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具体是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在现有的差速器中,在半轴齿轮与差速器轴颈处没有设计润滑油道,而且在半轴与差速器的连接面处也没有设计润滑油道,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半轴以及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的润滑效果差,因而容易产生挤压、散热不畅的问题,因而会影响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铸孔,

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设有用于容纳行星轮和齿轮的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和第一半轴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设有用于容纳行星轮和齿轮的腔体,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齿轮安装孔和第二半轴安装孔;

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的内壁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为封闭环形结构,所述润滑油道在差速器壳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铸孔包括周布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四个第一壳体铸孔和周布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周布设有四个第二壳体铸孔,所述第一壳体铸孔与所述第一壳体内侧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铸孔与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所述润滑油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润滑油道一端接触,两个所述润滑油道上远离所述接触点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道所在的内壁端部相切,除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切点外,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或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或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的内壁的径向截面均与其内壁上的所述润滑油道有两个交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润滑油道包括两个端部互相连通的对称布置的曲线油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远离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一侧的端面开设有第一润滑油槽;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远离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一侧的端面开设有第二润滑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润滑油槽、第二润滑油槽均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润滑油槽靠近第一齿轮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连通;第二润滑油槽靠近第二齿轮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端面均布开设有四个半圆柱形的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端面对应开始有四个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半圆柱槽连接形成十字轴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在产生器壳体内壁与半轴齿轮的接粗面上开设有润滑油槽,通过设置润滑油槽,使得半轴齿轮在于差速器壳体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能使得半轴齿轮的轴肩能从润滑油槽中带出润滑油,并在接触面形成稳定的润滑油膜,保证了良好的润滑效果;

2、本申请通过在半轴齿轮安装孔和半轴安装孔内设有多个润滑油道,且润滑油道的轴向投影为圆形,在半轴齿轮安装孔和半轴安装孔内轴线上的投影能够覆盖整个安装孔的高度方向,因而旋转一周后,半轴齿轮轴颈和半轴轴颈均被润滑油道扫过两次,因而极大的提高了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轴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轴测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半轴安装孔局部透视图。

图中:1-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铸孔、12-第一齿轮安装孔、13-润滑油道、14-第一半轴安装孔、15-第一润滑油槽、2-第二壳体、21-第二壳体铸孔、22-第二齿轮安装孔、23-第二半轴安装孔、24-第二润滑油槽、3-十字轴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空腔;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空腔壁上均开设有铸孔,铸孔包括周布设置于第一壳体1上四个第一壳体铸孔11和周布设置于第二壳体2上周布设有四个第二壳体铸孔21,第一壳体铸孔11与第一壳体1内侧腔体连通,第二壳体铸孔21与第二壳体2内侧腔体连通,通过铸孔可以将差速器壳体内部与外部进行连通,以便对差速器内部齿轮进行散热以及润滑油的循环流动;

第一壳体1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12和第一半轴安装孔14,第一半轴安装孔14设置在第一齿轮安装孔12的外端,第一齿轮安装孔12用于安装差速器齿轮,第一半轴安装孔14用于安装传动半轴,第一齿轮安装孔12远离第一半轴安装孔14一侧的端面开设有第一润滑油槽16,第一润滑油槽16靠近第一齿轮安装孔12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安装孔12连通,第一润滑油槽16远离第一齿轮安装孔12的一端为半圆形,且两端之间通过矩形槽连通,第一润滑油槽16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第二壳体2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齿轮安装孔22和第二半轴安装孔23,第二齿轮安装孔22远离第二半轴安装孔24一侧的端面开设有第二润滑油槽26,第二润滑油槽26靠近第二齿轮安装孔22的一端与第二齿轮安装孔22连通,第二润滑油槽26远离第二齿轮安装孔22的一端为半圆形,且两端之间通过矩形槽连通,第二润滑油槽26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进而可以通过润滑油槽对半轴齿轮端面与差速器壳体的内侧面之间进行润滑;

