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的顶升方式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家用电器,以其使用方便、快捷烹饪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电压力锅在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后,需要释放锅体内的蒸汽后再打开锅盖,以避免因锅体内的压力过大使蒸汽喷涌出而烫伤使用者。

现有的电压力锅的排气方式通常是通过驱动位于锅盖内的杠杆元件运动而顶升限压阀,以达到排气泄压的效果,但是,限压阀在被杠杆元件顶升而转动时,其转动幅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往往会因其转动过渡而卡死在排气管上,从而出现限压阀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致使电压力锅无法被稳定操控,严重地影响了电压力锅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限压阀的被顶升方式不合理,而易出现限压阀卡死在排气管上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电压力锅的操控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排气管设置在锅盖上;限压阀,限压阀设置在排气管上;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用于顶升限压阀以释放锅体内的压力,顶升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锅盖上的杠杆元件,杠杆元件的第一端为驱动端,杠杆元件的第二端延伸至限压阀的底部以作为顶升端;限位柱,限位柱设置在锅盖上并位于限压阀的底部,限位柱和杠杆元件分别位于排气管的两侧,且限位柱的远离锅盖的一端形成限位止挡端,限压阀以排气管的端头为旋转点转动预设角度后,限压阀受到限位止挡端的止挡,以避免其转动过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锅盖上的限压阀的底部设置限位柱,且使得限位柱和杠杆元件分别位于排气管的两侧,这样,当杠杆元件转动,杠杆元件的顶升端会顶升限压阀,使得限压阀绕排气管的端头转动,从而使得限压阀的靠近顶升端的一侧的底面升高,而限压阀的靠近限位柱的一侧的底面降低,当限压阀的靠近限位柱的一侧的底面降低一定高度后会受到限位柱的限位止挡端的止挡支撑,当杠杆元件继续顶升限压阀时,会将限压阀从排气管的端头顶起,从而使得限压阀无法继续以排气管的端头为支点转动,有效地避免了因限压阀转动过度而卡死在排气管上无法自动复位,进而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优良的可操控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这样,通过调整限位柱的高度来优化预设角度的范围,不仅能够使限压阀绕各种结构尺寸的排气管的端头旋转时均能够有效避免卡死;而且能够可靠地调控烹饪器具的泄压排气量,提高烹饪器具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限位柱为多个,多个限位柱绕排气管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多个限位柱共同对限压阀止挡支撑,与限压阀的底面形成多个支撑点,确保了对限压阀的支撑稳定性,避免在支撑限压阀的过程中其发生偏转,从而不仅有效释放锅体内的蒸汽,还能够确保限压阀可靠复位。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内衬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内衬底部的钢盖,排气管穿过钢盖设置,限位柱与钢盖连接,顶升机构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内衬上,驱动部与杠杆元件的驱动端驱动配合以控制杠杆元件转动。这样,驱动部能够有效地驱动杠杆元件转动以实现对限压阀的顶升,确保了顶升机构的功能稳定性,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智能化操控程度。

进一步地,驱动部为电磁驱动阀。这样,驱动部以电磁吸引的方式与杠杆元件配合以控制其有效转动。

进一步地,内衬上形成有避让口,顶升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钢盖上并裸露在避让口处,杠杆元件可枢转地与支撑架连接。这样,支撑架确保了杠杆元件的安装稳定性,杠杆元件、支撑架和排气管均能够随钢盖转动,而驱动部设置在内衬上无法转动,只有当杠杆元件的驱动端转动至与驱动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时,驱动部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杠杆元件转动,该位置处优选为锅盖与锅体锁合的状态。

进一步地,支撑架与钢盖焊接或通过紧固件与钢盖紧固连接。这样,支撑架与钢盖焊接能够提高支撑架与钢盖的连接稳定性,而支撑架通过紧固件与钢盖紧固连接则便于拆卸,以便于对支撑架和杠杆元件维修更换。

进一步地,杠杆元件包括安装板、操作板、转轴和顶升臂,其中,安装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转轴,杠杆元件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架的安装孔内,操作板与安装板的第一端连接,并与安装板呈夹角设置,操作板具体驱动端,顶升臂设置在杠杆元件的第二端,并朝向排气管的一侧倾斜设置,顶升臂具有顶升端。这样,通过优化杠杆元件的具体结构组成,不仅提高了其安装在钢盖上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提高杠杆元件可操控程度。

