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清洁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家居清洁用品也慢慢的从手动工具朝自动化方向发展,而电动拖把的诞生也正是因为此,电动拖把不仅降低了人们的劳动量,并且其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现有的电动拖把,如申请号为:201911043447.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拖把及拖把桶套件,其配备的拖把桶在清洗和脱水时并不能做到分开操作,就是说电动拖把在清洗操作和脱水操作时是一样的环境,要么都浸入水中,要么都是无水状态,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往往都只用拖把桶来清洗,而脱水会手动拿起脱离甩干或者在其他地方脱水,使用非常不便;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拖把桶,也没有实现清水污水分离,液体全部集中在拖把桶内的一个位置,甩干拖把后,虽然擦拭物表面较为干净,但其仍是在污水中进行漂洗后脱水实现的,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能够实现电动拖把清洗时的清水和清洗后的污水分离,且电动拖把分别在水中清洗和干区脱水,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且操作逻辑简单,便于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包括电动拖把和拖把桶,所述电动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上设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擦拭物,所述拖把桶包括相互独立的清水区和污水区,所述清水区内设有用于清洁所述擦拭物的洗刷部件,所述清水区可升降且具有高位和低位,所述洗刷部件能随所述清水区升降;
所述清水区位于低位时,所述电动拖把置于所述清水区清洗;清洗后操作所述清水区上行至高位,此时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污水区连通,所述清水区内的水能够通过该连通的通道流入所述污水区,此时所述电动拖把能够于所述清水区内脱水。
进一步地说,所述拖把桶包括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可容置于所述第一桶体内且能够升至所述高位及降至所述低位,所述第一桶体构成所述污水区,所述第二桶体构成所述清水区。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桶体的侧壁具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桶体内具有与所述出水口贴合的挡板;
所述第二桶体位于低位时,所述出水口被所述挡板遮挡后闭合,所述第二桶体位于高位时,所述出水口脱离所述挡板后打开,打开的出水口构成与所述污水区连通的通道。
进一步地说,所述清水区连接于升降装置,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可以使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高位或位于所述低位。
进一步地说,所述拖把头与所述清水区之间设有夹持结构,通过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所述清水区并带动其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说,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设有朝所述定位孔内伸出的且具有弹性的突出部,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时能够被所述突出部夹持。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擦拭物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升降柱,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升降柱;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固定座穿套连接,且所述升降柱能够沿其轴向滑动和沿其周向旋转,所述固定座的侧壁设有高位台阶,所述高位台阶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均布,每相邻所述高位台阶之间还设有低位台阶,所述升降柱的侧壁设有能够置于所述高位台阶或所述低位台阶的定位块。
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清水区的底面,所述清水区能够随所述升降柱升降,所述夹持结构设于所述升降柱穿出的一端与所述拖把头之间。
进一步地说,所述低位台阶为所述拖把桶的桶底,相邻所述高位台阶之间设有可供所述定位块滑动的通道。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座设有棘齿,所述棘齿的齿端朝下设置,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升降柱上升时,所述斜面与所述棘齿抵触,并能够驱使所述升降柱旋转,通过每次所述升降柱的上升旋转,使所述定位块能够依次落入所述高位台阶和所述低位台阶。
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清水区和拖把桶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于所述清水区,并驱使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高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能够支撑所述电动拖把置于所述清水区时的总重;
使用时,下压所述电动拖把以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使所述清水区和所述电动拖把位于低位清洗;清洗后释放下压力,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所述清水区和电动拖把位于高位以进行脱水。
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能够沿其轴向运动,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拖把桶之间。
进一步地说,所述拖把头与所述洗刷部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定位柱和定位孔;
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拖把头以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洗刷部件,或者,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洗刷部件以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拖把头。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穿出所述清水区及所述洗刷部件,且穿出的一端构成定位柱,所述拖把头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清水区活动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制所述清水区运动轨迹的滑道,所述滑道设于所述拖把桶或所述清水区,所述滑道具有高位支撑部和低位支撑部,所述清水区能够沿所述滑道的轨迹运动至所述高位支撑部或低位支撑部,所述滑道还具有用于切换所述清水区落入位置的阻挡部;
