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锁止导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是汽车座椅中很重要的舒适性部件以及安全件。相对于座椅本体而言,汽车头枕是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因此就对头枕与座椅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同时还需要实现灵活的头枕运动功能。汽车头枕包括头枕锁止导套、座椅头枕和座椅本体,头枕锁止导套将座椅头枕和座椅本体连接在一起,给予头枕以载荷传递路径,同时通过解锁机构实现头枕的上下运动,满足了实用性和舒适性需求。头枕锁止导套其一般由导套本体、导套插件、回位簧和限位钢丝构成,组装时先将回位簧安装在导套插件中,再将回位簧安装在导套插件上,再把装好的导套插件卡入导套本体。

现有技术中,头枕导套生产过程中,需要转移设备将导套本体从导套上料转盘取出,翻转180度,放入组装检测转盘,同时具有排出成品和次品的功能。传统转移工装功能单一,只具有简单的夹持功能;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包括底座、第一电机座、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二电机座、第三电机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支撑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上方设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转板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座和第三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有第二转板,且该转轴的外端贯穿第二转板一端后与第一转板固定,所述第三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二转板另一端后与夹持机构固定;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座、联轴器、定板、翻转电机、活动板、夹持座和夹爪,所述连接座呈l形结构,所述连接座的横板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连,所述连接座的竖板一侧固定有定板,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转轴固定有活动板,所述定板、活动板的外侧各自设有带两个夹爪的夹持座。

进一步地,上述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中,所述夹持座中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有由夹持电机驱动的转杆,所述转杆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丝杆部,每个丝杆部的外侧螺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连接有夹爪。

进一步地,上述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中,所述定板中两个夹爪沿水平方向进行位移,且两个夹爪内侧开设有与导套本体帽部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中,所述活动板中两个夹爪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移,且两个夹爪内侧开设有与导套本体杆部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中,所述第二电机座、第三电机座各自的线缆外侧包覆有金属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将导套本体从导套上料转盘取出,翻转180度,放入组装检测转盘,同时具有排出成品和次品的功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爪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座2、第一转板3、第二转板4、第二电机座5、第三电机座6和夹持机构7,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座2,第一电机座2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支撑有第一转板3。第一转板3上方设有第二转板4,第二转板4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座5和第三电机座6,第二电机座5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有第二转板4,且该转轴的外端贯穿第二转板4一端后与第一转板3固定,第三电机座6中内置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二转板4另一端后与夹持机构7固定。通过第一电机座2带动第一转板3旋转,通过第二电机座5使得其内转轴旋转,由于该转轴与第一转板3固定,导致其旋转实际是“转轴固定,第二电机座5、第三电机座6随着第二转板4同步旋转”,通过第三电机座6带动其下的夹持机构旋转。第二电机座5、第三电机座6各自的线缆外侧包覆有金属软管,第一电机座2内还设有plc控制器,第一电机座2、第二电机座5的内置电机为转动电机,第三电机座6的内置电机为升降电机,三个电机分别与plc控制器电线连接,连接电路为常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并未改进,不再赘述。三个电机座协同配合实现夹持机构7的位置调节。

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7包括连接座701、联轴器702、定板701、翻转电机706、活动板707、夹持座704和夹爪705,连接座呈l形结构,连接座701的横板上端通过联轴器702与第三电机座6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连,连接座701的竖板一侧固定有定板701,连接座701的另一侧固定有翻转电机706,翻转电机706的转轴固定有活动板707,定板701、活动板707的外侧各自设有带两个夹爪705的夹持座704。翻转电机706为伺服电机,每次翻转的角度为180度。

本实施例中,夹持座704中开设有活动槽7041,活动槽7041中设有由夹持电机7043驱动的转杆7042,转杆7042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丝杆部7044,每个丝杆部7044的外侧螺接有滑板7045,滑板7045的下端连接有夹爪705。定板701处两个夹爪705沿水平方向进行位移,且两个夹爪705内侧开设有与导套本体9帽部配合的凹槽。活动板707处两个夹爪705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移,且两个夹爪705内侧开设有与导套本体9杆部配合的凹槽。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如图5所示,本多功能转移工装位于导套上料转盘10和组装检测转盘11,导套上料转盘10中导套本体9的杆部朝上,组装检测转盘11中导套本体9的帽部朝上。

使用时,先调节好夹持机构7位置,利用活动板707处两个夹爪705夹持导套上料转盘10中导套本体9的杆部,夹持取出后,将其翻转180度放入组装检测转盘11;当组装检测转盘11中检测料件合格或不合格时,利用板701处两个夹爪705夹持导套上料转盘10中导套本体9的帽部,将其对应转移至合格区或不合格区。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电机座、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二电机座、第三电机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支撑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上方设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转板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座和第三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有第二转板,且该转轴的外端贯穿第二转板一端后与第一转板固定,所述第三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二转板另一端后与夹持机构固定;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座、联轴器、定板、翻转电机、活动板、夹持座和夹爪,所述连接座呈l形结构,所述连接座的横板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连,所述连接座的竖板一侧固定有定板,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转轴固定有活动板,所述定板、活动板的外侧各自设有带两个夹爪的夹持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中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有由夹持电机驱动的转杆,所述转杆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丝杆部,每个丝杆部的外侧螺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连接有夹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中两个夹爪沿水平方向进行位移,且两个夹爪内侧开设有与导套本体帽部配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中两个夹爪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移,且两个夹爪内侧开设有与导套本体杆部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座、第三电机座各自的线缆外侧包覆有金属软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枕导套生产用多功能转移工装,包括底座、第一电机座、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二电机座、第三电机座和夹持机构,底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电机座,第一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支撑有第一转板,第一转板上方设有第二转板,第二转板的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座和第三电机座,第二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固定有第二转板,且该转轴的外端贯穿第二转板一端后与第一转板固定,第三电机座中内置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二转板另一端后与夹持机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将导套本体从导套上料转盘取出,翻转180度,放入组装检测转盘,同时具有排出成品和次品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谢先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东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6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