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耳成型方法及极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设备制造极耳是放卷--纠偏--激光切极耳--驱动--纠偏--缓存--模具冲v角--缓存--ccd检测--收卷。该工艺具有如下缺点:先激光切极耳在进行模具冲v角,该种方式使在冲v角的过程中容易刮伤极耳,导致成品的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极耳成型方法及极耳,本发明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主要用于生产极耳,本发明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能够减少对极耳的损坏,提高极耳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成型方法,包括:
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形成v孔极片;
依据所述v角在所述v孔极片上的位置切除所述v孔极片边缘,具有所述v角的部分形成极耳,其中,所述v角开口朝向部分为边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冲切模具与所述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在与所述原料带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冲切v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冲切模具与所述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的步骤之前,所述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由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运动至与所述原料带同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冲切模具与所述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的步骤之后,所述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反向运动,使所述冲切模具加速运动至起点,准备下一次冲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切模具在与所述原料带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冲切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的上模座向靠近所述冲切模具的下模座的方向运动,使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v形腔,以冲切形成v角,其中所述上模座及所述下模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原料带的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成型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v孔极片上的v角的第一图像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判断所述v孔极片的是否合格;
若判断所述v孔极片不合格,则依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原料带在冲切v角时相对于冲切模具的位置,使下一个所述v孔极片合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所述v孔极片的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分析v角在v孔极片上的第一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一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所述v孔极片合格;
当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不匹配时,判断所述v孔极片不合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成型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极耳上的v角的第二图像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极耳的是否合格;
若判断所述极耳不合格,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调整所述v孔极片在切割边缘时相对于切割机构的位置,使下一个所述极耳合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极耳的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分析v角在极耳上的第二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第二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所述极耳合格;
当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不匹配时,判断所述极耳不合格。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极耳,采用上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极耳成型方法包括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形成v孔极片;依据v角在v孔极片上的位置切除v孔极片边缘,具有v角的部分形成极耳,其中,v角开口朝向部分为边缘。在本发明中,采用先切v角在切割的方式能够较小先切割后切变角中刮伤极耳的风险,并且能够较少切割过程中v孔极片的过辊数量,从而提高了极耳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中原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中v孔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的步骤s100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中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耳成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主要用于生产极耳,本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能够减少对极耳的损坏,提高极耳的合格率。
具体步骤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步骤s100,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形成v孔极片。
在本实施例中,先对原料带进行冲切v角,将原料带上的多余的边料冲切掉,并在原料带的边部形成倒角,倒角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梯形等形状。
请参阅图4,其中,步骤s100可以包括步骤s110、步骤s120、步骤s130及步骤s140。
步骤s110,控制冲切模具由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运动至与原料带同速。
在本实施例中,先控制冲切模具由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至与原料带同速。其中,原料带一直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冲切模具及切割机构安装在安装台上,在原料带相对于安装台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冲切模具及切割机构对于原料带进行加工。
步骤s120,控制冲切模具与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冲切模具与原料带保持相同的速度运动,使冲切模具与原料带能够相对于静止,便于冲切模具进行冲切。
步骤s130,控制冲切模具在与原料带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冲切v角。
控制冲切模具的上模座向靠近冲切模具的下模座的方向运动,使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形成v形腔,以冲切形成v角,其中上模座及下模座分别设置在原料带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冲切模具追切方式进行冲切,无需使处于匀速运动的原料带停下来进行冲切,能够提高冲v角速度,减少缓存和过辊数量,降低了成本。