使用时,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低位支撑部或所述高位支撑部,所述清水区上行时能够通过所述阻挡部阻挡其上行的动作,并通过所述阻挡部切换其下行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说,所述滑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两侧的上行道和下行道,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的上方,所述阻挡部包括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低位支撑部位于所述下行道的出口位置;
所述清水区于所述上行道上行至所述第一阻挡部时停止,并通过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导向下行回落至所述高位支撑部;切换位置时再次上行,通过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导向落入所述下行道,最后落入所述低位支撑部,从而实现所述清水区的升降。
进一步地说,所述低位支撑部为所述拖把桶的桶底,所述洗刷落入所述拖把桶的桶底时为位于所述低位。
进一步地说,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拖把桶的侧壁,所述清水区的侧壁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柱;
或者,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清水区的侧壁,所述拖把桶的侧壁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柱。
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装置设有1个,且1个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电动拖把插入清洗时拖把头的中心位置;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共同支撑所述清水区。
进一步地说,所述洗刷部件包括清洗刷、清洗刮板或清洗辊中至少之一。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动拖把的擦拭物具有至少两种旋转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电动拖把的清洗是在清水区进行,清洗完成后,操作所述清水区上行,上行至高位时,清水区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至较低的污水区内,此时所述清水区内为无水状态,所述电动拖把可在干区脱水,再次需要清洗的时候,再次往所述清水区内注水即可;以此实现清洗时的清水和清洗后的污水分离,且电动拖把分别在水中清洗和干区脱水,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且操作逻辑简单,便于使用。
本发明的清洁工具,脱水的方式为擦拭物与洗刷部件的刮擦挤压脱水,且刮擦脱水的同时,擦拭物的旋转也能够离心脱水(甩干),两种方式同时作用,提高电动拖把的脱水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的清水区设于所述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实现其高位或低位的切换保持,操作逻辑十分简单,只需要上提或下压就能实现清洗和脱水之间的无缝切换,无需用户多余的操作,无需较高的学习成本,且使用十分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清洁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拖把桶结构示意图(清水区位于低位);
图3是实施例1中拖把桶结构示意图(清水区位于高位);
图4是实施例1中洗刷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洗刷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升降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1的a向视图(拖把位于低位);
图8是图1的a向视图(拖把位于高位);
图9是图7的b部视图(夹持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另一种夹持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2中清洁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2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2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中清洁工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夹持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3中清洁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3中升降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实施例3中清洁工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4中清洁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4中滑道滑动轨迹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4中滑道滑动轨迹示意图(第二种低位支撑部);
图22是实施例4中清洁工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5中清洁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5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5中升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5中升降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电动拖把1和拖把桶2,所述电动拖把包括拖把杆11和拖把头12,所述拖把头上设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擦拭物13,所述拖把桶包括相互独立的清水区21和污水区22,所述清水区内设有用于清洁所述擦拭物的洗刷部件3,所述清水区可升降且具有高位和低位,所述洗刷部件能随所述清水区升降;
