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构、物料检测结构及物料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机构、物料检测结构及物料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用于储存电量和电能(电势能)的元件,一个导体被另一个导体所包围,或者由一个导体发出的电场线全部终止在另一个导体的导体系,称为电容器或电容。

电容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通常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测,人工检测需要人工单个检测且依赖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不仅检测效率低,用人成本高,而且也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旋转机构、物料检测结构及物料检测系统;该旋转机构用于物料检测时的旋转,以配合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人工成本;该物料检测结构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该物料检测系统包括前述的旋转机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呈间距设于第一支架;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第一板的第一定位件,第二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第二板的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并对应设置形成旋转工位;及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设于第一支架,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转动。

上述旋转机构,将物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完毕,使物料位于旋转工位,旋转驱动器启动,以带动物料旋转,从而满足测试时的物料旋转需要,降低人工操作的工序,并能够配合检测机构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一定位件设于第一从动轮;

第二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二定位件设于第二从动轮;

旋转驱动器设有旋转输出轴,第一板和第二板均设有用于使旋转输出轴通过的过轴孔,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位于对应的过轴孔、并套设于旋转输出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能够沿旋转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旋转输出轴设有第一滑移导轨,第一主动轮设有第一滑移凹槽,第一滑移凹槽与第一滑移导轨对应设置;

和/或第二板能够沿旋转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旋转输出轴设有第二滑移导轨,第二主动轮设有第二滑移凹槽,第二滑移凹槽与第二滑移导轨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伸缩驱动器、第二伸缩驱动器和第四滑移导轨,第一板设有与第四滑移导轨进行滑移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二板设有与第四滑移导轨进行滑移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一伸缩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板沿第四滑移导轨滑移,第二伸缩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板沿第四滑移导轨滑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为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件为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设有第二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到位检测器,第二到位检测器与旋转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二到位检测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到达或离开。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料检测结构,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设有至少一个;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器,检测器设有至少一个、并与旋转机构对应设置,送料工位、旋转工位和回料工位沿第一方向呈间距设置;及夹料机构,夹料机构包括夹料架、夹料板和夹料手,夹料架能够在第一方向移动,夹料板设于夹料架、并能够在第二方向移动,夹料手设有至少两个、并呈间距设于夹料板。

上述物料检测结构,夹料机构能够同时进行取料和放料或同时进行放料和回料,将物料置于旋转机构的旋转工位时,物料旋转,检测器对物料进行检测,进而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操作,且充分利用产能,提升检测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料架设有第三滑移凹槽,夹料板设有第三滑移导轨,第三滑移导轨与第三滑移凹槽滑移配合,夹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设于夹料架、并用于驱动夹料板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呈间距设有两个,检测器设有两个、并与旋转机构对应设置,夹料手呈间距设有三个。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物料检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机构。

上述物料检测系统,采用前述的旋转机构,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并能够配合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物料检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旋转机构的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中物料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送料机构;200、工位切换机构;310、第一检测器;320、第二检测器;330、第三检测器;340、第四检测器;350、第五检测器;400、夹料机构;410、夹料架;420、夹料板;430、夹料手;440、第二驱动器;500、旋转机构;510、第一支架;511、第四滑移导轨;520、第一板;521、第一滑块;530、第二板;531、第二滑块;541、第一定位件;542、第一主动轮;543、第一从动轮;551、第二定位件;552、第二主动轮;553、第二从动轮;560、旋转驱动器;561、旋转输出轴;571、第一伸缩驱动器;572、第二伸缩驱动器;573、第二复位件;600、输送机构;700、推料机构;810、工作台;900、电容器;910、顶面;920、底面;930、环形槽面;940、导向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2至图3,一种旋转机构500,包括第一支架510;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呈间距设于第一支架510;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第一板520的第一定位件541,第二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第二板530的第二定位件551,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均位于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之间、并对应设置形成旋转工位;及旋转驱动器560,旋转驱动器560设于第一支架510,旋转驱动器560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转动。

