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及煮面售面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4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制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及采用该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的煮面售面机。



背景技术:

商品自动售贩机由于无需人员值守、场地布置灵活、投资成本较低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目前,食品自动售贩装置应用也越来越广,已有部分研究涉及面条自动制售的机器,例如cn104026974a、cn205722163u、cn106037460a等中国专利公开了自动煮面售面的机器,但这些自动煮面售面机中,都统一采用已调配好的调料加入至面条中,消费者的选择性较少,易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影响消费者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及采用该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的煮面售面机,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包括:

餐盒配送模块,其包括餐盒输送轨道、设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上的多个餐盒托盘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餐盒托盘沿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滑动的托盘驱动单元;

配料模块,其包括架设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上方的配料架以及设置于所述配料架上的多个配料仓,每一配料仓配置有一下料管且通过供料泵与该下料管连接,各所述下料管分别延伸至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为环形轨道。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配料架为圆形架或方形架,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对应为圆环形轨道或方环形轨道,各所述下料管沿所述配料架的周向分别布置于所述配料架的边缘。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托盘驱动单元包括传动链条、主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及各所述从动链轮均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各所述餐盒托盘侧壁均与所述传动链条固连。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滚珠列,每个所述滚珠列包括沿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承托滚珠,所述餐盒托盘水平承托于下方的各承托滚珠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配料仓中,包括至少一台固态菜配料仓、至少一台膏体料配料仓以及多台液体料配料仓,各所述液体料配料仓中,包括高汤仓和液体调味料仓,所述液体调味料仓包括盐水仓、味精水仓、胡椒水仓、酱油仓以及辣椒油仓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膏体料配料仓及所述液体料配料仓所配置的下料管为软管。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膏体料配料仓及所述液体料配料仓所连接的供料泵为蠕动泵,所述固态菜配料仓所连接的供料泵为螺杆泵。

作为实施例之一,沿餐盒输送方向,所述高汤仓的下料管位于其它各所述下料管的下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煮面售面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煮面模块以及用于将烫煮完毕的面食加入餐盒内的传面模块,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所述托盘驱动单元及所述配料架均布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传面模块出口端位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通过餐盒配送模块与配料模块配合,托盘驱动单元能够驱动各餐盒托盘在餐盒输送轨道上滑动,使得餐盒托盘上的餐盒能够依次经过各配料仓下方,实现流水线式自动配料,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设置多个配料仓,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配料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喜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选择由托盘驱动单元控制餐盒托盘在对应的配料仓下停留,自主选择性高。该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用于当前的煮面售面机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售面机的市场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配料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配料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餐盒配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售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包括:

餐盒配送模块5,其包括餐盒输送轨道、设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上的多个餐盒托盘502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餐盒托盘502沿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滑动的托盘驱动单元;

配料模块6,其包括架设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上方的配料架601以及设置于所述配料架601上的多个配料仓602,每一配料仓602配置有一下料管603且通过供料泵与该下料管603连接,各所述下料管603分别延伸至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通过餐盒配送模块5与配料模块6配合,托盘驱动单元能够驱动各餐盒托盘502在餐盒输送轨道上滑动,使得餐盒托盘502上的餐盒10能够依次经过各配料仓602下方,实现流水线式自动配料,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设置多个配料仓602,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配料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喜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选择由托盘驱动单元控制餐盒托盘502在对应的配料仓602下停留,自主选择性高,能够适用于当前售面机中,有效地提升售面机的市场适应能力。

上述餐盒输送轨道优选为是直线轨道或环形轨道,其中,以环形轨道的布置方式更佳,布局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减小售面机的体积;进一步地,该餐盒输送轨道可以是圆环形轨道或方环形轨道,上述配料架601对应优选为是圆形架或方形架,各下料管603沿所述配料架601的周向分别布置于所述配料架601的边缘,布局更为紧凑化。

