所述储料盒传送机构从右到左分别设置有上料工位、缓冲段、下料工位、空盒存储工位,后方设置安装有转子输送机构;所述下料工位上设置有压紧机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可以在储料盒传送机构的前后左右方向进行运动;所述空盒存储工位上设置安装有空盒存放机构,所述空盒存放机构安装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料盒传送机构上设置压紧机构、夹持机构、空盒存放机构,形成自动化的上料设备,实现转子铁芯的自动上料,空盒自动回收储存,转子铁芯的精准夹取,减少了员工搬运空盒的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松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0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