进一步地,排气管的端头处具有圆锥面,限压阀具有与圆锥面相适配的球形阀芯。这样,更有利于限压阀绕排气管的端头旋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安装有排气管、限压阀、顶升机构和限位柱的锅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锅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安装有限位柱的锅盖的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顶升机构的杠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限压阀位于保压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限压阀位于泄压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锅盖;21、内衬;211、避让口;22、钢盖;30、排气管;31、端头;311、圆锥面;40、限压阀;50、顶升机构;51、杠杆元件;511、驱动端;512、顶升端;513、安装板;514、操作板;515、转轴;516、顶升臂;52、驱动部;53、支撑架;531、安装孔;60、限位柱;61、限位止挡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限压阀的被顶升方式不合理,而易出现限压阀卡死在排气管上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电压力锅的操控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或电饭煲,但不局限于两者,本申请的图示实施例以电压力锅为例。

如图1至图4、图8和图9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20、排气管30、限压阀40、顶升机构50和限位柱60,锅盖20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30设置在锅盖20上,限压阀40设置在排气管30上,当限压阀40的底面处于水平面时,限压阀40位于保压位置,当限压阀40的底面倾斜于水平面时,限压阀40位于泄压位置,顶升机构50用于顶升限压阀40以释放锅体内的压力,顶升机构5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锅盖20上的杠杆元件51,杠杆元件51的第一端为驱动端511,杠杆元件51的第二端延伸至限压阀40的底部以作为顶升端512,限位柱60设置在锅盖20上并位于限压阀40的底部,限位柱60和杠杆元件51分别位于排气管30的两侧,且限位柱60的远离锅盖20的一端形成限位止挡端61;当限压阀40被杠杆元件51由保压位置向泄压位置顶升的过程中,限压阀40以排气管30的端头31为旋转点转动预设角度后,限压阀40受到限位止挡端61的止挡,以避免其转动过度。

通过在锅盖20上的限压阀40的底部设置限位柱60,且使得限位柱60和杠杆元件51分别位于排气管30的两侧,这样,当杠杆元件51转动,杠杆元件51的顶升端512会顶升限压阀40,使得限压阀40绕排气管30的端头31转动,从而使得限压阀40的靠近顶升端512的一侧的底面升高,而限压阀40的靠近限位柱60的一侧的底面降低,当限压阀40的靠近限位柱60的一侧的底面降低一定高度后会受到限位柱60的限位止挡端61的止挡支撑,当杠杆元件51继续顶升限压阀40时,会将限压阀40从排气管30的端头31顶起,从而使得限压阀40无法继续以排气管30的端头31为支点转动,有效地避免了因限压阀40转动过度而卡死在排气管30上无法自动复位,进而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优良的可操控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这样,通过调整限位柱60的高度来优化预设角度的范围,不仅能够使限压阀40绕各种结构尺寸的排气管30的端头31旋转时均能够有效避免卡死;而且能够可靠地调控烹饪器具的泄压排气量,提高烹饪器具的实用性。

可选地,限位柱60为多个,多个限位柱60绕排气管30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多个限位柱60共同对限压阀40止挡支撑,与限压阀40的底面形成多个支撑点,确保了对限压阀40的支撑稳定性,避免在支撑限压阀40的过程中其发生偏转,从而不仅有效释放锅体内的蒸汽,还能够确保限压阀40可靠复位。

如图1至图6所示,锅盖20包括内衬2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内衬21底部的钢盖22,排气管30穿过钢盖22设置,限位柱60与钢盖22连接,顶升机构50还包括驱动部52,驱动部52设置在内衬21上,驱动部52与杠杆元件51的驱动端511驱动配合以控制杠杆元件51转动。这样,驱动部52能够有效地驱动杠杆元件51转动以实现对限压阀40的顶升,确保了顶升机构50的功能稳定性,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智能化操控程度。

可选地,驱动部52为电磁驱动阀。这样,驱动部52以电磁吸引的方式与杠杆元件51配合以控制其有效转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内衬21上形成有避让口211,顶升机构50还包括支撑架53,支撑架53设置在钢盖22上并裸露在避让口211处,杠杆元件51可枢转地与支撑架53连接。这样,支撑架53确保了杠杆元件51的安装稳定性,杠杆元件51、支撑架53和排气管30均能够随钢盖22转动,而驱动部52设置在内衬21上无法转动,只有当杠杆元件51的驱动端511转动至与驱动部52相对应的位置处时,驱动部52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杠杆元件51转动,该位置处优选为锅盖20与锅体锁合的状态。

