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便于分隔,延性较好等特点。目前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主导工程是结构安装工程,框架结构柱截面一般为方形或矩形,其吊装流程为:测量放线→构件进行现场检查→构件编号→吊具安装→翻身直立→起吊→钢筋对位→就位→安装临时斜撑→调整灌浆。安装临时斜撑的目的在于对安装就位后的柱子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的调整和临时固定,待柱底钢筋孔灌浆达到强度后拆除。

预制柱的灌浆施工时,柱底与底板间要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以保证灌浆料在压力下注满柱底键槽及套筒并达到一定的密实度,现有技术采用的方式如下:安装预制柱时,先在底板上放上垫片,预制柱安装在垫片上,预制柱底部与底板之间形成一个大约2cm的缝隙,待预制柱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调整好后,采用专用座浆料进行塞缝灌浆处理,以此使得柱底与底板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待座浆料塞缝完成24小时后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套筒灌浆。

现有座浆塞缝作业通常是工人将座浆料塞入预制柱与底板之间的2cm缝隙中,然后进行抹平,刮除多余浆料,操作比较费时费力,并且人工塞缝质量不易控制,有可能会出现塞缝漏洞,导致套筒灌浆时出现漏浆的问题,导致套筒灌浆不密实,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座浆料凝固后,在进行套筒灌浆时,由于套筒灌浆需要保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该压力会对座浆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局部较为薄弱的座浆破坏,也会导致套筒灌浆出现漏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套筒灌浆时座浆料容易破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斜撑机构和灌浆机构;斜撑机构包括斜撑杆,斜撑杆的一端连接于预制柱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预制柱下方的底板上;灌浆机构包括能够套在预制柱外壁的塞缝灌浆框,塞缝灌浆框由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四块拼接板分别与预制柱的四个外壁相贴,拼接板的内端均与预制柱的棱边齐平、外端均伸出预制柱外,拼接板均包括固定板和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灌浆板,灌浆板位于固定板下方,固定板上开设有与预制柱上灌浆口对应的灌浆孔,灌浆板覆盖预制柱底部与底板之间的缝隙,灌浆板上开设有座浆孔,灌浆板底部连接有与预制柱下方的底板相贴的浆料收集板。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塞缝灌浆框的结构,将塞缝灌浆框设置为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的结构套在预制柱外,且四块拼接板分别与预制柱的四个外壁相贴,座浆塞缝时通过将座浆料注入管从灌浆板上的座浆孔塞入,灌浆板沿固定板横向滑动,即可实现预制柱底部其中一条边的座浆塞缝作业,并且座浆料灌入灌浆板内侧,通过灌浆板的滑动能够实现座浆料外表面的平整,省去了现有技术座浆塞缝时需要刮除多余座浆料的工序,对四块灌浆板均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实现预制柱底部四条边的座浆塞缝,由此,预制柱底部与底板之间缝隙的座浆塞缝作业即完成,座浆料使得柱底与底板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当座浆料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固定板上的灌浆孔内进行预制柱的套筒灌浆作业,由于套筒灌浆需要保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该压力会对座浆料产生冲击力,由于塞缝灌浆框的设置对座浆料形成限位作用,来自于套筒灌浆的压力传递至塞缝灌浆框上,塞缝灌浆框对座浆料起到加固作用,避免来自于套筒灌浆的压力将座浆料冲击破坏,从而保证了预制柱底部与底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保证了套筒灌浆作业的有效进行。

本发明设置塞缝灌浆框除开上述的避免座浆料冲击破坏之外,还具有如下作用:斜撑机构作为预制柱的主要支撑部件,灌浆机构中的拼接板与浆料收集板之间形成“l”形的结构,支撑于预制柱外壁与底板上表面之间,能够形成预制柱的辅助支撑部件,通过主要支撑部件和辅助支撑部件同时对预制柱起到临时支撑作用,预制柱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灌浆板横向运动时,灌浆板内端刮下的多余座浆料落入浆料收集板上,因此浆料收集板能够对多余座浆料起到收集的作用,避免座浆料直接掉落在底板上,因此免去了需要后续对底板进行清理的麻烦。并且在进行套筒灌浆时,溢出的多余灌浆料也能落在浆料收集板上。

