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
在平房或墙壁工程建设中,为使站在高处的工程技术人员得到砖石提供,往往需要站在墙下的辅助工将砖石或水泥装到装置上,并进行滑升,使高处工程技术人员得以供料施工。但是普通的吊运举升的方式物料会在空中摇摆,很容易磕伤墙体。另外,物料到达高度后为了卸料,工人通常需要探身出去并将物料桶取下,然后将物料卸下。人手力量有限,不仅容易脱手,发生坠物危险,而且非常费力,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上料稳定,固定位置及卸料位置可调,能够自动卸料,在保证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省时省力。
本发明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杆,轨道杆上设置料斗,料斗为筒状,料斗底部外侧边缘铰接底板,料斗底面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两个上轮和两个下轮,上轮和下轮的滚动面设有凹槽,同侧的上轮和下轮均通过凹槽配合在对应的轨道杆上,底板超出于料斗外侧,轨道杆上套有滑套,滑套上设置通孔,螺母与通孔同轴并固定在滑套上,螺母内配合调节螺栓,两滑套上均固定翘轨,翘轨与轨道杆呈一定角度,两翘轨平行设置,固定装置固定在墙体边缘,固定装置上竖直固定立杆,立杆上端铰接滑套,固定装置上设置滑料槽,滑料槽前端位置与底板位置对应,轨道杆上端安装滑轮,绳索绕过滑轮后一端固定在底板上,一端连接动力装置。
固定装置包括搁板,搁板下底面上分别垂直固定外夹板和内夹板,外夹板和内夹板平行设置,内夹板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固定螺栓。将墙体卡在外夹板和内夹板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栓与墙体挤紧,以此来将整个装置的位置固定,调节方便,适应性强,固定牢固。
滑料槽尾部铰接在搁板尾端,滑料槽与搁板之间设置弹簧,弹簧上端固定在滑料槽底部,弹簧下端固定在搁板上,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滑料槽前端到翘轨底端的距离与上轮到底板的距离对应。
翘轨规格与轨道杆规格相同,并且滑料槽外侧高度大于内侧高度。
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拧松调节螺栓,将墙体卡在外夹板和内夹板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栓与墙体挤紧,轨道杆下端抵在地面上,轨道杆倾斜设置,轨道杆倾斜角度越大工人操作起来越省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这样整个装置的位置就固定。将绳索拉紧,向料斗内装入物料,由于绳索拉着底板,料口由于轨道杆倾斜而倾斜,因此物料可以在料斗内而不泄露。然后通过动力装置上拉绳索,将物料提升。滑料槽前端位置与底板位置对应,滑料槽前端到翘轨底端的距离与上轮到底板的距离对应,当底板与滑料槽接触时,底板被滑料槽阻挡,同时上轮滚动至翘轨上,进而料斗向外转动,这样料斗与底板之间就留出间隙,物料从间隙顺着底板滑落至滑料槽上,并最终落在滑料槽末端下方。由于滑料槽与搁板之间设置弹簧,弹簧能够使得滑料槽始终与底板接触,并且底板首先与滑料槽接触,直至上轮配合在翘轨上使得料斗倾斜,弹簧使得滑料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无需精准适配,方便生产和调节。卸料完成后,反向运行动力装置将料斗落下,重新装料。
动力装置包括绕线辊,绕线辊安装在楼板上,绕线辊转轴上固定摇把,绳索端部固定在绕线辊上。通过摇动绕线辊来提升料斗,工人操作起来省力。
轨道杆底部铰接座板,座板底部设置倒刺。这样可以适应轨道板不同角度的变化,并且能有效防止轨道杆滑移,保证安全。
