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为固定电机转子上的轴承内圈,需要在转子轴上装配轴承固定环,该零件与转子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需要加热后压装。目前没有能够完成取料、加热、上料动作的专用设备。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能够实现轴承固定环的取料、加热、上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能够实现轴承固定环的取料、加热、上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取料组件、取料限位组件、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固定在机台的一侧,上料组件的侧面取料位处设有取料限位组件,长滑轨的一端位于取料限位组件的上方,长滑轨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台的另一侧,长滑轨上安装有取料组件,加热组件架设在长滑轨的中部上方。

所述的上料组件包括分割器、转盘,分割器固定在机台上,转盘的中心与分割器连接。

所述的取料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支架固定板、导轨、小导轨同步块、弹簧、导向轴支座、接近开关、固定环、弹簧挡块、加强筋、接近开关座、导向轴一,两个支架固定板固定在机台上,支架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支架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筋,导轨固定在限位板的底部,小导轨同步块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小导轨同步块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挡块,弹簧挡块套设在导向轴一上,固定环固定在导向轴一的端部,弹簧套设在导向轴一上并位于固定环与弹簧挡块之间,导向轴一的两端固定在导向轴支座上,接近开关采用接近开关座安装在限位板上。

所述的弹簧挡块与导向轴支座之间设有聚氨酯垫圈。

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加热头、隔热板、气缸隔热板、连接板、气缸、固定环压紧块、支撑轴、支座、固定环压头,四个支撑轴采用支座固定在机台上,支撑轴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气缸隔热板,隔热板固定在连接板的底部,并位于气缸隔热板的左侧,加热器、加热头安装在隔热板上,气缸采安装在连接板的底部,并位于气缸隔热板的右侧,气缸的轴上固定有固定环压紧块,固定环压紧块上设有固定环压头。

所述的加热器的四个角安装在四根加热限位杆上。

所述的气缸采用定位销定位。

所述的取料组件包括轴承固定环压装板、取料隔热板、止动螺栓、安装板、气缸固定板、滑块、反光板、反射型光电开关、反光板支架、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取料气缸,气缸固定板的底板采用滑块与长滑轨连接,取料气缸安装在气缸固定板的中部,取料气缸的顶端从下至少依次安装有安装板、取料隔热板和轴承固定环压装板,四个止动螺栓设置在安装板的周边,安装板的侧面设有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反射型光电开关安装在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上,安装板的另一侧面设有反光板支架,反光板安装在反光板支架上。

所述的气缸固定板和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四根导向轴二,导向轴二与气缸固定板之间采用直线轴承连接。

所述的气缸固定板上安装有丝杆检测铁片。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通过上料组件、取料组件、取料限位组件、加热组件,实现轴承固定环的取料、加热、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料限位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取料限位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取料组件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取料组件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取料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取料组件、取料限位组件、加热组件,上料组件1固定在机台5的一侧,上料组件1的侧面取料位处设有取料限位组件2,长滑轨6的一端位于取料限位组件2的上方,长滑轨6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台5的另一侧,长滑轨6上安装有取料组件4,加热组件5架设在长滑轨6的中部上方。

上料组件1包括分割器、转盘,分割器固定在机台5上,转盘的中心与分割器连接。分割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上放置8组零件,每组有30个轴承固定环,每组零件装配完成后,分割器旋转到下组上料。

参见图2-4,取料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板2-1、支架固定板2-2、导轨2-3、小导轨同步块2-4、弹簧2-5、导向轴支座2-6、接近开关2-7、固定环2-8、弹簧挡块2-9、加强筋2-11、接近开关座2-12、导向轴一2-13,两个支架固定板2-2固定在机台5上,支架固定板2-2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与支架固定板2-2之间设有加强筋2-11,加强筋2-11用来做取料组件4的上限位。导轨2-3固定在限位板2-1的底部,小导轨同步块2-4通过滑块与导轨2-3连接,小导轨同步块2-4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挡块2-9,弹簧挡块2-9套设在导向轴一2-13上,固定环2-8固定在导向轴一2-13的端部,弹簧2-5套设在导向轴一2-13上并位于固定环2-8与弹簧挡块2-9之间,固定环2-8用于对弹簧2-5进行限位,导向轴一2-13的两端固定在导向轴支座2-6上,接近开关2-7采用接近开关座2-12安装在限位板2-1上。

