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16-40155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气囊装置(前排乘客座椅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配备有气囊,该气囊在车辆正面碰撞时从壳体展开并膨胀以约束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中的乘员。构成在该文献中描述的气囊装置的一部分的气囊配备有主袋部和中心袋部,该主袋部在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中的乘员的前方膨胀,该中心袋部膨胀以便从主袋部在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朝向驾驶员的座椅)突出并且被布置在前排乘客座椅和驾驶员的座椅之间的区域的前方。在中心袋部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将中心袋部和壳体相互连接的外部系绳。
在该文献中描述的气囊装置中,中心袋部在气囊完全膨胀之后的状态下经由外部系绳连接到壳体。因此,当中心袋部从壳体突出时,能够抑制中心袋部从壳体在倾斜向后的方向上大幅度地突出,并且另外地,外部系绳能够调节在中心袋部的前端侧上的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扩展。因此,抑制了中心袋部在膨胀期间的摆动,并且变得能够将气囊快速充气至其完全膨胀的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方面,如果车辆承受倾斜冲击(相对于车辆的前部来自倾斜的正面方向的冲击)等,则可以想到坐在前排乘客座椅中的乘员的头部等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移动时与气囊形成抵接接触,并且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推动气囊。在这种情况下,从确保气囊约束乘员的头部的能力的观点来看,能够抑制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是理想的,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构造未对这种情况加以考虑。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能够当气囊被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移动的乘员的头部推动时抑制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车辆前侧处,所述车辆座椅被设置于车室中,所述气囊由于气体被供给到气囊的内部而膨胀,并且所述气囊向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车辆前侧展开;气囊壳体,所述气囊壳体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车辆前侧处,并且气囊在膨胀之前被容纳在该气囊壳体中;以及气囊门,所述气囊门从车室侧覆盖气囊壳体,并且所述气囊门在气囊膨胀的情况下朝向车室侧移位,由此气囊门打开气囊壳体的车室侧,其中,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限制。
根据第一方面的气囊装置,当气囊由于气体被供给到气囊的内部而膨胀时,气囊门变得朝向车室侧移位。因此,气囊壳体的车室侧被打开,并且气囊从气囊壳体向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车辆前侧展开。这里,在气囊的完全展开之后的状态下,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由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调节。因此,当在车辆正面碰撞时沿着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移动的乘员的头部推动气囊时,能够抑制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
第二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一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配备有主体部和中心袋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在完全展开状态中具有立方体形状,并且所述中心袋部从主体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上的后端部向后突出。
根据第二方面的气囊装置,气囊配备有中心袋部,所述中心袋部从主体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上的后端部向后突出,所述主体部在完全展开状态中具有立方体形状;因此,当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头部在车辆正面碰撞时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移动时,乘员的头部推动中心袋部。因此,能够抑制乘员的头部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移动。
第三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门包括多个门部,所述多个门部绕沿着所述气囊壳体的开口端的所述气囊壳体的部分处的铰链部倾斜,铰链部的刚性使得与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前侧和车辆后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倾斜相比,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倾斜较为困难,并且,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限制。
根据第三方面的气囊装置,当气囊由于气体被供给到气囊的内部而膨胀时,构成气囊门的门部绕它们的相应的铰链部倾斜。因此,气囊壳体的车室侧被打开,并且气囊从气囊壳体向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车辆前侧展开。这里,铰链部的刚性被设定成使得与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前侧和车辆后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相比,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倾斜较为困难。因此,通过其铰链部位于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上的门部,能够有效地抑制完全展开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当气囊膨胀时,其铰链部位于气囊壳体的车辆前侧和车辆后侧上的门部能够快速地倾斜。
第四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三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铰链部的刚性使得与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门部倾斜相比,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门部倾斜较为困难。
根据第四方面的气囊装置,与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门部相比,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门部倾斜较为困难。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向内移动。
