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教学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爆破工程教学的仿真普通电雷管。
背景技术:
电雷管是爆破工程领域最重要的器材之一,也是爆破工程实践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其特性的重要爆破器材。在高校爆破工程实践教学中,涉及到电雷管结构的认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出于校园安全的考虑,不能使用真实的电雷管进行教学,因此,需要一种替代品来模拟实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组装,安全性高,且能够直观看到电雷管结构的教学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仿真普通电雷管,包括由半管管壳、脚线、桥丝、引火药头、传火孔、加强帽、起爆药、加强药、聚能穴、密封塞和聚能穴安装位置线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聚能穴安装在半管管壳底部的聚能穴安装位置线处,然后安装加强药,再装入起爆药、加强帽,加强帽上设有传火孔,在管壳顶部安装密封塞,密封塞内安装有脚线,脚线上设有桥丝,桥丝连接引火药头。
所述的半管管壳,用长度为37mm,外径为8mm,内径为6.25mm的无色透明聚乙烯制成,半管为直径方向剖开的半管,且底部设有聚能穴安装位置线;
所述的脚线,为直径为0.6mm、长度为20cm的红色铜芯线;
所述的桥丝,为普通镍铬丝;
所述的引火药头,为通电能发光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加强帽,用厚度为0.8mm,长度为6mm,外径为6.2mm黑色聚乙烯制成,且中间位置留有直径为1.5mm圆孔的加强帽;
所述的加强药,用长度为13mm,直径为6.2mm的白色聚乙烯制成;
所述的起爆药,用长度为6.2mm的白色聚乙烯制成;其中加强帽3内的部分为外径5.35mm,长度为5.2mm,加强帽外的部分为长度为1mm、外径外6.2mm
所述的聚能穴,用厚度为0.23mm,锥角为72°,窝心深度为1.2mm,锥底直径为0.7mm的紫铜色聚乙烯聚制成;
所述的密封塞,用直径为6.2mm、长度为10mm的白色聚乙烯制成,且中部留有两个并行的直径为0.6mm孔。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组装操作方便,与真实普通电雷管结构相同,安全性高,并能直观看到电雷管组合结构,通电后引火头能发光,保障了学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电雷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普通电雷管构件图。
其中:1-管壳,2-脚线,3-桥丝,4-引火药头,5-传火孔,6-加强帽,7-起爆药,8-加强药,9-聚能穴,10-密封塞,11-聚能穴安装位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仿真普通电雷管,包括由半管管壳1、脚线2、桥丝3、引火药头4、传火孔5、加强帽6、起爆药7、加强药8、聚能穴9、密封塞10和聚能穴安装位置线11组成,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将聚能穴9安装在半管管壳1底部的聚能穴安装位置线11处,然后安装加强药8,再装入起爆药7、加强帽6,加强帽6上设有传火孔5,在管壳顶部安装密封塞10,密封塞10内安装有脚线2,脚线2上设有桥丝3,桥丝3连接引火药头4。
参看图1、图2,课堂中,将仿真普通电雷管构件发给学生,学生可按雷管生产工艺的依次在半管管壳1内,聚能穴安装位置线11处安装聚能穴9,然后依次安装加强药8、起爆药7、加强帽6和密封塞10组成仿真普通电雷管。给脚线2通电引火药头4发光。
1.一种仿真普通电雷管,由半管管壳(1)、脚线(2)、桥丝(3)、引火药头(4)、传火孔(5)、加强帽(6)、起爆药(7)、加强药(8)、聚能穴(9)、密封塞(10)和聚能穴安装位置线(11)组成,其特征是:将聚能穴(9)安装在半管管壳(1)底部的聚能穴安装位置线(11)处,然后安装加强药(8),再装入起爆药(7)、加强帽(6),加强帽(6)上设有传火孔(5),在管壳顶部安装密封塞(10),密封塞(10)内安装有脚线(2),脚线(2)上设有桥丝(3),桥丝(3)连接引火药头(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