所述清水区位于低位时,所述清水区能够蓄水所述电动拖把置于所述清水区清洗;清洗后操作所述清水上行至高位,此时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污水区连通,所述清水区内清洗产生的污水的水能够通过该连通的通道流入所述污水区,此时所述电动拖把能够于所述清水区内脱水。
本发明的清洁工具,在使用之前在清水区内蓄上清水,此时的污水区是空的,电动拖把的清洗是在清水区进行,清洗完成后,操作所述清水区上行,上行至高位时,清水区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至较低的污水区内,此时所述清水区内为无水状态,所述电动拖把可在干区脱水;再次需要清洗的时候,再次往所述清水区内注水即可,注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设置外接的水箱、外接水管至水龙头或者人工注水,并且注水控制可通过电磁阀等自动化装置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区和污水区为按水平方向排布,能够缩减拖把桶的高度;所述污水区位于所述清水区的一侧或环绕其一周设置,能够在保证蓄水量的同时,缩小拖把桶的长度和宽度或直径,从而减小拖把桶的体积,使其更并于使用以及储藏放置。
另外,脱水的方式为擦拭物与洗刷部件的刮擦挤压脱水,且刮擦脱水的同时,擦拭物的旋转也能够离心脱水(甩干),两种方式同时作用,提高电动拖把的脱水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的电动拖把,设有驱动所述擦拭物旋转的驱动电机,其种类形式不限,可以是旋转头式平板拖把、旋转式束带拖把和/或横置辊式旋转拖把。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拖把桶包括第一桶体23和第二桶体24,所述第二桶体可容置于所述第一桶体内且能够升至所述高位及降至所述低位,所述第一桶体构成所述污水区,所述第二桶体构成所述清水区。
在实施时,所述第二桶体和第一桶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以为现有的任何密封结构,优选为胶条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条、发泡密封结构或者具有金属骨架的密封件。
所述第二桶体的侧壁具有出水口241,所述第一桶体内具有与所述出水口贴合的挡板231;
所述第二桶体位于低位时,所述出水口被所述挡板遮挡后闭合,所述第二桶体位于高位时,所述出水口脱离所述挡板后打开,打开的出水口构成与所述污水区连通的通道。
所述出水口也可以设置为贯穿所述第二桶体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为靠近所述第二桶体的桶底位置,以便于所述污水的流净;
同样在实施时,所述出水口和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洗刷部件包括清洗刷32、清洗刮板33或清洗辊34中至少之一;
洗刷部件包括清洗刷、清洗辊等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洗刷装置,众所周知,拖把擦拭物的种类繁多,比如平板布拖把,板状或毛刷状清洗部件清洗效果较好,比如多束的条形擦拭物,直接在水里旋转清洗是比较合理的,比如胶棉拖把(海绵、发泡棉),使用清洗刷或清洗辊皆可,因此,在清洗盘上设置的洗刷件,其组合方式具有多种,本发明也只是列举了几中典型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洗刷部件还包括清洗盘31,所述清洗刷、清洗刮板或清洗辊皆固定设置于所述清洗盘,所述清洗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清洗区,当然洗刷部件也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清水区内。
本发明的洗刷部件为固定连接的设置,清洗拖把时为固定状态,通过电动拖把擦拭物自身的旋转实施清洁操作;
当然,洗刷部件也可以设置成可主动旋转状态,旋转部件为所述清洗盘,且旋转方向与电动拖把擦拭物的旋转方向相反。
另外,如图5所示:当有多个擦拭物时,对应所述擦拭物的多个清洗盘除了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合并设置成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所述电动拖把的擦拭物具有至少两种旋转速度,其中一种速度较低的为拖地擦拭以及清洁时的转速,另一种转速较高的为脱水时的转速,较高的转速能够提高脱水的效果;
也可以设置三种速度,三种速度分别对应使用拖地、清洁和脱水,使每种功能的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区实现升降的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清水区连接于升降装置4,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可以使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高位或位于所述低位。
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升降装置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成型结构、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使用时为相对固定,也可以将清水区的洗刷部件拆卸开来清洗或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区由所述第二桶体构成,所述第二桶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
所述拖把头与所述清水区之间设有夹持结构5,通过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所述清水区并带动其上升或下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动拖把和洗刷部件之间,由于电动拖把的清洗和脱水都需要将电动拖把与所述洗刷部件接触,因此在这两个部件设置相配合的夹持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当然也可以在清水区(第二桶体)的侧壁和电动拖把之间设置夹持结构,使其与拖把头之间能够卡合,实现带动清水区的上行亦可。
本实施例的所述夹持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设有朝所述定位孔内伸出的且具有弹性的突出部521,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时能够被所述突出部夹持。
显而易见,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是分别设置在电动拖把和清水区的,所述弹性的突出部可以为通过自身材料的弹性实现的卡扣结构,如图9所示:所述突出部为一体结构,且其自身具有弹性,被夹持的定位柱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卡合的凸缘511;
也可以如图10所示:所述突出部为活动安装的夹持头5211,通过弹性件5212驱动所述夹持头朝所述定位孔内伸出,以此实现弹性夹持。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擦拭物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这里所说的同轴是指电动拖把插入清洗或脱水时,其擦拭物的回转轴线。
