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压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压合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吸油烟机、冰箱等厨房电器的日益成熟,原有的塑料面板也逐渐被钢化面板和玻璃面板所取代,使厨房电器的外观变了越来越时尚。
在厨房电器的加工过程中,常用到需要将玻璃面板和一些零件粘合在一起,现有粘合的方式为:首先给玻璃面板上涂胶,之后通过人工将零件置于玻璃面板上并压合,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玻璃歪斜或者粘合不均匀,使得玻璃面板在粘合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废品,并且人工粘合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解决了人工压合造成玻璃歪斜或者粘合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压合工装,用于实现玻璃与零件的压合,其包括用于放置玻璃和零件的载物平台、吸附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滑轨组件,所述载物平台通过滑轨组件在底板上前后滑动,所述吸附组件位于载物平台上方用于吸附零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固定在底板上分别用于对所述玻璃进行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同步带、带轮以及定位单元,所述带轮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气缸带动同步带在两个所述带轮上转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定位单元分别与同步带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侧固定,所述同步带带动两个所述定位单元同步反向转动以实现对两个定位单元之间玻璃的左右夹紧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移动杆、连接板以及定位轴,所述移动杆一端固定在同步带上,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定位轴设置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移动杆左右移动的第一长条孔。
优选地,所述载物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轴左右移动的第二长条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杆、移动柱以及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置在载物平台上用于对玻璃的一边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底板底部且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柱在载物平台上前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载物平台同一竖直面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柱前后移动的第三长条孔。
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保压气缸、支撑板、导向柱、升降台以及吸附压块,所述保压气缸和导向柱均穿过支撑板与升降台连接,所述吸附压块设置在升降台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吸附压块的形状与所述零件的形状的匹配。
优选地,所述滑轨组件包括第三气缸、过渡板以及滑轨本体,所述过渡板的一端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渡板的另一端固定在载物平台的侧面,所述滑轨本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载物平台位于滑轨本体上且在滑轨本体的作用下相对于底板滑动,所述载物平台位于滑轨本体上且在滑轨本体的作用下相对于底板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玻璃和零件置于载物平台上,之后启动该玻璃压合工装,载物平台通过滑轨组件在底板上移动,当零件移动至吸附组件正下方,同时玻璃移动到打胶空位处时,吸附组件下移将零件吸附并上移,同时玻璃相应位置打胶,完成打胶之后的玻璃反向移动至零件下方后,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完成前后左右方向的定位,吸附组件带动零件下移与玻璃粘合,完成玻璃的压合;整个过程自动化高,仅需一人即可完成造作,并且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将玻璃进行定位,防止了粘合过程中玻璃歪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中定位单元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的底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压合工装,用于实现玻璃与零件的压合,如图1所示,其包括用于放置玻璃和零件的载物平台1、吸附组件2、第一定位组件3、第二定位组件4、底板5以及位于所述底板5上的滑轨组件6,其中:
所述载物平台1通过滑轨组件6在底板5上前后滑动,所述吸附组件2位于载物平台1上方用于吸附零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和第二定位组件4固定在底板5上分别用于对所述玻璃进行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定位;
这样,采用上述结构,首先将玻璃a和零件b置于载物平台1上,之后启动该玻璃压合工装,载物平台1通过滑轨组件6在底板5上移动,当零件b移动至吸附组件2正下方,且同时玻璃a移动到打胶空位处时,吸附组件2下移将零件b吸附并上移,同时玻璃相应位置打胶,完成打胶之后的玻璃a反向移动至零件b下方后,通过第一定位组件3和第二定位组件4完成前后左右方向的定位,吸附组件2带动零件b下移与玻璃a粘合,完成玻璃的压合。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气缸31、同步带32、带轮33以及定位单元34,带轮33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底板5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单元34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底板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气缸31带动同步带32在两个所述带轮33上转动,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的定位单元34分别与同步带32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侧固定,所述同步带32带动两个所述定位单元34同步反向转动以实现对两个定位单元34之间玻璃的左右夹紧定位;
这样,第一气缸31带动同步带32在两个带轮33上转动,由于两个定位单元34分别固定在同步带32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侧,因此位于底板5左右两侧的定位单元34或者均向外移动,实现对玻璃a的放松,方便工人拿取玻璃;或者均向内移动,实现对玻璃a的夹紧,使其进行定位,防止在压合的过程中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单元34包括移动杆341、连接板342以及定位轴343,所述移动杆341一端固定在同步带32上,另一端与连接板342连接,所述定位轴343设置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连接板342的两端;
并且,两个移动杆341分别固定在同步带32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侧,这种固定方式可以实现同步反向运动,进而实现对玻璃a的夹紧或者放松。
如图4所示,所述底板5上开设有用于移动杆341左右移动的第一长条孔51,所述载物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轴343左右移动的第二长条孔11;
