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取料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设备或半自动化设备中,取放料装置是设备对物料进行加工的主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一个取放料装置只能拾取一种物料,当需要拾取多种物料时,则需要多个取放料装置分别拾取不同的物料,从而造成了设备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联动性能较差,能源利用率低,生产和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通过转轴驱动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联动以分别驱动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动作,以实现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分别拾取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一次性能够拾取两种物料进行转移,联动性好,取料稳定,取料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的转轴、转动设置于机架的第一取料件、活动设置于机架的第二取料件及设置于机架并用于驱动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联动的联动器,所述联动器包括分别与转轴驱动连接的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所述第一凸轮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取料件转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取料件前移或后移,所述第三凸轮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取料件上移或下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包括第一凸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转动件、第一拉簧及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杆的中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凸轮装设于转轴,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的轮廓滚动抵触,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机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取料件装设于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与机架连接,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靠近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料件包括装设于第一转动件的第一气管轴及与第一气管轴连通并沿着第一气管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包括第二凸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摆动件、移动件及第二拉簧,所述第二凸轮装设于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第二凸轮的轮廓滚动抵触,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摆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移动件的一端与摆动件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摆动件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取料件装设于移动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机架连接,第二拉簧的另一端与摆动件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取料件包括装设于移动件的另一端的第二气管轴及与第一气管轴连通并沿着第一气管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轮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三凸轮、第三拉簧及转动设置于第三连接杆的中部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三凸轮装设于转轴,所述第三凸轮的轮廓与第二滚轮滚动抵触,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拉簧的一端连接,第三拉簧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靠近第三拉簧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移动件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凸轮的轮廓与第二凸轮的轮廓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联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取料件装设于第一夹具的另一端,第二夹具的一端与第一取料件固定连接,第二夹具的另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第二凸轮的轮廓滚动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工作时,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转动的转轴带动第一凸轮机构运动,运动的的第一凸轮机构驱动第一取料件转动至拾取第一物料后,第一凸轮机构驱动第一取料件连带该物料向下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第一物料进行取料,同时转动的转轴带动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联动,联动的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分别按照设定的时间和顺序驱动第二取料件动作以拾取第二物料,具体动作为,首先第二凸轮机构驱动第二取料件前移(靠近第二物料移动),直至第二取料件拾取该物料,然后第三凸轮机构驱动第二取料件连带该物料向下移动,同时第二凸轮机构驱动第二取料件连带该物料后移,从而实现了对第二物料进行取料。本取料联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通过转轴驱动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联动以分别驱动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动作,以实现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分别拾取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一次性能够拾取两种物料进行转移,联动性好,取料稳定,取料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机架;12、转轴;13、第一取料件;131、第一气管轴;132、第一吸嘴;14、第二取料件;141、第二气管轴;142、第二吸嘴;15、联动器;16、第一凸轮机构;161、第一凸轮;162、第一连杆;163、第二连杆;164、第一转动件;165、第一拉簧;166、第一滚轮;167、第一夹具;168、第二夹具;17、第二凸轮机构;171、第二凸轮;172、第一连接杆;173、第二连接杆;174、摆动件;175、移动件;176、第二拉簧;177、第三滚轮;18、第三凸轮机构;181、第三连接杆;182、第四连接杆;183、第三凸轮;184、第三拉簧;185、第二滚轮;19、转动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包括机架11、转动设置于机架11的转轴12、转动设置于机架11的第一取料件13、活动设置于机架11的第二取料件14及设置于机架11并用于驱动第一取料件13和第二取料件14联动的联动器15,所述联动器15包括分别与转轴12驱动连接的第一凸轮机构16、第二凸轮机构17和第三凸轮机构18,所述第一凸轮机构16用于驱动第一取料件13转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17用于驱动第二取料件14前移或后移,所述第三凸轮机构18用于驱动第二取料件14上移或下移;具体地,所述取料联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12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19。