进一步优化上述餐盒配送模块5的结构,如图4,所述托盘驱动单元包括传动链条505、主动链轮503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504,所述主动链轮503及各所述从动链轮504均与所述传动链条505啮合,各所述餐盒托盘502侧壁均与所述传动链条505固连。可以理解地,上述主动链轮503连接有驱动设备(未图示),用于驱动其绕自身轴线旋转,例如电机 减速机等常规的链轮驱动设备,此处不作详述。

如图4,优选地,对于方环形式的餐盒输送轨道,上述从动链轮504为3个,主动链轮503和3个从动链轮504分别布置在餐盒输送轨道的4个角部;传动链轮优选为沿餐盒输送轨道的内环布置,其对应与各餐盒托盘502的内侧壁连接。显然地,各链轮的轴向为竖向时,更易于布置及对传动链条505的传动。

进一步优化上述餐盒配送模块5的结构,如图4,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滚珠列,每个所述滚珠列包括沿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承托滚珠506,所述餐盒托盘502水平承托于下方的各承托滚珠506上。易于理解地,上述餐盒输送轨道还包括轨道底板501;上述承托滚珠506为万向滚珠,其安装在轨道底板501上,该万向滚珠是现有设备,可由市面购得,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对于环形式的餐盒输送轨道,每个滚珠列的各承托滚珠506也即环形布置,显然地,各承托滚珠506的顶端优选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相邻两个承托滚珠506之间的间距以小于餐盒托盘502的长度/宽度尺寸,保证能够稳定地承托餐盒托盘502即可。

上述餐盒托盘502优选为是方形板体结构;该餐盒托盘502的顶面优选为设有三块围挡板(已图示,未标注),三块围挡板分别靠近该餐盒托盘502的三个边部设置,而该餐盒托盘502的远离传动链条505的一侧边部不设置围挡板,作为该餐盒托盘502的餐盒10出口;围挡板可以对餐盒10进行多向限位,避免输送过程中餐盒10从餐盒托盘502上滑落。

进一步地,可设置推碗机构,在出餐工位将餐盒10由餐盒托盘502的餐盒10出口推出。对于上述环形式的餐盒输送轨道,该推碗机构可布置在该餐盒输送轨道的内环中;该推碗机构可采用常规的直线驱动设备507,例如电动推杆、气缸等,配合餐盒10的形状结构特点,直线驱动设备507的输出端可设置弧形推板508,该弧形推板508的曲率与餐盒10的外壁曲率相同,保证餐盒10推出的平稳性。

以下对上述配料模块6进行进一步优化说明:

如图2和图3,上述配料模块6中,各所述配料仓602中,包括至少一台固态菜配料仓6022、至少一台膏体料配料仓6023以及多台液体料配料仓6021,各所述液体料配料仓6021中,包括高汤仓和液体调味料仓,所述液体调味料仓包括盐水仓、味精水仓、胡椒水仓、酱油仓以及辣椒油仓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固态菜配料仓6022用于盛放固态菜,例如牛肉、牛杂、酸豆角、香菜、葱花、豆芽、海带丝等,根据售面机所在地区的饮食习惯等进行选择,因此,上述固态菜配料仓6022优选设置为多台;

上述膏体料配料仓6023用于盛放膏体料,所谓的膏体料为半流体料,例如辣椒酱、蒜蓉酱、热干面所用芝麻酱、炸酱面所用炸酱、臊子面所用臊子等;

上述液体料配料仓6021用于盛放液体料,其中:

高汤仓用于盛装高汤,在售制汤面时可向餐盒10内加入高汤;

