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24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行星减速器,是用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减速的减速器,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大部分都是使用闭式减速器,长时间运行需要添加润滑油进行润滑,还需要通过视孔窗观察减速器内部的运行情况。

授权公告号cn202833874u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3年3月27日公开了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它包括有行星部分、二轴装置、箱体、联接盘、行星封盖密封在箱体内;传动齿轮安装在行星架上,并与二轴装置内的二轴齿轮相啮合;二轴装置安装在箱体内,其一端通过二轴密封盖密封在箱体内;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外。本结构能对行星减速器本身进行制动,还能对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转速进行控制,其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实用性强。

现有的双浮动行星减速器,虽然其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然而,减速器内部在运行使用时,需要向内部加入润滑油,而润滑油容易飞溅到箱体箱盖内表面,进而通过箱体箱盖结合面溢出,污染减速器表面,同时,减速器长时间运行,温度升高,会发热发烫,影响减速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润滑油容易溢出箱体箱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垫,所述箱体的顶端开有阻油沟槽,所述阻油沟槽的边缘连通有回油槽口,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所述箱盖的底端开有密封垫槽,所述密封垫插入密封垫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端固定有视孔壁,所述视孔壁的顶端安装有视孔窗,所述视孔窗的顶端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视孔窗预留的通孔并与视孔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视孔窗的表面开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内部穿过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罩,所述导气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过滤罩。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两端和阻油沟槽的两端均不超出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的边缘,所述回油槽口的一端与箱体连通,所述密封垫槽两端均不超出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的边缘,所述密封垫槽的深度不大于密封垫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视孔窗和视孔壁的顶端平行,所述视孔壁位于箱盖的顶端中间。

优选的,所述导气孔为螺纹孔,所述导气管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过滤罩的直径不大于导气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过滤罩的直径不小于导气孔的直径,所述视孔窗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浮动行星减速器,1、箱体箱盖合上之后,密封垫插入密封垫槽内部,阻挡飞溅的润滑油溢出箱体箱盖,污染环境,且润滑油聚集并流入阻油沟槽,进而通过回油槽口回流到箱体内部,保持箱体箱盖表面清洁干净。

2、通过透明的视孔窗可以观察减速器内部的运行情况,减速器内部运行产生发热现象,通过导气管散热,且安装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避免灰尘掉落进减速器内部,污染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箱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箱盖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仰视图。