实际工作时,转动驱动机构19驱动转轴12转动,转动的转轴12带动第一凸轮机构16运动,运动的的第一凸轮机构16驱动第一取料件13转动至拾取第一物料后,第一凸轮机构16驱动第一取料件13连带该物料向下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第一物料进行取料,同时转动的转轴12带动第二凸轮机构17和第三凸轮机构18联动,联动的第二凸轮机构17和第三凸轮机构18分别按照设定的时间和顺序驱动第二取料件14动作以拾取第二物料,具体动作为,首先第二凸轮机构17驱动第二取料件14前移(靠近第二物料移动),直至第二取料件14拾取该物料,然后第三凸轮机构18驱动第二取料件14连带该物料向下移动,同时第二凸轮机构17驱动第二取料件14连带该物料后移,从而实现了对第二物料进行取料。本取料联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通过转轴12驱动第一凸轮机构16、第二凸轮机构17和第三凸轮机构18联动以分别驱动第一取料件13和第二取料件14动作,以实现第一取料件13和第二取料件14分别拾取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一次性能够拾取两种物料进行转移,联动性好,取料稳定,取料效率高。优选地,所述联动器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联动器15对称设置于转轴12的两端,使得第一取料件13和第二取料件14的受力均匀,取料动作平稳。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机构16包括第一凸轮161、第一连杆162、第二连杆163、第一转动件164、第一拉簧165及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杆162的中部的第一滚轮166,所述第一凸轮161装设于转轴12,所述第一滚轮166与第一凸轮161的轮廓滚动抵触,所述第一转动件164转动设置于机架11,所述第一连杆162的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6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6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6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16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取料件13装设于第一转动件16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拉簧165的一端与机架11连接,第一拉簧165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62靠近第二连杆16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拉簧165的回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滚轮166与第一凸轮161的轮廓始终接触。
实际工作时,转动的转轴12带动第一凸轮161转动,转动的第一凸轮161的轮廓抵触第一滚轮166,,在第一拉簧165的拉力作用下,以驱动第一滚轮166始终沿着第一凸轮161的外轮廓移动,移动的第一滚轮166带动第一连杆162转动,转动的第一连杆162带动第二连杆163移动,移动的第二连杆163带动第一转动件164转动,转动的第一转动件164带动第一取料件13转动,转动的第一取料件13拾取第一物料,从而实现了第一取料件13对第一物料进行取料。通过第一滚轮166与第一凸轮161滚动抵触,避免了第一连杆162与第一凸轮161直接接触,降低了第一连杆162与第一凸轮161的磨损,延长了第一连杆162和第一凸轮161的使用寿命,且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件164包括第一夹具167和第二夹具168,所述第一夹具167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6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取料件13装设于第一夹具167的另一端,第二夹具168的一端与第一取料件13固定连接,第二夹具168的另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转动件164的模块化,便于第一转动件164分别与第一取料件13、机架11和第二连杆163的连接,拆装方便而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料件13包括装设于第一转动件164的第一气管轴131及与第一气管轴131连通并沿着第一气管轴131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吸嘴132;具体地,所述第一吸嘴132的吸嘴口向上,第一物料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气管轴131与外部的真空装置(如:气泵等)连通。第一转动件164带动第一气管轴131转动,转动的第一气管轴131带动第一吸嘴132转动,使得第一吸嘴132吸取第一物料,采用吸取的取料方式,取料稳定且不易造成第一物料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轮机构17包括第二凸轮171、第一连接杆172、第二连接杆173、摆动件174、移动件175及第二拉簧176,所述第二凸轮171装设于转轴12,所述第一连接杆172的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72的中部与第二凸轮171的轮廓滚动抵触,第一连接杆17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7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73的另一端与摆动件174的一端转动连接,移动件175的一端与摆动件174靠近第二连接杆173的一端转动连接,摆动件174的中部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二取料件14装设于移动件17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拉簧176的一端与机架11连接,第二拉簧176的另一端与摆动件17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拉簧176的回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杆172的中部始终与第二凸轮171的轮廓接触。