该旋转机构500,将物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配合完毕,使物料位于旋转工位,旋转驱动器560启动,以带动物料旋转,从而满足测试时的物料旋转需要,降低人工操作的工序,并能够配合检测机构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在物料如电容器900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物料进行检测,尤其是出厂前的质量检测,如进行外围尺寸的检测等,此时,需要通过对电容器900进行旋转,以配合检测器进行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500,在进行检测时,将电容器9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配合,以将电容器900置于旋转工位上,之后,旋转驱动器560驱动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转动,从而带动电容器900转动,以配合检测器进行外围尺寸的检测,降低或取消人工的操作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并满足自动化的加工需要。

旋转驱动器560可以是驱动电机,以通过接收控制信号实现启动或停止,并驱动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实现转动或停止转动,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和图3,第一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轮542和第一从动轮543,第一主动轮542与第一从动轮543传动连接,第一定位件541设于第一从动轮543。

请参照图2和图3,第二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主动轮552和第二从动轮553,第二主动轮552与第二从动轮553传动连接,第二定位件551设于第二从动轮553。

请参照图2和图3,旋转驱动器560设有旋转输出轴561,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均设有用于使旋转输出轴561通过的过轴孔,第一主动轮542和第二主动轮552位于对应的过轴孔、并套设于旋转输出轴561。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组件还包括绕设于第一主动轮542和第一从动轮543之间的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可以是传动带或传动链;第二旋转组件还包括绕设于第二主动轮552和第二从动轮553的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同样可以是传动带,也可以是传动链,不再赘述。

当然,在具体安装时,可以配套设置轴承等,以完成与第一板520、第二板530及旋转输出轴561的配合等,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和图3,旋转输出轴56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支架510的上端和下端,旋转驱动器560固定于第一支架510的上端,旋转输出轴561贯穿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而第一主动轮542和第二主动轮552恰好设于对应的过轴孔内(如通过轴承支撑等),当旋转输出轴561转动时,带动第一主动轮542和第二主动轮552转动,以使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实现同步同向转动。

请参照图2和图3,第一板520能够沿旋转输出轴561的轴线方向移动,旋转输出轴561设有第一滑移导轨,第一主动轮542设有第一滑移凹槽,第一滑移凹槽与第一滑移导轨对应设置;

和/或第二板530能够沿旋转输出轴561的轴线方向移动,旋转输出轴561设有第二滑移导轨,第二主动轮552设有第二滑移凹槽,第二滑移凹槽与第二滑移导轨对应设置。

图2中,若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均可上下移动,则:当进行物料如电容器900的放置时,第一板520朝上侧移动,第二板530朝下侧移动,从而为电容器900的放置提供空间,当电容器900被置于某个位置如旋转工位时(如通过第二到位检测器检测是否到位),第一板520朝下侧移动,第二板530朝上侧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与电容器900的配合实现对电容器900的定位和固定,此时,夹取电容器900的构件如夹料手430松开,后面即可进行电容器900的旋转操作;当电容器900旋转操作之后,电容器900停止旋转,此时,夹料手430夹住电容器900,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松开,以使第一定位件541和第二定位件551与电容器900脱离,之后,即可将电容器900夹走,此时,还可以通过第二到位检测器检测电容器900是否已经夹走,不再赘述。

当第一板520能够上下移动而第二板530固定设置时,则:当进行物料如电容器900的放置时,第一板520朝上侧移动,以提供电容器900的放置空间,从而进行电容器900的放置,当电容器900被置于某个位置时,该种情况下,电容器900的下端已经与第二定位件551配合完毕,第一板520朝下侧移动,第一定位件541也与电容器900配合完毕,夹料手430松开,以进行后续的旋转操作,其他同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知悉;当第一板520固定设置而第二板530能够上下移动时,同理,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和图3,第一支架510上设有第一伸缩驱动器571、第二伸缩驱动器572和第四滑移导轨511,第一板520设有与第四滑移导轨511进行滑移配合的第一滑块521,第二板530设有与第四滑移导轨511进行滑移配合的第二滑块531,第一伸缩驱动器571用于驱动第一板520沿第四滑移导轨511滑移,第二伸缩驱动器572用于驱动第二板530沿第四滑移导轨511滑移。