第五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门包括多个门部,所述多个门部绕沿着所述气囊壳体的开口端的所述气囊壳体的部分处的铰链部倾斜,并且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后侧处的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限制。
根据第五方面的气囊装置,能够通过绕在气囊壳体的车辆后侧上的铰链部倾斜的门部来抑制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第六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凹部被形成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中,通过该凹部,由于气囊门的一部分变得被布置在该凹部的内部,所以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根据第六方面的气囊装置,在气囊展开完全的状态下,气囊的一部分被布置在气囊的凹部的内部。因此,能够抑制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第七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六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包括形成凹部的接缝。
根据第七方面的气囊装置,通过适当地设定接缝的构造,能够容易地在气囊中形成凹部,气囊的一部分变得被布置在该凹部的内部。
第八方面的一种气囊装置是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气囊装置,其中,接合构件被附接到气囊,通过该接合构件,由于气囊门的一部分变得与该接合构件接合,所以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根据第八方面的气囊装置,在气囊展开完全的状态下,气囊的一部分与被附接到气囊的接合构件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涉及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有当气囊被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移动的乘员的头部推动时能够抑制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的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从上方看到的配备有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车辆的车室的平面视图,
图2是示出气囊门的平面视图,
图3是示出沿图2所示的线3-3剖切的气囊装置的截面视图,并且示出气囊已经展开的状态,
图4是对应于图3的截面视图,示出涉及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
图5是示出形成有凹部的气囊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是示出涉及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设置有接合管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沿图6所示的线7-7剖切的气囊装置的截面视图,并且
图8是从前排乘客座椅侧看到的涉及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部分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使用图1至图3描述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在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fr指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向前方向,箭头up指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向上方向,箭头rh指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向右方向,并且箭头lh指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向左方向。以下,当简单地使用前/后、左/右和上/下的方向给出描述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将被理解为表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后、在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以及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被设置在前排乘客座椅14的前侧上,该前排乘客座椅14用作设置在车室12的右侧上的车辆座椅。驾驶员的座椅16在车室12中被设置在前排乘客座椅14的左侧上。车辆由于方向盘18等由坐在驾驶员的座椅16中的乘员操作而行驶。
仪表面板22具有在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顶面板部20,仪表面板22被设置在前排乘客座椅14和驾驶员的座椅16的前侧上。在车辆正面碰撞时约束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被设置在仪表面板22中。
如图3所示,气囊装置10配备有产生气体的充气机24和气囊26,气囊26由于充气机24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气囊26的内部而膨胀。气囊装置10还配备有气囊壳体(气囊外壳)28和封闭气囊壳体28的车室12侧上的开口端的气囊门30(也见图2),充气机24被紧固到该气囊壳体28,并且在充气之前气囊26被以折叠状态容纳在气囊壳体28中。
如图1所示,由于编织的布状构件或通过缝制等接合在一起的布状构件,气囊26被形成为袋子。气囊26配备有主体部32和中心袋部34,主体部32是立方体形状的并且向前排乘客座椅14的前侧展开,中心袋部34从主体部32的左侧(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上的端部在向后方向上突出。在气囊26完全展开之后的状态下,中心袋部34被布置在前排乘客座椅14和驾驶员的座椅16之间。
如图3所示,气囊壳体28被设置在仪表面板22中,并且被形成为其车室12侧敞开的有底的盒的形状。向气囊26供给气体的充气机24经由紧固构件等被紧固到气囊壳体28的底部36。
如图2所示,气囊门30被形成为与气囊壳体28的开口端的形状对应的矩形面板的形状(见图2)。气囊门30被构造成在撕裂线38处破裂,在该撕裂线38处,气囊门30与其它部分相比壁更薄。当气囊门30在撕裂线38处破裂时,气囊门30变得被分成四个门部40。该四个门部40由于被充气的气囊26推动而朝向车室12侧倾斜(变得移位)。在图2中,实线指示在气囊门30变得被分成四个门部40之前的状态(在气囊门30在撕裂线38处破裂之前的状态),并且一长两短虚线指示该四个门部40已经被充气的气囊26推动并倾斜的状态。
该四个门部40中的在前侧上的门部40是前侧门部42,所述前侧门部42绕在气囊壳体28的开口端的前侧边缘上的铰链部42a在向前方向上倾斜。前侧门部42被形成为等腰梯形形状,其底边是铰链部42a。
该四个门部40中的在后侧上的门部40是后侧门部44,所述后侧门部44绕在气囊壳体28的开口端的后侧边缘上的铰链部44a在向后方向倾斜。后侧门部44被形成为等腰梯形形状,其底边是铰链部44a。前侧门部42和后侧门部44被构造成在前后方向上对称。
该四个门部40中的在右侧上的门部40是右侧门部46,所述右侧门部46绕在气囊壳体28的开口端的右侧边缘上的铰链部46a在向右方向上倾斜。右侧门部46被形成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是铰链部46a。
