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之类的电气设备使用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有电池组。该电池组具备:电池单元、与电池单元的一端电连接的引线板、和设置于电池单元与引线板之间的防水片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2862号公报
在以往的电池组的一部分中,由于各种理由,在引线板设置有开口部。若在引线板设置有开口部,则有水、异物从开口部侵入之虞。本说明书提供可抑制这种水、异物穿过了引线板开口部的侵入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电池组具备:电池单元;第1引线板,其与电池单元的第1端电连接;以及第1外侧防水片材,其沿着第1引线板配置,并从外侧(即与电池单元相反一侧)覆盖第1引线板。在第1引线板形成有开口部,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第1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开口部的环状的突出部。
在上述的电池组中,第1引线板的开口部由第1外侧防水片材覆盖。特别是,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设置有环状的突出部,第1引线板的开口部由环状的突出部围起。环状的突出部与第1引线板紧密接触,从而将第1引线板与第1外侧防水片材之间充分密闭。由此,有意地抑制水、异物穿过了第1引线板开口部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电池组1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电池组10的分解图。
图3是电池支架14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多个第1引线板20的图。
图5是将图4中的v部放大示出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外侧防水片材34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内侧防水片材36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电池单元12、第1引线板20、第1外侧防水片材34和第1内侧防水片材36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多个第2引线板22的图。
图10是表示第2外侧防水片材38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内侧防水片材40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电池单元12、第2引线板22、第2外侧防水片材38和第2内侧防水片材40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组;12...电池单元;14...电池支架;16...电路基板;18...壳体;20...第1引线板;20a...第1引线板的接触部;20c、20e...第1引线板的开口部;22...第2引线板;22a...第2引线板的接触部;22c、22e...第2引线板的开口部;24...外部连接端子;26...第1支架主体;28...第2支架主体;30...第1支架盖;32...第2支架盖;34...第1外侧防水片材;34b、34e...第1外侧防水片材的环状的突出部;36...第1内侧防水片材;36b、36e...第1内侧防水片材的环状的突出部;38...第2外侧防水片材;38b、38e...第2外侧防水片材的环状的突出部;40...第2内侧防水片材;40b、40e...第2内侧防水片材的环状的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的内表面设置有沿着环状的突出部延伸的槽。该槽能够设置于环状的突出部的内侧和外侧中一者或者双方。根据这样的结构,环状的突出部容易伴随着与第1引线板接触而变形,因此能够提高第1引线板与第1外侧防水片材之间的密闭性。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1引线板具有与电池单元的第1端接触的接触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开口部设置于接触部,使电池单元的第1端暴露。若在接触部设置有开口部(例如狭缝),则当将接触部向电池单元的第1端点焊(电阻焊)时,能够使焊接电流在引线板与电池单元之间可靠地通电。另一方面,若在接触部设置有开口部,则电池单元的第1端从开口部暴露。在这种情况下,有由从开口部侵入的水、异物将电池单元的第1端污染之虞。然而,前述的环状的突出部抑制穿过了开口部的水、异物的侵入,从而有效地防止电池单元的污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池组还具备在电池单元与第1引线板之间配置的第1内侧防水片材。在这种情况下,第1内侧防水片材包围第1引线板的接触部较佳。根据这样的结构,电池单元与第1引线板之间也被密闭,从而能够防止第1引线板的接触部、与其连接的电池单元的第1端被水、异物污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第1内侧防水片材朝向第1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第1引线板的接触部的环状的突出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电池单元与第1引线板之间的密闭性。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池组还具备:第2引线板,其与电池单元的位于与第1端相反一侧位置的第2端电连接;和第2外侧防水片材,其沿着第2引线板配置,并从外侧覆盖第2引线板。也可以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第2引线板形成有开口部,在第2外侧防水片材的内表面设置有朝向第2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第2引线板开口部的环状的突出部。