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6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钢管塔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钢管塔是指主要用钢管构件组成的空间格构式结构。我国的输电线路建设具有大容量、大跨越和高电压的特点,旧式的角钢铁塔结构占地面积很大,造型与建设环境不协调,故城市里大多使用占地面积小的圆形钢管塔或者多边形钢管塔结构,即管塔来代替角钢铁塔;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加工方便,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

钢管塔的生产工艺一般包含下料、划线、折弯、组合、打底焊、埋弧焊和焊接法兰等步骤,通过将平整的钢板上划线作为折弯的边界,对钢板划线处进行折弯,然后将折弯后的板材进行拼接和焊接,从而得到管塔主柱,在管塔主柱上继续焊接横担等组件形成完整的钢管塔。支撑滚轮架是一种焊接辅助设备,常用于圆筒类主柱的环缝的焊接,通过其滚轮的转动可以带动圆筒类主柱旋转实现变位。现有的支撑滚轮架一般是固定不动的,适用的管塔主柱的直径范围较小,加工不同规格的管塔时需要配置多个滚轮架,不仅成本高,而且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管塔主柱加工的钢管支撑滚轮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包括底座(1)、两支架(2)和两滚轮(3),底座(1)上设置有两支架(2),两支架(2)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支架(2)之间设置有滚轮(3),滚轮(3)相对于两支架(2)转动;所述支架(2)顶部呈“v”字形,两支架(2)顶部相对的设置有若干凹槽(4),滚轮(3)两端分别嵌设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4)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凹槽(4)沿着支架(2)的上表面竖直的向底座(1)方向延伸,凹槽(4)分别与支架(2)的上表面和支架(2)的侧面连通,各凹槽(4)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4)相对于支架(2)的纵向中心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3)包括轮轴(31)和滚筒(32),滚筒(32)套设在轮轴(31)上,滚筒(32)与轮轴(31)转动连接,轮轴(31)的端部嵌设在凹槽(4)内。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轮轴(31)上还设置有推力球轴承(6),推力球轴承(6)固定设置在轮轴(31)上,推力球轴承的表面与支架(2)表面抵持。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轮轴(31)的两端还设置有导向柱(33),导向柱(33)与轮轴(31)固定连接,导向柱(33)沿着轮轴(31)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导向柱(33)嵌设在凹槽(4)内。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4)的形状和导向柱(33)的形状均为腰圆形,导向柱(33)的表面与凹槽(4)的表面相抵持。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限位装置(5),限位装置(5)包括滑槽(51)、滑块(52)、挂钩(53)和弹簧机构(54),滑槽(5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滑槽(51)沿着支架(2)的延伸方向设置,滑槽(51)内设置有滑块(52),滑块(52)与滑槽(51)滑动连接;滑块(52)上设置有弹簧机构(54),弹簧机构(54)的一端与滑块(52)固定连接,弹簧机构(54)的另一端与挂钩(53)固定连接,挂钩(53)挂设在导向柱(33)上。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柱(33)表面还设置有限位部(34),限位部(34)固定设置在导向柱(33)上,限位部(34)沿导向柱(33)表面向外延伸;挂钩(53)的表面与限位部(34)相抵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筒(32)表面还设置有缓冲层(35),缓冲层与滚筒(3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通过设置多个凹槽,可实现滚轮的位置调整,将待加工的钢管塔主柱的表面抵持在两滚轮表面,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钢管塔主柱的支撑和加工;

(2)凹槽沿着支架的上表面竖直向下延伸,靠近支架边缘的凹槽其最低点位置逐渐升高,适用于放置较大直径的钢管塔主柱;

(3)凹槽与导向柱的表面相抵持,可以防止轮轴晃动,提高滚轮的稳定性;

(4)限位装置能将导向柱位置进一步固定,可以防止滚轮窜动和跳动,进一步提高滚轮的稳定性;

(5)滚筒表面的缓冲层能减缓钢管塔主柱的的压力,还能防止钢管塔主柱表面碰撞和划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的滚轮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的限位装置的前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的一种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包括底座1、两支架2、两滚轮3、限位装置5;其底座1上设置有两支架2,两支架2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支架2之间设置有滚轮3,滚轮3相对于两支架2转动;所述支架2顶部呈“v”字形,两支架2顶部相对的设置有若干凹槽4,滚轮3两端分别嵌设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4内。两滚轮3可对待加工的钢管塔主柱实现线接触。两个滚轮3可以在不同的凹槽4内移动,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钢管塔主柱的支撑功能。