该四个门部40中的在左侧上的门部40是左侧门部48,所述左侧门部48绕在气囊壳体28的开口端的左侧边缘上的铰链部48a在向左方向上倾斜。左侧门部48被形成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是铰链部48a。右侧门部46和左侧门部48被构造成在左右方向上对称。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铰链部42a、44a、46a、48a的刚性(弯曲刚性)被调节,以使得当门部40被气囊26推动时,与前侧门部42及后侧门部44相比,右侧门部46及左侧门部48更难以倾斜。铰链部42a、44a、46a、48a的刚性通过铰链部42a、44a、46a、48a的厚度和/或截面形状进行调节。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铰链部46a、48a的刚性被调节,以使得左侧门部48与右侧门部46相比更难以倾斜。如图3所示,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受到左侧门部48和右侧门部46限制。即,在气囊26展开之后,左侧门部48和右侧门部46在它们和仪表面板22之间带有角度地突出,由此左侧门部48和右侧门部46在气囊26的基端部处限制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配备有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的车辆承受正面碰撞时,充气机24产生气体。这里,“正面碰撞”是指完全重叠碰撞、偏移碰撞、小重叠碰撞或倾斜碰撞。
由充气机24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在气囊壳体28中以折叠状态容纳的气囊26的内部。因此,气囊26开始膨胀,并且气囊26朝向车室12侧推动气囊门30。作为结果,气囊门30在撕裂线38处破裂,并且构成气囊门30的前侧门部42、后侧门部44、右侧门部46和左侧门部48绕它们的相应的铰链部42a、44a、46a、48a倾斜。因此,气囊壳体28的车室12侧被打开,并且,如图1所示,气囊26从气囊壳体28向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车辆前侧展开。
在这方面,如果车辆承受对驾驶员的座椅侧的倾斜碰撞,则存在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头部h如由图1中的一长两短虚线指示地在车辆的倾斜向前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作为示例,存在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头部h在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向左)移动的同时在向前方向上移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头部h向左推动气囊26的中心袋部34。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向左移动受到左侧门部48限制。因此,当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头部h向左推动气囊26的中心袋部34时,能够抑制气囊26向左移动。也就是说,在对驾驶员的座椅侧的倾斜碰撞时,气囊26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的移动主要受到左侧门部48抑制。此外,在对前排乘客座椅侧的倾斜碰撞时,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向外的移动主要受到右侧门部46抑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铰链部46a、48a的刚性被调节,以使得左侧门部48与右侧门部46相比更难以倾斜。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向左(朝向驾驶员的座椅16侧)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铰链部42a、44a、46a、48a的刚性被调节,以使得右侧门部46及左侧门部48与前侧门部42及后侧门部44相比更难以倾斜。因此,在对驾驶员的座椅侧的倾斜碰撞时气囊26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的移动能够受到左侧门部48抑制。此外,在对前排乘客座椅侧的倾斜碰撞时气囊2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的移动能够受到右侧门部48抑制。此外,当门部40被气囊26推动时,前侧门部42和后侧门部44与左侧门部48和右侧门部46相比能够更快地倾斜。
(第二实施例)
将使用图4和图5描述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50。与涉及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的构件和部分相对应的涉及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50的构件和部分被赋予与涉及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10相对应的构件和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有时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50的特征在于,两个凹部52被形成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气囊门30侧中。另外,右侧门部46的在铰链部46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6b被布置在一个凹部52的内部。此外,左侧门部48的在铰链部48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8b被布置在另一个凹部52的内部。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延长将气囊26形成为袋子或调节气囊26的形状的接缝54的一部分的接缝余量,该两个凹部52被形成在气囊26中。具体地,气囊26配备有多个(例如,两个)被切成预定形状的布状构件和接缝54,在接缝54处,该多个布状构件的外周边缘部被缝合到一起。通过在气囊26的中心侧(该多个布状构件的外周边缘部分的相反侧)上延长接缝54的一部分,该两个凹部52被形成在气囊26中。具有该两个凹部52的气囊26也可以通过无缝地三维编织布状构件而形成。
在上述本实施例中,在气囊26展开完全的状态下,右侧门部46的在铰链部46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6b和左侧门部48的在铰链部48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8b被布置在形成于气囊26中的该两个凹部52的内部。因此,气囊26的一些部分变得被卡在右侧门部46和左侧门部48上,并且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被强烈地调节。由此,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有效地受到左侧门部48和右侧门部46抑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适当地设定接缝54的构造(见图5),带有更容易卡在右侧门部46和左侧门部48上的形状的凹部52能够被形成在气囊26中。
(第三实施例)
将使用图6和图7描述涉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56。与涉及第一实施例等的气囊装置10的构件和部分相对应的涉及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56的构件和部分被赋予与涉及第一实施例等的气囊装置10相对应的构件和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有时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56的特征在于,用作接合构件的两个接合管58被附接到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气囊门30侧。这里,接合管58通过例如缝合、粘合或焊接而被附接到气囊26。另外,右侧门部46的在铰链部46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6b被布置在一个接合管58的内部。此外,左侧门部48的在铰链部48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8b被布置在另一个接合管58的内部。图6和图7示出了右侧门部46和接合管58,右侧门部46布置在该接合管58的内部。