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有意地抑制水、异物穿过了第2引线板开口部的侵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第2外侧防水片材的内表面设置有沿着环状的突出部延伸的环状的槽。该槽能够设置于环状的突出部的内侧和外侧中一者或者双方。根据这样的结构,环状的突出部容易伴随着与第2引线板接触而变形,因此能够提高第2引线板与第2外侧防水片材之间的密闭性。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2引线板具有与电池单元的第2端接触的接触部。也可以是,在这种情况下,第2引线板的开口部设置于第2引线板的接触部,使电池单元的第2端暴露。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从第2引线板的开口部暴露的电池单元的第2端被水、异物污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池组还具备在电池单元与第2引线板之间配置的第2内侧防水片材。在这种情况下,第2内侧防水片材包围第2引线板的接触部较佳。根据这样的结构,电池单元与第2引线板之间也被密闭,从而能够防止第2引线板的接触部、与其连接的电池单元的第2端被水、异物污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第2内侧防水片材设置有朝向第2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第2引线板开口部的环状的突出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电池单元与第2引线板之间的密闭性。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池组还具备电池支架,上述电池支架使电池单元、第1引线板和第1外侧防水片材相互固定。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电池组还具备收容电池支架的壳体。此外,电池支架、电池组的具体结构未特别限定。
实施例
(实施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电池组10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池组10是能够重复充电的蓄电装置,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电气设备,作为向电动工具之类电气设备(省略图示)供给电力的电源。如图1、图2所示,电池组10具备:多个电池单元12、保持多个电池单元12的电池支架14、以及固定于电池支架14并且与多个电池单元12电连接的电路基板16。另外,电池组10具备:收容多个电池单元12、电池支架14和电路基板16的壳体18。
多个电池单元12由电池支架14保持得相互平行。各个电池单元12是能够重复充电的电池单元。虽为一个例子,本实施例的各个电池单元12为锂离子电池单元,具有大致4伏特的标称电压。另外,多个电池单元12的合计数为32个,将相互并联连接的两个电池单元12作为一组,串联连接16组电池单元12。由此,电池组10具有大致64伏特的标称电压。
电池支架14由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构成。详情虽将后述,但在电池支架14装入多个第1引线板20和多个第2引线板22。多个第1引线板20配置于电池支架14的一个侧壁,多个第2引线板22配置于电池支架14的另一个侧壁。多个电池单元12经由多个第1引线板20和多个第2引线板22相互电连接。另外,各个第1引线板20和各个第2引线板22与电路基板16电连接。
电路基板16经由多个第1引线板20和多个第2引线板22而与多个电池单元12电连接。电路基板16能够检测各个第1引线板20和各个第2引线板22的电压,由此,能够掌握各个电池单元12的电压。除此之外,在电路基板16设置有用于与电气设备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端子24。多个外部连接端子24中包括一对电力端子和几个通信端子。一对电力端子与多个电池单元12电连接,将来自多个电池单元12的放电电力向电气设备输出。另外,一对电力端子与充电器(省略图示)电连接,从充电器接受向多个电池单元12充电的充电电力。通信端子与设置于电路基板16的处理器(省略图示)连接。
壳体18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由树脂材料构成。在壳体18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与电气设备卡合的卡合构造18a、接收电气设备连接端子的多个开口部18b(例如狭缝)。在多个开口部18b的内部分别配置有电路基板16上的多个外部连接端子24。此外,此处说明的壳体18的结构是一个例子,能够针对壳体18的具体结构适当地变更。
接下来,参照图3,对电池支架14的构造进行说明。电池支架14具备第1支架主体26和第2支架主体28。第1支架主体26和第2支架主体28隔着多个电池单元12相互固定,将多个电池单元12保持得平行。在第1支架主体26形成有使多个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暴露的多个贯通孔26a,在第2支架主体28形成有使多个电池单元12的第2端12b暴露的多个贯通孔28a。
此外,多个电池单元12的朝向不相同。即,一部分电池单元12在第1端12a具有正极并且在第2端12b具有负极,其他电池单元12在第1端12a具有负极,并且在第2端12b具有正极。其中,针对任一个电池单元12,具有从第1端12a延伸至位于其相反一侧的第2端12b的柱形状。
电池支架14还具备第1支架盖30和第2支架盖32。第1支架盖30隔着多个第1引线板20安装于第1支架主体26,将多个第1引线板20相对于第1支架主体26(即,相对于多个电池单元12)固定。第2支架盖32隔着多个第2引线板22安装于第2支架主体28,将多个第2引线板22相对于第2支架主体28(即,相对于多个电池单元12)固定。