图中:1、箱体;2、阻油沟槽;3、密封垫;4、密封垫槽;5、箱盖;6、视孔壁;7、视孔窗;8、螺栓;9、第一过滤罩;10、导气管;11、导气孔;12、第二过滤罩;13、回油槽口;14、第一轴孔;15、第二轴孔;16、第三轴孔;17、第四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轴孔14和第二轴孔15,箱体1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垫3,箱体1的顶端开有阻油沟槽2,阻油沟槽2的边缘连通有回油槽口13,回油槽口13的一端与箱体1连通,密封垫3的两端和阻油沟槽2的两端均不超出第一轴孔14和第二轴孔15的边缘,避免飞溅的润滑油进入第一轴孔14和第二轴孔15,进而溢出减速器,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箱盖5,箱体1和箱盖5通过连接螺栓8连接安装,箱盖5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轴孔16和第四轴孔17,第三轴孔16和第一轴孔14组合,第四轴孔17和第二轴孔15组合,箱盖5的底端开有密封垫槽4,密封垫槽4两端均不超出第三轴孔16和第四轴孔17的边缘,密封垫槽4的深度不大于密封垫3的高度,密封垫3插入密封垫槽4内部,并压紧,阻挡飞溅的润滑油溢出箱体1和箱盖5,污染环境,且润滑油聚集并流入阻油沟槽2,进而通过回油槽口13回流到箱体1内部,保持箱体1和箱盖5表面清洁干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箱盖5的顶端固定有视孔壁6,视孔壁6的顶端安装有视孔窗7,视孔窗7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视孔窗7和视孔壁6的顶端平行,视孔窗7的顶端连接有螺栓8,螺栓8穿过视孔窗7预留的通孔并与视孔壁6连接,视孔壁6位于箱盖5的顶端中间,通过透明的视孔窗7可以观察减速器内部的运行情况。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视孔窗7的表面开有导气孔11,导气孔11为螺纹孔,导气孔11的内部穿过有导气管10,导气管10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罩9,第一过滤罩9的直径不大于导气孔11的直径,导气管10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过滤罩12,第二过滤罩12的直径不小于导气孔11的直径,减速器内部运行产生发热现象,通过导气管10散热,且安装第一过滤罩9和第二过滤罩12,避免灰尘掉落进减速器内部,污染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密封垫3固定在箱体1的顶端,箱体1的顶端开有阻油沟槽2,并通过回油槽口13连通箱体1,箱盖5的底端开有密封垫槽4,视孔壁6固定在箱盖5的顶端,视孔窗7通过螺栓8安装在视孔壁6的顶端,导气管10穿过导气孔11,第一过滤罩9安装在导气管10的底端,第二过滤罩12安装在导气管10的顶端,箱体1和箱盖5合上之后,并经过紧固件紧固,密封垫3插入密封垫槽4内部,减速器运行,阻挡飞溅的润滑油溢出箱体1和箱盖5,污染环境,且润滑油聚集并流入阻油沟槽2,进而通过回油槽口13回流到箱体1内部,保持箱体1和箱盖5表面清洁干净,在运行过程中,通过透明的视孔窗7可以观察减速器内部的运行情况,减速器长时间后,其内部会产生发热现象,可以通过导气管10散热,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12罩在导气管10的两端,既避免灰尘掉落进减速器内部,污染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又避免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导气管10飞溅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轴孔(14)和第二轴孔(15),所述箱体(1)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垫(3),所述箱体(1)的顶端开有阻油沟槽(2),所述阻油沟槽(2)的边缘连通有回油槽口(13),所述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箱盖(5),所述箱盖(5)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轴孔(16)和第四轴孔(17),所述箱盖(5)的底端开有密封垫槽(4),所述密封垫(3)插入密封垫槽(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5)的顶端固定有视孔壁(6),所述视孔壁(6)的顶端安装有视孔窗(7),所述视孔窗(7)的顶端连接有螺栓(8),所述螺栓(8)穿过视孔窗(7)预留的通孔并与视孔壁(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孔窗(7)的表面开有导气孔(11),所述导气孔(11)的内部穿过有导气管(10),所述导气管(10)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罩(9),所述导气管(10)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过滤罩(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3)的两端和阻油沟槽(2)的两端均不超出第一轴孔(14)和第二轴孔(15)的边缘,所述回油槽口(13)的一端与箱体(1)连通,所述密封垫槽(4)两端均不超出第三轴孔(16)和第四轴孔(17)的边缘,所述密封垫槽(4)的深度不大于密封垫(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孔窗(7)和视孔壁(6)的顶端平行,所述视孔壁(6)位于箱盖(5)的顶端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11)为螺纹孔,所述导气管(10)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过滤罩(9)的直径不大于导气孔(11)的直径,所述第二过滤罩(12)的直径不小于导气孔(11)的直径,所述视孔窗(7)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箱体的顶端固定有密封垫,箱体的顶端开有阻油沟槽,阻油沟槽的边缘连通有回油槽口,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箱盖,箱盖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箱盖的底端开有密封垫槽,密封垫插入密封垫槽内部,该双浮动行星减速器,密封垫阻挡飞溅的润滑油溢出箱体箱盖,污染环境,且润滑油聚集并流入阻油沟槽,进而通过回油槽口回流到箱体内部,保持箱体箱盖表面清洁干净,可以观察减速器内部的运行情况,且安装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避免灰尘掉落进减速器内部,污染减速器内部的润滑油。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贤;吴双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银叶传动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8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