步骤s140,控制冲切模具反向运动,使冲切模具加速运动至起点,准备下一次冲切。
在本实施例中,当冲切模具一次冲切完成后,控制冲切模具反向运动,使冲切模具能够快速回到起点,准备下一次冲切。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原料带的运行速度采用不同数量的冲切模具,可以采用两个、三个等数量不等的冲切模具同时进行冲切,能够提高冲切v角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先切v角在切割的方式能够较小先切割后切变角中刮伤极耳的风险,并且能够较少切割过程中v孔极片的过辊数量。
请继续参阅图1,步骤s200,采集v孔极片上的v角的第一图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视觉相机采集v孔极片上的v角的第一图像信息。
步骤s300,依据第一图像信息判断v孔极片的是否合格。
依据第一图像信息分析v角在v孔极片上的第一位置信息,当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一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v孔极片合格。
当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一预设位置不匹配时,判断v孔极片不合格。
步骤s400,若判断v孔极片不合格,则依据第一位置信息调整原料带在冲切v角时相对于冲切模具的位置,使下一个v孔极片合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闭环调节的方式,当v孔极片不合格时,说明v角在v孔极片上的位置发生偏移,在进行冲切v角之前可以调节原料带相对于冲切模具的位置,使冲切模具在进行冲切的v角能够合格。
请参阅图1及图5,步骤s500,依据v角在v孔极片上的位置切除v孔极片边缘,具有v角的部分形成极耳。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切割v孔极片的边缘,将v孔极片的v角的朝向处部分切除,剩余部分形成极耳。
步骤s600,采集极耳上的v角的第二图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视觉相机采集第二图像信息。
步骤s700,依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极耳是否合格。
在本实施例中,依据第二图像信息分析v角在极耳上的第二位置信息,当第二位置信息与第二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极耳合格。
当第二位置信息与第二预设位置不匹配时,判断极耳不合格。
步骤s800,若判断极耳不合格,依据第二位置信息调整v孔极片在切割边缘时相对于切割机构的位置,使下一个极耳合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闭环调节的方式,当极耳不合格时,说明v角在v孔极片上的位置发生偏移,在进行切割之前可以调节v孔极片相对于切割机构的位置,使切割机构在切割的v孔极片上的v角的位置能够合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切割v孔极片的边缘,将v孔极片的v角的朝向处部分切除,剩余部分形成极耳。
本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先控制原料带匀速运动,控制冲切模具由静止逐渐加速至与原料带同速,在于原料带同速运动的过程中冲切v角形成v孔极片,视觉相机采集v孔极片上的v角的位置信息,并分析位置信息。当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v孔极片合格。若判断v孔极片不合格,则依据位置信息调整原料带在冲切v角时相对于冲切模具的位置,使下一个v孔极片合格。若判断v孔极片不合格,则依据位置信息调整原料带在冲切v角时相对于冲切模具的位置,使下一个v孔极片合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先切v角在切割的方式能够较小先切割后切变角中刮伤极耳的风险,并且能够较少切割过程中v孔极片的过辊数量,从而提高了极耳的合格率。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耳,本实施例提供的极耳采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成型方法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形成v孔极片;
依据所述v角在所述v孔极片上的位置切除所述v孔极片边缘,具有所述v角的部分形成极耳,其中,所述v角开口朝向部分为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冲切模具与所述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在与所述原料带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冲切v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冲切模具与所述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的步骤之前,所述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由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运动至与所述原料带同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冲切模具与所述原料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的步骤之后,所述在原料带上冲切多个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反向运动,使所述冲切模具加速运动至起点,准备下一次冲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模具在与所述原料带同步运动的过程中冲切v角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冲切模具的上模座向靠近所述冲切模具的下模座的方向运动,使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v形腔,以冲切形成v角,其中所述上模座及所述下模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原料带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成型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v孔极片上的v角的第一图像信息;
依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判断所述v孔极片的是否合格;
若判断所述v孔极片不合格,则依据第一位置信息调整所述原料带在冲切v角时相对于冲切模具的位置,使下一个所述v孔极片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所述v孔极片的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分析v角在v孔极片上的第一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一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所述v孔极片合格;
当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不匹配时,判断所述v孔极片不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成型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极耳上的v角的第二图像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极耳的是否合格;
若判断所述极耳不合格,依据第二位置信息调整所述v孔极片在切割边缘时相对于切割机构的位置,使下一个所述极耳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极耳的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分析v角在极耳上的第二位置信息,当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第二预设位置匹配时,判断所述极耳合格;
当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不匹配时,判断所述极耳不合格。
10.一种极耳,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成型方法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