在第1支架盖30与多个第1引线板20之间设置有第1外侧防水片材34,在多个第1引线板20与第1支架主体26之间设置有第1内侧防水片材36。第1外侧防水片材34和第1内侧防水片材36由硅酮橡胶构成,禁止水分、微小异物的侵入。此外,多个第1引线板20通过层压加工,一体保持在一对膜21之间。同样,在第2支架盖32与多个第2引线板22之间设置有第2外侧防水片材38,在多个第2引线板22与第2支架主体28之间设置有第2内侧防水片材40。第2外侧防水片材38和第2内侧防水片材40也由硅酮橡胶构成,禁止水分、微小异物的侵入。针对多个第2引线板22,也通过层压加工,一体保持在一对膜23之间。此外,各个防水片材34、36、38、40不限定于硅酮橡胶,也可以是由例如弹性体之类的其他高分子材料那样的其他具有防水性的柔软的材料构成。
参照图4、图5、图8,对多个第1引线板20进行说明。多个第1引线板20沿着与电池单元12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平面排列。各个第1引线板20具有多个接触部20a和终端部20b。各个第1引线板20在接触部20a处与多个电池单元12电连接,在终端部20b处与电路基板16电连接。各个接触部20a朝向多个电池单元12突出,与对应的一个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接触。虽为一个例子,但各个接触部20a点焊(电阻焊)焊接于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具有多个焊接部20d。
在各个第1引线板20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1开口部20c。第1开口部20c设置于接触部20a。第1开口部20c是十字形状的狭缝,介于邻接的两个焊接部20d之间。若在接触部20a设置有开口部20c,则当将接触部20a向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点焊(电阻焊)时,能够使焊接电流在引线板20与电池单元12之间可靠地通电。本实施例的第1开口部20c为十字形状的狭缝,但第1开口部20c的形状未特别限定。在第1开口部20c中,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暴露。在各个第1引线板20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2开口部20e。第2开口部20e为了第1引线板20的定位而设置,接受定位销(省略图示)。
参照图6、图8,对第1外侧防水片材34进行说明。第1外侧防水片材34沿着多个第1引线板20配置,并从外侧(即,与多个电池单元12相反一侧)覆盖多个第1引线板20。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34的内表面34a设置有多个第1突出部34b。各个第1突出部34b朝向第1引线板20突出,以包围第1引线板20的第1开口部20c的方式以环状设置。环状的第1突出部34b与第1引线板20紧密接触,从而将第1引线板20与第1外侧防水片材34之间充分密闭。由此,有意地抑制水、异物穿过了第1引线板20的第1开口部20c的侵入,防止在第1开口部20c中暴露的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的污染(或者腐蚀)。
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34的内表面34a,针对各个第1突出部34b而设置有外侧槽34c和内侧槽34d。外侧槽34c位于第1突出部34b的外侧,沿着第1突出部34b以环状延伸。内侧槽34d位于第1突出部34b的内侧,沿着第1突出部34b以环状延伸。若这样构成,则环状的第1突出部34b伴随着与第1引线板20接触而容易变形,因此能够提高第1引线板20与第1外侧防水片材34之间的密闭性。
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34的内表面34a还设置有多个第2突出部34e。各个第2突出部34e朝向第1引线板20突出,以包围第1引线板20的第2开口部20e的方式以环状设置。针对环状的第2突出部34e,也能够与第1引线板20紧密接触,从而将第1引线板20与第1外侧防水片材34之间充分密闭。由此,有意地抑制水、异物穿过了第1引线板20的第2开口部20e的侵入,防止电池单元12的污染(或者腐蚀)。此外,在第1外侧防水片材34的内表面34a,针对各个第2突出部34e,设置有外侧槽34f和内侧槽34g。外侧槽34f位于第2突出部34e的外侧,沿着第2突出部34e以环状延伸。内侧槽34g位于第2突出部34e的内侧,沿着第2突出部34e以环状延伸。
参照图7、图8,对第1内侧防水片材36进行说明。第1内侧防水片材36位于多个电池单元12与多个第1引线板20之间。与多个电池单元12的位置(或者多个第1引线板20的接触部20a)匹配地,在第1内侧防水片材36上形成有多个开口部36a。由此,第1内侧防水片材36分别包围在多个第1引线板20设置的多个接触部20a。第1内侧防水片材36对电池单元12与第1引线板20之间进行密闭。因此,可防止第1引线板20的接触部20a、与其连接的电池单元12的第1端12a被水、异物污染。
在第1内侧防水片材36设置有朝向第1引线板20突出并且包围第1引线板20的第1开口部20c或者第2开口部20e的环状的突出部36b、36e。此外,包围第1开口部20c的突出部36b不仅包围第1开口部20c,还包围第1引线板20的接触部20a整体。另外,在第1内侧防水片材36,针对各个突出部36b、36e,设置有外侧槽36c、36f和内侧槽36d、36g。由此,提高电池单元12与第1引线板20之间的密闭性。
在本实施例的电池组10中,上述的第1引线板20、第1外侧防水片材34和第1内侧防水片材36的结构也采用于第2引线板22、第2外侧防水片材38和第2内侧防水片材40。如图9、图12所示,多个第2引线板22沿着与电池单元12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平面排列。各个第2引线板22具有多个接触部22a和终端部22b。各个第2引线板22在接触部22a处与多个电池单元12电连接,在终端部22b处与电路基板16电连接。各个接触部22a朝向多个电池单元12突出,与对应的一个电池单元12的第2端12b接触。各个接触部22a点焊(电阻焊)焊接于电池单元12的第2端12b,具有多个焊接部22d。