凹槽4沿着支架2的上表面竖直的向底座1方向延伸,凹槽4分别与支架2的上表面和支架2的侧面连通,各凹槽4的深度相同,当凹槽4相对于支架2的纵向中心面对称设置时,滚轮3与待加工的钢管塔主柱表面的线接触部位相对于支架2对称。由图1可知,凹槽4为竖直方向设置,滚轮3是竖直的放入凹槽4内。各凹槽4沿着支架2顶部的v字形结构排布,靠近支架2边缘处的凹槽4,其最低点极限位置高于其他凹槽4的最低点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滚轮3包括轮轴31和滚筒32,滚筒32套设在轮轴31上,滚筒32与轮轴31转动连接,轮轴31的端部嵌设在凹槽4内。

轮轴31的两端还设置有导向柱33,导向柱33与轮轴31固定连接,导向柱33沿着轮轴31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导向柱33嵌设在凹槽4内。为了更好的与凹槽4配合,轮轴31端部的导向柱33伸入凹槽4内,并与凹槽4的表面相抵持。滚筒32在动作时,轮轴31不会跳动和晃动,滚轮3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轮轴31与支架2之间设置推力球轴承6,推力球轴承6能够承受径向推力,适合于转速低轴向无位移的情形。特别适合于电力管塔主柱单侧放置在支撑滚轮架上的情形,可有效防止滚轮3沿径向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凹槽4的形状和导向柱33的形状均为腰圆形。

如图1结合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限位装置5,限位装置5包括滑槽51、滑块52、挂钩53和弹簧机构54,滑槽5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滑槽51沿着支架2的延伸方向设置,滑槽51内设置有滑块52,滑块52与滑槽51滑动连接;滑块52上设置有弹簧机构54,弹簧机构54的一端与滑块52固定连接,弹簧机构54的另一端与挂钩53固定连接,挂钩53挂设在导向柱33上。限位装置5能将导向柱33位置进一步固定,可以防止滚轮3窜动和跳动。

如图3所示,导向柱33表面还设置有限位部34,限位部34固定设置在导向柱33上,限位部34沿导向柱33表面向外延伸;挂钩53的表面与限位部34相抵持。限位板34可以进一步防止滚轮3窜动和跳动,进一步提高滚轮3工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滚筒32表面还设置有缓冲层35,缓冲层与滚筒32固定连接。滚筒32表面的缓冲层35能减缓钢管塔主柱的的压力,还能防止钢管塔主柱表面碰撞和划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包括底座(1)、两支架(2)和两滚轮(3),底座(1)上设置有两支架(2),两支架(2)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支架(2)之间设置有滚轮(3),滚轮(3)相对于两支架(2)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顶部呈“v”字形,两支架(2)顶部相对的设置有若干凹槽(4),滚轮(3)两端分别嵌设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沿着支架(2)的上表面竖直的向底座(1)方向延伸,凹槽(4)分别与支架(2)的上表面和支架(2)的侧面连通,各凹槽(4)的深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相对于支架(2)的纵向中心面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包括轮轴(31)和滚筒(32),滚筒(32)套设在轮轴(31)上,滚筒(32)与轮轴(31)转动连接,轮轴(31)的端部嵌设在凹槽(4)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31)上还设置有推力球轴承(6),推力球轴承(6)固定设置在轮轴(31)上,推力球轴承的表面与支架(2)表面抵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31)的两端还设置有导向柱(33),导向柱(33)与轮轴(31)固定连接,导向柱(33)沿着轮轴(31)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导向柱(33)嵌设在凹槽(4)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形状和导向柱(33)的形状均为腰圆形,导向柱(33)的表面与凹槽(4)的表面相抵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5),限位装置(5)包括滑槽(51)、滑块(52)、挂钩(53)和弹簧机构(54),滑槽(5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滑槽(51)沿着支架(2)的延伸方向设置,滑槽(51)内设置有滑块(52),滑块(52)与滑槽(51)滑动连接;滑块(52)上设置有弹簧机构(54),弹簧机构(54)的一端与滑块(52)固定连接,弹簧机构(54)的另一端与挂钩(53)固定连接,挂钩(53)挂设在导向柱(33)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3)表面还设置有限位部(34),限位部(34)固定设置在导向柱(33)上,限位部(34)沿导向柱(33)表面向外延伸;挂钩(53)的表面与限位部(34)相抵持。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2)表面还设置有缓冲层(35),缓冲层与滚筒(3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支撑滚轮架,包括底座、两支架和两滚轮,底座上设置有两支架,两支架均与底座固定连接;两支架之间设置有滚轮,滚轮相对于两支架转动;所述支架顶部呈“V”字形,两支架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分别与支架的上表面和支架的侧面连通,滚轮两端嵌设在相对设置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通过设置多个凹槽,可实现滚轮的位置调整,将待加工的钢管塔主柱的表面抵持在两滚轮表面,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钢管塔主柱的支撑和加工;凹槽沿着支架的上表面竖直向下延伸,靠近支架边缘的凹槽其最低点位置逐渐升高,适用于放置较大直径的钢管塔主柱;凹槽与导向柱的表面相抵持,可以防止轮轴晃动,提高滚轮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张缨杰;邵学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电力天源钢管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8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