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质子加速器是利用带电粒子受电场作用被加速,受磁场作用改变运动方向的原理,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70%,形成质子束,提供质子放射线穿透人体组织所需的能量。由于质子具有布拉格峰的物理特性,对人体肿瘤区可以进行精准立体放疗,这些带电粒子造成dna单链断裂,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最终导致癌变细胞死亡或干扰其繁殖能力,对人体健康细胞的损伤很小。所以在医学上质子离子治疗项目已经在快速的建设应用中。
而由于质子放射治疗所用质子能量范围为50-250emev,会产生非常大的射线辐射问题,现有的混凝土浇筑利用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浇筑,对其浇筑的匀质性要求不高,而对于辐射比较大的质子放射治疗项目建设则需要对高容重混凝土均匀分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以达到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体可以达到屏蔽质子射线辐射的效果。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防辐射性能的混凝土均匀结构体则是目前质子放射治疗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混凝土浇筑的钢筋网上均匀开设若干下料口;
s02:将混凝土泵送管插入到下料口中,进行混凝土原料投放;
s03:在进行步骤s02所述的混凝土原料投放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在分层浇筑时,采用振捣棒对注入到下料口中的混凝土原料进行分层振捣;
s04:经过步骤s03所述的分层振捣后的混凝土原料,待其初凝后,采用振捣棒进行再次振捣,形成混凝土结构体;
s05:经过步骤s04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体采用拍板压实,并对拍板压实后的混凝土结构体依次再经过长尺刮平、滚筒碾压和木楔打磨处理。
优选的,步骤s01所述的下料口为正方形开口。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该下料口可以是圆形及其它形状。
优选的,下料口为边长是50cm的正方形开口,相邻两个下料口间距不低于4m。
优选的,步骤s03所述的振捣棒包括前振捣棒、中振捣棒和后振捣棒;
所述前振捣棒设置在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最底点附近;
所述后振捣棒设置在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的最高点附近;
所述中振捣棒设置在前振捣棒与后振捣棒之间。
优选的,所述前振捣棒、中振捣棒和后振捣棒每次进入混凝土原料振捣时长为20秒-30秒,并沿着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的最高点向最低点方向进行移动振捣。
所述前振捣棒、中振捣棒和后振捣棒每次是同步同时进行振捣工作。
优选的,步骤s03所述的分层浇筑和分层振捣采用下述方式:
s031:在一个下料口浇筑厚度达到规定数值后,将泵送管移至与已浇筑好的下料口毗邻的下一个下料口进行浇筑,依次循环往复,完成整个混凝土首层的浇筑;
s032:在混凝土首层浇筑时,采用振捣棒对首层注入到每个下料口中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s033:经过步骤s032振捣形成的首层浇筑后的混凝土,继续重复步骤s031所述的混凝土原料的浇筑方式和步骤s032所述的振捣方式对下一层混凝土原料浇筑过程进行浇筑和振捣,直至达到整个混凝土浇筑层厚要求。
优选的,步骤s033所述的对下一层混凝土原料浇筑过程进行振捣时,需要将振捣棒伸入至前一层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原料内一定深度,确保消除相邻两层混凝土原料浇筑后形成的间隙。
优选的,浇筑而成的每层混凝土厚度为30cm-50cm。
优选的,浇筑而成的每层混凝土厚度为40cm。
优选的,浇筑而成的整个混凝土浇筑层的干密度参数≥2350kg/m3。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通过对钢筋网上均匀开设的下料口进行混凝土原料的浇筑,实现整体划分,精准细化浇筑,避免一次性大面积浇筑成型带来的粗擦浇筑问题;在每个下料口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且采用三根振捣棒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振捣,避免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气泡,内部浇筑不均,结构不密实的情况;且在振捣下一层时将振捣棒伸入至前一层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原料内一定深度,确保消除相邻两层混凝土原料浇筑后形成的间隙。最后再对初凝后的混凝土结构体进行拍板压实、长尺刮平、滚筒碾压和木楔打磨处理。使得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浇筑方法实现的混凝土结构体最终可实现其干密度参数≥2350kg/m3高性能,其内部结构密实,具有良好的抗质子射线辐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中步骤s01所述的在钢筋网上均匀开设若干下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中步骤s031所述的混凝土首层的浇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中步骤s033所述的混凝土下一层的浇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中步骤s03所述的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的每个步骤,如图1至图4所示,首先工作场地提供模板1、泵送管4和振捣棒6,在模板1上铺设有钢筋网2,再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进行浇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混凝土浇筑的钢筋网2上均匀开设若干下料口3,下料口3为边长是50cm的正方形开口,相邻两个下料口3间距不低于4m(见图1);
