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为减速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



背景技术:

减速箱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减速器的种类繁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但是现有的减速箱依然存在着密封性差,容易进入颗粒杂质损害减速箱,整体强度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以解决现有的减速箱依然存在着密封性差,容易进入颗粒杂质损害减速箱,整体强度低的问题。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包括外壳,端盖,油封盖,输入轴承,固定栓,输出轴承,固定块,油箱,输油管,密封盖,汇油仓,固定拐角和加强筋,其中:外壳之间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且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的表面,该油封盖镶嵌在端盖的表面;所述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在外壳的内部通过齿轴进行传动,且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镶嵌在油封盖的内部,该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贯穿油封盖并向外壳外部伸出;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的外侧,且固定块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油箱,该外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汇油仓,且输油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油箱的顶部,该输油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端盖的表面;所述固定拐角焊接在外壳的四角处,且固定拐角包裹住与外壳相邻的板件,该加强筋设置在外壳的表面。

所述油封盖采用由两个相同的金属环及两个橡胶环组成的浮动油封,且一对橡胶环在金属环的支撑下与腔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有利于使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与外壳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外部固体颗粒进入外壳的内部,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

所述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采用一粗一细的合金碳钢金属棍,且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的内部灌筑有一个三角形的合金块,有利于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的强度大幅度增强,防止出现弯曲、折断的情况的发生。

所述固定拐角采用两块钢制合金板成90度焊接而成的l形金属块,且固定拐角可包裹住相邻外壳的接缝处,有利于使外壳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内部油液流出。

所述加强筋采用若干三角形棱柱,且加强筋均匀的排列在外壳的表面,该加强筋在外壳的表面呈现90度倾斜设置,有利于使外壳的强度增加,防止因受到外界垂直向外壳的力,导致外壳发生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油封盖的设置,有利于使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与外壳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外部固体颗粒进入外壳的内部,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的设置,有利于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的强度大幅度增强,防止出现弯曲、折断的情况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的设置,有利于使外壳的强度增加,防止因受到外界垂直向外壳的力,导致外壳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端盖,3-油封盖,4-输入轴承,5-固定栓,6-输出轴承,7-固定块,8-油箱,9-输油管,10-密封盖,11-汇油仓,12-固定拐角,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包括外壳1,端盖2,油封盖3,输入轴承4,固定栓5,输出轴承6,固定块7,油箱8,输油管9,密封盖10,汇油仓11,固定拐角12和加强筋13,其中:外壳1之间通过固定栓5进行固定,且端盖2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1的表面,该油封盖3镶嵌在端盖2的表面;所述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齿轴进行传动,且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镶嵌在油封盖3的内部,该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贯穿油封盖3并向外壳1外部伸出;所述固定块7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且固定块7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油箱8,该外壳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汇油仓11,且输油管9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油箱8的顶部,该输油管9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端盖2的表面;所述固定拐角12焊接在外壳1的四角处,且固定拐角12包裹住与外壳1相邻的板件,该加强筋13设置在外壳1的表面。

所述油封盖3采用由两个相同的金属环及两个橡胶环组成的浮动油封,且一对橡胶环在金属环的支撑下与腔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有利于使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与外壳1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外部固体颗粒进入外壳1的内部,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

所述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采用一粗一细的合金碳钢金属棍,且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的内部灌筑有一个三角形的合金块,有利于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的强度大幅度增强,防止出现弯曲、折断的情况的发生。

所述固定拐角12采用两块钢制合金板成90度焊接而成的l形金属块,且固定拐角12可包裹住相邻外壳1的接缝处,有利于使外壳1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内部油液流出。

所述加强筋13采用若干三角形棱柱,且加强筋13均匀的排列在外壳1的表面,该加强筋13在外壳1的表面呈现90度倾斜设置,有利于使外壳1的强度增加,防止因受到外界垂直向外壳1的力,导致外壳1发生形变。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之间通过齿轴进行联系,且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的外侧设置有油封盖3,有利于使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与外壳1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外部固体颗粒进入外壳1的内部,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的设置,有利于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的强度大幅度增强,防止出现弯曲、折断的情况的发生,固定拐角12的设置,有利于使外壳1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出现缝隙导致内部油液流出,加强筋13的设置,有利于使外壳1的强度增加,防止因受到外界垂直向外壳1的力,导致外壳1发生形变。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端盖(2),油封盖(3),输入轴承(4),固定栓(5),输出轴承(6),固定块(7),油箱(8),输油管(9),密封盖(10),汇油仓(11),固定拐角(12)和加强筋(13),其中:外壳(1)之间通过固定栓(5)进行固定,且端盖(2)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1)的表面,该油封盖(3)镶嵌在端盖(2)的表面;所述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齿轴进行传动,且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镶嵌在油封盖(3)的内部,该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贯穿油封盖(3)并向外壳(1)外部伸出;所述固定块(7)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且固定块(7)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油箱(8),该外壳(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汇油仓(11),且输油管(9)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油箱(8)的顶部,该输油管(9)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端盖(2)的表面;所述固定拐角(12)焊接在外壳(1)的四角处,且固定拐角(12)包裹住与外壳(1)相邻的板件,该加强筋(13)设置在外壳(1)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盖(3)采用由两个相同的金属环及两个橡胶环组成的浮动油封,且一对橡胶环在金属环的支撑下与腔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采用一粗一细的合金碳钢金属棍,且输入轴承(4)或输出轴承(6)的内部灌筑有一个三角形的合金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拐角(12)采用两块钢制合金板成90度焊接而成的l形金属块,且固定拐角(12)可包裹住相邻外壳(1)的接缝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采用若干三角形棱柱,且加强筋(13)均匀的排列在外壳(1)的表面,该加强筋(13)在外壳(1)的表面呈现90度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加强筋耐变形的起重机减速箱,包括外壳,端盖,油封盖,输入轴承,固定栓,输出轴承,固定块,油箱,输油管,密封盖,汇油仓,固定拐角和加强筋,其中:外壳之间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且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的表面,该油封盖镶嵌在端盖的表面;所述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在外壳的内部通过齿轴进行传动,且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镶嵌在油封盖的内部,该输入轴承或输出轴承贯穿油封盖并向外壳外部伸出;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的外侧,且固定块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油箱。本实用新型封盖,输入轴承,输出轴承,固定拐角和加强筋的设置,密封性强,不会进入颗粒杂质损害减速箱,整体强度高,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佑豪;陈明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可精密齿轮(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