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中间轴变速器倒挡中间轴的轴头部分与变速箱壳体连接采用螺母结构。具体的,一般机械变速器中倒挡中间轴采用一个六角锁紧螺母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而由于结构空间所限,此结构在装配螺母时不便于使用定扭枪,使得倒挡中间轴的另一端无法有效固定,所以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中间轴会随之旋转,从而无法保证拧紧力矩,也限制了装配效率的提升。同时从受力角度看,变速箱倒挡中间轴位置所受的主要是径向力,轴向力并不大。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是必要的,使其倒挡中间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能够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倒挡中间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母结构连接,而其安装过程无法保证扭矩,以及影响装配效率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包括:倒挡中间轴、变速箱壳体及卡环;
所述变速箱壳体中设有一通孔,所述倒挡中间轴插装于所述通孔中,且倒挡中间轴头向所述变速箱壳体外延伸;
所述变速箱壳体与所述倒挡中间轴头同侧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关于所述倒挡中间轴对称;
所述倒挡中间轴上沿径向设有一环形轴槽,所述轴槽远离所述倒挡中间轴头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卡环设于所述轴槽与所述凹槽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中间轴变速器中,所述卡环在放松状态下的外径大于所述凹槽沿径向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中间轴变速器中,所述凹槽沿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中间轴变速器中,所述卡环在工作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轴槽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倒挡中间轴头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中间轴变速器中,所述卡环由硬质的弹性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中间轴变速器中,所述卡环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多提供的双中间轴变速器中,优化传统倒挡中间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母结构连接的方式,取消了与倒挡中间轴配合使用的螺母和衬垫,改用卡环结构,限制变速箱工作过程中倒挡中间轴的轴向运动,在保证变速器壳体与倒挡中间轴有效连接的基础上优化结构。从而无需再考虑定扭矩的问题;同时,此结构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少了装配工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其次,取消了螺母、衬垫等零件,同时去掉了倒挡中间轴轴头部分螺纹的加工,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中间轴变速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施例变速箱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实施例倒挡中间轴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倒挡中间轴;11-倒挡中间轴头;12-轴槽;2-变速箱壳体;21-通孔;22-凹槽;3-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其次,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倒挡中间轴1、变速箱壳体2及卡环3;
所述变速箱壳体2中设有一通孔21,所述倒挡中间轴1插装于所述通孔21中,且倒挡中间轴头11向所述变速箱壳体2外延伸;
所述变速箱壳体2与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同侧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一凹槽22,所述凹槽22关于所述倒挡中间轴1对称;
所述倒挡中间轴1上沿径向设有一环形轴槽12,所述轴槽12远离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的侧壁与所述凹槽22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卡环3设于所述轴槽12与所述凹槽22之间。
由此,本实施例优化传统倒挡中间轴1与变速器壳体2之间通过螺母结构连接的方式,取消了与倒挡中间轴1配合使用的螺母和衬垫,改用卡环结构3,限制变速箱工作过程中倒挡中间轴的轴向运动,在保证变速器壳体2与倒挡中间轴1有效连接的基础上优化结构。从而无需再考虑定扭矩的问题;同时,此结构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少了装配工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其次,取消了螺母、衬垫等零件,同时去掉了倒挡中间轴轴头部分螺纹的加工,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产品良率。
优选的,所述卡环3在放松状态下的外径大于所述凹槽22沿径向的宽度;所述凹槽22沿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21的直径;所述卡环3在工作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轴槽12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凹槽22沿径向的宽度为10mm,所述通孔21的直径为10mm,所述轴槽12的内径为8mm,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的直径为9.5mm,在所述卡环3放松状态下,其外径为12mm,其内径为11mm;在所述卡环3工作状态下,其外径为10mm,其内径为9mm。可以理解的是,本数据只是便于理解,并不具有实际意义。由此,所述卡环3能够更好的限制所述变速器壳体2与所述倒挡中间轴1之间的相对固定关系。
优选的,所述卡环3由硬质的弹性金属制成;所述卡环3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由此,所述卡环3能够在工作状态时具有一定的形变力,限制所述变速器壳体2与所述倒挡中间轴1之间的相对固定关系,避免其在轴向上的窜动。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中间轴变速器中,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卡环连接倒挡中间轴与变速器壳体,限制变速箱工作过程中倒挡中间轴的轴向运动,在保证变速器壳体与倒挡中间轴有效连接的基础上优化结构。从而无需再考虑定扭矩的问题;同时,此结构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少了装配工时,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产品良率。
进一步地,取消了螺母、衬垫等零件,同时去掉了倒挡中间轴轴头部分螺纹的加工,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挡中间轴(1)、变速箱壳体(2)及卡环(3);
所述变速箱壳体(2)中设有一通孔(21),所述倒挡中间轴(1)插装于所述通孔(21)中,且倒挡中间轴头(11)向所述变速箱壳体(2)外延伸;
所述变速箱壳体(2)与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同侧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一凹槽(22),所述凹槽(22)关于所述倒挡中间轴(1)对称;
所述倒挡中间轴(1)上沿径向设有一环形轴槽(12),所述轴槽(12)远离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的侧壁与所述凹槽(22)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卡环(3)设于所述轴槽(12)与所述凹槽(2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在放松状态下的外径大于所述凹槽(22)沿径向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2)沿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通孔(21)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在工作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轴槽(12)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倒挡中间轴头(11)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中间轴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