第一齿轮安装孔12、第一半轴安装孔14、第二齿轮安装孔22、第二半轴安装孔23的内壁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润滑油道13,润滑油道13为封闭环形结构,润滑油道13在差速器壳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油道13由两个端部互相连通的对称布置的曲线油道组成,第一齿轮安装孔12、第一半轴安装孔14、第二齿轮安装孔22、第二半轴安装孔24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润滑油道13,两个润滑油道13一端接触,两个润滑油道13上远离接触点的一端与润滑油道13所在的内壁端部相切,即两个润滑油道13在安装孔轴线上的投影与安装孔等高,如在第一齿轮安装孔12中,如图9所示,两个润滑油道13的一端在第一齿轮安装孔12的中部接触,但不连通,两个润滑油道13上远离接触点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安装孔12的端部相切,进而使得除接触点与切点外,第一齿轮安装孔12内壁上的任意径向截面与设置在第一齿轮安装孔12内壁上的润滑油道13均有两个交点。因而可以通过润滑油道对半轴齿轮轴颈和半轴轴颈进行润滑,保证半轴齿轮和半轴在差速器壳体内转动的稳定性。

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的端面均布开设有四个半圆柱形的凹槽,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连接的端面对应开始有四个半圆柱形凹槽,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上的半圆柱槽连接形成十字轴安装孔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差速器的十字轴、星型齿轮、半轴齿轮以及半轴安装在差速器壳体内,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润滑油槽对半轴齿轮的齿轮端面与差速器壳体内壁进行润滑,通过润滑油道对半轴齿轮的轴颈与半轴齿轮安装孔内壁、半轴的轴颈与半轴安装孔的内壁进行润滑,保证了差速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差速器壳体与齿轮以及半轴的润滑效果,同时通过开设的铸孔保证润滑油的循环流到以及润滑油的散热能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均设有铸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的端设有用于容纳行星轮和齿轮的腔体,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12)和第一半轴安装孔(14);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端设有用于容纳行星轮和齿轮的腔体,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齿轮安装孔(22)和第二半轴安装孔(23);

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12)、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14)、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22)、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23)的内壁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润滑油道(13),所述润滑油道(13)为封闭环形结构,所述润滑油道(13)在差速器壳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孔包括周布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四个第一壳体铸孔(11)和周布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周布设有四个第二壳体铸孔(21),所述第一壳体铸孔(11)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侧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铸孔(21)与所述第二壳体(2)内侧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12)、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14)、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22)、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23)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所述润滑油道(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润滑油道(13)一端接触,两个所述润滑油道(13)上远离接触点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道(13)所在的内壁端部相切,除接触点与切点位置外,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12)或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14)或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22)或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23)的内壁的径向截面均与其内壁上的所述润滑油道(13)有两个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13)包括两个端部互相连通的对称布置的曲线油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12)远离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14)一侧的端面开设有第一润滑油槽(16);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22)远离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23)一侧的端面开设有第二润滑油槽(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槽(16)、第二润滑油槽(26)均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槽(16)靠近第一齿轮安装孔(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12)连通;第二润滑油槽(26)靠近第二齿轮安装孔(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2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的端面均布开设有四个半圆柱形的凹槽,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的端面对应开始有四个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半圆柱槽连接形成十字轴安装孔(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油道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铸孔,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一半轴安装孔、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二半轴安装孔的内壁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为封闭环形结构,所述润滑油道在差速器壳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本申请通过在半轴齿轮安装孔和半轴安装孔内设有多个润滑油道,且润滑油道的轴向投影为圆形,在半轴齿轮安装孔和半轴安装孔内轴线上的投影能够覆盖整个安装孔的高度方向,因而旋转一周后,半轴齿轮轴颈和半轴轴颈均被润滑油道扫过两次,因而极大的提高了润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友;袁正;刘海林;常方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95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