第一长条孔51和第二长条孔11不仅可用于移动杆341和定位轴343的左右移动,还用于对移动杆341和定位轴343进行限位,防止在夹紧玻璃b的过程中其移动距离过长而损坏玻璃。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包括第二气缸41、连接杆42、移动柱43以及固定凸起44,所述固定凸起44设置在载物平台1上用于对玻璃的一边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气缸41固定在底板5底部且通过连接杆42带动移动柱43在载物平台1上前后移动;所述底板5和载物平台1同一竖直面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柱43前后移动的第三长条孔52;
这样,如图4所示,第二气缸41工作,通过连接杆42带动移动柱43在第三长条孔52内前后移动,移动柱43靠近玻璃的一条边,由于与该条边相对的另外一条边通过固定凸起44卡住,因此,移动柱43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玻璃b前后方向的夹紧以及放松。
所述吸附组件2包括保压气缸21、支撑板22、导向柱23、升降台24以及吸附压块25,所述保压气缸21和导向柱23均穿过支撑板22与升降台24连接,所述吸附压块25设置在升降台24的底部;
所述吸附组件2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保压气缸21连接用于调节保压时长;
这样,保压气缸21工作,带动升降台24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吸附压块25的上下移动。
另外,所述吸附压块25的形状与所述零件b的形状的匹配;
并且,零件b和吸附压块25的数量可以时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两者的数量应相同。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22通过连接柱7固定在底板5上。
如图5所示,所述滑轨组件6包括第三气缸61、过渡板62以及滑轨本体63,所述过渡板62的一端与第三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渡板62的另一端固定在载物平台1的侧面,所述滑轨本体63固定在底板5上,所述载物平台1位于滑轨本体63上且在滑轨本体63的作用下相对于底板5滑动;
这样,采用上述结构,第三气缸6中的活塞伸出,带动过渡板62向左移动,进而过渡板62拉动载物平台1沿着滑轨本体63向左移动;反之,活塞收缩,载物平台1向右移动;该描述中的左右方向为图5中的方向。
工作过程:
首先将玻璃a和零件b置于载物平台1上,之后启动该玻璃压合工装,第三气缸61工作,推动载物平台1在滑轨本体63上移动,当零件b移动至吸附组件2正下方,同时玻璃a移动到打胶空位处时,保压气缸21工作,带动升降台24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吸附压块25向下运动,吸附压块25将零件b吸附之后在保压气缸2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与此同时,玻璃a相应位置打胶,完成打胶之后的玻璃a通过第三气缸61反向移动至零件b下方后,第一气缸31工作,带动同步带32在两个带轮33上转动,由于两个定位单元34分别固定在同步带32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侧,因此位于底板5左右两侧的定位单元34同步反向移动,实现对玻璃a的夹紧,使玻璃完成左右方向的定位;
之后,第二气缸41工作,通过连接杆42带动移动柱43在第三长条孔52内移动,移动柱43靠近玻璃的一条边,由于与该条边相对的另外一条边通过固定凸起44卡住,因此,移动柱43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玻璃b前后方向的夹紧,是玻璃完成前后方向的定位;
之后,保压气缸21工作,带动升降台24向下移动,实现零件b和玻璃a的压合,当零件b和玻璃a接触后,可通过调节保压气缸21的保压时长控制压合时间,使零件b和玻璃a粘贴牢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玻璃a和零件b置于载物平台1上时,玻璃a和零件b之间的距离为吸附组件2与打胶孔位处之间的水平距离。
本实施例根据同步反向运动可实现夹紧的原理,结合空气动力学,实现了玻璃的压合,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仅需一人即可完成造作,并且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将玻璃进行定位,防止压合过程中玻璃歪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玻璃压合工装,用于实现玻璃与零件的压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放置玻璃和零件的载物平台(1)、吸附组件(2)、第一定位组件(3)、第二定位组件(4)、底板(5)以及位于所述底板(5)上的滑轨组件(6),所述载物平台(1)通过滑轨组件(6)在底板(5)上前后滑动,所述吸附组件(2)位于载物平台(1)上方用于吸附零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和第二定位组件(4)固定在底板(5)上分别用于对所述玻璃进行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气缸(31)、同步带(32)、带轮(33)以及定位单元(34),所述带轮(33)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底板(5)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单元(34)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底板(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气缸(31)带动同步带(32)在两个所述带轮(33)上转动,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的定位单元(34)分别与同步带(32)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侧固定,所述同步带(32)带动两个所述定位单元(34)同步反向转动以实现对两个定位单元(34)之间玻璃的左右夹紧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34)包括移动杆(341)、连接板(342)以及定位轴(343),所述移动杆(341)一端固定在同步带(32)上,另一端与连接板(342)连接,所述定位轴(343)设置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连接板(342)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上开设有用于移动杆(341)左右移动的第一长条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轴(343)左右移动的第二长条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4)包括第二气缸(41)、连接杆(42)、移动柱(43)以及固定凸起(44),所述固定凸起(44)设置在载物平台(1)上用于对玻璃的一边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气缸(41)固定在底板(5)底部且通过连接杆(42)带动移动柱(43)在载物平台(1)上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和载物平台(1)同一竖直面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柱(43)前后移动的第三长条孔(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2)包括保压气缸(21)、支撑板(22)、导向柱(23)、升降台(24)以及吸附压块(25),所述保压气缸(21)和导向柱(23)均穿过支撑板(22)与升降台(24)连接,所述吸附压块(25)设置在升降台(24)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压块(25)的形状与所述零件的形状的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6)包括第三气缸(61)、过渡板(62)以及滑轨本体(63),所述过渡板(62)的一端与第三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渡板(62)的另一端固定在载物平台(1)的侧面,所述滑轨本体(63)固定在底板(5)上,所述载物平台(1)位于滑轨本体(63)上且在滑轨本体(63)的作用下相对于底板(5)滑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