料斗底部固定轴套,轴套内配合c字轴,两下轮安装在c字轴上,c字轴端部还分别安装辅助轮,辅助轮与下轮对应,并且轨道杆配合在下轮与辅助轮之间。这样可以防止料斗与轨道杆脱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拧松调节螺栓,将墙体卡在外夹板和内夹板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栓与墙体挤紧,轨道杆下端抵在地面上,轨道杆倾斜设置,轨道杆倾斜角度越大工人操作起来越省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这样整个装置的位置就固定。将绳索拉紧,向料斗内装入物料,由于绳索拉着底板,料口由于轨道杆倾斜而倾斜,因此物料可以在料斗内而不泄露。然后通过动力装置上拉绳索,将物料提升。滑料槽前端位置与底板位置对应,滑料槽前端到翘轨底端的距离与上轮到底板的距离对应,当底板与滑料槽接触时,底板被滑料槽阻挡,同时上轮滚动至翘轨上,进而料斗向外转动,这样料斗与底板之间就留出间隙,物料从间隙顺着底板滑落至滑料槽上,并最终落在滑料槽末端下方。由于滑料槽与搁板之间设置弹簧,弹簧能够使得滑料槽始终与底板接触,并且底板首先与滑料槽接触,直至上轮配合在翘轨上使得料斗倾斜,弹簧使得滑料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无需精准适配,方便生产和调节。卸料完成后,反向运行动力装置将料斗落下,重新装料。上料稳定,固定位置及卸料位置可调,能够自动卸料,在保证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左视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b-b截面示意图。
图中:1、滑轮;2、轨道杆;3、绳索;4、座板;5、绕线辊;6、摇把;7、楼板;8、墙体;9、翘轨;10、上轮;11、料斗;12、底板;13、下轮;14、c字轴;15、辅助轮;16、滑套;17、螺母;18、调节螺栓;19、立杆;20、滑料槽;21、弹簧;22、轴套;23、搁板;24、固定螺栓;25、内夹板;26、外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杆2,轨道杆2上设置料斗11,料斗11为筒状,料斗11底部外侧边缘铰接底板12,料斗11底面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两个上轮10和两个下轮13,上轮10和下轮13的滚动面设有凹槽,同侧的上轮10和下轮13均通过凹槽配合在对应的轨道杆2上,底板12超出于料斗11外侧,轨道杆2上套有滑套16,滑套16上设置通孔,螺母17与通孔同轴并固定在滑套16上,螺母17内配合调节螺栓18,两滑套16上均固定翘轨9,翘轨9与轨道杆2呈一定角度,两翘轨9平行设置,固定装置固定在墙体8边缘,固定装置上竖直固定立杆19,立杆19上端铰接滑套16,固定装置上设置滑料槽20,滑料槽20前端位置与底板12位置对应,轨道杆2上端安装滑轮1,绳索3绕过滑轮1后一端固定在底板12上,一端连接动力装置。
固定装置包括搁板23,搁板23下底面上分别垂直固定外夹板26和内夹板25,外夹板26和内夹板25平行设置,内夹板25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固定螺栓24。将墙体8卡在外夹板26和内夹板25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栓24与墙体8挤紧,以此来将整个装置的位置固定,调节方便,适应性强,固定牢固。
滑料槽20尾部铰接在搁板23尾端,滑料槽20与搁板23之间设置弹簧21,弹簧21上端固定在滑料槽20底部,弹簧21下端固定在搁板23上,弹簧21在自然状态下,滑料槽20前端到翘轨9底端的距离与上轮10到底板12的距离对应。
翘轨9规格与轨道杆2规格相同,并且滑料槽20外侧高度大于内侧高度。
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拧松调节螺栓18,将墙体8卡在外夹板26和内夹板25之间,然后拧紧固定螺栓24与墙体8挤紧,轨道杆2下端抵在地面上,轨道杆2倾斜设置,轨道杆2倾斜角度越大工人操作起来越省力,然后拧紧调节螺栓18,这样整个装置的位置就固定。将绳索3拉紧,向料斗11内装入物料,由于绳索3拉着底板12,料口由于轨道杆2倾斜而倾斜,因此物料可以在料斗11内而不泄露。然后通过动力装置上拉绳索3,将物料提升。滑料槽20前端位置与底板12位置对应,滑料槽20前端到翘轨9底端的距离与上轮10到底板12的距离对应,当底板12与滑料槽20接触时,底板12被滑料槽20阻挡,同时上轮10滚动至翘轨9上,进而料斗11向外转动,这样料斗11与底板12之间就留出间隙,物料从间隙顺着底板12滑落至滑料槽20上,并最终落在滑料槽20末端下方。由于滑料槽20与搁板23之间设置弹簧21,弹簧21能够使得滑料槽20始终与底板12接触,并且底板12首先与滑料槽20接触,直至上轮10配合在翘轨9上使得料斗11倾斜,弹簧21使得滑料槽20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无需精准适配,方便生产和调节。卸料完成后,反向运行动力装置将料斗11落下,重新装料。
