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包水口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炉内中间包事故闸板用于防止一旦出现钢水漏出时封闭钢水,防止事故的发生。中包水口滑板机构安装时需要人力将滑板抬至安装位置,由于中间包修包位置水口离地面较高约1400mm,人力抬高滑板机构容易造成力量不支滑板机构脱落,所有水口机构安装时需多人同时协作工作才能保证作业质量及作业人员安全。由于中包事故闸板活动闸板上线使用后容易粘冷钢,线下拆除无专用设备,使用榔头敲活动闸板会出现将活动闸板敲击变形卡阻情况无法拆卸情况,只能使用割刀报废性割除。
但本申请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解决了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本体底部,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本体上的一端,对固定板进行升降控制。
优选的,所述本体具有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位于所述本体的凹槽内的一端;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液压装置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上,对所述固定板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边缘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边缘处,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设置,对所述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尺寸相同,且高度大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驱动所述支撑板进行升降。
优选的,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本体底面四角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本体底部,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本体上的一端,对固定板进行升降控制。解决了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机械设备将水口机构顶起至安装位实现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安装,方便了中包线下设备的保养,且操作仅需一人完成,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人员对中包机构修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凹槽2,支撑板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第三挡板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
本体;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本体底部,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本体上的一端,对固定板进行升降控制。达到了通过机械设备将水口机构顶起至安装位实现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安装,方便了中包线下设备的保养,且操作仅需一人完成,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人员对中包机构修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1、车轮、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具有一凹槽2。
具体而言,本体1中间设置有凹槽2,构成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的底层,既保证其稳定性也具有一定容置空间,使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功能性更强,在使用本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时,凹槽2构成的底层可以放置工具和润滑用锂基酯便于提高维护效率,锂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硬脂酸或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而合成锂基润滑脂是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制成。锂基润滑脂,特别是以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的调滑脂,在加有抗氧化剂、防锈剂和极压剂之后,就成为多效长寿命通用润滑脂,可以代替钙基消滑脂和钠基润滑脂,用于飞机、汽车、坦克、机床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润滑。
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本体1底部,与所述本体1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本体1底面四角上。
具体而言,在本体1的底部四个角上安装有万向车轮,形成小车,利用小车形态可方便进行中间包事故闸板的拆装作用,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本体1上的一端,对固定板进行升降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位于所述本体1的凹槽2内的一端;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液压装置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2上,对所述固定板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3底部连接,驱动所述支撑板3进行升降。
具体而言,在凹槽2内里侧一端设置有升降装置,包括驱动杆、液压缸,将液压缸固定设置在凹槽2内,底部与凹槽2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驱动杆一端与液压缸连接,一端与凹槽2的顶部,即支撑板3进行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和驱动杆作用对支撑板3进行升降控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装置时,将中间包事故闸板的固定板卡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通过支撑板3对固定板进行支撑,从而通过升降装置可实现对固定板的升降控制,实现利用机械机构将水口机构顶起至安装位方便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安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方便了中包线下设备保养,使用机构安装固定底板仅需一人作业可节约人力,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拆除工具,可以保护性拆除活动闸板,使得活动闸板重复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3包括:第一挡板4,所述第一挡板4位于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边缘处;
第二挡板5,所述第二挡板5位于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侧边缘处,与所述第一挡板4相对设置,对所述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4与所述第二挡板5尺寸相同,且高度大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挡板6,所述第三挡板6位于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5和所述第一挡板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挡板6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的高度。
具体而言,在本体1的一端,即安装升降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对中间包事故闸板的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使用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对固定板的两侧进行固定,使用时,中间包事故闸板的固定板的卡入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之间,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将水口机构顶至安装位从而固定底板,实现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而利用工具对中间包事故闸板的活动闸板进行拆除,避免使用榔头敲活动闸板会出现将活动闸板敲击变形卡阻情况无法拆卸情况,只能使用割刀报废性割除。实现活动闸板拆除由报废式拆除变为机械拆除,活动闸板可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成本。解决了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在事故闸板活动板拆除过程中需要对活动闸板要遭到破坏,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本体底部,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本体上的一端,对固定板进行升降控制。解决了现有中包修包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因而费时费力,存在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机械设备将水口机构顶起至安装位实现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安装,方便了中包线下设备的保养,且操作仅需一人完成,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人员对中包机构修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中包水口事故闸板固定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
本体;
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本体底部,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本体上的一端,对固定板进行升降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位于所述本体的凹槽内的一端;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液压装置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上,对所述固定板进行支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边缘处;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边缘处,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设置,对所述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尺寸相同,且高度大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驱动所述支撑板进行升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本体底面四角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