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内的手机支架,是车主用户经常使用的汽车用品之一,能够在驾驶的途中辅助用户进行查看导航。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车载手机支架大多采用磁吸式或弹簧式固定手机的方式,有时无法轻松取下手机,而有时则会因为道路的崎岖导致手机因没有很好地固定而掉落,在固定手机和,十分影响用户的体验,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左端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铰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铰接块、固设于所述铰接块左端向且下延伸的手机靠板、固设于所述手机靠板前端且靠近下侧的固定板,所述支撑壳体左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板下侧的手机固定壳体,所述手机固定壳体内设有手机固定腔,所述手机固定腔内设有手机固定组件,所述手机固定组件包括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地设于所述手机固定腔上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通孔、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地滑动连接于所述手机固定腔前侧内壁的滑动齿条、固设于所述滑动齿条上端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上延伸至外界的固定杆、固设于所述固定杆靠近对称中心一端的手机挡板,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手动控制组件。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右端靠近上侧处和所述第一齿轮右端偏心处之间铰接有主铰接杆,所述工作腔前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手机靠板后端固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右端和所述滑块右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铰接有副铰接杆。
其中,所述手机固定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于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的带齿滑块,所述工作腔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带齿滑块前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前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手机固定腔内的第三传动轴,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手机固定腔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副带轮,位于所述手机固定腔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副带轮后侧的第三齿轮,所述手机固定腔前侧内壁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四传动轴,所述固定板上固设有第四齿轮,且左侧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右侧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主带轮,所述主带轮和所述副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其中,所述手动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侧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齿轮左侧且只能进行单向传动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外圈固设有第六齿轮,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侧的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控制按钮,且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所述控制按钮下端带齿部分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工作腔右端之间连接有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的手机挡板,通过改变手机挡板的间距大小,实现对手机的固定或放松;采用了固定板,铰接块的转动通过手机靠板带动固定板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手机稳定放置;采用了滑块,当一次控制按钮向后按入时,可使滑块向下移动至下极限位置或向上移动至上极限位置,从而控制固定板和手机挡板运动,手机挡板的移动和固定板的移动可通过人为控制,保障了手机固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撑壳体32,所述支撑壳体32左端固设有固定块43,所述固定块43上设有转动组件901,所述转动组件901包括铰接于所述固定块43上的铰接块42、固设于所述铰接块42左端向且下延伸的手机靠板15、固设于所述手机靠板15前端且靠近下侧的固定板25,当手机放置在所述固定板25上且紧靠所述手机靠板15时,通过所述铰接块42的转动,从而使手机转动,所述支撑壳体32左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板25下侧的手机固定壳体11,所述手机固定壳体11内设有手机固定腔12,所述手机固定腔12内设有手机固定组件902,所述手机固定组件902包括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12左右对称地设于所述手机固定腔12上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通孔18、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12左右对称地滑动连接于所述手机固定腔12前侧内壁的滑动齿条19、固设于所述滑动齿条19上端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8向上延伸至外界的固定杆17、固设于所述固定杆17靠近对称中心一端的手机挡板16,通过所述手机挡板16的相向移动,实现手机的固定,所述支撑壳体32内设有工作腔33,所述工作腔33内设有可控制所述转动组件901可所述手机固定组件902工作的手动控制组件903。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转动组件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转动组件901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33左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49,所述第一传动轴49上固设有第一齿轮41,所述工作腔33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右端靠近上侧处和所述第一齿轮41右端偏心处之间铰接有主铰接杆44,所述工作腔33前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孔45,所述手机靠板15后端固设有固定支架47,所述固定支架47右端和所述滑块34右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孔45铰接有副铰接杆46。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手机固定组件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手机固定组件902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33后侧内壁且于所述滑块34下端固定连接的带齿滑块31,所述工作腔33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50,所述第二传动轴50上固设有可与所述带齿滑块31前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30,所述第二传动轴50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齿轮30前侧的第一锥齿轮29,所述工作腔33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手机固定腔12内的第三传动轴27,位于所述工作腔33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27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9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28,位于所述手机固定腔12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27上固设有副带轮22,位于所述手机固定腔12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27上固设有位于所述副带轮22后侧的第三齿轮21,所述手机固定腔12前侧内壁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12左右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四传动轴26,所述固定板25上固设有第四齿轮20,且左侧所述第四齿轮20与所述第三齿轮21啮合连接,右侧所述第四传动轴26上固设有主带轮24,所述主带轮24和所述副带轮22之间连接有皮带23。