本实施例的所述升降装置如图6到图8所示:包括固定柱41、移动管42和定位杆43,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移动管套于固定柱外,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移动管并插入所述固定柱中心的插孔内,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柱相对止转,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为所述支撑部;
所述移动管穿过所述清水区,且与所述清水区轴向固定,以使所述清水区能够随所述移动管升降,所述移动管穿至所述清水区的一端构成所述定位柱;
所述固定柱套设有传动件44,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管螺旋连接传动,所述移动管的上下移动可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管之间具有能够咬合的棘齿结构441;
所述移动管的内周面与所述定位杆之间设有止转结构431,且所述定位杆能够沿其轴向运动,使所述止转结构能够咬合或脱离;咬合时,所述移动管和定位杆之间是周向止转的,又由于定位杆与固定柱为周向止转,所以此时的移动管无法旋转,也就无法下降;脱离时,所述移动管可以旋转下降。
详细的说,所述升降装置在常态时,所述移动管和所述定位杆皆位于所述低位,即所述洗刷部件也位于所述低位,所述电动拖把抵顶于所述定位杆并通过所述洗刷部件清洗;
清洗后需要进行脱水操作时,上提所述电动拖把,通过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带动所述移动管和清水区上移,并在持续上移过程中带动所述定位杆的上移,上移到终点之后,电动拖把会推动定位杆下行(人工推动或重力作用下行)并使所述止转结构咬合,并且此时传动件的棘齿结构也啮合,所以此时所述移动管无法旋转(移动管和传动件之间的螺旋连接方式使得移动管的移动方式只能够旋转运动,且为旋转构成其上下移动),因此所述移动管无法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移动管(与定位杆及清水区)在高位时的保持;
脱水操作完毕,将所述电动拖把与所述升降装置分离,此时所述移动管没有所述拖把头的夹持,会稍稍掉落一端距离(掉落的距离为使所述止转结构脱离咬合的距离),使所述止转结构脱离,此时所述移动管能够旋转下落,同时所述洗刷部件也下降,直至恢复到常态。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能够实现拖把在拖把桶内同轴上的升降和定位,使拖把能够在低处时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升降机构上升至水位以上进行脱水,并且清洗和脱水是同轴进行的,将清洗和脱水水合二为一且同轴进行,结构精简且操作便捷,可缩小拖把桶的体积,便于包装、运输、仓储和收纳,使用时也更省力;并且本发明的升降机构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成本低,利于市场推广。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其结构在申请号为201810014543.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已经公开。
由于本实施例的所述升降装置为轴向支撑结构,因此优选将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与所述擦拭物的数量相同,且优选将升降装置与所述擦拭物同轴设置,以此能够提供较稳定的支撑作用;
当然也可以设置单个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拖把头的中心位置;或者设置多个升降装置但不与所述擦拭物同轴设置,设置两个升降装置且为对称设置;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共同支撑所述清水区;
在中心位置设置1个所述升降装置,中心位置能够保证拖把头的水平平衡,且1个升降装置有利于成本的控制;设置2个升降装置能够提高拖把头清洗和脱水时的平衡性;当然,也设置3个,以此进一步提高平衡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如图11到图13所示:包括固定座45和升降柱46,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升降柱;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固定座穿套连接,且所述升降柱能够沿其轴向滑动和沿其周向旋转,所述固定座的侧壁设有高位台阶451,所述高位台阶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均布,每相邻所述高位台阶之间还设有低位台阶452,所述升降柱的侧壁设有能够置于所述高位台阶或所述低位台阶的定位块461。
所述电动拖把置入所述清水区时,通过所述夹持结构夹持所述升降柱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柱上升,且可以通过将所述升降柱上的定位块分别置于所述高位台阶或所述低位台阶,以使所述清水区能够位于所述低位清洗以及位于所述高位脱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柱穿套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高位台阶和所述低位台阶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升降柱的外侧壁,且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的数量设为6个,此为最佳设置,也可以设置为2个或3个。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清洗和脱水是同轴进行的,将清洗和脱水水合二为一且同轴进行,结构精简且操作便捷,可缩小拖把桶的体积,便于包装、运输、仓储和收纳,使用时也更省力;并且本发明的升降机构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成本低,利于市场推广。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为轴向升降机构,且优选将升降装置与所述擦拭物同轴设置,并且作为最佳实施方案,所述升降柱和所述定位柱为同一个件,即所述升降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清水区的底面,并与其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柱穿出的一端构成所述定位柱。
本实施例中,为了在端的升降装置中获得最大的升降行程,取消了所述低位支撑部,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低位台阶为所述拖把桶的桶底,相邻所述高位台阶之间设有可供所述定位块滑动的通道。
