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密封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叉式密封凸筋结构,特别涉及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变速器密封面上均会布置很多螺纹孔,用以连接并产生密封所需要的面压。密封垫片固定在两密封壳体之间,通常密封结构的设计是将固定孔设置在密封线的外侧。
由于传统的结构是是把固定孔设置在密封线的外侧,这样整个布局空间要求更大,零件的体积及重量均会增大;另外,由于螺栓连接产生的压力是在两颗螺栓连线上,固定孔设置在密封线的外侧的方式,要达到同样的密封压力,需要更大规格的螺栓及更大扭矩。随着汽车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零件体积的增加,不利于整车布置,重量的增加会导致车辆续驶里程的下降;由于需要更大规格的螺栓及更大扭矩,这会增加零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叉式密封凸筋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孔的位置,将密封线布置在两个螺纹孔中心线的连线上,同时,将螺纹孔设置在密封线中间,对螺纹孔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这样既能够充分利用孔的空间,将结构尺寸做到最低,通知密封线在两个螺纹孔的中心线上,与螺栓的压力线重合,充分利用了螺栓产生的压力。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叉式密封凸筋结构,包括密封垫本体,所述密封垫本体由密封垫条状体和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构成,至少设置有两片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两片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条状体,密封垫条状体和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交替分布构成密封垫本体,密封垫条状体表面分布有两条平行分布的双侧凸筋,两条双侧凸筋沿着密封垫条状体长度走向分布,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成圆形结构,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的圆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上述双侧凸筋分布在两个螺栓孔的中心连线上,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处分布有两段对称分布的单侧凸筋,单侧凸筋成半圆弧状,单侧凸筋沿着螺栓孔外缘分布,且分布在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外缘与螺栓孔外缘之间,单侧凸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双侧凸筋的端部连接成一体结构,双侧凸筋的高度大于单侧凸筋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叉式密封凸筋结构,密封需要的空间宽度降低,比原空间单侧减少2mm,整个空间上至少可以减少4mm;传统设计使用m6螺栓,将密封凸筋布置在螺栓的压力线上,螺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规格为m5的螺栓就能够满足密封要求,这使得整个密封设计空间更小,同时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叉式密封凸筋结构,包括密封垫本体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密封垫本体1由密封垫条状体2和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构成,至少设置有两片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两片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条状体2,密封垫条状体2和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交替分布构成密封垫本体1,密封垫条状体2表面分布有两条平行分布的双侧凸筋4,两条双侧凸筋4沿着密封垫条状体2长度走向分布,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成圆形结构,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的圆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5,上述双侧凸筋4分布在两个螺栓孔5的中心连线上,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处分布有两段对称分布的单侧凸筋6,单侧凸筋6成半圆弧状,单侧凸筋6沿着螺栓孔5外缘分布,且分布在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外缘与螺栓孔5外缘之间,这样密封线就可以距离螺栓孔最近,单侧凸筋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双侧凸筋4的端部连接成一体结构。上述结构可以将密封垫条状体2宽度可以减小到6mm左右。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双侧凸筋4的高度大于单侧凸筋6的高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分叉式密封凸筋结构,包括密封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本体(1)由密封垫条状体(2)和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构成,至少设置有两片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两片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条状体(2),密封垫条状体(2)和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交替分布构成密封垫本体(1),密封垫条状体(2)表面分布有两条平行分布的双侧凸筋(4),两条双侧凸筋(4)沿着密封垫条状体(2)长度走向分布,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成圆形结构,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的圆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5),上述双侧凸筋(4)分布在两个螺栓孔(5)的中心连线上,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处分布有两段对称分布的单侧凸筋(6),单侧凸筋(6)成半圆弧状,单侧凸筋(6)沿着螺栓孔(5)外缘分布,且分布在密封垫螺栓孔分布体(3)外缘与螺栓孔(5)外缘之间,单侧凸筋(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双侧凸筋(4)的端部连接成一体结构,双侧凸筋(4)的高度大于单侧凸筋(6)的高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