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的顶升方式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家用电器,以其使用方便、快捷烹饪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电压力锅在完成对食物的烹饪后,需要释放锅体内的蒸汽后再打开锅盖,以避免因锅体内的压力过大使蒸汽喷涌出而烫伤使用者。
现有的电压力锅的排气方式通常是通过驱动位于锅盖内的杠杆元件运动而顶升限压阀,以达到排气泄压的效果,但是,限压阀在被杠杆元件顶升而转动时,其转动幅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往往会因其转动过渡而卡死在排气管上,从而出现限压阀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或者在电压力锅高压排气时,偏心倾斜的限压阀在高压喷射的蒸汽作用下仍然无法自动复位,致使电压力锅无法被稳定操控,严重地影响了电压力锅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限压阀的被顶升方式不合理,而易出现限压阀卡死在排气管上,或偏心倾斜而在高压蒸汽的冲击力作用下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电压力锅的操控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排气管设置在锅盖上;限压阀,限压阀设置在排气管上;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用于顶升限压阀以释放锅体内的压力,顶升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锅盖上的杠杆元件,杠杆元件的一端为驱动端,杠杆元件具有多个顶升柱,多个顶升柱位于限压阀的底部并绕排气管的周向间隔设置,各顶升柱的朝向限压阀的一端为用于顶起所限压阀的顶升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顶升机构的杠杆元件的具体结构,杠杆元件具有多个顶升柱,多个顶升柱位于限压阀的底部并绕排气管的周向间隔设置,各顶升柱的朝向限压阀的一端为用于顶起所限压阀的顶升端,这样,在杠杆元件转动以顶升限压阀的过程中,多个顶升端与限压阀的底面具有多个顶升接触点以使限压阀被整体顶起,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限压阀以绕排气管转动的方式排气泄压而卡死在排气管无法复位,同样也避免了因烹饪器具高压排气时,排气管处释放的高压蒸汽对限压阀造成冲击而影响限压阀正常复位,确保了限压阀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稳定地复位压在排气管上,即复位回到保压位置,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优良的可操控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多个顶升柱绕一个以排气管的轴线为圆心轴的圆环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顶升柱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进一步确保限压阀的底面受到顶升柱的顶升力绕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利于限压阀被稳定地被多个顶升柱抬升。
进一步地,杠杆元件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多个顶升柱,其中,安装板与锅盖枢转连接,连接板为与安装板连接并呈环形或u形的板体,多个顶升柱相间隔地设置在连接板上。这种结构形式的杠杆元件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造,且容易与锅盖装配,且连接板为呈环形或u形的板体能够有效避让开排气管,同时其上设置的多个顶升柱能够稳定地将限压阀抬升。
进一步地,多个顶升柱向远离安装板一侧的方向倾斜。这样,顶升柱随杠杆元件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在限压阀的底面滑动,直至顶升柱转动到竖直位置而将限压阀有效地抬升顶起,且使得限压阀的底面能够平行于水平面。
进一步地,顶升柱与垂直于连接板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倾斜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通过优化顶升柱相对于连接板的倾斜角度,能够调整多个顶升柱转动到竖直位置时,杠杆元件的旋转角度,从而便于对限压阀的顶升作业进行操控。
进一步地,各顶升柱的顶升端构成一个支撑平面。这样,当限压阀被杠杆元件抬升到泄压位置,各顶升柱的顶升端的平面均与限压阀的底面贴合,有效的增加了杠杆元件与限压阀的底面的接触面积,确保了对限压阀的支撑稳定性,有利于限压阀在自身重力下回落复位。
进一步地,支撑平面与安装板的延伸平面之间的形成第二倾斜夹角,第二倾斜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这样,便于通过优化杠杆元件的旋转角度而将限压阀有效地由保压位置抬升到泄压位置。