可选地,支撑架53与钢盖22焊接或通过紧固件与钢盖22紧固连接。这样,支撑架53与钢盖22焊接能够提高支撑架53与钢盖22的连接稳定性,而支撑架53通过紧固件与钢盖22紧固连接则便于拆卸,以便于对支撑架53和杠杆元件51维修更换。

如图4和图6所示,杠杆元件51包括安装板513、操作板514、转轴515和顶升臂516,其中,安装板51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转轴515,杠杆元件51通过转轴515安装在支撑架53的安装孔531内,操作板514与安装板513的第一端连接,并与安装板513呈夹角设置,操作板514具体驱动端511,顶升臂516设置在杠杆元件51的第二端,并朝向排气管30的一侧倾斜设置,顶升臂516具有顶升端512。这样,通过优化杠杆元件51的具体结构组成,不仅提高了其安装在钢盖22上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提高杠杆元件51可操控程度。

如图7所示,排气管30的端头31处具有圆锥面311,限压阀40具有与圆锥面311相适配的球形阀芯。这样,更有利于限压阀40绕排气管30的端头31旋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和锅盖(20),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排气管(30),所述排气管(30)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

限压阀(40),所述限压阀(4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30)上;

顶升机构(50),所述顶升机构(50)用于顶升所述限压阀(40)以释放所述锅体内的压力,所述顶升机构(5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的杠杆元件(51),所述杠杆元件(51)的第一端为驱动端(511),所述杠杆元件(51)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限压阀(40)的底部以作为顶升端(512);

限位柱(60),所述限位柱(60)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并位于所述限压阀(40)的底部,所述限位柱(60)和所述杠杆元件(51)分别位于所述排气管(30)的两侧,且所述限位柱(60)的远离所述锅盖(20)的一端形成限位止挡端(61),所述限压阀(40)以所述排气管(30)的端头(31)为旋转点转动预设角度后,所述限压阀(40)受到所述限位止挡端(61)的止挡,以避免其转动过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0)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柱(60)绕所述排气管(30)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包括内衬(2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衬(21)底部的钢盖(22),所述排气管(30)穿过所述钢盖(22)设置,所述限位柱(60)与所述钢盖(22)连接,所述顶升机构(50)还包括驱动部(52),所述驱动部(52)设置在所述内衬(21)上,所述驱动部(52)与所述杠杆元件(51)的驱动端(511)驱动配合以控制所述杠杆元件(5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2)为电磁驱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1)上形成有避让口(211),所述顶升机构(50)还包括支撑架(53),所述支撑架(53)设置在所述钢盖(22)上并裸露在所述避让口(211)处,所述杠杆元件(51)可枢转地与所述支撑架(5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3)与所述钢盖(22)焊接或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钢盖(22)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元件(51)包括安装板(513)、操作板(514)、转轴(515)和顶升臂(516),其中,所述安装板(51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转轴(515),所述杠杆元件(51)通过所述转轴(515)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3)的安装孔(531)内,所述操作板(514)与所述安装板(513)的第一端连接,并与所述安装板(513)呈夹角设置,所述操作板(514)具体所述驱动端(511),所述顶升臂(516)设置在所述杠杆元件(51)的第二端,并朝向所述排气管(30)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顶升臂(516)具有所述顶升端(5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0)的端头(31)处具有圆锥面(311),所述限压阀(40)具有与所述圆锥面(311)相适配的球形阀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设置在锅盖上;限压阀,设置在排气管上;顶升机构,用于顶升限压阀以释放锅体内的压力,顶升机构包括杠杆元件,杠杆元件的第一端为驱动端,杠杆元件的第二端延伸至限压阀的底部;限位柱,设置在锅盖上并位于限压阀的底部,限位柱和杠杆元件分别位于排气管的两侧,且限位柱的远离锅盖的一端形成限位止挡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限压阀的被顶升方式不合理,而易出现限压阀卡死在排气管上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电压力锅的操控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何意;吴飞;王本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9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