动力装置包括绕线辊5,绕线辊5安装在楼板7上,绕线辊5转轴上固定摇把6,绳索3端部固定在绕线辊5上。通过摇动绕线辊5来提升料斗11,工人操作起来省力。
轨道杆2底部铰接座板4,座板4底部设置倒刺。这样可以适应轨道板不同角度的变化,并且能有效防止轨道杆2滑移,保证安全。
料斗11底部固定轴套22,轴套22内配合c字轴14,两下轮13安装在c字轴14上,c字轴14端部还分别安装辅助轮15,辅助轮15与下轮13对应,并且轨道杆2配合在下轮13与辅助轮15之间。这样可以防止料斗11与轨道杆2脱离。
1.一种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杆(2),轨道杆(2)上设置料斗(11),料斗(11)为筒状,料斗(11)底部外侧边缘铰接底板(12),料斗(11)底面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两个上轮(10)和两个下轮(13),上轮(10)和下轮(13)的滚动面设有凹槽,同侧的上轮(10)和下轮(13)均通过凹槽配合在对应的轨道杆(2)上,底板(12)超出于料斗(11)外侧,轨道杆(2)上套有滑套(16),滑套(16)上设置通孔,螺母(17)与通孔同轴并固定在滑套(16)上,螺母(17)内配合调节螺栓(18),两滑套(16)上均固定翘轨(9),翘轨(9)与轨道杆(2)呈一定角度,两翘轨(9)平行设置,固定装置固定在墙体(8)边缘,固定装置上竖直固定立杆(19),立杆(19)上端铰接滑套(16),固定装置上设置滑料槽(20),滑料槽(20)前端位置与底板(12)位置对应,轨道杆(2)上端安装滑轮(1),绳索(3)绕过滑轮(1)后一端固定在底板(12)上,一端连接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搁板(23),搁板(23)下底面上分别垂直固定外夹板(26)和内夹板(25),外夹板(26)和内夹板(25)平行设置,内夹板(25)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固定螺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料槽(20)尾部铰接在搁板(23)尾端,滑料槽(20)与搁板(23)之间设置弹簧(21),弹簧(21)上端固定在滑料槽(20)底部,弹簧(21)下端固定在搁板(23)上,弹簧(21)在自然状态下,滑料槽(20)前端到翘轨(9)底端的距离与上轮(10)到底板(12)的距离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翘轨(9)规格与轨道杆(2)规格相同,并且滑料槽(20)外侧高度大于内侧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包括绕线辊(5),绕线辊(5)安装在楼板(7)上,绕线辊(5)转轴上固定摇把(6),绳索(3)端部固定在绕线辊(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杆(2)底部铰接座板(4),座板(4)底部设置倒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开合式自卸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11)底部固定轴套(22),轴套(22)内配合c字轴(14),两下轮(13)安装在c字轴(14)上,c字轴(14)端部还分别安装辅助轮(15),辅助轮(15)与下轮(13)对应,并且轨道杆(2)配合在下轮(13)与辅助轮(15)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