在上述的本实施例中,在气囊26展开完全的状态下,右侧门部46的在铰链部46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6b和左侧门部48的在铰链部48a的相反侧上的部分48b被布置在附接到气囊26的两个接合管58的内部。因此,气囊26的一些部分经由接合管58变得被卡在右侧门部46和左侧门部48上,并且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被强烈地调节。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第四实施例)
将使用图8描述涉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60。与涉及第一实施例等的气囊装置10的构件和部分相对应的涉及第四实施例的气囊装置60的构件和部分被赋予与涉及第一实施例等的气囊装置10相对应的构件和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有时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8所示,涉及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60的特征在于,单个凹部52被形成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气囊门30侧中,并且位于靠近前排乘客座椅14的一侧上的后侧门部44被布置在凹部52的内部。
在上述的本实施例中,在气囊26展开完全的状态下,后侧门部44被布置在形成于气囊26中的凹部52的内部。因此,气囊26的一部分变得被卡在后侧门部44上,并且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被强烈地调节。因此,完全展开之后的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有效地受到后侧门部44抑制。特别地,气囊26的一部分不是卡在前侧门部42上,而是卡在位于靠近前排乘客座椅14的一侧上的后侧门部44上,因此,当坐在前排乘客座椅14中的乘员的头部向左或向右推动气囊26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气囊26向左或向右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将本发明的构造应用于布置在前排乘客座椅14的前侧上的气囊装置10、50、56、60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即使没有乘员进行驾驶操作也能够行驶的自主驾驶车辆中,也可以在设置在与实施例中描述的驾驶员的座椅16(见图1)对应的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前侧上设置已经应用了本发明的构造的气囊装置。
此外,铰链部(42a、44a、46a)的刚性也可以被设定成使得左侧门部48与其它门部40(42、44、46)相比更难以倾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具有中心袋部34(参见图1)的构造,但是本发明的应用目标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构造以便限制未配备中心袋部34的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构成气囊门30的部分的右侧门部46和左侧门部48或后侧门部44限制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气囊2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也可以受到整个气囊门30限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内容,并且当然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以上述之外的多种方式变型和实施。
1.一种气囊装置,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车辆前侧处,所述车辆座椅被设置于车室中,所述气囊由于气体被供给到所述气囊的内部而膨胀,并且所述气囊向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车辆前侧展开;
气囊壳体,所述气囊壳体被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所述车辆前侧处,并且,所述气囊在膨胀之前被容纳在所述气囊壳体中;以及
气囊门,所述气囊门从车室侧覆盖所述气囊壳体,并且所述气囊门在所述气囊膨胀的情况下朝向所述车室侧移位,由此所述气囊门打开所述气囊壳体的所述车室侧,
其中,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所述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气囊配备有: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在完全展开状态中具有立方体形状;以及
中心袋部,所述中心袋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心侧处的后端部向后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门包括多个门部,所述多个门部绕沿着所述气囊壳体的开口端的所述气囊壳体的部分处的铰链部倾斜,
所述铰链部的刚性使得与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前侧和车辆后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倾斜相比,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倾斜困难,并且
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铰链部的刚性使得与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门部倾斜相比,使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所述铰链部倾斜的门部倾斜困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门包括多个门部,所述多个门部绕沿着所述气囊壳体的开口端的所述气囊壳体的部分处的铰链部倾斜,并且
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绕在所述气囊壳体的车辆后侧处的铰链部倾斜的所述门部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凹部被形成在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中,通过所述凹部,由于所述气囊门的一部分变得被布置在所述凹部的内部,所以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气囊包括形成所述凹部的接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接合构件被附接到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接合构件,由于所述气囊门的一部分变得与所述接合构件接合,所以完全展开之后的所述气囊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技术总结