当取料组件4在取料位上升顶住小导轨同步块2-4后平行向左移动,当接近开关2-7检测到取料组件4取到的产品零件后,取料组件4下降,小导轨同步块2-4由弹簧2-5复位。弹簧挡块2-9与导向轴支座2-6之间可增设聚氨酯垫圈2-10,聚氨酯垫圈2-10在弹簧2-5复位时起缓冲作用。

参见图5-8,加热组件3包括加热器3-2、加热头3-3、隔热板3-4、气缸隔热板3-6、连接板3-7、气缸3-8、固定环压紧块3-9、支撑轴3-11、支座3-12、固定环压头3-13,四个支撑轴3-11采用支座3-12固定在机台5上,支撑轴3-1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3-7,连接板3-7的底部固定有气缸隔热板3-6,气缸隔热板3-6区隔加热区和辅助取料区。隔热板3-4固定在连接板3-7的底部,并位于气缸隔热板3-6的左侧,加热器3-2、加热头3-3安装在隔热板3-4上。气缸3-8采安装在连接板3-7的底部,并位于气缸隔热板3-6的右侧,气缸3-8采用定位销3-10定位。气缸3-8的轴上固定有固定环压紧块3-9,固定环压紧块3-9上设有固定环压头3-13。

加热器3-2的四个角安装在四根加热限位杆3-5上,加热限位杆3-5的作用是:在取料组件4移动到加热位后,限制取料组件4上升的高度。

参见图9-11,取料组件4包括轴承固定环压装板4-1、取料隔热板4-2、止动螺栓4-5、安装板4-6、气缸固定板4-8、滑块4-9、反光板4-10、反射型光电开关4-11、反光板支架4-18、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4-19、取料气缸4-20,气缸固定板4-8的底板采用四个滑块4-9与长滑轨6连接,取料气缸4-20安装在气缸固定板4-8的中部,取料气缸4-20的顶端从下至少依次安装有安装板4-6、取料隔热板4-2和轴承固定环压装板4-1,四个止动螺栓4-5设置在安装板4-6的周边,取料气缸4-20伸出则取料,由止动螺栓4-5顶紧,取料气缸4-20缩回则移载产品零件。为使取料气缸4-20的伸出、缩回保持在稳定的位置,气缸固定板4-8和安装板4-6的底部设有四根导向轴二4-17,导向轴二4-17起到导向作用,导向轴二4-17与气缸固定板4-8之间采用直线轴承4-7连接,并可通过直线轴承4-7上下滑动。

安装板4-6的侧面设有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4-19,反射型光电开关4-11安装在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4-19上,安装板4-6的另一侧面设有反光板支架4-18,反光板4-10安装在反光板支架4-18上,这一对光电开关安装在气缸固定板4-8上,用来实时监测产品零件是否在取料组件上。

气缸固定板4-8上安装有丝杆检测铁片4-12,丝杆检测铁片4-12用来感应取料组件4是否滑动到工作位置。

取料气缸4-20伸出、缩回的气管、磁性开关线缆由拖链槽4-14、拖链4-3、拖链固定板4-15用来拖送。拖链安装板4-13用来安装拖链,托送取料组件4上的光电开关线缆、气管、磁性开关线缆,使取料组件4可以在滑轨上移动。图10中,产品零件轴承固定环在取料组件4上的位置4-4位于轴承固定环压装板4-1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取料组件4安装在长滑轨6上,并分别在取料位、加热位、压装位工作,取料位位于长滑轨6的一端靠近取料限位组件2的位置,加热位位于加热组件3的加热区下方,压装位位于长滑轨6的另一端。

取料限位组件2的作用是取料组件4移动到取料位后,取料气缸4-20顶升,取料装置上的止动螺栓4-5顶住取料限位组件4上的小导轨同步块2-4,当取料装置上的光电开关检测到轴承固定环时,在取料气缸4-20不下降的情况下,移动一段距离被光电开关感应到再下降,使被取得的轴承固定环与剩余的轴承固定环分开,之后,取料气缸4-20下降,移动到加热位进行加热。

