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破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
背景技术:
破壁料理机是采用超高速电机,带动不锈钢刀片,在杯体内对食材进行超高速切割和粉碎,从而打破食材中细胞的细胞壁,将细胞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植化素、蛋白质和水分等充分释放出来的一种食材加工产品,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破壁机种类很多,多采用微电机驱动单轴,带动单层一组刀片单向切割、粉碎食材,搅打效率不高,且粉碎后食材的颗粒细腻度不均,影响口感,市场上在售的破壁机微电机齿轮箱多有晃动大、噪音大等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包括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齿轮系和壳体,所述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均设置在壳体内,该齿轮系设置在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之间,该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该输入轴贯穿壳体的前后两端,该输入轴前端固定有第一刀片,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输入轴上,该第二轴承位于第一轴承正前方,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轴、第三轴承、垫圈和第四轴承,该输出轴套设在输入轴上,该输出轴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刀片,该垫圈、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均套设在输出轴上,该垫圈位于第四轴承和第三轴承之间,该第四轴承位于第三轴承正前方,所述齿轮系包括输入齿轮组件、输出齿轮组件和从动齿轮组件,所述输入齿轮组件套设并固定在输入轴的外端面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的外端面上,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分别与输出齿轮组件和输入齿轮组件相齿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齿轮组件包括输入齿轮和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固定在输入齿轮外端面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包括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固定在第一轴承外端面上,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组和第二从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组和第二从动齿轮组均可枢转的固定在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套设在输出轴前部,该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刀片正下方,该第一密封圈后端面与壳体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顶端连接有螺母,该螺母位于第一刀片正下方,该螺母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固定在外壳内,该内壳包括内上盖和内下壳体,所述内上盖与内下壳体相连接,所述外壳包括外上盖和外下壳体,所述外上盖与外下壳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以双动力驱动输入轴和输出轴,带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正反双向粉碎食物,提升了搅打效率和食材颗粒细腻度、均匀度,通过设置的多个轴承,使破壁机齿轮箱在运转时能够更稳定,降低了运行时的噪音,更加安全高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包括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齿轮系和壳体,所述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均设置在壳体内,该齿轮系设置在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之间,该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1、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3,该输入轴1贯穿壳体的前后两端,该输入轴1前端固定有第一刀片,该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3均套设在输入轴1上,该第二轴承13位于第一轴承6正前方,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轴12、第三轴承8、垫圈9和第四轴承10,该输出轴12套设在输入轴1上,该输出轴12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刀片,该垫圈9、第三轴承8和第四轴承10均套设在输出轴12上,该垫圈9位于第四轴承10和第三轴承8之间,该第四轴承10位于第三轴承8正前方,所述齿轮系包括输入齿轮组件、输出齿轮组件和从动齿轮组件,所述输入齿轮组件套设并固定在输入轴1的外端面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12的外端面上,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分别与输出齿轮组件和输入齿轮组件相齿接。
实施时,第一从动齿轮组5和第二从动齿轮组19上下两层交错,对称排布,分别与输入齿轮3和输出齿轮7相齿合,齿轮箱工作时,外部电机带动输入轴1转动,输入轴1带动输入齿轮3转动,输入齿轮3带动第一从动齿轮组5和第二从动齿轮组19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输出齿轮7反向转动,输出齿轮7带动输出轴12转动,使输出轴12和输入轴1正反联动,双轴联动带动固定其上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正反双向粉碎、搅打破壁机里的食材,其中输入轴1和输出轴12之间以第一轴承6和第三轴承8定位,第一从动齿轮组5和第二从动齿轮组19均可通过滚针滚柱可枢转的固定在壳体内,输出轴12与内上盖16之间之间配有第三轴承8和第四轴承10,保证其良好的上下同心度、转动时顺畅性及稳固性,其中输出轴12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该第一密封圈11套设在输出轴12前部,该第一密封圈11位于第二刀片正下方,该第一密封圈11后端面与壳体相贴合,输出轴12顶端连接有螺母15,该螺母15位于第一刀片正下方,该螺母15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4,通过双层密封设计,可防止杯内食材渗漏流入齿轮箱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1.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齿轮系和壳体,所述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均设置在壳体内,该齿轮系设置在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之间,该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1)、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3),该输入轴(1)贯穿壳体的前后两端,该输入轴(1)前端固定有第一刀片,该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3)均套设在输入轴(1)上,该第二轴承(13)位于第一轴承(6)正前方,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轴(12)、第三轴承(8)、垫圈(9)和第四轴承(10),该输出轴(12)套设在输入轴(1)上,该输出轴(12)外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刀片,该垫圈(9)、第三轴承(8)和第四轴承(10)均套设在输出轴(12)上,该垫圈(9)位于第四轴承(10)和第三轴承(8)之间,该第四轴承(10)位于第三轴承(8)正前方,所述齿轮系包括输入齿轮组件、输出齿轮组件和从动齿轮组件,所述输入齿轮组件套设并固定在输入轴(1)的外端面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套设并固定在输出轴(12)的外端面上,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分别与输出齿轮组件和输入齿轮组件相齿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组件包括输入齿轮(3)和第五轴承(2),该第五轴承(2)固定在输入齿轮(3)外端面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包括输出齿轮(7),该输出齿轮(7)固定在第一轴承(6)外端面上,所述从动齿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组(5)和第二从动齿轮组(19),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组(5)和第二从动齿轮组(19)均可枢转的固定在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2)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该第一密封圈(11)套设在输出轴(12)前部,该第一密封圈(11)位于第二刀片正下方,该第一密封圈(11)后端面与壳体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2)顶端连接有螺母(15),该螺母(15)位于第一刀片正下方,该螺母(15)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双轴联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固定在外壳内,该内壳包括内上盖(16)和内下壳体(20),所述内上盖(16)与内下壳体(20)相连接,所述外壳包括外上盖(17)和外下壳体(21),所述外上盖(17)与外下壳体(21)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