取消低位台阶,使所述升降柱直接下降到拖把桶底,以此构成低位的状态,而此时固定座侧壁的低位台阶部位为一个可供定位块滑动穿过的通道,这样有利于精简固定座的结构,降低制备难度和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是可以通过人工操作使升降柱旋转一个角度,以实现定位块于高位台阶和低位台阶的抵靠状态切换,本实施例作为最佳实施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无须人工操作旋转角度的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固定座设有棘齿453,所述棘齿的齿端朝下设置,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为斜面4611,所述升降柱上升时,所述斜面与所述棘齿抵触,并能够驱使所述升降柱旋转,通过每次所述升降柱的上升旋转,使所述定位块能够依次落入所述高位台阶和所述低位台阶。
当然,定位块上的斜面也可以独立设置,即不与所述定位块设置在一起,斜面为独立设置突出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斜面亦可。
更详细的说,所述棘齿与所述高位台阶以及所述低位台阶为错开设置,定位块离开所述高位台阶或低位台阶上行后,接触到所述棘齿的斜面部位,再通过所述倾斜的面完成对升降柱周向角度的拨动,而由于所述高位台阶和低位台阶是间隔排布的,因此升降柱的每次上行再切换的动作会使得所述定位块会依次落入高位台阶和低位台阶,从而实现电动拖把支撑于高位和低位的切换;棘齿结构能够方便的实现高位和低位的依次切换,方便快捷,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擦拭物并不是同轴设置也可是可以的;
同实施例1一样,本实施例中也具有夹持结构,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设有朝所述定位孔内伸出的且具有弹性的突出部521,被夹持的定位柱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卡合的凹圈5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同于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清水区和拖把桶之间的弹性部件471,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于所述清水区,并驱使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高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能够支撑所述电动拖把置于所述清水区时的总重;
使用时,下压所述电动拖把以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使所述清水区和所述电动拖把位于低位清洗;清洗后释放下压力,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所述清水区和电动拖把位于高位以进行脱水。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通过弹性部件实现电动拖把的高位脱水,电动拖把置于所述清水区时,由于弹性部件的弹性大于所述电动拖把和清水区的自重,因此电动拖把和清水区是位于高位的;需要清洗时,下压拖把杆,克服弹性部件的弹力,使拖把头的擦拭物与清水区皆下行至低位,然后往所述清水区注水,使擦拭物侵入水中或部分浸入水中,从而可以实施清洗操作,且注水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升降逻辑简单明了,操作特别简单,而且升降装置的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降低实效风险,且装置的体积精简,有利于缩小拖把桶的整体体积,便于包装、运输、仓储和收纳。
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提供单元可为螺旋弹簧、片弹簧、扭簧等弹性元件,优选为螺旋弹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支撑柱47,所述支撑柱能够沿其轴向运动,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拖把桶之间。
更详细的说,所述支撑柱穿套于固定座45,且所述支撑柱能够沿其轴向运动,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或者设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拖把桶之间,即弹性部件的两端的作用力分别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拖把桶之间,且为驱动所述支撑柱向上运动,而所述支撑柱的上行运动行程通过所述固定座限制,所述支撑柱常态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其支撑部为位于支撑柱上行顶点,即高位状态,因此所述清水区也随之位于高位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拖把与所述洗刷部件之间无需夹持结构,这是很好理解的,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常态时是位于高位的,而切换为低位的操作是下压拖把即可,因此无需夹持结构带动洗刷部件的上行;
但是为了使所述电动拖把置入清水区清洗或脱水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述拖把头与所述洗刷部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拖把头以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洗刷部件,或者,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洗刷部件以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拖把头。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也是轴向升降的结构,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升降装置是与所述擦拭物同轴设置的,而且定位柱和定位孔也是同轴设置,因此在此结构下优选的将定位柱和支撑柱设为同一个件。即如图16所示: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穿出所述清水区及所述洗刷部件,且穿出的一端构成定位柱,所述拖把头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本实施例也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擦拭物非同轴设置,而相应的定位柱随所述升降装置变换位置;
不过升降装置、定位柱的位置也并不一定要相同(不一定同轴),可以任意搭配,这也是很容易理解并实施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同样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如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清水区活动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制所述清水区运动轨迹的滑道48,所述滑道设于所述拖把桶或所述清水区,所述滑道具有高位支撑部481和低位支撑部482,所述清水区能够沿所述滑道的轨迹运动至所述高位支撑部或低位支撑部,所述滑道还具有用于切换所述清水区落入位置的阻挡部483;