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手动控制组件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手动控制组件90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33左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49上侧的第五传动轴48,所述第五传动轴48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1啮合连接的第五齿轮37,所述第五传动轴48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齿轮37左侧且只能进行单向传动的单向轴承36,所述单向轴承36外圈固设有第六齿轮35,所述工作腔33前侧内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45上侧的滑槽39,所述滑槽39上滑动连接有控制按钮40,且位于所述工作腔33内的所述控制按钮40下端带齿部分与所述第五齿轮37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按钮40和所述工作腔33右端之间连接有弹簧38。
初始状态时,固定板25处于水平状态,滑块34位于上极限位置,控制按钮40位于左极限位置,左右两个手机挡板16间距较小。
当用户需要放置或取走手机时,向后按下控制按钮40,弹簧38积蓄弹性势能,当控制按钮40移动到后极限位置时,松开控制按钮40,弹簧38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控制按钮40向前移动并复位,在上述控制按钮40移动的过程中,向后移动的控制按钮40通过第五齿轮37带动第五传动轴48转动,此时第五传动轴48的转动方向和单向轴承36的传动方向相同,转动的第五传动轴48依次通过单向轴承36、第六齿轮35带动第一齿轮41转动一百八十度,转动的第一齿轮41通过主铰接杆44带动滑块34向下移动至下极限位置,向下移动的滑块34通过带齿滑块31、第二齿轮30带动第二传动轴50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第二传动轴50依次通过第一锥齿轮29、第二锥齿轮28带动第三传动轴27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第三传动轴27依次通过第三齿轮21带动左侧第四齿轮20逆时针转动,进而依次通过左侧滑动齿条19、左侧固定杆17带动左侧手机挡板16向左移动,顺时针转动的第三传动轴27依次通过副带轮22、皮带23、主带轮24、右侧第四传动轴26、带动右侧第四齿轮20顺时针转动,进而依次通过右侧滑动齿条19、右侧固定杆17带动右侧手机挡板16向右移动,此时左右两个手机挡板16的间距足以让手机放入,向下移动的滑块34还通过副铰接杆46、固定支架47、手机靠板15带动固定板25转动,从而此时固定板25处于倾斜状态,用户可将手机放置在固定板25上,同时因为固定板25的倾斜状态,手机可顺势靠在手机靠板15上;
当用户需要固定手机时,再次向后按下控制按钮40,弹簧38积蓄弹性势能,当控制按钮40移动到后极限位置时,松开控制按钮40,弹簧38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控制按钮40向前移动并复位,在上述控制按钮40再次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41再次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转动的第一齿轮41通过主铰接杆44带动滑块34向上移动至上极限位置并复位,从而此时固定板25重新恢复水平状态,左右两个手机挡板16间距减小并复位,手机被固定在固定板25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左端固设有固定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铰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铰接块、固设于所述铰接块左端向且下延伸的手机靠板、固设于所述手机靠板前端且靠近下侧的固定板,所述支撑壳体左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板下侧的手机固定壳体,所述手机固定壳体内设有手机固定腔;
所述手机固定腔内设有手机固定组件,所述手机固定组件包括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地设于所述手机固定腔上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第一通孔、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地滑动连接于所述手机固定腔前侧内壁的滑动齿条、固设于所述滑动齿条上端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上延伸至外界的固定杆、固设于所述固定杆靠近对称中心一端的手机挡板,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手动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右端靠近上侧处和所述第一齿轮右端偏心处之间铰接有主铰接杆,所述工作腔前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手机靠板后端固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右端和所述滑块右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铰接有副铰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固定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于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的带齿滑块,所述工作腔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带齿滑块前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前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手机固定腔内的第三传动轴,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手机固定腔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副带轮,位于所述手机固定腔内的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副带轮后侧的第三齿轮,所述手机固定腔前侧内壁相对所述手机固定腔左右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四传动轴,所述固定板上固设有第四齿轮,且左侧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右侧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主带轮,所述主带轮和所述副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可控制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侧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齿轮左侧且只能进行单向传动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外圈固设有第六齿轮,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侧的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控制按钮,且位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所述控制按钮下端带齿部分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工作腔右端之间连接有弹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