液体调味料仓用于盛装液体调味料,也即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调味料都为液体料,包括将盐粒调制成盐水,将味精调制成味精水,将胡椒粉调制成胡椒水等;一般地,盐水仓、味精水仓、胡椒水仓、酱油仓和辣椒油仓均可设置,便于客户进行多口味选择。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料模块6,组合配置有固态菜配料仓6022、膏体料配料仓6023、高汤仓和液体调味料仓,并且各配料仓单独下料,从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配料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喜好,自主选择性高,改善消费者体验,有效地提升售面机的市场适应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料模块6,调味料都采用液体料,配料量易于控制和管理;相较于粉末状调味料,采用液体调味料一方面可以避免粉末受潮结团,以及吸附在下料管603等处而影响调味效果,以及避免堵塞供料泵等,另一方面,下料管603可以采用软管等管体,可以弯折或用转接头转接,便于下料管603的布置,使得配料装置6的布局更为紧凑合理。

优选地,所述膏体料配料仓6023及所述液体料配料仓6021所配置的下料管603均为软管。进一步地,各软管603优选为捆扎在一起形成下料管束,简化管线布局。

相较于现有的调料预配之后进行配料的方式,上述配料模块6便于日常管理,向相应的固态菜配料仓6022/膏体料配料仓6023/液体料配料仓6021中补充配料即可,可以减轻劳力投入,而且节约配料消耗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膏体料配料仓6023所连接的供料泵604优选为是蠕动泵604;液体料配料仓6021所连接的供料泵604也优选为是蠕动泵604或隔膜泵;采用蠕动泵604利于膏体料和液体料的下料控制,而且耐酸碱性能力较强。而对于固态菜配料仓6022,其所连接的供料泵605优选为是螺杆泵605,该螺杆泵605连接有驱动电机606,通过驱动电机606的启停,控制螺杆泵605的转动角位移,可以实现下料量的自动控制,例如固态菜配料仓6022设置为定量下料,该过程是常规的自动化技术手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设计和实现的,无需另外编程。采用螺杆泵605可以较好地适应各类固态菜的下料操作,不会导致固态菜等配料的破碎,应用效果较好。

当然,各配料仓602的下料机构并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采用如下结构:

对于半流体配料/膏体料、高汤、液体调味料的下料控制,可以采用液体计量泵进行泵送,或者采用常规的阀门(例如常规卸料阀)控制下料方式;

对于固态菜的下料控制,采用风车式下料斗,该风车式下料斗包括配料管、下料转轴和环形料槽,该环形料槽的内环同轴安设于该下料转轴上,该环形料槽的外环面开口构成为其槽口且该槽口由上述配料管包覆,该环形料槽内设置多个隔板将其槽腔分割为多个承料腔,则各承料腔沿该环形料槽的周向依次设置,也即各承料腔环绕下料转轴设置,在配料管顶部设有进料口以及底部设有排料口,该进料口、该排料口、上述固态菜配料仓6022的卸料口以及每个承料腔的入口均适配(即形状和面积都相同),其中,该进料口紧邻正对布置于对应固态菜配料仓6022的卸料口下方,该排料口处可连接一下料管603,通过下料转轴转动带动环形料槽转动,使得各承料腔依次在配料管的进料口处定量承接固态菜,并依次在排料口处实现下料。

其中,各配料仓602均优选为是不锈钢仓体或食品级塑料仓体,耐腐蚀性较好,使用寿命长,能保证食品安全。配料仓602结构可以为长方体形、圆柱体形等规则结构,也可为其它形状;对于上述固态菜配料仓6022采用螺杆泵605进行下料的结构,固态菜配料仓6022优选为是长方体形仓体,其长度方向与螺杆泵605的轴向平行,布置结构较为紧凑。

作为可选实施例,各下料管603沿餐盒输送方向依次排列,优选为设计高汤仓的下料管603位于其它各下料管603的下游,即先向餐盒10内加入固态菜、膏体料和液体调味料之后再加入高汤,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在制面的同时即可进行向餐盒10内配料的操作,缩短客户等待时间,而且避免先向餐盒10内加入高汤后再加入面体时导致汤体飞溅。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煮面售面机,包括机壳12,所述机壳12内设有煮面模块3以及用于将烫煮完毕的面食加入餐盒内的传面模块4,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所述托盘驱动单元及所述配料架601均布设于所述机壳12内,所述传面模块4出口端位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