当取料组件4移动到取料位后,加热组件3上的气缸3-8会带动固定环压紧块3-9伸出,将轴承固定环料槽上倒数第二个第三个轴承固定环顶紧,使取料装置工作时不会往下掉,当取料装置将轴承固定环取走后,加热组件3上的气缸3-8带动固定环压紧块3-9缩回,固定环料槽上剩余的轴承固定环整体下移。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取料组件、取料限位组件、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1)固定在机台(5)的一侧,上料组件(1)的侧面取料位处设有取料限位组件(2),长滑轨(6)的一端位于取料限位组件(2)的上方,长滑轨(6)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台(5)的另一侧,长滑轨(6)上安装有取料组件(4),加热组件(3)架设在长滑轨(6)的中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组件(1)包括分割器、转盘,分割器固定在机台(5)上,转盘的中心与分割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料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板(2-1)、支架固定板(2-2)、导轨(2-3)、小导轨同步块(2-4)、弹簧(2-5)、导向轴支座(2-6)、接近开关(2-7)、固定环(2-8)、弹簧挡块(2-9)、加强筋(2-11)、接近开关座(2-12)、导向轴一(2-13),两个支架固定板(2-2)固定在机台(5)上,支架固定板(2-2)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与支架固定板(2-2)之间设有加强筋(2-11),导轨(2-3)固定在限位板(2-1)的底部,小导轨同步块(2-4)通过滑块与导轨(2-3)连接,小导轨同步块(2-4)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挡块(2-9),弹簧挡块(2-9)套设在导向轴一(2-13)上,固定环(2-8)固定在导向轴一(2-13)的端部,弹簧(2-5)套设在导向轴一(2-13)上并位于固定环(2-8)与弹簧挡块(2-9)之间,导向轴一(2-13)的两端固定在导向轴支座(2-6)上,接近开关(2-7)采用接近开关座(2-12)安装在限位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挡块(2-9)与导向轴支座(2-6)之间设有聚氨酯垫圈(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3)包括加热器(3-2)、加热头(3-3)、隔热板(3-4)、气缸隔热板(3-6)、连接板(3-7)、气缸(3-8)、固定环压紧块(3-9)、支撑轴(3-11)、支座(3-12)、固定环压头(3-13),四个支撑轴(3-11)采用支座(3-12)固定在机台(5)上,支撑轴(3-1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3-7),连接板(3-7)的底部固定有气缸隔热板(3-6),隔热板(3-4)固定在连接板(3-7)的底部,并位于气缸隔热板(3-6)的左侧,加热器(3-2)、加热头(3-3)安装在隔热板(3-4)上,气缸(3-8)采安装在连接板(3-7)的底部,并位于气缸隔热板(3-6)的右侧,气缸(3-8)的轴上固定有固定环压紧块(3-9),固定环压紧块(3-9)上设有固定环压头(3-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3-2)的四个角安装在四根加热限位杆(3-5)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3-8)采用定位销(3-10)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料组件(4)包括轴承固定环压装板(4-1)、取料隔热板(4-2)、止动螺栓(4-5)、安装板(4-6)、气缸固定板(4-8)、滑块(4-9)、反光板(4-10)、反射型光电开关(4-11)、反光板支架(4-18)、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4-19)、取料气缸(4-20),气缸固定板(4-8)的底板采用滑块(4-9)与长滑轨(6)连接,取料气缸(4-20)安装在气缸固定板(4-8)的中部,取料气缸(4-20)的顶端从下至少依次安装有安装板(4-6)、取料隔热板(4-2)和轴承固定环压装板(4-1),四个止动螺栓(4-5)设置在安装板(4-6)的周边,安装板(4-6)的侧面设有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4-19),反射型光电开关(4-11)安装在反射型光电开关支架(4-19)上,安装板(4-6)的另一侧面设有反光板支架(4-18),反光板(4-10)安装在反光板支架(4-1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固定板(4-8)和安装板(4-6)的底部设有四根导向轴二(4-17),导向轴二(4-17)与气缸固定板(4-8)之间采用直线轴承(4-7)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固定板(4-8)上安装有丝杆检测铁片(4-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包括上料组件、取料组件、取料限位组件、加热组件,上料组件固定在机台的一侧,上料组件的侧面取料位处设有取料限位组件,长滑轨的一端位于取料限位组件的上方,长滑轨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台的另一侧,长滑轨上安装有取料组件,加热组件架设在长滑轨的中部上方。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轴承固定环的下方取料装置,通过上料组件、取料组件、取料限位组件、加热组件,实现轴承固定环的取料、加热、上料。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瑞;吴毛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进百思特电动(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6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