使用时,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低位支撑部或所述高位支撑部,所述清水区上行时能够通过所述阻挡部阻挡其上行的动作,并通过所述阻挡部切换其下行的运动方向。
完整的清洗及脱水流程为: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低位支撑部以清洗所述电动拖把,清洗后通过所述夹持结构带动所述清水区上行,上行动作通过阻挡部的阻挡停止,并能引导所述清水区沿所述滑道落入所述高位支撑部,位于高位支撑部时操作所述电动拖把脱水;
通过限制运动轨迹的通道来实现高位和低位的切换,轨道可以设置在拖把桶的侧壁,滑道的结构也较为精简,无需多零件配合实现电动拖把的升降,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的所述滑道如图20所示: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两侧的上行道485和下行道486,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的上方,所述阻挡部包括第一阻挡部4831和第二阻挡部4832,所述低位支撑部位于所述下行道的出口位置;
所述清水区于所述上行道上行至所述第一阻挡部时停止,并通过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导向下行回落至所述高位支撑部;切换位置时再次上行,通过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导向落入所述下行道,最后落入所述低位支撑部,从而实现所述清水区的升降。
所述滑道的设置方式包括:
(1)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拖把桶的侧壁,所述清水区的侧壁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柱35,如图19所示:所述滑道设于所述拖把桶的侧壁;
(2)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清水区的侧壁,所述拖把桶的侧壁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柱35,如图22所示:所述滑道所述清水区,结构原理与上述相同,不过此实施方式下的滑道以及高位支撑部和低位支撑部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洗刷部件与拖把桶两者之间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滑道分别设置这两者的方向也是相反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相邻设置,且皆具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导向面的末端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的上方或者偏向于所述高位支撑部的上方,能够引导所述清水区使其下行时落入所述高位支撑部;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导向面的末端位于所述下行道的入口处,能够引导所述清水区使其下行时落入所述下行道,再通过所述下行道限制其运动轨迹,使其落入所述低位支撑部;依次循环实现高位和低位之间的依次切换。
本实施例为了简化滑道结构以及为了降低滑道整体的高度,取消了实体的低位支撑部,相当于所述低位支撑部为所述拖把桶的桶底,所述洗刷落入所述拖把桶的桶底时为位于所述低位,取消所述低位支撑部,直接下降至拖把桶底,简化所述滑道的结构,提高升降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能够控制清洁工具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洗刷部件还具有垫块36,所述洗刷部件位于所述低位时是所述垫块支撑于所述拖把桶的桶底,通过所述垫块的高度设置所述低位的水平高度,本实施例中,滑柱35设于所述垫块的侧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同样在于滑道的结构,如图23到图26所示:所述滑道设于摆动架49,所述摆动架转动连接于盒体491,且所述摆动架设有驱动其朝一侧偏转的弹性件492,所述盒体具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槽4911,所述滑道可自所述导向槽部分裸露。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盒体和弹性件皆穿套于销轴493安装,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盒体和所述摆动架,使所述摆动架朝一侧偏转,且通过所述盒体限制其偏转角度,使所述摆动架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且在无外力时的常态下是固定朝一侧偏转的;
通过导向槽4911和滑道48的组合,限制所述清水区的运行轨迹,使其能够在阻挡部的作用下依次进入所述高位支撑部或所述低位支撑部,再通过所述弹性件的作用,实现从高位支撑部脱离后的再次上行能够再次进入所述滑道,实现高低位置的循环切换。
本实施例使用的升降装置,其结构在申请号为201510518015.1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已经公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包括电动拖把(1)和拖把桶(2),所述电动拖把包括拖把杆(11)和拖把头(12),所述拖把头上设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擦拭物(13),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桶包括相互独立的清水区(21)和污水区(22),所述清水区内设有用于清洁所述擦拭物的洗刷部件(3),所述清水区可升降且具有高位和低位,所述洗刷部件能随所述清水区升降;
所述清水区位于低位时,所述电动拖把于所述清水区能够完成清洗;所述清水区位于高位时,所述清水区内的水通过连通通道流入所述污水区,所述电动拖于所述清水区能够完成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桶包括第一桶体(23)和第二桶体(24),所述第二桶体可容置于所述第一桶体内且能够升至所述高位及降至所述低位,所述第一桶体构成所述污水区,所述第二桶体构成所述清水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桶体的侧壁具有出水口(241),所述第一桶体内具有与所述出水口贴合的挡板(231);