如图5和图6,机壳12内进一步还设有制面模块1、接面模块2、取碗模块7和控制器,各模块均与该控制器电性连接。机壳12底部四个角落设有滚轮13,便于该售面机的移动,能够随意调整售面机的具体位置,当确定好位置后放下刹车片11卡住滚轮13从而定位售面机。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售面机也可制售粉类食品,此处不作赘述。

上述售面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消费者根据操作面板15上的图形或文字选择需要购买的面条种类及份数,比如购买一碗热干面或汤面,控制器收到购买指令后启动,固定安装在机壳12上的制面模块1启动并将面团挤压成型以制成面条,并配成一等份面条供给接面模块2,接面模块2将一等份面条运送至传面模块4内,传面模块4将一等份面条送入煮面模块3内进行煮面,煮面模块3内配有开水对面条进行烫煮,其中开水由水箱8中的净水经热水器加热后提供,经预设时间段后传面模块4将煮好的面条从煮面模块3内提起并倒入餐盒10内,其中,取碗模块7设置于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可以逐个供应餐盒10,餐盒10在自重作用下落在餐盒托盘上,托盘驱动单元将盛有面条的餐盒10运送至配料工序,在配料工序,上述配料模块6将选好的各类配料下料至餐盒10内,最后托盘驱动单元将已经配料好的盛有面条的餐盒10推送至取餐窗口9,消费者在取餐窗口9取出煮好的面条即可食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餐盒配送模块,其包括餐盒输送轨道、设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上的多个餐盒托盘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餐盒托盘沿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滑动的托盘驱动单元;

配料模块,其包括架设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上方的配料架以及设置于所述配料架上的多个配料仓,每一配料仓配置有一下料管且通过供料泵与该下料管连接,各所述下料管分别延伸至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为环形轨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架为圆形架或方形架,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对应为圆环形轨道或方环形轨道,各所述下料管沿所述配料架的周向分别布置于所述配料架的边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驱动单元包括传动链条、主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及各所述从动链轮均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各所述餐盒托盘侧壁均与所述传动链条固连。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滚珠列,每个所述滚珠列包括沿所述餐盒输送轨道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承托滚珠,所述餐盒托盘水平承托于下方的各承托滚珠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配料仓中,包括至少一台固态菜配料仓、至少一台膏体料配料仓以及多台液体料配料仓,各所述液体料配料仓中,包括高汤仓和液体调味料仓,所述液体调味料仓包括盐水仓、味精水仓、胡椒水仓、酱油仓以及辣椒油仓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膏体料配料仓及所述液体料配料仓所配置的下料管为软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膏体料配料仓及所述液体料配料仓所连接的供料泵为蠕动泵,所述固态菜配料仓所连接的供料泵为螺杆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沿餐盒输送方向,所述高汤仓的下料管位于其它各所述下料管的下游。

10.一种煮面售面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煮面模块以及用于将烫煮完毕的面食加入餐盒内的传面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所述托盘驱动单元及所述配料架均布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传面模块出口端位于所述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水线式面食配料系统及采用该配料系统的煮面售面机,该配料系统包括:(1)餐盒配送模块,包括餐盒输送轨道、设于餐盒输送轨道上的多个餐盒托盘和托盘驱动单元;(2)配料模块,包括设于配料架上的多个配料仓,每一配料仓配置有一下料管且通过供料泵与该下料管连接,各下料管分别延伸至餐盒输送轨道正上方。通过餐盒配送模块与配料模块配合,餐盒能依次经过各配料仓下方,实现流水线式自动配料,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设置多个配料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配料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喜好,自主选择性高,能够有效地提升煮面售面机的市场适应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余凤秀;何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凤秀
技术研发日:2019.04.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8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