进一步,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灌浆板的顶部固定有凸条,凸条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通过凸条在滑槽内的滑动实现灌浆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滑动连接。

进一步,相邻固定板之间设有固定件。相邻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实现拼接,从而形成整个塞缝灌浆框的形状。

进一步,固定件包括连接在其中一块固定板内端的连接板、开设在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和开设在另一块固定板上的条形孔,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连接孔和条形孔实现相邻两块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固定。通过连接板实现相邻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固定,便于调整固定板之间连接的位置,从而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预制柱,即通过本方案的固定板的连接方式能够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预制柱的包围。

进一步,灌浆板连有用于将灌浆板固定在其上方的固定板上的锁定件。灌浆板通过锁定件实现其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在座浆塞缝完成后,对座浆料形成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锁定件包括固定在灌浆板上的耳板,耳板和灌浆板上方的固定板上对应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通过紧固螺栓穿过固定孔实现耳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即实现固定板与灌浆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灌浆板的内端设有软质密封条。灌浆板的内端与相邻灌浆板的内侧面相抵时,通过软质密封条能够实现相邻灌浆板之间的密封,避免相邻灌浆板拼接处发生漏浆的问题。

进一步,座浆孔位于灌浆板的内端。当座浆孔位于灌浆板的内端时,灌浆板沿固定板横向滑动,能够实现预制柱底部整条边的座浆塞缝。

进一步,固定板和灌浆板均为钢板。钢板不易变形,且耐用。

进一步,座浆孔采用木条实现其封堵。采用木条对座浆孔进行封堵,能够避免座浆料从座浆孔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塞缝灌浆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预制柱1、底板2、斜撑杆3、拼接板4、固定板41、灌浆孔410、灌浆板42、连接板411、紧固螺栓412、条形孔4120、座浆孔420、耳板423、浆料收集板43。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斜撑机构和灌浆机构。

斜撑机构包括斜撑杆3,斜撑杆3采用现有装配式建筑临时斜撑的安装连接方式,即斜撑杆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预制柱1的侧壁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于预制柱1下方的底板2上,斜撑杆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斜撑杆3分别位于预制柱1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

灌浆机构包括能够套在预制柱1外壁的塞缝灌浆框,塞缝灌浆框的结构结合图2和图3所示,塞缝灌浆框由四块拼接板4拼接而成,四块拼接板4分别与预制柱1的四个外壁相贴,拼接板4的内端均与预制柱1的棱边齐平、外端均伸出预制柱1外。拼接板4均包括固定板41和滑动连接在固定板41上的灌浆板42,固定板41和灌浆板42均为钢板,灌浆板42位于固定板41下方,固定板41与灌浆板42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固定板41底部开设有滑槽,灌浆板42顶部一体成型有凸条,凸条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通过凸条与滑槽的滑动配合实现固定板41与灌浆板42之间的滑动连接。

固定板41覆盖预制柱1上的灌浆口,且固定板41上开设有与预制柱1上灌浆口对应的灌浆孔410。灌浆板42覆盖预制柱1底部与底板2之间的2cm的缝隙,灌浆板42的内端固定有软质密封条,灌浆板42上开设有座浆孔420,座浆孔420位于灌浆板42的内端,且预制柱1底部与底板2之间的缝隙与座浆孔420连通,灌浆板42底部固定有与预制柱1下方的底板2相贴的浆料收集板43。

相邻固定板41之间通过固定件实现拼接,固定件包括连接在其中一块固定板41内端的连接板411、开设在连接板411上的连接孔和开设在另一块固定板41上的条形孔4120,通过紧固螺栓412穿过连接孔和条形孔4120实现相邻两块固定板41之间的连接固定。相邻固定板41之间采用此种拼接方式能够适用于对不同截面尺寸的预制柱1的包围。