在各个第2引线板22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3开口部22c和一个或者多个第4开口部22e。第3开口部22c设置于第2引线板22的接触部22a,使电池单元12的第2端12b暴露。第2开口部20e为了第2引线板22的定位而设置。
如图10、图12所示,第2外侧防水片材38沿着多个第2引线板22配置,从外侧(即与多个电池单元12相反一侧)覆盖多个第2引线板22。在第2外侧防水片材38的内表面38a设置有多个第3突出部38b和多个第4突出部38e。各个第3突出部38b朝向第2引线板22突出,以包围第2引线板22的第3开口部22c的方式以环状设置。各个第4突出部38e朝向第2引线板22突出,以包围第2引线板22的第4开口部22e的方式以环状设置。由此,可有意地抑制水、异物穿过了第2引线板22的开口部22c、22e的侵入。
如图11、图12所示,第2内侧防水片材40位于多个电池单元12与多个第2引线板22之间。与多个电池单元12的位置(或者多个第2引线板22的接触部20a)匹配地,在第2内侧防水片材40上形成有多个开口部40a。由此,第2内侧防水片材40分别包围在多个第2引线板22设置的多个接触部22a。第2内侧防水片材40对电池单元12与第1引线板20之间进行密闭。在第2内侧防水片材40,设置有朝向第2引线板22突出并且包围第2引线板22的第3开口部22c或者第4开口部22e的环状的突出部40b、40e。此外,包围第3开口部22c的突出部40b不仅包围第3开口部22c,还包围第2引线板22的接触部22a的整体。另外,在第2内侧防水片材40上,针对各个突出部40b、40e,设置有外侧槽40c、40f和内侧槽40d、40g。由此,提高电池单元12与第2引线板22之间的密闭性。
以上,对几个具体例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未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的技术包括以上所例示的具体例进行了各种变形、变更后的方式。本说明书或者附图所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或通过各种组合发挥技术的有效性。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池单元;
第1引线板,其与所述电池单元的第1端电连接;以及
第1外侧防水片材,其沿着所述第1引线板配置,并从外侧覆盖所述第1引线板,
在所述第1引线板形成有开口部,
在所述第1外侧防水片材的内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第1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所述开口部的环状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外侧防水片材的所述内表面,设置有沿着所述环状的突出部延伸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线板具有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1端接触的接触部,
所述开口部设置于所述接触部,使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1端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1内侧防水片材,所述第1内侧防水片材配置于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第1引线板之间,并包围所述第1引线板的所述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内侧防水片材设置有朝向所述第1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所述第1引线板的所述接触部的环状的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2引线板,其与所述电池单元的位于与所述第1端相反一侧位置的第2端电连接;和
第2外侧防水片材,其沿着所述第2引线板配置,并从外侧覆盖所述第2引线板,
在所述第2引线板形成有开口部,
在所述第2外侧防水片材的内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第2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所述第2引线板的所述开口部的环状的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外侧防水片材的所述内表面设置有沿着所述第2外侧防水片材的所述环状的突出部延伸的环状的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引线板具有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2端接触的接触部,
所述第2引线板的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2引线板的所述接触部设置,使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2端暴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2内侧防水片材,所述第2内侧防水片材配置于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第2引线板之间,包围所述第2引线板的所述接触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内侧防水片材设置有朝向所述第2引线板突出并且包围所述第2引线板的所述接触部的环状的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使所述电池单元、所述第1引线板和所述第1外侧防水片材相互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收容所述电池支架的壳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