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是人们生活中用于煮沸水体的生活用品,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水壶在刚煮沸水体后,当人们想要喝一杯温度适宜的温水时,总是需要将水搁置并等上一段漫长的时间,而在等待开水变凉的过程中,容易因错过时间而使得水温变得过低以至于不宜饮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壶,其不仅能够实现对水体的煮沸,且能够实现对水体的保温,这样一来,人们可随时喝上一杯温水,从而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壶,包括底座和壶体,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固定在外壳中,外壳上端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把手,把手上铰接有用于盖设在内胆上的壶盖,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凸起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的内壁连接于一体,凸起的上端与内胆的上边沿之间留有间隙,凸起将内胆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保温腔和加热腔,保温腔位于远离把手的一侧,保温腔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的前后两侧内壁连接,隔板的下端与内胆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供水通过的通道,隔板的上端与内胆的上边沿之间留有间隙,加热腔位于靠近把手的一侧,底座上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第一电加热板位于保温腔的下方且第一电加热板用于对保温腔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电加热板位于加热腔的下方且第二电加热板用于对加热腔中的水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壶,其中,位于凸起所在位置处的内胆中设置有前后两端及下端开口的隔热槽。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壶,其中,底座的内底部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插入在隔热槽中的定位筋,定位筋的两端均与底座的内壁连接,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分别位于定位筋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壶,其中,凸起上端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导水槽,热水壶在倒水时,导水槽用于供加热腔中的水流向保温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壶,其中,内胆上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壶嘴,壶嘴位于远离把手一侧的内胆的上边缘处,壶嘴与保温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对水体的煮沸,且能够实现对水体的保温,这样一来,人们可随时喝上一杯温水,从而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壶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壶盖和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壶,包括底座1和壶体,壶体包括内胆2和外壳3,内胆2固定在外壳3中,外壳3上端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把手31,把手31上铰接有用于盖设在内胆2上的壶盖4,内胆2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21,凸起21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2的内壁连接于一体,凸起21的上端与内胆2的上边沿之间留有间隙,凸起21将内胆2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保温腔22和加热腔23,保温腔22位于远离把手31的一侧,保温腔2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7,隔板7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2的前后两侧内壁连接,隔板7的下端与内胆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供水通过的通道,隔板7的上端与内胆2的上边沿之间留有间隙,加热腔23位于靠近把手31的一侧,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板5和第二电加热板6,第一电加热板5位于保温腔22的下方且第一电加热板5用于对保温腔22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电加热板6位于加热腔23的下方且第二电加热板6用于对加热腔23中的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电加热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温控器,第二电加热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温控器,此外,底座上还安装有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发热的控制按钮。

位于凸起21所在位置处的内胆2中设置有前后两端及下端开口的隔热槽24;通过隔热槽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保温腔中的水和加热腔中的水的隔热。

底座1的内底部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插入在隔热槽24中的定位筋11,定位筋11的两端均与底座1的内壁连接,第一电加热板5和第二电加热板6分别位于定位筋11的两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当需要将壶体放置到底座上时,定位筋能够插入到隔热槽中,从而能够实现对壶体的定位。

凸起21上端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导水槽25,热水壶在倒水时,导水槽25用于供加热腔23中的水流向保温腔22中;通过导水槽的设置,热水壶在倒水时,加热腔中的热水可通过导水槽流入到保温腔中。

内胆2上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壶嘴26,壶嘴26位于远离把手31一侧的内胆2的上边缘处,壶嘴26与保温腔22连接;通过壶嘴的设置,保温腔中的水能够方便地通过壶嘴倒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在加热腔中加入自来水,然后将壶体放置到底座上,此时,第二电加热板能够实现对加热腔中的自来水的加热并使得加热腔中的自来水煮沸,当加热腔中的自来水煮沸后,手握把手使得壶体朝壶嘴一侧倾斜,这样一来,加热腔中的开水即可进入到保温腔中,进入到保温腔中的水能够在第一电加热板的作用下进行保温,当人们需要喝保温腔中的水时,手握把手使得壶体朝壶嘴一侧倾斜,此时即可将保温腔中的水通过壶嘴倒到杯子中;此外,本申请通过隔板的设置,在壶体倒水时,能够避免加热腔中的水从壶嘴处直接被倒出,即能够使得加热腔中的水首先进入到保温腔中,且与保温腔中的水混合后再从壶嘴处被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水壶,包括底座(1)和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胆(2)和外壳(3),所述内胆(2)固定在外壳(3)中,所述外壳(3)上端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把手(31),所述把手(31)上铰接有用于盖设在内胆(2)上的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21),所述凸起(21)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2)的内壁连接于一体,所述凸起(21)的上端与内胆(2)的上边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凸起(21)将内胆(2)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保温腔(22)和加热腔(23),所述保温腔(22)位于远离把手(31)的一侧,所述加热腔(23)位于靠近把手(31)的一侧,所述保温腔(2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2)的前后两侧内壁连接,所述隔板(7)的下端与内胆(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供水通过的通道,所述隔板(7)的上端与内胆(2)的上边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板(5)和第二电加热板(6),所述第一电加热板(5)位于保温腔(22)的下方且第一电加热板(5)用于对保温腔(22)中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二电加热板(6)位于加热腔(23)的下方且第二电加热板(6)用于对加热腔(23)中的水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壶,其特征在于,位于凸起(21)所在位置处的内胆(2)中设置有前后两端及下端开口的隔热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底部上一体成型有用于插入在隔热槽(24)中的定位筋(11),所述定位筋(11)的两端均与底座(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电加热板(5)和第二电加热板(6)分别位于定位筋(1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上端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导水槽(25),所述热水壶在倒水时,导水槽(25)用于供加热腔(23)中的水流向保温腔(2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上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壶嘴(26),所述壶嘴(26)位于远离把手(31)一侧的内胆(2)的上边缘处,所述壶嘴(26)与保温腔(2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热水壶,包括底座和壶体,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固定在外壳中,外壳上端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把手,把手上铰接有壶盖,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凸起,凸起的前后两端均与内胆的内壁连接于一体,凸起将内胆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保温腔和加热腔,保温腔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底座上安装有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第一电加热板位于保温腔的下方且第一电加热板用于对保温腔中的水进行加热,第二电加热板位于加热腔的下方且第二电加热板用于对加热腔中的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对水体的煮沸,且能够实现对水体的保温,这样一来,人们可随时喝上一杯温水,从而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霞;郑好;赵正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6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