第一滑块521、第二滑块531均与第四滑移导轨511滑移配合,以实现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的滑移导向,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一板520和第二板530均能够沿旋转输出轴561的轴线方向移动时,还可以是:第二伸缩驱动器572驱动第二板530进行伸缩移动,而第一板520未有驱动器进行驱动,此时,设置第二复位件573,第二复位件57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520和第一支架510固定连接,当进行物料如电容器900的放置时,第二板530朝下方移动,电容器900放置于第二板530上以与第二定位件551配合,第二板530上移、以使电容器900与第一定位件541配合,此时,在电容器900与第一定位件541的配合过程中,第二复位件573如可以是复位弹簧收到一定的压缩,从而既能够保证第一定位件541与电容器900配合完毕,同时又避免配合过度,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另外,还减少了第一伸缩驱动器571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当然,在同时设置第一伸缩驱动器571和第二伸缩驱动器572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第二复位件573,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3,第一定位件541为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件551为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设有第二定位部。

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与电容器900的两端对应配套设置,如可以是圆形定位槽,第一定位部也可以是与电容器900上的导向弯折部940配合的结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机构500还包括第二到位检测器,第二到位检测器与旋转驱动器560电性连接,第二到位检测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到达或离开。

第二到位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传感器,以检测物料是否到达或离开,以发送信号给旋转驱动器560,判断是否进行旋转操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悉,第二到位检测器也可以与第一伸缩驱动器571和第二伸缩驱动器572电性连接,以联动反馈控制。

请参照图1和图4,一种物料检测结构,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机构500,旋转机构500设有至少一个;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器,检测器设有至少一个、并与旋转机构500对应设置,送料工位、旋转工位和回料工位沿第一方向呈间距设置;及夹料机构400,夹料机构400包括夹料架410、夹料板420和夹料手430,夹料架410能够在第一方向移动,夹料板420设于夹料架410、并能够在第二方向移动,夹料手430设有至少两个、并呈间距设于夹料板420。

该物料检测结构,夹料机构400能够同时进行取料和放料或同时进行放料和回料,将物料置于旋转机构500的旋转工位时,物料旋转,检测器对物料进行检测,进而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操作,且充分利用产能,提升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垂直的方向,也可以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布置,如图1和图4中,第一方向指左右移动方向,第二方向指上下(或前后)移动方向,不再赘述。

若旋转机构500和检测器均只设有一个,而夹料手430只设有两个时,夹料手430在夹料板420上左右各设置一个,则:

送料工位送来第一物料,左侧的夹料手430取走第一物料;

夹料架410右侧移动,使左侧的夹料手430位于旋转机构500、并将第一物料放置于旋转机构500的旋转工位;

旋转机构500对第一物料进行旋转、并配合检测器进行检测;夹料架410朝左侧返回,送料工位送来第二物料;

左侧的夹料手430取走第二物料;右侧的夹料手430取走已经完成检测的第一物料;

夹料架410右侧移动,使左侧的夹料手430的第二物料放置于旋转工位,而右侧的夹料手430将已经完成检测的第二物料放至其他工序如回料工位,以进行产品的回料装箱操作;

夹料架410朝左侧移动,并循环进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夹料手430为现有产品,为可以通过控制进行夹取和松开的器件,并通过夹料板420的前后伸缩实现对物料的放置或取出等操作,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夹料架410设有第三滑移凹槽,夹料板420设有第三滑移导轨,第三滑移导轨与第三滑移凹槽滑移配合,夹料机构400还包括第二驱动器440,第二驱动器440设于夹料架410、并用于驱动夹料板420沿第二方向伸缩移动。

第二驱动器440驱动夹料架410在第二方向伸缩移动,以进行物料的放置、取出等操作,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和图4,旋转机构500呈间距设有两个,检测器设有两个、并与旋转机构500对应设置,夹料手430呈间距设有三个。

该实施例中,旋转机构500和检测器均设有两个,以形成两个旋转工位,两个检测器为不同的检测器件(具体应用时可以为图4中的第四检测器340和第五检测器350),以对物料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工作流程与一个旋转机构500、一个检测器及两个夹料手430的远离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知悉,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一种物料检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机构500。