进一步地,当限压阀被顶升至泄压位置时,支撑平面平行于水平面。这样能够确保处于泄压位置时的限压阀的底面于水平面平行,且确保杠杆元件具有与限压阀的底面足够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对限压阀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内衬、面盖和钢盖,其中,面盖罩设在内衬上,钢盖可转动地设置在内衬的底部,顶升机构还包括驱动部和安装座,驱动部设置在内衬上,安装座设置在钢盖上,安装板通过枢接轴与安装座枢转连接,杠杆元件还包括与驱动部驱动配合的操作板,操作板与安装板的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且操作板与安装板呈夹角设置,操作板具有驱动端。这样,驱动部能够有效地驱动杠杆元件转动以实现对限压阀的顶升,确保了顶升机构的功能稳定性,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智能化操控程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带有排气管、限压阀和顶升机构的锅盖的剖切示意图,在该图中,限压阀处于保压位置;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带有排气管、限压阀和顶升机构的锅盖的剖切示意图;在该图中,限压阀被顶升机构顶升至泄压位置;
图4示出了图3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带有排气管、限压阀和顶升机构的锅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顶升机构的杠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锅盖;21、内衬;22、面盖;23、钢盖;30、排气管;40、限压阀;50、顶升机构;51、杠杆元件;100、驱动端;200、顶升端;512、顶升柱;513、安装板;514、连接板;515、操作板;516、枢接轴;52、驱动部;53、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限压阀的被顶升方式不合理,而易出现限压阀卡死在排气管上,或偏心倾斜而在高压蒸汽的冲击力作用下无法自动复位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电压力锅的操控稳定性和使用便捷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或电饭煲,但不局限于两者,本申请的图示实施例以电压力锅为例。
如图1至图6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20、排气管30、限压阀40和顶升机构50,锅盖20盖设在锅体上,排气管30设置在锅盖20上,限压阀40设置在排气管30上,当限压阀40的以自重压设在排气管30上时,限压阀40位于保压位置,当限压阀40被顶升后,限压阀40位于泄压位置,顶升机构50用于顶升限压阀40以释放锅体内的压力,顶升机构5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锅盖20上的杠杆元件51,杠杆元件51的一端为驱动端100,杠杆元件51具有多个顶升柱512,多个顶升柱512位于限压阀40的底部并绕排气管30的周向间隔设置,各顶升柱512的朝向限压阀40的一端为用于顶起所限压阀的顶升端200;在杠杆元件51转动以顶升限压阀40的过程中,多个顶升端200与限压阀40的底面具有多个顶升接触点以使限压阀40被整体顶起。
通过优化顶升机构50的杠杆元件51的具体结构,杠杆元件51具有多个顶升柱512,多个顶升柱512位于限压阀40的底部并绕排气管30的周向间隔设置,各顶升柱512的朝向限压阀40的一端为用于顶起所限压阀的顶升端200,这样,在杠杆元件51转动以顶升限压阀40的过程中,多个顶升端200与限压阀40的底面具有多个顶升接触点以使限压阀40被整体顶起,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限压阀40以绕排气管30转动的方式排气泄压而卡死在排气管30无法复位,同样也避免了因烹饪器具高压排气时,排气管30处释放的高压蒸汽对限压阀40造成冲击而影响限压阀40正常复位,确保了限压阀40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稳定地复位压在排气管30上,即复位回到保压位置,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优良的可操控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多个顶升柱512绕一个以排气管30的轴线为圆心轴的圆环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顶升柱512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进一步确保限压阀40的底面受到顶升柱512的顶升力绕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利于限压阀40被稳定地被多个顶升柱512抬升。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杠杆元件51包括安装板513、连接板514和多个顶升柱512,其中,安装板513与锅盖20枢转连接,连接板514为与安装板513连接并呈环形或u形的板体,多个顶升柱512相间隔地设置在连接板514上。这种结构形式的杠杆元件51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制造,且容易与锅盖20装配,且连接板514为呈环形或u形的板体能够有效避让开排气管30,同时其上设置的多个顶升柱512能够稳定地将限压阀40抬升。
如图6所示,多个顶升柱512向远离安装板513一侧的方向倾斜。这样,顶升柱512随杠杆元件5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在限压阀40的底面滑动,直至顶升柱512转动到竖直位置而将限压阀40有效地抬升顶起,且使得限压阀40的底面能够平行于水平面。