实际工作时,转动的转轴12带动第二凸轮171转动,转动的第二凸轮171的轮廓抵触第一连接杆172的中部,使得第一连接杆172发生转动,转动的第一连接杆172带动第二连接杆173移动,移动的第二连接杆173带动摆动件174转动,转动的摆动件174带动移动件175移动,移动的移动件175带动第二取料件14移动,使得第二取料件14拾取第二物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72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三滚轮177,所述第三滚轮177与第二凸轮171的轮廓滚动抵触,避免了第一连接杆172的中部与第二凸轮171直接接触,降低了第一连接杆172和第二凸轮171的磨损,延长了第一连接杆172和第二凸轮171的使用寿命,且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取料件14包括装设于移动件175的另一端的第二气管轴141及与第一气管轴131连通并沿着第一气管轴131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吸嘴142,所述第二气管轴141与部的真空装置(如:气泵等)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二吸嘴142的吸嘴口水平设置,第二物料竖直放置。移动件175带动第二气管轴141移动,移动的第二气管轴141带动第二吸嘴142移动,使得第二吸嘴142吸取第二物料,采用吸取的取料方式,取料稳定且不易造成第二物料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轮机构18包括第三连接杆181、第四连接杆182、第三凸轮183、第三拉簧184及转动设置于第三连接杆181的中部的第二滚轮185,所述第三凸轮183装设于转轴12,所述第三凸轮183的轮廓与第二滚轮185滚动抵触,所述第三连接杆181的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181的另一端与第三拉簧184的一端连接,第三拉簧184的另一端与机架11连接,第四连接杆18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181靠近第三拉簧18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182的另一端与移动件175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凸轮183的轮廓与第二凸轮171的轮廓不相同,在第三拉簧184的回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滚轮185始终与第三凸轮183的轮廓接触。
当第二取料件14拾取第二物料后,转动的第三凸轮183的轮廓抵触第二滚轮185,使得第二滚轮185移动,移动的第二滚轮185带动第三连接杆181转动,转动的第三连接杆181带动第四连接杆182移动,移动的第四连接杆182带动移动件175上移或下移,移动的移动件175带动第二取料件14连带第二物料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二物料的转移。通过第二滚轮185与第三凸轮183滚动抵触,避免了第三连接杆181与第三凸轮183直接接触,降低了第三连接杆181和第三凸轮183的磨损,延长了第三连接杆181和第三凸轮183的使用寿命,且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
具体地,第一凸轮161的轮廓、第二凸轮171的轮廓和第三凸轮183的轮廓均不相同,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和顺序驱动第一取料件13和第二取料件14分别按照预期运动规律循环运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1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的转轴、转动设置于机架的第一取料件、活动设置于机架的第二取料件及设置于机架并用于驱动第一取料件和第二取料件联动的联动器,所述联动器包括分别与转轴驱动连接的第一凸轮机构、第二凸轮机构和第三凸轮机构,所述第一凸轮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取料件转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取料件前移或后移,所述第三凸轮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取料件上移或下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包括第一凸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转动件、第一拉簧及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杆的中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凸轮装设于转轴,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的轮廓滚动抵触,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机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取料件装设于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拉簧的一端与机架连接,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靠近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料件包括装设于第一转动件的第一气管轴及与第一气管轴连通并沿着第一气管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吸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包括第二凸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摆动件、移动件及第二拉簧,所述第二凸轮装设于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第二凸轮的轮廓滚动抵触,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摆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移动件的一端与摆动件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摆动件的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取料件装设于移动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机架连接,第二拉簧的另一端与摆动件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料件包括装设于移动件的另一端的第二气管轴及与第一气管轴连通并沿着第一气管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吸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轮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三凸轮、第三拉簧及转动设置于第三连接杆的中部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三凸轮装设于转轴,所述第三凸轮的轮廓与第二滚轮滚动抵触,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拉簧的一端连接,第三拉簧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靠近第三拉簧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移动件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凸轮的轮廓与第二凸轮的轮廓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联动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取料件装设于第一夹具的另一端,第二夹具的一端与第一取料件固定连接,第二夹具的另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料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第二凸轮的轮廓滚动抵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