该物料检测系统,采用前述的旋转机构500,减少人工操作的工序,并能够配合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该物料检测系统,包括前述的物料检测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具体数量的旋转机构500、检测器和夹料机构400,以满足检测的需要。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物料检测系统包括送料机构100、工位切换机构200、检测机构、夹料机构400、旋转机构500、输送机构600、推料机构700和工作台810,物料可以是电容器900,其中:

送料机构100用于承接外部送来的物料、并将其移送至工位切换机构200的夹持组件上,电容器900设有导向弯折部940,导向弯折部940可以是呈间距呈对设置的弯折杆状结构,以与送料机构100的缝隙进行配合限位;

工位切换机构200的转盘设在工作台810上,转盘上设有多个夹持组件、以形成八个夹持工位,在转盘转动时与不同的检测工位相互对应,进行检测、夹取等操作;

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器310、第二检测器320、第三检测器330、第四检测器340和第五检测器350,第一检测器310用于检测电容器900的顶面910,第二检测器320用于检测电容器900的环形槽面930,第三检测器330用于检测电容器900的底面920,第四检测器340用于检测电容器900的第一外围尺寸,第五检测器350用于检测电容器900的第二外围尺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器310、第二检测器320、第三检测器330、第四检测器340和第五检测器350均可根据实际设置具体的检测器件,如可以是现有的检测器件,不再赘述;

夹料机构400用于将送来的物料取走,夹料机构400上对应设有三个取料工位,将物料取走后,放入对应位置的旋转机构500(旋转机构500固定在工作台810上),旋转机构500转动,以配合第四检测器340和第五检测器350进行检测,图4中,夹料机构400、旋转机构500、第四检测器340和第五检测器350均设有两套,以充分提升检测操作的产能,当然,夹料机构400还可以将完成检测后的物料放入回料工位(与输送机构600对应的位置)等;

输送机构600用于将检测完成的物料输送至推料机构700,推料机构700将检测完成的物料通过推送的方式进行摆正,如摆正为一排一排的形式,以便于后续的装箱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

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间距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并对应设置形成旋转工位;及

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

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二从动轮;

所述旋转驱动器设有旋转输出轴,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设有用于使所述旋转输出轴通过的过轴孔,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位于对应的所述过轴孔、并套设于所述旋转输出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能够沿所述旋转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旋转输出轴设有第一滑移导轨,所述第一主动轮设有第一滑移凹槽,所述第一滑移凹槽与所述第一滑移导轨对应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板能够沿所述旋转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旋转输出轴设有第二滑移导轨,所述第二主动轮设有第二滑移凹槽,所述第二滑移凹槽与所述第二滑移导轨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伸缩驱动器、第二伸缩驱动器和第四滑移导轨,所述第一板设有与所述第四滑移导轨进行滑移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板设有与所述第四滑移导轨进行滑移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板沿所述第四滑移导轨滑移,所述第二伸缩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第四滑移导轨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第一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二定位轴设有第二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二到位检测器,所述第二到位检测器与所述旋转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到位检测器用于检测物料是否到达或离开。

7.一种物料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有至少一个;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设有至少一个、并与所述旋转机构对应设置,送料工位、所述旋转工位和回料工位沿第一方向呈间距设置;及

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包括夹料架、夹料板和夹料手,所述夹料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夹料板设于所述夹料架、并能够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夹料手设有至少两个、并呈间距设于所述夹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架设有第三滑移凹槽,所述夹料板设有第三滑移导轨,所述第三滑移导轨与所述第三滑移凹槽滑移配合,所述夹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夹料架、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料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伸缩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呈间距设有两个,所述检测器设有两个、并与所述旋转机构对应设置,所述夹料手呈间距设有三个。

10.一种物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机构、物料检测结构及物料检测系统。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呈间距设于第一支架;第一旋转组件包括设于第一板的第一定位件,第二旋转组件包括设于第二板的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并对应设置形成旋转工位;旋转驱动器设于第一支架,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转动;物料检测结构及物料检测系统均包括前述的旋转机构。将物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完毕,使物料位于旋转工位,旋转驱动器启动,以带动物料旋转,从而满足测试时的物料旋转需要,降低人工操作的工序,并能够配合检测机构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肖圣端;赵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顶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7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