所述第二桶体位于低位时,所述出水口被所述挡板遮挡后闭合,所述第二桶体位于高位时,所述出水口脱离所述挡板后打开,打开的出水口构成与所述污水区连通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连接于升降装置(4),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可以使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高位或位于所述低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头与所述清水区之间设有夹持结构(5),通过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夹持所述清水区并带动其上升或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设有朝所述定位孔内伸出的且具有弹性的突出部(521),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时能够被所述突出部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擦拭物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45)和升降柱(46),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升降柱;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固定座穿套连接,且所述升降柱能够沿其轴向滑动和沿其周向旋转,所述固定座的侧壁设有高位台阶(451),所述高位台阶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均布,每相邻所述高位台阶之间还设有低位台阶(452),所述升降柱的侧壁设有能够置于所述高位台阶或所述低位台阶的定位块(4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清水区的底面,所述清水区能够随所述升降柱升降,所述夹持结构设于所述升降柱穿出的一端与所述拖把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台阶为所述拖把桶的桶底,相邻所述高位台阶之间设有可供所述定位块滑动的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棘齿(453),所述棘齿的齿端朝下设置,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升降柱上升时,所述斜面与所述棘齿抵触,并能够驱使所述升降柱旋转,通过每次所述升降柱的上升旋转,使所述定位块能够依次落入所述高位台阶和所述低位台阶。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清水区和拖把桶之间的弹性部件(471),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于所述清水区,并驱使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高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能够支撑所述电动拖把置于所述清水区时的总重;
使用时,下压所述电动拖把以克服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使所述清水区和所述电动拖把位于低位清洗;清洗后释放下压力,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所述清水区和电动拖把位于高位以进行脱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柱(47),所述支撑柱能够沿其轴向运动,所述清水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拖把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头与所述洗刷部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
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拖把头以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洗刷部件,或者,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洗刷部件以及所述定位孔设于所述拖把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穿出所述清水区及所述洗刷部件,且穿出的一端构成定位柱,所述拖把头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16.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活动连接于所述拖把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制所述清水区运动轨迹的滑道(48),所述滑道设于所述拖把桶或所述清水区,所述滑道具有高位支撑部(481)和低位支撑部(482),所述清水区能够沿所述滑道的轨迹运动至所述高位支撑部或低位支撑部,所述滑道还具有用于切换所述清水区落入位置的阻挡部(483);
使用时,所述清水区位于所述低位支撑部或所述高位支撑部,所述清水区上行时能够通过所述阻挡部阻挡其上行的动作,并通过所述阻挡部切换其下行的运动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两侧的上行道(485)和下行道(486),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高位支撑部的上方,所述阻挡部包括第一阻挡部(4831)和第二阻挡部(4832),所述低位支撑部位于所述下行道的出口位置;
所述清水区于所述上行道上行至所述第一阻挡部时停止,并通过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导向下行回落至所述高位支撑部;切换位置时再次上行,通过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导向落入所述下行道,最后落入所述低位支撑部,从而实现所述清水区的升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支撑部为所述拖把桶的桶底,所述洗刷落入所述拖把桶的桶底时为位于所述低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6、17或18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拖把桶的侧壁,所述清水区的侧壁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柱(35);
或者,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清水区的侧壁,所述拖把桶的侧壁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柱(35)。
2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有1个,且1个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电动拖把插入清洗时拖把头的中心位置;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共同支撑所述清水区。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刷部件包括清洗刷(32)、清洗刮板(33)或清洗辊(34)中至少之一。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拖把的擦拭物具有至少两种旋转速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