s02:将混凝土泵送管4插入到下料口3中,进行混凝土原料5投放(见图2);
s03:在进行步骤s02所述的混凝土原料投放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在分层浇筑时,采用振捣棒6对注入到下料口3中的混凝土原料进行分层振捣;
其中:振捣棒包括前振捣棒61、中振捣棒62和后振捣棒63(见图4);
其中:前振捣棒61设置在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最底点附近;
其中:后振捣棒63设置在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的最高点附近;
其中:中振捣棒62设置在前振捣棒与后振捣棒之间。
其中:前振捣棒61、中振捣棒62和后振捣棒63每次是同步同时进行振捣工作,前振捣棒61、中振捣棒62和后振捣棒63每次进入混凝土原料振捣时长为20秒-30秒,并沿着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的最高点向最低点方向进行移动振捣。
其中:分层浇筑和分层振捣采用下述方式:
s031:在一个下料口浇筑厚度达到40cm后,将泵送管4移至与已浇筑好的下料口3毗邻的下一个下料口3进行浇筑,依次循环往复,完成整个混凝土首层的浇筑(见图2);
s032:在混凝土首层浇筑时,采用振捣棒对首层注入到每个下料口3中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s033:经过步骤s032振捣形成的首层浇筑后的混凝土,继续重复步骤s031所述的混凝土原料的浇筑方式和步骤s032所述的振捣方式对下一层混凝土原料浇筑过程进行浇筑和振捣,对下一层混凝土原料浇筑过程进行振捣时,需要将振捣棒6伸入至前一层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原料内5cm深度,确保消除相邻两层混凝土原料浇筑后形成的间隙,直至达到整个混凝土浇筑层厚要求(见图3)。
s04:经过步骤s03所述的分层振捣后的混凝土,待其初凝后,采用振捣棒6进行再次振捣,形成混凝土结构体;
s05:经过步骤s04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体采用拍板压实,并对拍板压实后的混凝土结构体依次再经过长尺刮平、滚筒碾压和木楔打磨处理。
对经过上述方法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体,采用下述测试方法进行其匀质性测试:在混凝土50平方厘米的平面钻孔取芯多个,每个芯样为直径是70mm、长度是50cm的圆柱体,相邻芯样之间的间距(圆心到圆心)为20cm。所有芯样经过烘干30min后的干密度参数≥2350kg/m3,全部满足防辐射混凝土的干密度设计指标。即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体具有很好的匀质性性能,可以有效的抵抗质子放射治疗时射线的辐射穿射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混凝土浇筑的钢筋网上均匀开设若干下料口;
s02:将混凝土泵送管插入到下料口中,进行混凝土原料投放;
s03:在进行步骤s02所述的混凝土原料投放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在分层浇筑时,采用振捣棒对注入到下料口中的混凝土原料进行分层振捣;
s04:经过步骤s03所述的分层振捣后的混凝土原料,待其初凝后,采用振捣棒进行再次振捣,形成混凝土结构体;
s05:经过步骤s04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体采用拍板压实,并对拍板压实后的混凝土结构体依次再经过长尺刮平、滚筒碾压和木楔打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所述的下料口为正方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料口为边长是50cm的正方形开口,相邻两个下料口间距不低于4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所述的振捣棒包括前振捣棒、中振捣棒和后振捣棒;
所述前振捣棒设置在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最底点附近;
所述后振捣棒设置在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的最高点附近;
所述中振捣棒设置在前振捣棒与后振捣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振捣棒、中振捣棒和后振捣棒每次进入混凝土原料振捣时长为20秒~30秒,并沿着混凝土原料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的最高点向最低点方向进行移动振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所述的分层浇筑和分层振捣采用下述方式:
s031:在一个下料口浇筑厚度达到规定数值后,将泵送管移至与已浇筑好的下料口毗邻的下一个下料口进行浇筑,依次循环往复,完成整个混凝土首层的浇筑;
s032:在混凝土首层浇筑时,采用振捣棒对首层注入到每个下料口中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s033:经过步骤s032振捣形成的首层浇筑后的混凝土,继续重复步骤s031所述的混凝土原料的浇筑方式和步骤s032所述的振捣方式对下一层混凝土原料浇筑过程进行浇筑和振捣,直至达到整个混凝土浇筑层厚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3所述的对下一层混凝土原料浇筑过程进行振捣时,需要将振捣棒伸入至前一层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原料内一定深度,确保消除相邻两层混凝土原料浇筑后形成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而成的每层混凝土原料厚度为30cm-5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而成的每层混凝土原料厚度为40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匀质性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而成的整个混凝土结构体的干密度参数≥2350kg/m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