可选地,顶升柱512与垂直于连接板51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倾斜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通过优化顶升柱512相对于连接板514的倾斜角度,能够调整多个顶升柱512转动到竖直位置时,杠杆元件51的旋转角度,从而便于对限压阀40的顶升作业进行操控。
在本申请中,各顶升柱512的顶升端200构成一个支撑平面。这样,当限压阀40被杠杆元件51抬升到泄压位置,各顶升柱512的顶升端200的平面均与限压阀40的底面贴合,有效的增加了杠杆元件51与限压阀40的底面的接触面积,确保了对限压阀40的支撑稳定性,有利于限压阀40在自身重力下回落复位。
可选地,支撑平面与安装板513的延伸平面之间的形成第二倾斜夹角,第二倾斜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这样,便于通过优化杠杆元件51的旋转角度而将限压阀40有效地由保压位置抬升到泄压位置。
优选地,当限压阀40被顶升至泄压位置时,支撑平面平行于水平面。这样能够确保处于泄压位置时的限压阀40的底面于水平面平行,且确保杠杆元件51具有与限压阀40的底面足够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对限压阀40的支撑稳定性。
如图1至图5所示,锅盖20包括内衬21、面盖22和钢盖23,其中,面盖22罩设在内衬21上,钢盖23可转动地设置在内衬21的底部,顶升机构50还包括驱动部52和安装座53,驱动部52设置在内衬21上,安装座53设置在钢盖23上,安装板513通过枢接轴516与安装座53枢转连接,杠杆元件51还包括与驱动部52驱动配合的操作板515,操作板515与安装板513的远离连接板514的一端连接,且操作板515与安装板513呈夹角设置,操作板515具有驱动端100。这样,驱动部52能够有效地驱动杠杆元件51转动以实现对限压阀40的顶升,确保了顶升机构50的功能稳定性,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智能化操控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和锅盖(20),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排气管(30),所述排气管(30)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
限压阀(40),所述限压阀(4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30)上;
顶升机构(50),所述顶升机构(50)用于顶升所述限压阀(40)以释放所述锅体内的压力,所述顶升机构(5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的杠杆元件(51),所述杠杆元件(51)的一端为驱动端(100),所述杠杆元件(51)具有多个顶升柱(512),多个所述顶升柱(512)位于所述限压阀(40)的底部并绕所述排气管(30)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顶升柱(512)的朝向所述限压阀(40)的一端为用于顶起所限压阀的顶升端(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升柱(512)绕一个以所述排气管(30)的轴线为圆心轴的圆环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顶升柱(512)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元件(51)包括安装板(513)、连接板(514)和多个所述顶升柱(512),其中,所述安装板(513)与所述锅盖(20)枢转连接,所述连接板(514)为与所述安装板(513)连接并呈环形或u形的板体,多个所述顶升柱(51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5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升柱(512)向远离所述安装板(513)一侧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柱(512)与垂直于所述连接板(514)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倾斜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顶升柱(512)的顶升端(200)构成一个支撑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安装板(513)的延伸平面之间的形成第二倾斜夹角,所述第二倾斜夹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压阀(40)被顶升至泄压位置时,所述支撑平面平行于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包括内衬(21)、面盖(22)和钢盖(23),其中,所述面盖(22)罩设在所述内衬(21)上,所述钢盖(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衬(21)的底部,所述顶升机构(50)还包括驱动部(52)和安装座(53),所述驱动部(52)设置在所述内衬(21)上,所述安装座(53)设置在所述钢盖(23)上,所述安装板(513)通过枢接轴(516)与所述安装座(53)枢转连接,所述杠杆元件(51)还包括与所述驱动部(52)驱动配合的操作板(515),所述操作板(515)与所述安装板(513)的远离所述连接板(514)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操作板(515)与所述安装板(513)呈夹角设置,所述操作板(515)具有所述驱动端(10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