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



背景技术:

沉渣是指钻孔和清孔过程中沉淀或塌孔留下的,未被循环泥浆带走的沉淀物;一般是较粗颗粒,沉渣厚度即这层沉渣的层高。

传统的桩底沉渣的测量方式是依靠测量人员利用重锤深入到桩内。首先将重锤轻轻下放,测得重锤的吊绳本次下放的长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然后再将重锤抖动下放到桩底面,测得重锤的吊绳本次下放的长度作为孔底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的厚度。

但是,仅凭测量人员的感觉来判断同一重锤下放时所处的位置,可能存在当测沉渣顶面深度时重锤插入沉渣内,当测孔底深度时重锤可能还没有抵靠到孔底的情况,影响测量结果,影响桩基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凭测量人员的感觉来判断同一重锤下放时所处的位置,可能存在当测沉渣顶面深度时重锤插入沉渣内,当测孔底深度时重锤可能还没有抵靠到孔底的情况,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包括:

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的测饼,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的第一测绳;以及

通过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测饼且可相对于所述测饼上下移动的测针,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测绳的第二测绳,所述测针的底端和所述测饼的底面齐平时,所述第一测绳和所述第二测绳的零刻度对齐,在所述测饼的底面贴设到沉渣停止下沉且所述测针继续下沉伸至沉渣底部时,所述第二测绳的零刻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测绳的零刻度的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测饼的四周连接有多个吊绳,多个所述吊绳的顶端和所述第一测绳的底端固接。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还包括固定于多个所述吊绳的顶端的束筒,所述束筒的顶端和所述第一测绳固接;

所述第二测绳穿设于所述束筒。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测绳的刻度线的对应值从零刻度处向下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测饼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二测绳穿过所述第一测绳而同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测针的底端为尖头。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测饼和测针利用第一测绳和第二测绳统一于同一测量仪,下放测量过程中,测饼碰到沉渣的顶面时停止移动,测针由于底端受力面积小压强大继续向下移动至沉渣底部,第二测绳相对于第一测绳多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准确度高于通过人工感觉下放位置进行测量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凭测量人员的感觉来判断同一重锤下放时所处的位置,可能存在当测沉渣顶面深度时重锤插入沉渣内,当测孔底深度时重锤可能还没有抵靠到孔底的情况,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测量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上方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下方视角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测量步骤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包括:

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的测饼10,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的第一测绳20;以及

通过通孔穿设于测饼10且可相对于测饼10上下移动的测针30,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且平行于第一测绳20的第二测绳40,测针30的底端和测饼10的底面齐平时,第一测绳20和第二测绳40的零刻度对齐,在测饼10的底面贴设到沉渣停止下沉且测针30继续下沉伸至沉渣1底部时,第二测绳40的零刻度相对于第一测绳20的零刻度的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上方视角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下方视角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测饼10的四周连接有多个吊绳50,多个吊绳50的顶端和第一测绳20的底端固接。

在本实施例中,测饼10为矩形,吊绳50有四个,分别通过环扣固定于测饼10的四个夹角位置。吊绳50对测饼10的投影和其对角线相重合,使得测量过程中,测饼10能够水平向下移动,且此过程中能够保证结构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使得测饼10碰到沉渣停止下沉时保持水平状态而贴设于沉渣的顶面,防止测饼10倾斜而导致测量误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于多个吊绳50的顶端的束筒60,束筒60的顶端和第一测绳20固接;第二测绳40穿设于束筒60。

进一步地,束筒60位于通孔的正上方,束筒60和通孔同心设置。以保证结构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束筒60为钢管。束筒60起到束缚第一测绳20和第二测绳40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测绳20的刻度线的对应值从零刻度处向下依次增大。使得其读数正好解就是第二测绳的零刻度线相对于第一测绳的零刻度线所移动的距离,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一较佳实施方式,通孔开设于测饼10的中心。

进一步地,第二测绳穿过第一测绳而同心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测针30的底端为尖头。

进一步地,第二测绳和第一测绳均可采用硬质的钢管,可避免弯曲或者倾斜,减小操作误差,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机械旋挖成孔后,通过第一测绳将该测量仪平稳垂直向坑底下放,保持第一测绳和第二测绳竖向设置;

当测饼遇到沉渣时,将停止下沉,此时测饼的底面贴设于沉渣顶面。

而测针由于较细将继续下沉伸至沉渣底部,带动顶部的第二测绳继续向下移动直到位置稳定。

读出第二测绳的零刻度线对应于第一测绳的刻度(即第二测绳的零刻度线相对于第一测绳的零刻度线所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测饼和测针利用第一测绳和第二测绳统一于同一测量仪,下放测量过程中,测饼碰到沉渣的顶面时停止移动,测针由于底端受力面积小压强大继续向下移动至沉渣底部,第二测绳相对于第一测绳多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准确度高于通过人工感觉下放位置进行测量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凭测量人员的感觉来判断同一重锤下放时所处的位置,可能存在当测沉渣顶面深度时重锤插入沉渣内,当测孔底深度时重锤可能还没有抵靠到孔底的情况,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的测饼,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的第一测绳;以及

通过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测饼且可相对于所述测饼上下移动的测针,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测绳的第二测绳,所述测针的底端和所述测饼的底面齐平时,所述第一测绳和所述第二测绳的零刻度对齐,在所述测饼的底面贴设到沉渣停止下沉且所述测针继续下沉伸至沉渣底部时,所述第二测绳的零刻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测绳的零刻度的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饼的四周连接有多个吊绳,多个所述吊绳的顶端和所述第一测绳的底端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于多个所述吊绳的顶端的束筒,所述束筒的顶端和所述第一测绳固接;

所述第二测绳穿设于所述束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绳的刻度线的对应值从零刻度处向下依次增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测饼的中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绳穿过所述第一测绳而同心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针的底端为尖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底沉渣厚度的测量仪,包括: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的测饼,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的第一测绳;通过通孔穿设于测饼且可相对于测饼上下移动的测针,顶部连接有标有刻度线且平行于第一测绳的第二测绳,测针的底端和测饼的底面齐平时,第一测绳和第二测绳的零刻度对齐,在测饼的底面贴设到沉渣停止下沉且测针继续下沉伸至沉渣底部时,第二测绳的零刻度相对于第一测绳的零刻度的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测饼碰到沉渣的顶面时停止移动,测针由于底端受力面积小压强大继续向下移动至沉渣底部,第二测绳相对于第一测绳多移动的距离即为沉渣厚度,准确度高于通过人工感觉下放位置进行测量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会;杨海涛;闫江;郑传奇;杨冬冬;刘国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