灌浆板42连有用于将灌浆板42固定在其上方的固定板41上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固定在灌浆板42上的耳板423,耳板423和灌浆板42上方的固定板41上对应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412,通过紧固螺栓412穿过固定孔实现耳板423与固定板41之间的连接固定,即实现固定板41与灌浆板42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塞缝灌浆框的结构,将塞缝灌浆框设置为四块拼接板4拼接而成的结构套在预制柱1外,且四块拼接板4分别与预制柱1的四个外壁相贴,座浆塞缝时通过将座浆料注入管从灌浆板42上的座浆孔420塞入,灌浆板42沿固定板41横向滑动,即可实现预制柱1底部其中一条边的座浆塞缝作业,并且座浆料灌入灌浆板42内侧,通过灌浆板42的滑动能够实现座浆料外表面的平整,省去了现有技术座浆塞缝时需要刮除多余座浆料并抹平的工序,预制柱1底部其中一条边的座浆塞缝作业完成后,座浆孔420采用木条实现其封堵,避免座浆料从座浆孔420溢出。对四块灌浆板42均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实现预制柱1底部四条边的座浆塞缝,由此,预制柱1底部与底板2之间缝隙的座浆塞缝作业即完成,座浆料使得柱底与底板2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当座浆料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固定板41上的灌浆孔410内进行预制柱1的套筒灌浆作业,由于套筒灌浆需要保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该压力会对座浆料产生冲击力,由于塞缝灌浆框的设置对座浆料形成限位作用,来自于套筒灌浆的压力能够传递至塞缝灌浆框上,塞缝灌浆框对座浆料起到加固作用,避免来自于套筒灌浆的压力导致座浆料冲击破坏,从而保证了预制柱1底部与底板2之间的密封性,进而保证了套筒灌浆作业的有效进行。

本发明设置塞缝灌浆框除开上述的避免座浆料冲击破坏之外,还具有如下作用:斜撑机构作为预制柱1的主要支撑部件,灌浆机构中的拼接板4与浆料收集板43之间形成“l”形的结构,支撑于预制柱1外壁与底板2上表面之间,能够形成对预制柱1的辅助支撑部件,通过主要支撑部件和辅助支撑部件同时对预制柱1起到临时支撑作用,预制柱1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灌浆板42横向运动时,灌浆板42内端刮下的多余座浆料落入浆料收集板43上,因此浆料收集板43能够对多余座浆料起到收集的作用,避免座浆料直接掉落在底板2上,因此免去了需要后续对底板2进行清理的麻烦。并且在进行套筒灌浆时,溢出的多余灌浆料也能落在浆料收集板43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1与灌浆板42之间的锁定方式不同,本实施例直接在固定板41底部的滑槽侧壁开孔,并且在灌浆板42顶部的凸条上对应开孔,并采用紧固螺栓412穿过滑槽侧壁的孔和凸条上的孔,即可实现固定板41与灌浆板42之间的连接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撑机构和灌浆机构;所述斜撑机构包括斜撑杆,斜撑杆的一端连接于预制柱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于预制柱下方的底板上;所述灌浆机构包括能够套在预制柱外壁的塞缝灌浆框,所述塞缝灌浆框由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四块拼接板分别与预制柱的四个外壁相贴,拼接板的内端均与预制柱的棱边齐平、外端均伸出预制柱外,拼接板均包括固定板和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灌浆板,灌浆板位于固定板下方,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预制柱上灌浆口对应的灌浆孔,所述灌浆板覆盖预制柱底部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灌浆板上开设有座浆孔,所述灌浆板底部连接有与预制柱下方的底板相贴的浆料收集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灌浆板的顶部固定有凸条,所述凸条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在其中一块固定板内端的连接板、开设在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和开设在另一块固定板上的条形孔,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连接孔和条形孔实现相邻两块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板连有用于将灌浆板固定在其上方的固定板上的锁定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在灌浆板上的耳板,耳板和灌浆板上方的固定板上对应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板的内端设有软质密封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浆孔位于灌浆板的内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灌浆板均为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浆孔采用木条实现其封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斜撑机构和灌浆机构;灌浆机构包括能够套在预制柱外壁的塞缝灌浆框,塞缝灌浆框由四块拼接板拼接而成,四块拼接板分别与预制柱的四个外壁相贴,拼接板的内端均与预制柱的棱边齐平、外端均伸出预制柱外,拼接板均包括固定板和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灌浆板,灌浆板位于固定板下方,固定板上开设有与预制柱上灌浆口对应的灌浆孔,灌浆板覆盖预制柱底部与底板之间的缝隙,灌浆板上开设有座浆孔,灌浆板底部连接有与预制柱下方的底板相贴的浆料收集板。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套筒灌浆时座浆料容易破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武新杰;钟焘;丁王飞;曾虹;季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8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